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企业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267300000026

第26章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1)

责任胜于能力,能力由责任来承载。责任与能力只有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工作必须具备责任,责任在先,能力在后;能力必须有责任来引导,责任必须靠能力来实施。任何一项职业,不管是平凡还是伟大,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它们的背后,必然存在着无形的精神力量,隐藏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和职业升华的机会。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就算一个人本领再大、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愿意付出努力,也不会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愿意为企业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出色地完成企业交付的任务。

这里所说的“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而是意在强调,在能力相同或大致略同的情况下,责任心对工作的结果往往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责任需要用业绩来证明,而业绩则是要靠能力去创造的。责任能够令一个人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并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罗伊是某国际著名化妆品公司,花费重金聘请来的副总经理,虽然他很有才能,但遗憾的是,自从他来到这家公司一年多以来,却几乎未创造出任何价值。

罗伊确实是一个人才,从他的履历中完全能够看得出这一点来。他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在来到这家企业以前,曾在3家公司出任高层总监。他对资本的运作十分擅长,曾带领一个5人团队,用了3年时间把一家不足100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了拥有100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达5亿多美元的中型企业,创造了让同行称道的“罗伊速度”。在1998年到2000年之间,他更是叱咤华尔街,掀起了一阵“罗伊旋风”。试想,这么优秀的人才怎么可能创造不了价值呢?

公司的总经理费舍尔说:“对于他的个人能力,我毫不怀疑。”但让他困惑的是,罗伊为什么就不能为公司创造应有的价值呢

一位人力资源部的咨询师问费舍尔:“你了解他具备什么能力吗.”费拉尔回答:“当然了解,在聘请他来以前,我是极为慎重的,我曾请专业的猎头公司,对他进行过全面的能力测试,测试结果让我十分满意。”他还详细列举了罗伊具备的种种能力,并列举了罗伊过去工作中的许多成功的例子来证明。

经过深入的沟通,咨询师发现,罗伊是一个勇于接受挑战的人,工作的难度愈大,愈能激起他奋斗的欲望,他时刻都有一种准备冲锋陷阵的冲动。可以说,这种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不过,罗伊也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在刚进入公司的时候,罗伊也是充满了激情,下定决心想大干一番事业,但是后来他却发现,一切都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令他愈来愈觉得没意思,对公司逐渐失去了认同,对自己的工作也失去了认同。他说:“希望有一个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工作环境,而不喜欢有太多的束缚。”

真相终于大白了。原来,罗伊的老板费舍尔先生,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他对聘用的人不放心,担心他人挖自己公司的墙脚;二是喜欢自己亲自行动,不愿放权,常常越级指挥。在许多事情上,让罗伊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摆设。罗伊最需要的,应当是需求层次中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要是能够用业绩来证明自己,才是他的人生所追求的最大乐趣。

咨询师在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后,将费舍尔与罗伊请到了一起,为他们分析了企业的授权与指挥系统方面的问题,明确了董事长兼总经理费舍尔的职权范围,以及副总经理罗伊的职权范围,一起制定了企业的授权制度与团队的指挥原则。通过二人的共同努力,公司的情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罗伊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不但做出了让业内惊羡的业绩,还与费舍尔成为了密不可分的好朋友。

通过这个故事,是否可以从中得到些什么有益的启迪?在罗伊发生转变之后,充分发挥出了他本身的杰出才能。而促使他转变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制度的改变,重新唤起了他对企业的责任感。

其实,罗伊是个非常富有责任感的人。当然他的能力也是一流的,可是先前他在费舍尔先生的企业中的无所作为以及后来的成功表现,就很好的证明了责任胜于能力的道理。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人们往往会忽视责任的重要性,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

确实,个人能力强的,在战场上能够直接打击敌人,也能在商场上直接为企业创造利润,而责任却好像没起到直接打击敌人与创造利润的作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人们才会比较注重能力而忽略了责任。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说:“用中级的人才,可以办成高级的事情,而用高级的人才,却不一定能够办成中级的事情。”尽管一个人的才能非常重要,可最重要的还是这个人,是不是这家公司真正意义上负责任的员工。

事实上,对一家公司而言,员工的能力与责任都是动态的变量。下面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

美国一家钢铁公司的董事长就非常懂得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他的公司旗下,有一家工厂的工人总是完不成定额,为此他撤换了好几任厂长,却总是无法奏效。于是,他就决定亲自处理这件事。

一天,这位董事长来到工厂厂长的办公室,责问道:“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个目标并不难完成啊?”“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厂长为难地说,“我向那些人说尽好话,又发誓又赌咒的,但就是不管用。我甚至还威胁他们,如果完不成就开除他们,可是却没有一点效果,还是完不成定额。”

“那请你领我到厂里去看看吧。”董事长说。

当他们来到工人作业的地方时,正值白班的工人刚好要下班,夜班工人即将来接班。他就问一个白班的工人:“请问你们今天一共炼了几炉钢?”

