1993年3月12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昆明市第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由廖举云等168名代表联合提交的一份关于滇池治理的质询案引起大会的强烈反响。与会代表纷纷评说着这一议案。一个质询案由168名代表联合提出,这是过去人大会议上从来没有过的。尤其是直接针对滇池的议案更不多见。质询那天,会场上几乎是座无虚席,气氛之热烈,新闻记者之多,也是以往会议少见的。在质询会上,代表们侃侃发问,言辞非常激烈,问题也很尖锐,人民代表终于站出来为滇池的存亡而行使自己神圣的职责,这次质询会一时成了昆明大街小巷人们最热门的话题。
紧接着,1993年4月省政府召开了滇池污染治理现场办公会。确定了滇池治理的基本思路:【1】实行水域分割,改变水流方向,变蓄污为弃污、治污。【2】分流截污,处理污水、达标排放。【3】引水济昆,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4】遵循生态规律,恢复流域生态良性循环。并决定用18年时间,投资30个亿,分三个阶段进行滇池流域的根本治理。继后,八届全国人大会上,云南代表团向全国人大提交了《要求将滇池污染治理列为国家重点工程》的议案。这个议案引起了中央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其后,终于在全国第四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将滇池列入了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1997年2月,昆明又迎来了全国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的召开。结合99世界园艺博览会即将在昆明举办的要求,滇池综合治理的工程终于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滇池的治理,可以说是很被动地开始了。
同时,对滇池的治理,显然没有经验。面对根深蒂固、积重难返的困局,昆明有些手忙脚乱。
其实,在滇池治理的同时,昆明感到一种无望,为了解决昆明缺水的迫切问题,只好将目光投向了外流域找水——这其间,昆明进行了了两大水利工程。这就是从禄劝向昆明引水的掌鸠河工程和清水海供水工程。习惯说法是“滇中调水”。
这种民间说法和认识并不准确。因为这两个浩大的工程并不是治滇池的,而是解决昆明的用水问题。
真正的企图治理滇池的“滇中调水工程”,是从丽江的龙盘水电站引金沙江水方案。该工程总投资预计超490亿元,提出从数百公里外引金沙江水冲刷滇池。但这一方案受到质疑:一、成本太高,昆明的水费会再提高;二、主要是单纯靠调水冲洗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且洗完滇池的水还将流回金沙江,对其下游用水造成不利影响。……
总而言之,新世纪以来,昆明一直在做滇池的各种治理工作。
据专家对滇池治理难点进行的总结,归结为六大问题困扰昆明治理滇池。
一是水资源严重短缺。按照联合国规定的标准,人均1000立方米为缺水城市,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城市,昆明当时人均水资源200多立方米,已经是超极度缺水。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泊水体进行置换。
二是生态环境脆弱。滇池生态破坏严重,自净能力差,水生系统消耗已是负数,而此时的滇池已经进入老龄化,面对大量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进入,已挑不起城市化进程的重担。
三是控源难度大。虽然城区进行了点源治理,推广雨污分流,但这是一项系统工程,现在所进行的工程无法从根本上控制。此外,面对2600平方公里的面源,污染严重,来源不清,技术手段缺乏。而内源污染物堆积,污染严重。
四是生态修复具有复杂性和局限性。虽然滇池的治理可以通过生态的自我修复进行部分治理,但其生态效应滞后,不能立竿见影,还需要稳定的良性发展期。
五是投资巨大。目前滇池治理工程量浩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传统资金来源都是等待国家拨款、省市配套,严重滞后发展速度。需要建立新的投融资渠道。
六是管理难度大。滇池治理是个系统工程,治理环境,重建生态,还要教育那些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的人,必须从小抓起。此外,还需要推广各种新技术、新措施,如广泛建立中水回用系统,人们树立节水、环保意识。
从1993年至2000年,滇池治理以工业污染及城市污水治理为主。
2001年后,昆明按照“污染控制、生态修复、资源调配、监督管理、科技示范”的工作方针,坚持综合治理,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工程治理为基础,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主要手段,强化监督管理为保障,确保计划目标实现。