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别了,雷曼兄弟
3296100000035

第35章 尾声(1)

2008年9月19日,星期五,纽约时代广场。

和往常的任何一个星期五一样,我和其他上百名雷曼兄弟姐妹们一起,聚集在我们楼下的Tonic酒吧。Tonic Bar位于时代广场中心,正在雷曼总部的脚下,是这些年除了交易大厅我们待得最多的地方:每个星期雷曼至少在这里举行3次以上的公司活动,像新同事来了,旧同事走了,奖金又涨了,交易额又增了,还有每个周四周五例行公事的“下班酒”……雷曼可以没有CEO,没有明星交易员,但不能没有Tonic酒吧;华尔街可以没有雷曼,但永远不会没有酒精。

今天的Tonic酒吧却有一点点特殊:进门的时候,那两个保安“哥们儿”居然要“检查”我们那绿色的雷曼职工卡;进门以后,沙丽和保尔【酒保】还是一如既往的在第一时间递上我们每个人最爱喝的啤酒,却坚决不肯收我们一分钱;大家还在一如既往地用交易大厅特有的大嗓门喊着连篇的脏话,却没有任何暴力行为,甚至连个杯子都没有摔;更奇怪的是,酒吧门口还架着两台专业摄像机--要不是这些,我们几乎就要忘了,就在4天以前,雷曼已经宣布破产。也许就在4天以后,我们这些现在拥挤在这里“开怀畅饮”的朋友们有一半以上就要“无家可归”。

9月11日到今天,一个多星期里,我们似乎经过了一场“世纪浩劫”。我们眼睁睁地看着雷曼的股票下跌90%,灰飞烟灭的70个亿美元里有1/3是我们口袋里的“酒钱”;我们忐忑不安等着最后的通牒,又心怀侥幸等着美联储解囊相助;我们在星期天深夜不由自主地从四面八方赶回雷曼大楼,在警察、游客、记者和家人的“夹道欢送”中抱着大小纸箱子黯然神伤;又在几个小时后接到电话“通知”我们一律回来待命,等待着巴克莱银行“挑选”和“决定”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从周一到周五,整整一个星期交易大厅里座无虚席,却鸦雀无声,任凭彭博资讯显示屏随意闪烁、交易员们“游手好闲”;从3楼到31楼,近万名雷曼员工西装革履,却无所事事,我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清闲,却个个筋疲力尽。就连一向人头攒动的Tonic酒吧,也经历了开业以来生意最惨淡的一周,沉寂,令人窒息;直到巴克莱宣布收购雷曼北美投行业务,并且买下雷曼这栋总部大楼,Tonic才“死灰复燃”并“良心发现”,要前所未有地请所有雷曼员工喝上几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又一次聚在这里“举杯畅饮”,我们头一次发现,凭那张绿色的雷曼职工卡,还可以领一瓶免费的冰啤。

这也许将是我在Tonic酒吧的最后一瓶啤酒了,从沙丽手里接过酒瓶的那一刹那,我竟有种说不出的悲壮;我的同事大卫似乎更激动,“沙丽,”大卫扯高嗓门喊着,“要是那群英国混蛋们敢不给你小费,我们一定毙了他们!”要知道,就在3个星期以前,大卫还曾肆无忌惮地取笑沙丽,问她是不是在同一条街上30米之外的“夏威夷热带区”酒吧面试未能通过才来Tonic上班--“夏威夷”酒吧所有的服务生都清一色穿着夏威夷风格的比基尼上班。大卫的身后,是经纪部门的经理杰克,杰克正向一个被他多次骂为“狗”的下属而道歉。所有那些交易大厅里的“魔鬼”和“王八蛋”们突然变得温和起来,大家拥抱在一起,和好如初。

难道雷曼的破产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难道后雷曼时期的华尔街将从此变得像今天一样友善、温和、没有暴力?经历了雷曼破产的剧痛,我们又该留下些什么样的教训和启示?

收购雷曼北美业务的是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所以雷曼人戏称他们“British Jerk”【英国混蛋】。

“不在泡沫中爆发,就在泡沫中灭亡”

雷曼兄弟的倒闭是世界金融历史上不断上演的“泡沫传奇”的一个经典缩影。回头再来“欣赏”一下本次房地产“泡沫传奇”的过程,其大致可以分为3个维度的杠杆作用。第一维是“证券化杠杆”,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点石成金”,俨然变成了75%以上AAA的抵押债券,以及建立在非AAA债券上的抵押债务债券【CDO】,次贷经过了所谓第一次杠杆放大;第二维度为投资银行自身“经营模式杠杆”的高度放大;第三维为信用掉期合同之中抵押品的风险放大,又称第三级杠杆放大。这三级杠杆放大使得原本仅有20%左右市场份额的次级贷在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氛围中演变成一个将几乎所有金融机构纳入其中的巨大泡泡【见下图】。

随着房价的下跌和日渐紧缩的货币政策,整个多维泡沫世界里所有的玩家,也就是上图中每一个卷入其中的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将整个泡泡急剧摧毁,使原本十分简单的房???泡沫演变成一场害人害己的金融海啸。

