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从教师到销售
33400000001

第1章

北京,CBD,边缘的一所两居公寓里。

主卧室被改造成经理室,摆着一张从香河家具城购买的廉价老板台、一套人造革的黑皮沙发。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曰:屋不在好,有单就行。

可是,单在哪里呢?我烦躁地点着一支烟,走到窗前。

远处,国贸大厦周围高楼林立,玻璃幕墙折射出的阳光交织辉映,还有好多塔吊立在未完工的写字楼上,北京的“曼哈顿”雨后春笋般疯长。

我愉快地想到了一个笑话:什么是CBD?就是ChinaBeijingDaBeiYao(中国北京大北窑)的缩写,太有才了。

该死的“非典”终于消停了,电视里每日还在重复着“新增病例0”的唠叨,已经进入了夏季的七月,可能这种病毒也怕热吧。鬼知道呢,不过人们总算敢出门了,一切逐渐又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半个月前,我原来任职的K公司发生了剧变,软件事业部总经理张文强树起了大旗,单干了。

他是广东人,32岁,从事开发多年,技术知识渊博,人送外号“IT百科全书”。他在外面有自己的公司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这也是很常见的事,只要不影响公司利益,一般董事会就当不知道。

其实,不走点私单是不可能的,越是大公司这种现象越普遍,公司吃肉,自己喝点汤,几乎成了潜规则,权力代表金钱,官商两界都适用。

近一年,张文强的动作大了起来,年初就有传言说,属于他老根据地的华南大区,有几个十几万的项目直接用了他公司开发的产品。如果属实那性质就变了,用自己公司当个壳走走帐,吃点差价,充其量算“违纪”,开发同类型产品和任职公司产生竞争,那就算“违法”。

看来,K公司枝干上嫁接的这棵小苗已经长大了。

“非典”折腾了半年,公司业绩受到了很大影响,完成年度任务几乎没有可能,作为软件事业部总经理的张文强,很清楚这一点。

01年底我进入公司的时候,他刚从事业部副总经理兼华南大区经理的位置上扶了正。此后,他走马换将,在各大区安排了一些跟随他多年的兄弟,完成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部署。

02年的业绩是突出的,张文强凭借丰富渊博的知识、口若悬河的演讲、身先士卒的斗志,拿下多个大项目,威望雀起,颇有《雍正王朝》里的大将军王年庚尧平西归来的豪气。

豪气里也带有傲气。董事会对内部“张氏集团”的警惕与日俱增。

任何企业都有********,K公司也不例外,张文强的反对者在积极地搜集证据,蠢蠢欲动。

K公司从事教育软件开发,经过几年的发展,位列行业前三甲。创始者出身于北师大,最早进入公司的多是有教育背景的人员,被称为“学院派”。

后来W集团看中K公司的前景,出资收购为子公司。张文强是W集团派到K公司的,资方控制一切,所以“根很硬”。但张文强确实是非常有能力的,搞技术出身的人往往不善于表达,内向居多,他恰恰相反,表达能力非常强,性格张扬。他招纳销售人员的标准不是懂多少教育,要能冲能杀。他们被称为“实力派”。

两派在竞争中互不认可,勾心斗角,逐渐形成南北分治的格局。

毕竟商场不是讲台,与豺狼争食,不管来文的来武的,拿下单才是硬道理。最终,实力派战胜了学院派,掌握了整个销售体系。而学院派的老人们逐渐退到“产业研究”领域了,去学校做做调研,确实比较适合他们。

张文强的日益嚣张让退出销售舞台的学院派感到东山再起的机会到了,内部关于他的说法愈演愈烈,董事会也有了调查的动作,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我毕业于北师大,又干了两年中学教师,辞职应聘到了K公司,按出身该划入“学院派”。一开始被分到产品部当讲师,就是“售前产品讲解”和“售后产品培训”。老师的功底还是用得上的,备了几天课,就到处讲去了。

当了多年书生,对销售没有一点概念,甚至觉得遥不可及,跟着销售们出去打单,我就是那个“吆喝”的,讲完了就没我事了,有饭局就沾点光。耳濡目染,慢慢的销售这个职业就逐渐明朗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