在工程措施方面:建成了8座污水处理厂,新敷设城区排水干管,完成盘龙江中上段、大观河、明通河、采莲河等河道截污疏浚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大清河、枧槽河、船房河整治工程;完成了草海底泥疏浚一期工程及草海底泥继续疏浚工程;建设了东、西郊两座垃圾卫生填埋场;完成了草海东风坝退塘还湖3 .3平方公里,进行水生植物的恢复工程;建设西园隧道工程,实现蓄清排污,加快了草海水体的置换,减轻了外海的污染负荷;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及幼林抚育;清除滇池蓝藻藻浆,打捞水葫芦……同时,修订了《滇池保护条例》;完成了国家科技部、云南省合作的《滇池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滇池蓝藻水华控制技术研究》以及“食藻虫”“锁磷剂”控制蓝藻、CBS生物菌河道修复技术、微波污水处理技术等一批科技示范项目,为系统全面综合治理滇池污染积累了数据和经验。完成了滇池流域入湖污染物动态总量及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滇池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和城市规模控制政策法规研究报告,完成了《环滇池生态保护规划》、《农村面源污染控制规划》、《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滇池湖滨带调查与建设规划》、《生态农业建设规划》,为开展滇池流域生态保护及滇池污染治理和湖滨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实现“滇池沿湖周边2千米范围内禁止或限制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流域其它范围限制使用”的目标等等。
2002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了滇池管理局。
2004年,昆明企图用湿地“清洗”湖水。因为控制住河道污染的难度很大,污水的处理技术上存在费用高,除磷、除氮效果差等问题,昆明没有一条主要河流能够达标排入滇池。因此相比较而言,人工湿地、土地处理法和氧化塘法以其低投资、低能耗、运行管理费用低等特点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人工湿地与生态环境相结合,不仅具有深度处理的功能,而且对生态环境具有改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及运用。一个典型的成功范例是“澄江强化人工湿地工程”。该工程投资160万元,占地25 .5亩,建成投入使用后,澄江县城每天的生活污水约有2000立方米流入该湿地,经处理后可降低总氮40%~80%,可降低总磷50%~90%,而管理人员只有两人且无大型用电设备,相对于其上游的污水处理厂而言,运行费用要低很多。湿地建成对抚仙湖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着显而易见的示范作用。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入滇池水体的入湖河道污染,昆明通过昆明市环科所的“大清河入湖河口复合人工湿地示范工程方案”审查:在大清河入湖河口东侧进行人工湿地建设,使污水经湿地沉淀、过滤和水生植物吸收后再入湖,减少入湖污染负荷。同时恢复建设区湖滨带的生物多样性,选取的净化植物种类有中山杉、水杉、落羽杉、柳树、三角枫、垂丝海棠、滇朴陆生、竹类及旱伞草、鸢尾、马蹄莲、美人蕉、茭草、香蒲、莲藕、芦苇、水芹菜漂浮、水葫芦漂浮、金鱼藻沉水、狐尾藻沉水等。希冀逐渐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强化湖滨带的自然净化能力。昆明想以此为示范作用——为滇池未来大规模湿地建设提供设计参数。
然而,在生态净化工程的同时,要逐渐恢复区域的生态环境,为生物的生存繁衍、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其生态系统的协调、生物定居、功能实现等生态过程的建立、发展却需要足够的时间,不能期望它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水体的富营养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没有一项技术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直接可观的效果。特别是滇池已经进入老龄化,先天性地向富营养化发展,以及人类不恰当的干预,使得治理工作难度加大。
于是,滇池治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抓起,投入了30亿元。市民们认为已经投入这么多资金,但水体仍未得到根本改善,是政府治理不力。有人则认为,这笔钱实际不是多了,而是实在太少,投入不足。有人举例说,一个最明白的事实是,一棵树可以在几分钟里被放倒,而重新栽种培植一棵树,却至少要10年以上。更何况被污染了的水要治理、被开膛破肚的山要治理、垃圾要治理、植被要恢复、生态要重建。
是的,滇池历史欠债多,“九五”以前的治理主要集中在草海,如新建了两个污水处理厂,建西园隧道进行水体置换等。然而由于城市的迅猛扩张,过去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根本无法接纳大量新增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远远不足。此外,源头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入湖的20余条河道,仅有大观河、运粮河、船房河等几条河道得到初步控制,没法解决河道污染。