“一共6炉。”工人回答。

听完后,这位明智的人物就拿起一支粉笔,在一块小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6”,然后就一声不吭地离开了。

夜班工人上班了,当他们看到黑板上有一个“6”字时,都十分好奇,忙问白班的工人那是什么意思。“董事长今天到这里来了,”那位上白班的工人说,“他问我们今天一共炼了几炉钢,我们说6炉,他就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个数字。”

第二天一大早,这位老板又来到了工厂。他看了看黑板,见夜班工人把“6”换成了“7”,就微笑着离开了。

等到白班工人上班时,都看到了那个“7”。一位白班工人激动地大叫道:“什么意思嘛!这分明就是在说,我们上白班的工人不如他们上夜班的工人干得多,我们倒要让他们看看到底谁比谁强!大家说是不是?”白班工人们都大声附和着。

就这样,白班工人为了向夜班工人显示出自己的能力,都加紧工作,当他们晚上交班时,黑板上居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10”字。

于是,两班工人互相挑战,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很快,这家产量一直落后的工厂,成了所有工厂中业绩最好的一个。

这位善于聪明的老板仅仅用了一个小小的“6”字就改变了工厂的面貌,解决了打骂甚至开除威胁都办不到的事情。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唤起了工人们的责任感,责任感又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那家工厂的工人,做事原本都是拖拖拉拉、毫不起劲的,可当竞争压力突然出现的时候,他们的士气就会被激发出来,充分发挥出他们应有的能力,进而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当你并没有担起全部责任,而又庆幸自己因此没有受到任何责罚时,那么,可以对你作出以下几点评价:第一,你是一个不想担负责任的人;第二,你拒绝了提升自己的能力,甚至是超越自己的机会;第三,你辜负了他人对你的期望,同时也辜负了你自己。能力永远是由责任来承载、因为责任才得到体现的,所以你和成功的距离就如同南辕北辙,将会渐行渐远。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成功源于责任,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责任能够保证工作绩效

责任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只有能够承担责任的人,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就会失去社会对自己的基本认可,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勇敢地去担当,只有人人都强化了自我责任,才能实现工作绩效的最大化,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有一个常被用来说明企业管理混乱、责任互相推委的例子:在一家企业的季度会议上,营销经理A说:最近销售做的不好,但主要是因为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研发经理B反驳说:最近推出的新产品是少,是我们的预算少的可怜;财务经理C说:削减了你的预算,是因为公司的原料成本在上升;采购经理D跳起来:采购成本是因为俄罗斯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导致不锈钢价格上升。人力资源经理F面对此情此景,只有无可奈何的苦笑:“这样说来,我只好去考核俄罗斯的矿山了!”。

显然,这四个部门的经理职责都是清晰的,但每个部门经理“岗位职责清晰”的结果,却并没有带来企业所期待的目标绩效,反而是造成了相互间的责任推委——因为部门与部门之间,并没有构成“责任流程”——他们都是只对自己独立的部门负责,而不对企业利润来源的客户负责。现代企业组织的管理,所遵循的是这样一个基本的管理逻辑:企业组织拥有一个既定的目标,管理工作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企业组织既定目标,所依赖的是企业强大的绩效能力;而企业组织的绩效实现能力,即不是来自于传统的命令与控制能力、也不是来自于单纯的岗位职责清晰,而是来自于企业构筑一个组织的责任的能力。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责任保证绩效。”这句话揭示了企业提高绩效的关键所在。要想真正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首先就要保证员工的责任感。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团队成员如果普遍缺乏责任感,就不会对可以促进团队发展的一些改变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使计划得不到切实的执行,自然就不会获得想要的效果。可以说,责任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是成正比的。当一边提升时,另一边也随着提升;相反,当一边降低时,另一边也会随着降低。责任对员工来说,意味着他在自己的工作职责中要将应该做的工作都做好。因此,提高工作绩效的基础就是先明确责任。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培养员工对工作结果责任感的体验。因为如果员工能够体验到自己对工作结果的责任感,他就会通过努力去创造更高的工作绩效。

然而在现代企业中,很多老板都表示,现今一些员工光考虑报酬,却又不愿意多付出,没有责任感,更不愿担负责任。在不少员工看来,只有那些有权力的人才有责任,而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员工,根本没有必要去担负什么责任。持有这样想法的员工,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而且也必将在普通员工的岗位上庸碌一生。

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所有员工共同组成了企业,大家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竭尽全力为公司谋发展,创利润。所以,企业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肩负着企业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责任。这种责任是无法推卸的,不论你职位的高低。只有所有人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够确保企业的顺利发展。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就是失职。

有一位零售企业总经理在视察一家超市的时候,看见自己的一名员工对前来购物的客人态度十分冷淡,有时还发脾气,让客人感到非常不满意。

这位总经理问清楚原因后,就对这位员工说:“你的责任就是为客人服务,让客人满意,并让客人再次光临我们的超市,可你的行为却是在赶走我们的客人。你这么做,不只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且还损害了公司的利益。你懈怠了自己的责任,也就失去了公司对你的信任。一个不将自己视为公司一员的人,就无法让公司将他看做自己人,你可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