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可能进行的六场战争(二)
3332300000006

第6章 “六国七方”,海上阴霾

1945年7月16日凌晨,天空行将破晓的时候,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玛戈多一片连绵的沙漠地带腾起了巨大的烟尘。

一个大火球升入空中,爆炸的光芒令人目眩,这一刻仿佛有人用开关打开了太阳,照亮整个世界,天空中腾起了垂天之云……

这是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物理学家奥本海默主持的秘密实验,一个被称“小男孩”的核聚裂装置引爆,核爆产生了上千万度的高温和数百亿大气压,使一座30米高的铁塔化为气体,包括沙石都被瞬间熔解成黄绿色的玻璃状物质,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弹坑。地球中原始的力量在束缚亿万年后摆脱羁绊,原子时代开始了。

“核战初夜”这个名词为美国第33位总统杜鲁门所发明。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提到,“上帝对傻瓜、醉汉和美国给予了特别的保佑”。美国在历史上,长期实行不主动卷入任何军事冲突的孤立主义,在崛起中避开了战争风险,而同样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的德国,在俾斯麦后实行进攻、冒险的战略,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两次惨败。此时的美国有了史无前例的实力,核试成功预示着美国将摆脱自1776年7月4日独立后,延续一百余年的韬光养晦的孤立主义的状态。虽然到19世纪末时,美国的GDP就已经超过了英帝国成为世界第一。

杜鲁门总统称自己不熟悉外交事务,继而发表“杜鲁门主义”落实“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是美国行“围堵政策”的开端,将共产主义视为最大威胁,开启了冷战大门。

也是在这一年,美国凭借其实力开始了海上“圈地运动”,原因是美国在得克萨斯州沿海发现了石油。当年9月,杜鲁门发表了《大陆架公告》,主张对邻接其海岸公海下大陆架地底和海床的资源拥有管辖权和控制权。美国制定这一游戏规则后,许多沿海国家都提出自己对大陆架的主张。[10]

茫茫大洋,各大洲就像漂浮的岛屿散落各处。而在二十世纪以前,浩瀚的海洋上完全是一片混乱无序的场景。海洋成为强国争霸的平台,海洋中不断爆发血腥战争,而懦弱者则在旁观战。

早期海上管辖十分混乱,从陆地起算三海里之外就是自由航行的“公海”,“公海自由航行”来自荷兰海军舰炮三海里的射程。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获得通过。公约规定: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领海主权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权利,以及对大陆架资源的权利。这个空间,对于刚刚面向海洋的中国来说,是一笔莫大的财富。而此时在南海,岛礁抢占的已令人触目惊心。[11]

早在上世纪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就曾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指出,世界冲突的下一个热点在南海,未来不稳定的主要根源和战争的可能性来自中东的复兴和东亚社会的兴起,中国作为东亚和东南亚支配力量的出现,与美国利益相悖,而权力新老交替会引起剧烈对抗。美国政治家汉斯.J.摩根索曾在《国家间政治》一书中提到,国际法其实是一种弱法,其效力根据来源于均势和共同利益,国际法对维护世界和平只起有限的作用,“势力均衡”是国际法存在的基础,一国追求的利益应该与自身的实力相称。大国争霸的世界近代史昭示,在这个71%被海水覆盖的星球上,兴衰取决于海上。

浩瀚的南中国海,星罗棋布地散落着一座座小岛、沙洲、礁,宛如撒落在蓝色海面上的一颗颗珍珠、玛瑙,或者如同漂浮在水上的一朵朵莲花,这就是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其中除东沙群岛属于广东省管辖外,其他三个群岛都划归海南省管辖。

2012年6月21日,海南三沙市成立,陆地面积共13平方公里,管辖面积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囊括西南中沙三大群岛及周边海域。

深蓝、浅蓝、淡绿,在各种颜色海水包裹下,三沙市市政府所在地永兴岛,像南海深处的一颗珍珠,镶嵌在万里碧波之中。

永兴岛是西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总面积约2.13平方公里,它位于海南岛东南方,露出海面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它距海南三亚榆林港约330公里,距海南文昌县清澜港约330公里,距北京则为4300公里。

西沙巡防区几乎每座岛上,都有中国先民的踪迹。有些岛上庙宇供奉着“明应英烈一百有余兄弟魂灵神位”,一些水井有石刻对联:“前向双帆孤魂庙;庙后一井兄弟安”。一些牛羊鸡猪在岛上窜来跑去,它们的祖先或许是1909年随清朝水师提督李准巡视西沙群岛而来,更多的是来西沙群岛捕捞的渔民带来的。