面对湖区承载能力脆弱,在高强度发展城市化的同时,今后必须注重同步发展治理工作。因而,昆明在治理滇池污染的同时,必须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从源头上加强治理。一些项目可以借鉴珠三角的经验,通过高速公路将各地区连接成为经济圈、带,进行周边布局,减少集中向滇池排放。而这些设想在当时无法一一实现。
过去治污主要是针对城市污染源,而广大农村面源污染尚未触及。周边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流失的土壤造成的污染以及农业固体废弃物、废水等,都会造成大量的污染。必须从源头、生产过程中、入湖关卡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源头,推广生态农业及新能源,建设持续平衡的生态系统;生产过程中,推广节能、节水、节药的新型农业,提高投入,建设低耗高效的农业;入湖关卡,就是分片划区,下达控制目标。在农村利用产业结构调整,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建设成本低、运营成本低、操作简单易行。通过点面结合,进行有效控制。同样,这些措施也不能到位。
1996年国家环保总局将滇池列入“三河三湖”重点治理,先后有13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进入滇池治污。
1999年5月云南举办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当时经专家论证后,4月初有三家企业进入草海,各承包一片1平方公里的水域进行应急治理试点,保证在博览会期间中外来宾能够看到一个良好的水体。经一个多月治理,三家企业分别取得一定成效,其中上海三爱水务公司治理效果最好,被专家评为“明显见效”,水的透明度从0至0 .4米提高到0 .9米,当地已有人下水游泳了。经进一步生化检测,原水体中17种超标致癌物已去掉了12种,另外5种分别等于或低于国家标准。可是有多名专家对此种治理提出疑问,认为三爱公司采取无机杀藻会造成重大环境问题,当地政府放弃了这一治理方案。6年过去了,在草海当年治理区内,水面上仍然有浮萍,没有蓝藻,这说明6年前三爱公司采用无机杀藻、可食用生物酶、食品工业用复合菌种综合治理重建生态链的方法至今仍然有效。而三爱公司采用的无机杀藻剂,还先后通过了美国、澳大利亚的检测许可,可用于饮用水源地,已用于这两国的污水治理。可惜因种种原因,三爱公司的草海治理未能继续。
滇池的治理被人称为“一龙治水”或“多龙治水”。治理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治理的重点是什么?轻重缓急如何定夺?全面铺开还是重点突破?
功夫下了不少,却并不理想。这里值得深思的地方太多。看看下边的例子——
2004年,这边退出耕地让科研院所种上昂贵的植物,建设据说能净化入湖污水的生态湿地,而那边却紧紧临湖大搞房地产开发。“治滇池不治水,挖田搞湿地,这有什么科学性?”一位老农如是说。
2004年,滇池西畔修建高海公路,高海公路是云南省近年的宏伟蓝图——“现代新昆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盘踞风景名胜区西山脚下,沿线是滇池湖滨生态带,全长31 .35公里,投资26 .77亿元。然而据披露:有人“假冒修建公路之名,在滇池面山毁林取土”,为的是“乘修建高海一级公路的车,大搞土地违法交易和房地产开发”。这当然涉及到人的社会。很不幸的是,昆明三任规划局长都因贪污腐化而相继倒台。很难确定这些人在滇池的治理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对滇池的损害有多大?
水葫芦疯长成灾了,我们就急急忙忙地打捞水葫芦,蓝藻暴发了,我们就投巨资进行科技攻关,治理蓝藻,这都是末端治理、单项治理的一些表现。
政府每年300万元专项经费除蓝藻,滇管局的资料显示,“十五”期间,共打捞滇池水葫芦82万吨,清除了重点水域的富蓝藻水1295万立方米。有专家认为,过去打捞水葫芦的做法是错误的,只因为这种植物不好看,老百姓意见大,水葫芦可以喂猪,还可以做肥料,而蓝藻的暴发是在水葫芦被打捞后出现的。
比打捞蓝藻更浩大的机械物理措施是底泥疏浚,这项工程在中国内陆湖泊疏浚可谓首屈一指。从1998年开始,昆明就着手对草海北部2 .83平方公里的污染底泥进行疏挖,2001年又对草海中部水域进行疏浚,一期工程和继续疏浚工程疏挖总量640万立方米,投资过亿。二期工程清出滇池污染底泥340万立方米。经初步估算,用载重5吨的大卡车拉,至少得装60万辆车。底泥疏浚的效果至今仍存在很大争议,从一开始就受到环保人士的质疑:“这也是末端治理,最花钱,相当于把所有东西投入滇池了,再来挖它。”
实施的各项治理工程中,最难被沿湖农民理解的是生态旱厕。为防止周围农村的粪便流入湖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从2005年起,昆明市财政预算安排3500万元,在流域推广生态卫生旱厕,目前已经建成50856座。但是,这些厕所几乎无人使用。有的被废弃长出了青草,有的堆满了杂物,还有的被改成了洗澡间。已建成的5万多座大多荒废。农民质疑:“粪便自家浇田种菜都不够,哪个会倒进滇池?”相反,村里家家户户洗澡洗衣的废水,通过沟渠直接排入滇池中却无人来管。
为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在流域内推广平衡施肥,控制农药使用,推广“榕风1号”秸秆还田6万亩。有数据显示,目前滇池流域是我国化肥使用最多的地区之一。全流域的化肥使用量每年已达到3 .9万吨,平均每公顷达981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超出723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