雷曼在本次海啸飓风式房地产泡沫和信用泡沫的“泡沫传奇”中的角色是多重的:在泡沫的形成过程中,它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获得者之一,是危机多级杠杆放大的得力帮凶;而在泡沫破灭的过程中,它摇身一变成了“去杠杆化”过程的最大牺牲品,投机者博弈最大的赌注,乃至政治家杀一儆百的最大陪葬。如果雷曼不去趟“次贷”这滩浑水,兴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悲壮,但也绝不会有雷曼这几年的辉煌。“不在泡沫中爆发,就在泡沫中灭亡”,这是雷曼,是华尔街亘古不变的真理。次贷泡泡去了,还会有新的美丽泡泡升起;一个雷曼倒下了,必然有新的雷曼站起来。

教训之一:聪明反被聪明误--金融创新过度

21世纪的华尔街是金融创新的舞台,以“次债”为核心的庞大的结构性产品大家族则是本轮金融创新登峰造极之作。一份“信用不及格”的按揭贷款,经“点石成金”变成了五花八门的“贷款抵押债券”;贷款抵押债券中卖不掉的“地雷”,又经过再次创新摇身一变成了“抵押债务债券【CDO】”;抵押债务债券【CDO】再次包装成了抵押债务债券【CDO】的平方,抵押债务债券【CDO】的平方之上还能产生抵押债务债券【CDO】的3次方……与此同时,从贷款抵押债券到抵押债务债券【CDO】的N次方,每一个精美绝伦的创新产品之上又进一步创新出了以这些产品为参考实体的信用违约掉期【CDS】,每一种信用违约掉期【CDS】再经过创新又生成了形形色色的结构性产品X指数大家庭……每一次金融创新的初衷是风险最大化的降低和转移,创新机器们每开动一次都标志着人类天才般智慧的又一次刷新。然而,人们对金融创新的疯狂和对创新所带来利润的贪婪,却很快使人忘记了“过犹不及”和“本末倒置”的最简单道理。1.3万亿美元的次贷,通过金融衍生品的助推,很快吹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资产泡沫,其中仅信用违约掉期【CDS】的市场规模就达到次贷的40倍。就连巴菲特都感叹:“金融衍生产品是大规模的杀伤武器”。

金融创新过度的重要结果之一是美国的金融结构成为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不堪负重,它的底层是工商企业贷款、房贷、消费贷款、教育贷款等等,上层则是以此为基础构造出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大厦。1.3万亿美元的次贷,总共不到20万亿美元的美国金融机构实物类贷款,支撑着超过400万亿美元的衍生金融产品的庞然大物。无论有多少个天才雷曼在其中添砖加瓦,无论有多少个金主美国国际集团在其中遮荫挡雨,无论美联储和世界各国央行多少万亿美元的砸资在其中力挽狂澜,这个看似“天衣无缝”般金融创新的链条,其底端不过是一群没有收入、没有工作、没有信用的“贷款一族”。现在这个底层垮掉了,上面的庞然大物和这些制造庞然大物的高速运转的机器,注定轰然倒下。

教训之二:龟兔赛跑--现有监管模式的失败

雷曼帝国的坍塌,不仅仅标志着投行体系的瓦解,更是为30年来自由金融体系的狂热时代画上了句号。长久以来,在自由市场经济绝对捍卫者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等人的保驾护航下,自由市场模式在美国金融业中的发展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投行经营杠杆率节节高升,万亿美元的衍生产品在没有中央清算没有监管的灰色真空地带里蓬勃生长,【资产负债表】表外工具急剧膨胀,高风险、宽松条件贷款日新月异,场外交易的超自由化,等等,这一切带来了美国128个月的持续经济增长,为连续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创新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创造了繁衍的温床,却也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从“长期资本”到安然到雷曼一个又一个巨人的倒下,以及伴随着的一场又一场的金融甚至经济危机。

雷曼无疑是现有金融机构监管模式失败的牺牲品。一夜之间,美国监管当局由世界上最成功的“看不见的手”,俨然变成了一只无处不在最强有力的“看得见的手”。大笔救市,收归国有,“做媒逼嫁”,大额担保……然而,美国政府铁了心要“亡羊补牢”的豪情壮志和7000亿美元的空前慷慨,却没有给千疮百孔的美国经济带来丝毫强心效果,美国百姓争先挤兑,美国股市更是带动着债市、货币、黄金、大宗商品等等各个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高速“自由落体”。人们在对雷曼,对华尔街失去信心的同时,更是对政府行为,对金融监管彻底丧失了信心。