永兴岛为珊瑚岛,终年皆夏,岛上最多的是椰树,百年以上树龄的椰树就有上千棵,被椰树包围的则是枇杷树、羊角树等各种各样的树,郁郁葱葱。烈日下,无论走到哪,都能很快就找到一片绿荫。岛上有3G网络,在椰树掩映下,成排的楼房里伸出一根一根天线。2012年7月,岛上修建了一家高三层的现代化医院,同时还建有银行、邮局、图书馆、超市等。

中建岛,位于中国西沙群岛西南端,距离永兴岛178公里,是有名的“西沙戈壁”,大潮袭来,露在水上的只有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的地面,岛上覆着一层雪白耀眼的珊瑚砂。中建岛没有淡水、酷热狂风难长植物,人的生存面临考验。一滴淡水、一粒粮食,都要从大陆运来。

三沙市执法船一般从永兴岛起锚巡航西沙,南沙。在外界看来,这些黝黑的船员所在的城市三沙,是一个位于海洋深处的城市,充满神秘与浪漫。不过在船员,海监,以及驻岛人员眼中,与生活相伴更多的是,能吹倒房子的台风、能将铁船拍烂的巨浪,以及各种各样的意外与风险。

南海与南海诸岛介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特别是南沙群岛及附近海域,与号称亚洲门户的马六甲海峡仅一水之隔,扼居太平洋、印度洋要冲,每年约有数万艘船只经过南海海域。

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统称为南海诸岛,在中国的国土版面上应真正是“海之南”与“天之涯”,再向南,就是茫茫的南太平洋。目前,东沙群岛在中国台湾的管辖之下,西沙群岛归中国管辖,中沙群岛基本位于水下。南沙群岛情况最复杂,它被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台湾、越南及中国大陆分别占领。因此,这一部分区域也是各国争执最激烈的地方。

对于中国来说,通往国外的近40条航线中,超过一半以上的航线经过南海海域。从军事战略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中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

从地理学的概念上讲,岛指常年露出海面的礁屿,礁随潮涨潮落而浮沉,暗沙则常年没于水下。在南沙守礁与打渔,第一个考验就来自大海。南海一年中有一半时间是台风期,需要与狂涛与飓风搏斗,从广州到南沙美济礁,800多海里的航路上,险礁暗滩环生,沿途没有任何港口,一旦遇上狂风巨浪,渔民与护礁者往往要面临生与死的考验。

在远离中国大陆1500公里之外的南沙海域,南沙岛屿狭小,难以大量驻军,后勤保障困难,不利于长期固守。多年来,由于中国海军远程投放能力不足,目前只控制了一些礁石,其中永暑礁、美济礁战略地位比较重要。中国所控制的这些礁石涨潮时都会在水面之下,退潮时只露出少许礁石。为了护卫这些岛礁,中国海军建立了“南沙巡防区”,以定期轮换方式驻防。

“海上猫耳洞”是新中国早期海上固定哨所的称谓,为1980年代末期建造,哨所先由竹竿、篾席和沥青搭建而成,这种竹棚高脚屋也被称为。“海风一吹,吱吱作响;海浪一扑,摇摇晃晃”。太阳晒一会儿,油毡直往下滴油。下起雨来,棚外棚内一个样,不足10平方米的棚内,缺少生活设施,连洗澡都要靠天下雨。接着,铁皮搭建的高脚屋取代了竹棚高脚屋,它被称为“海上蒙古包”,使守礁士兵的生活空间扩大至30余平方米,但在南沙这种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在几十平方米的铁皮屋里,白天就像蒸桑拿一样。台风来袭时,巨浪盖过屋顶,屋里的器具全都漂在水中。在这之后,高脚屋完成了它的使命。如今一座座如同巍峨战舰的混凝土建筑的智能化永固式礁堡,耸立南沙。这些礁堡面积不大,但功能不少。例如雨水收集系统,让守礁士兵告别了每日定量一桶水的日子。宽大的储藏间使生活物资更加充裕,宽敞的活动平台让打篮球也变成了现实。不仅如此,生活必需的药房、冻库、洗漱台甚至礁史馆等设施也一应俱全。持枪守卫在礁堡高处,四周景色一览无余。休息时窗户关起,便可在空调送出的清凉中安然入眠。

