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企业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267300000025

第25章 提高责任的金钥匙 (4)

蜜蜂是自然界中最懂奉献精神的。在一个蜂群中,工蜂是主体,约7万只左右,都不会生育雌蜂。此外,还有一只蜂王和600~800只雄蜂。这三种成员组成的群体结构十分稳定,分工非常精细,是一群高度合群的社会性昆虫。工蜂担负着整个大家庭的全部劳动:侍奉蜂王、哺育幼蜂、修巢建房、清理垃圾、采花酿蜜、守卫门户。蜜蜂一年四季都不空闲。酿的蜜自己吃的很有限。每回割蜜,留下一点点,够它们吃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不辞辛苦。

一个人拥有奉献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其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奉献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壮举。正因为如此,这个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是需要有奉献精神的。如果每个人都自私自利,尔虞我诈,那么人类怎么会发展到今天,明天又能发展到何处。

有责任感的人必然有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指为实现某一理想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乃至生命。在我们民族的发展史上,多少人为了国家的生存、民族的兴旺而英勇献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一页页不朽的篇章,他们的道德情操和英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不断奋进。他们都是对国家和人民绝对有责任感的人。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的这一思想具有普遍意义。屈原一生洁身修行,“虽九死其犹未悔”,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以身殉道不苟生,道有光明照万古。”所有这些,都是这一精神的生动写照。

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徒具臭皮囊;只有为他人、为社会、为民族、为祖国而活的人,才是真正高尚的人,这种人就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体现,不在于其地位多高、权力多大、财富多广,不在于高低贵贱,而在于为社会为民族付出的爱心,做出的奉献。可以说,奉献精神就是人生天平上最重的砝码,是一笔人世间最宝贵的财富。一个人生活在世,渺小得如同大海里的一点水,但只要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奉献的意识和行动,有真心真意地付出,即使是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成为最美丽的风景。

一个人服务于组织,必须懂得奉献,而不是索取。从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或杀身成仁,或舍生取义,或立足于平凡的岗位默默无闻地为他人、为社会、为祖国贡献着光和热。正是这种奉献精神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个人对组织的奉献是推动组织前进的车轮。

培养个人对组织的忠诚就必须培养奉献精神,而培养奉献精神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奉献是一种美德,是相对于索取而言的,二者关系的背后,是不同的义利观在起作用。义利问题,是我国传统道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千万不要说奉献就不要个人利益,也千万不要一提到个人利益就不讲奉献,而是要坚持把义与利结合起来,树立把组织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成员个人合法利益的义利观。在这样的义利观指导下,我们要坚持尊重个人权益与承担组织责任相统一,在获取正当物质利益的同时,自觉履行成员应当对组织承担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尤其是在危难关键时刻,越能体现出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越能展现奉献精神的深刻内涵。

像狗一样的忠诚

狗经常被认为是对人最忠诚的动物,所以聪明的人早就领悟到,要表现忠诚,还得从狗的身上学习和练习。忠诚是什么?忠诚并不是对某个公司或者某个人的唯唯诺诺或者是从一而终,而是一种职业精神,是一种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是承担某一责任或者从事某一职业时,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

不过,令我们无法回避的是,现在绝大部分的人,特别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在工作时,想到的仅仅是怎样能够帮助自己,获得最大的收获以及最快速度的成长。他们将敬业视为老板监督员工的手段,将忠诚视为领导者欺骗下级的工具,甚至觉得向员工灌输忠诚与敬业思想,最终受益的只是企业与老板。

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忠诚不只是对企业有益,其最终的受益者还是员工本人。只要养成对事业高度的责任感与忠诚,你就能够在遇到困难时勇气倍增,面对诱惑时无动于衷,就能够具有让有限资源发挥无限价值的能力,从而获得最后的成功。

当今社会处处都充满了诱惑,诱惑随时都会使一个人背叛自己的情感、道德和工作原则,所以,忠诚就显得十分可贵。尤其是在公司中,忠诚不但能维护公司自身的形象与利益,还能够确保公司的健康生存。

对公司忠诚的员工,获得的不只是公司对自己更大的信任,其所作所为还会使企图诱惑你的人感受到你的人格力量。任何人都不敢用一个曾背叛自己公司的人。忠诚还能够让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一家网络公司担任技术总监的希金斯,因为企业改变了发展方向,从而感觉到公司已经不再适合自己了,于是想重新找份工作。

希金斯凭着自己的资历以及在计算机行业的影响,再加上原来企业的实力,重新找份工作对他来说非常轻松。此前就有许多公司看好希金斯,曾试图挖走他,但是都未能取得成功。这次是希金斯自己想要辞职,对很多企业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有许多家企业都提供了非常好的待遇,可在优越待遇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希金斯明白这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可他不能为了优越的待遇就背弃自己所坚持的原则,所以,他谢绝了许多家企业的邀请。