事实上,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使在美国这片自由市场的天堂也早已是老生常谈,然而管多少,怎么管,用什么去管,却给全世界监管当局提出了难题。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灭,美国从此加强了对商业银行贷款和资本金的监管,却促使投资银行掀起了商业抵押债券【CMBS】的高潮。美政府为了收购不良贷款而专门成立的“清债信托公司”,也成为了雷曼和华尔街“渔翁得利”的摇钱树。安然和世界通讯公司的一系列会计丑闻,使美国国会轰轰烈烈推出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然而,除了企业为此承担的更加昂贵的审计费用为审计公司创造了连续利润的新高,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到任何惊喜;恰恰相反,公司管理层的薪金激励体制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还引发了表外工具和表外融资的热潮。为了避免网络泡沫破灭和“9·11”恐怖分子袭击带来的长时间经济衰退,格林斯潘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美国连续31个月的负实际利率,又滋生了房地产泡沫和信贷泡沫,并在这些“连环泡泡”中制造了新一批华尔街暴富的公司和个人。金融机构的创新、冒险、才华横溢和嗜血成性,与监管当局的迟钝、保守、患得患失似乎形成了鲜明对比,当监管者关上金融机构的某扇大门,这些机构必然又会找到新的大门,用更激动人心的方式去赚更多的钱,然后再亏损更多的钱。就如龟兔赛跑中的兔子和乌龟,兔子对乌龟说“来追我吧,只要我不睡过了头!”

金融体系与生俱来就有“脆弱性”,它永远在稳定与脆弱中摇摆不定,隔三差五的金融危机是经济运行周期的不可避免的产物。雷曼的倒闭和本次金融海啸再一次让著名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得到全面认同,更将正确合适的金融监管重新提上议程。“亡羊补牢,时犹未晚”,一个更有力和更有效的监管体制迫在眉睫。它会完美的运转起来吗?这只“乌龟”会从此就插上翅膀远远地把“兔子”甩在身后吗?当然不会。缔造一个完全没有危机的金融体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受欢迎的。我们必然还将经历各种阵痛,但无论如何,我们注定要尝试一下,我们肯定比现在做得更好。

教训之三:认识黑天鹅--现代风险管理启示

雷曼巨人的倒下,无疑是向整个金融系统的现代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大大的问号。华尔街近5~10年来空前壮大的风险管理队伍,以及看似“天衣无缝”的现代风险管理体系,在此次金融海啸面前全部失灵,形同虚设。作为在风险管理和相关研发水平上名列前茅的雷曼,更是犹如一只“黑天鹅”划过水面,对整个现代风险管理体系造成了强烈的震撼。

“黑天鹅理论”由著名经济学家塔勒布在其著作《黑天鹅》中提出,说是从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然而这个似乎“真理”一样不可动摇的信念却随着澳大利亚发现的一只黑天鹅而全面崩溃。该理论强调“我们的生活世界里充斥着不可预知、出人意料,却具有极高杀伤性的罕见事件,也就是计量财务学上讲的‘肥尾’,正是这些‘黑天鹅事件’主宰和决定着历史,而人们却往往试图用看到的‘白天鹅’去预测和解释‘黑天鹅’”。

从“9·11”事件,到雷曼的突然倒闭,到本次金融体系的海啸飓风,都是“黑天鹅”的出现,而我们看似强大的现代风险管理体系,以及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分析,却一直主观和乐观地停留在“白天鹅”之上。“次贷风波”中所有各种昂贵复杂的预测工具、定价模型和风险管理系统,统统失灵,最重大的失误正是过分依赖于输入模型的历史经验数据。我们将信用评级、风险定价和损失预测等等建立在我们主观经验观察到的不到5%违约概率这些“白天鹅”的“美妙假象”之上,并理所当然的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近些年来,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将“在险价值”作为现代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和投资与管理决策的基础。而“在险价值”其计算过程本身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和其他高深数学算法的帮助下发展得炉火纯青。“在险价值”的第一个假设前提就是“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市场价格变动的“正态分布”。然而,不论是雷曼倒闭本身,还是引起雷曼倒闭的各种因素,却都是非正常市场环境和非正态价格的结果。在雷曼,仅是从事“在险价值”计算和研发的团队就有几百人以上,雷曼采取的是“历史价格在险价值”这一最为普遍的风险管理算法,然而,用这种建立在“白天鹅”基础上的风险管理体系来预测未来可能的损失这种“黑天鹅”,其预测出来的结果在最后实际的数字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甚至可笑。

“当你坐在湖边看天鹅时,虽然看到连续飞过的1000只天鹅都是白色的,但不能就此判断第1001只天鹅也一定是白色的。”不论是金融市场,还是现实生活,“黑天鹅”无所不在,现代世界正是被“黑天鹅”所左右。这些罕见甚至不可预知的“黑天鹅”而不是常见的“白天鹅”才是有效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只有认识“黑天鹅”才能更深刻地认识现代金融世界的复杂性,并从不可预知中有效管理风险和从中获利。

教训之四:奖金,权力,嗜血成性--公司治理机制致命缺陷

越来越激进的宏观业务战略,越来越多对高风险领域的拓展,越来越多像雷曼、安然这样“巨人”的倒下,从根本上起源于越来越大得惊人的“业绩奖金”,以及建立在这些“肥红包”之上以薪金激励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