南沙群岛地处南海中南部,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主要岛屿有十一个,岛礁有数百个,著名的有太平岛、中业岛、南威岛、弹丸礁、郑和群礁、万安滩等,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点。南沙群岛海域面积八十多万平方公里,占南海的近四分之一。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是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国际大通道的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与中国西沙群岛相比,南沙群岛位置更靠近赤道,气候更炎热潮湿。南沙风浪较大,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比西沙多。目前,南沙群岛除中国控制的少部分岛礁和中国台湾驻守的太平岛外,其他岛与礁被其他国家所占据。形成“六国七方”军事占领的割据格局,这种分割和控制有蔓延的趋势。

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太平岛长近1400米,宽300多米,面积0.43平方公里,海拔近4米,有水井数口,森林茂密土质肥沃,现为中国台湾军队驻守。

中业岛面积约0.33平方公里,西月岛面积约0.16平方公里,北子岛面积约0.14平方公里,现被菲律宾控制。

南威岛面积约0.15平方公里,南子岛面积0.13平方公里,被越南控制。

其他较小的岛屿如景宏岛,鸿庥岛,南钥岛,马欢岛,费信岛,及其他一些礁盘礁石均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占据。

在南沙群岛,菲律宾是占据最早的国家,从1970年至今控制了9个岛礁,进驻10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在第二大岛中业岛上修建了一条长1300米的简易飞机跑道。马来西亚是占据资源最丰富区域的国家,控制了10个岛礁,驻军100人,在弹丸礁修建了一条长600米的简易飞机跑道。此外,文莱控制1个,印度尼西亚控制2处海域。

越南占据南沙群岛部分岛屿后,将南沙海域划分为上百个油气招标区,在该地区迅速招标,近几年来,越南同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等,不断签订勘探开采石油、天然气的合同,强化对南沙的实际占有。

在南沙西部,越南驻扎了一个营600人的军队,并在南威岛设立指挥部。越南在南沙占领的区域已经形成了从南子岛到安婆沙洲长约230海里的岛链区。

在南沙群岛中国控制的岛礁中,渚碧礁是中国南沙诸礁中驻守最北端的一个,礁上球形的对空雷达,相当醒目。

这里距菲律宾占据的中业岛15海里,距菲律宾占据的北子岛27海里,距越南占据的南子岛25海里,距中国台湾驻守的太平岛25海里。这一带海域,与菲律宾相比,越南来的侦察机较多,侦察船也多,出入频繁。

在渚碧礁一带上空,有十多条民航航线,还有一些小型机的航线。从发现飞机一直到消失,中间每一分钟的距离、方向、航速等,守礁官兵都要掌握,报务兵工作时不能想其他事,常常一个上午要连续用一只手重复同一个动作。

在永暑礁上,有一个“中国最南端的邮政局”,这是中国民事权益的象征之一。

主楼前有邮政局标牌和邮箱,还有一间专门的办公室,和陆地上的一样,邮局有两枚章,一枚是三角形的军邮章,文字为全国统一的“义务兵免费章”,一枚为圆形的邮戳,上面一行弧形字为“海南西南中沙群岛”,中间直排显示的是日期,下面一行弧形字为“南沙群岛2”,邮政编码为573101。南沙邮政局平常的业务不多,主要是来视察、参观的人来盖邮戳、咨询的多一些。因注明的是南沙群岛,“中国最南端”的纪念意义当然不一般。

南薰礁,被称作“南沙中的南沙”,自然条件比其他礁艰苦。礁岛处在风口上,礁堡距深海很近,只有200米距离,使得战备空间变小,使得防小股偷袭难度加大。深海风浪大一点,海浪能直接打到礁堡二楼甚至岗楼上,每年7月至翌年1月,来补给的小艇停靠码头时,有时候连缆绳都系不住,码头上的浪有1.5米高,补给物都会被打湿。南薰礁旁有一块露出水面的沙洲,长有100多米。沙洲的形状随季风变化,西南季风时是月牙形,东南季风时是个逗号形。沙洲上海鸟很多,特别是白鹭,有不少鸟蛋。守礁士兵在南沙各礁都栽有“太阳花”,它是大陆上马齿苋的一种,花朵无论什么颜色,都是绽开怒放。之所以称为“太阳花”,是因为它“不怕暴晒,不怕风雨”,越晒花开得越旺盛,有着极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