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企业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267300000007

第7章 工作意味着责任 (3)

因此,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我选择工作的同时也选择了责任。既然已从事了一种职业,选择了一个岗位,就必须接受它的全部,就算是屈辱和责骂,那也是这项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仅享受工作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快乐。不要忘记你的责任,因为工作呼唤责任,工作意味着责任。当你因面对工作的难题而苦恼时,请记住这是你的工作。你选择了它,就要做好负责到底的准备,这是你的责任。

有个关于形容德国人非常守时的故事。说的是一位开高架吊车的工人,刚刚把拖着水泥板的吊臂升到半空,这时下午6点的钟声敲响了。这位工人立即将车熄灭,爬下梯子下班回家了,任由吊臂拽着水泥板悬在半空。

这个极端的情节,已经被某种刻意的玩笑改变了它的本意。德国人确实是很守时,但对工作更负责任,相信故事里的德国工人会准时下班,但绝不会把水泥板吊在半空。

对于一个故事的主题,不同的描述方法将获得不同的认知,我们嘲笑德国人的守时,却忽视了德国人对工作的严谨和负责。

当你面对奔驰和宝马汽车时,你一定会感受到德国工业品的那种特殊的技术美感——从高贵的外观到性能良好的发动机,几乎每一个无可挑剔的细节,都深深地体现出了德国人对完美产品的无限追求。由于德国人对品质的要求高,他们的货物在国际上几乎成为了“精良”的代名词。日耳曼民族虽以近乎呆板的严谨、认真而闻名,但是对于德国的工业品,他们那种独步天下的严谨与认真,才造就了德国货的卓著口碑。

然而,造就德国人如此的严谨与认真,而且在国际上还赢得这么高的声誉,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答案就是他们的职员对职业的虔诚。他们的产品之所以如此精良,完全是因为德国人不受金钱的刺激,而是用宗教的虔诚来看待自己的职业,并把这种虔诚完全融入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去。对于手头工作和自己的行为百分之百负责的员工,他更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各种机会和可能性,显得更值得信赖,也因此能够获得别人更多的尊敬,与此同时,他也获得了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这些将加倍补偿他为承担责任而付出的额外努力、耐心和辛劳。

老吴以前是个军人,退伍多年以后,经朋友介绍来到一家工厂做仓库保管员。虽然工作不是很繁重,但老吴却做得超乎常人的认真,他不仅每天做好来往工作人员的提货日志,并将货物有条不紊地码放整齐,还不间断地对仓库的各个角落进行打扫清理。

就这样过了3年,仓库从没有发生一起失火失盗案件,其他的工作人员每次提货,也都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所要提的货物。在工厂建厂20周年的庆功会上,厂长按老员工的级别,亲自为老吴颁发了5000元奖金。好多老职工都不理解,毕竟老吴才来厂里3年,凭什么能够拿到老员工的奖金?

此时的厂长,看出了大家的不满,于是解释道:“你们知道在这3年中,我检查过几次咱们厂的仓库吗?一次没有!这不是说我工作没做到,其实我很了解咱们厂的仓库保管情况。作为一名普通的仓库保管员,老吴能够做到三年如一日地不出差错,而且还积极地配合其他部门人员的工作,对自己的岗位忠于职守,比起一些老职工来说,老吴是真正做到了爱厂如家,我觉得这个奖励他当之无愧!”

可以想像,只要在自己的位置上,能够真正地领会到“工作就是责任”,领会到责任的重要性,百分之百负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样的员工到哪都会得到加倍的回报。相反地,缺失责任感的工作,则往往会酿成惨剧的发生。

年9月的一天晚上,某市的一所中学,在晚上7点补课结束后,1500多名学生在从该校教学楼东西两个楼道口下楼时,一段楼梯护栏突然坍塌。由于没有灯光,再加上楼道内拥挤,致使下楼至此的学生不断摔下楼梯,最终酿成21人死亡、47人受伤的惨剧。

仅一天时间,警方就公布了事故的调查结果:学校基础管理工作混乱。第一,事故发生地的楼梯上,12盏灯中1盏没有灯泡,11盏不亮。事故发生的当天下午,还有老师向校长反映灯泡照明的问题,校长却以“管灯泡的人员不在”为由,没有及时地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第二,技术监督部门怀疑丰镇第二中教学楼楼梯护栏,实际使用的钢筋强度不够;第三,学校在这座教学楼未经验收的情况下就投入使用了;第四,事故当天,应该带班在岗的校长正与市教委、本校和其他学校的18位老师在当地一家饭店喝酒。

事实上,从楼体建筑,到技术监督、设施配置,再到老师的管理,无论哪一方面的人员稍有点责任感的话,这场惨剧就可以完全避免。一次责任感的缺位,致使21名学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现实社会中,从来没有不用负责任的工作。一个人的职位愈高、权力愈大,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就愈重。不要害怕承担责任,如果你想有所成就,就一定要下定决心,相信自己可以担当一切正常职场中的责任,也肯定能够比他人做得更好。

工作容不得半点不负责任

在公司里,做为一名员工,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必须按质按量的完成。不要认为自己不去做,别人就会来做,也不要觉得自己不负责任,别人也不会发现、不会对公司有任何影响。你在信守责任的同时,也是在信守一个人的人格与道德。