后来,希金斯决定去一家大型公司应聘技术总监,该公司在全国,甚至是全世界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不少IT界的人士都希望能够到该企业就职。

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与主管技术方面工作的副总经理,首先对希金斯进行了面试。他们非常满意希金斯的专业能力,可同时还提出了一个让希金斯非常失望的问题。

副总经理说:“我们非常欢迎您到我们公司来工作,您的能力与资历都很好。据说,您原来工作的企业,正在准备研制一种适用于大型公司的新型财务应用软件,听说你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刚好我们公司也在策划这方面的工作,是否能透露一些你以前公司的情况,您应该清楚,这对我们的发展非常重要,而且这也是我们选中您的一个原因。请原谅我说得这么直接。”

“我现在感觉非常地失望,你们竟然也问我这些问题,看来市场竞争确实需要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但是我也要让你们失望了。不好意思,我有责任对我的公司忠诚,就算我离开了,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一定会这样做。对我来说,信守忠诚比得到一份工作更加重要。”说完,希金斯就离开了。

希金斯的朋友们都为他感到惋惜,因为有许多人都梦想着能够到该公司上班。然而,希金斯却并未感觉到有什么好可惜的,他觉得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正确的。

但是在几天之后,希金斯收到了那家公司寄来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们决定聘用你,不只是由于你的专业能力,还有你的忠诚。”

事实上,该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始终都非常重视自己的员工是否会忠诚。他们相信,一个忠诚于自己以前企业的人,也同样会忠诚于自己的企业。有许多人在这次面试中落聘了,就是他们只是为了得到这份工作,进而失去了对前公司的最基本的忠诚。当然,他们中间也不乏出色的专业人才,然而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却觉得,一个不能够对自己以前公司忠诚的人,人们难以相信他会对其他公司总诚。

可见,一个忠诚的人不但不会丧失机会,反而还会得到更多地机会。此外,忠诚者还会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与敬佩。我们都应当明白,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并非是一个人的能力,而是他的优良品德。

忠诚是任何一名出色的员工都要具备的美德。也可以说,对公司忠诚,就是主动以不同的方式为企业做出贡献。然而,不背叛企业,不做损害企业利益的事情,只是忠诚的一个表现方面。而积极改进,主动为企业寻找开源节流的途径,也是忠诚的一种体现,也是任何一位公司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李磊和赵虎在高中毕业以后,结伴来到深圳。由于两人长时间都没能找到工作,身上的钱很快就要花光了。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来到一个建筑工地,找到包工头推销自己。

工地的老板说:“我这儿现在也没有适合你们的工作,要是愿意的话,你们可以在我的工地上干一段时间的小工,一天30块钱。”因为没有其他办法,他俩就暂时答应了下来。

到了第二天,老板交给他们一个任务,将木工在钉模时掉在地上的铁钉捡起来。每天,他们除了吃饭的半个钟头以外,没有其他的休息时间。过了几天之后,李磊暗自算了一笔账,他发现老板这么做,其实一点都不划算,根本节省不了钱。李磊决定跟老板谈谈这个问题,可赵虎却非常地反对:“最好别找老板,要不然,咱们又没有工作了。”李磊不同意,还是直接找到了老板。

李磊说:“老板,坦白地说,公司需要效益,表面上看,捡回掉了的钉子很合理,可其实,它带给您的只是负值。我认认真真地捡了好几天,每天最多也不过2斤左右。而这种钉子的市场价为每斤2。5元,这样计算,我要用好几天才能够创造20多块钱的价值,但您一天却给我30块钱的薪水。这不但对您是一种损失,对我们也不公平。您要是算透了这笔账想辞退我,您就直说吧。”

想不到,老板竟然哈哈大笑起来说:“好小子,你过关了!我现在正好要找一名施工员,其实,拾钉子这笔账我也会算,我也知道你们俩都算出来了。我一直在等着你们过来告诉我,要是在一个月之后,你还没来找我,你们就都要走人了。公司需要效益,更需要像你这种忠心耿耿、责任心强、一心为企业着想的人才,我希望你能够留下来。至于赵虎嘛,我只能说非常地抱歉。”

任何一个老板,他的心里都是非常清楚:谁有责任感,谁才是最忠诚的,谁才是最可靠的。老板只要发现你有一点儿的不忠诚,那么即使你有惊世的才华,他也不会再相信你,更不会给你提供个人发展的空间。

责任感源于忠诚,失去忠诚品质的人,也就谈不上责任感。而没有责任感的人,就会经不起诱惑。如此一来,你精心建造的事业结构就会土崩瓦解,最后只能在一片废墟中独自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