在铁路局工作的harry是一名火车后厢的刹车员,由于他很聪明、和善以及脸上经常带着微笑,而赢得了旅客们的欢迎。

在冬季的一个夜晚,突然下起了一场暴风雪,导致火车晚点了。harry也抱怨着,因为这场暴风雪,迫使他不得不在这样寒冷的冬夜里加班。就在harry正想着如何才能够逃脱夜里的加班时,另外一节车厢中的列车长与工程师,已经开始对这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雪警惕起来了。

这个时候,在两个车站中间,狂风吹掉了其中一列火车发动机上的汽缸盖,必须临时停车。但是另一辆快车又必须拐道,几分钟之后就要从这一条铁轨上驶过。列车长立即跑来,让harry提着红灯去后边。harry心想,后车厢还有一名工程师与助理刹车员在那里守着呢。于是,就笑着对列车长说:“不必那么着急,后边还有人守着呢,等我取来外套就去。”列车长十分严肃地说:“1分钟也不能等了,那列火车马上就要开过来了。”

微笑着说:“好的!”听了他的答复以后,列车长又急忙奔向前面的发动机房。

不过,harry并未马上动身,他觉得后车厢内有一名工程师与一位助理刹车员在那里替他扛着这项工作,自己就不用冒着严寒与危险快速地奔向后车厢了。于是,harry停了下来,喝了几口小酒,暖了暖身子,这才吹着口哨,不慌不忙地走向后车厢。

没想到,harry刚刚走到距离车厢还有十几米远的地方时,就发现工程师与那位助理刹车员根本就不在那里。原来列车长早已让他们到前边的车厢,处理另外一个问题了。harry赶紧快速地向前跑去,可一切都来不及了。就在这可怕的一刻,那辆快车的车头就撞到了harry所在的这列火车,受伤乘客的嘶喊声和蒸汽泄漏的咝咝声,混杂在了一起。

事后,当大家再去找harry的时候,他已经失踪了。就在几天之后,人们在一个谷仓中发现了他。这时,他已经疯掉了。他看上去傻傻的,嘴里还不时地叫喊着:“啊,我本该……”

人们只好将harry送回了家,接着他又被关进了疯人院。

责任并没有大小之分,哪怕是一丝一毫的不负责任,都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所有的工作岗位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有存在一点不负责的行为,都有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再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它再次说明了工作中责任的重要性。

二战以后,英国的食用油严重缺乏,所以英国人舍不得再用油炸鱼或者炸土豆了。当时,政府的一位官员,乘坐飞机视察了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坦噶尼喀。他觉得那里是种植花生最佳的地方。政府在听了这位官员的意见之后,就很高兴地拨款6000万英镑,准备在非洲那片灌木丛中,开垦出1300万公顷的土地种植花生。

然而,英国人却根本不了解,那里的灌木非常坚硬,大多数的开荒设备一碰便坏。他们费了很的大劲,才开垦出了原计划的十分之一。他们为此还除掉了一种野草,事后才知道它能够保持土壤的养分,没有它便破坏了生态平衡。如果不及时种植花生,光秃秃的新土就会因被风刮走或者被烈日炙烤而失去养分。

英国人本来打算在这片新开垦的土地上,每年生产60万吨的花生,但最终一共才收了9000吨。见情势不对,他们又改种大豆、棉花、烟叶、向日葵等。然而在那片被“驯化”的非洲土地上,这些作物竟然没有一个能够扎下根。到了1964年,英国政府不得不终止了这项计划。但是,这项计划令他们先后总共损失了8000多万英镑,每一粒花生的成本高达1英镑左右。

英国政府因为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最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说的正是此理。

现今,企业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任何员工的一点疏忽,都有可能会导致整个公司蒙受到巨大的损失。因此,几乎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非常重视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只有具有较强责任感的员工,才能获得管理者的信任,同时也会为自己在通往事业成功的旅途上,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在责任面前,根本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只有信守责任,才能够做好一切。

有一道智力题,大家都应该很熟悉,题目是:树上一共有10只鸟,一个猎人开枪打落1只,问还剩几只?答案当然是1只都不会剩下。如果将这道题引用到公司管理中,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就公司对客户而言,一名员工的不负责任,会令客户对整个公司员工的服务产生怀疑。这就说明,一名员工的不负责任,将会影响到公司内所有的员工,进而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客户群。就产品质量而言,更是如此,这就是“10-1=O”法则。

试想一下,一个缺乏责任感的员工,怎能让他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呢?又怎能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呢?在公司中,如果一名员工没有责任感,那么他所影响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而是整个公司,这也正是许多公司,将责任融入到员工的日常生活中去的原因。一名员工若没有认识到责任对于他,乃至整个公司的重要性,那他就没有资格继续待在这家公司,因为员工的不负责任将会让公司的形象受到损失。

某大型跨国公司的总裁,想提拔一位刚刚毕业的青年,打算让他先去欧洲进行为期两年的培训,等到回来之后再重用。因为这个人对于业务方面的知识,掌握得非常熟练,工作尤为努力,在待人接物方面也很有礼貌。总裁觉得他非常有前途,是一个可塑之才,所以才决定派他去海外接受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