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从教师到销售
33400000039

第39章

如果问一个销售你今年做到多少业绩就能满足,然后停下来混日子。答案可能有很多,一百万、三百万、一千万。。。但心里只有一个答案:多多益善。如果非要加上一个数字的话,我想是:一万万。

如果问一个老板你手下的销售最低做到多少你不会炒掉他。这也不会是个确切的数字,无限接近老板在这个销售身上的投入,工资、报销、办公分摊等,总得比产出多才行。即便是持平,那也亏了,因为还有很多不是销售的人需要养。

所以,业绩,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但有最低。

芝麻开花节节高,越高,离灿烂的太阳就越近。

正面说,这叫奋斗无止境,用希望点燃激情;反面讲,这叫贪心不足,被欲望迷了心窍。

无所谓对错,选择了销售,就选择了从零码数字的游戏,滴答的倒计时响在耳畔,你总在想:我可以码得更多。

从A公司成立起,只有半年的销售时间,不仅业绩从零开始,品牌、团队、销售体系都是从零开始。如同一匹新生的马儿,站起来,站稳了,学着走,学着跑,然后才向着广袤的原野绝尘而去。

焦虑的情绪每一天都困扰着我,有的时候信心百倍,有的时候又灰心丧气。寥寥可数的几次胜利,多少个项目的无果而终,然后,又有更多的希望逐渐升起。

毕竟,我们在进步,每一天。

陈鹏已经联系并发展了很多个代理商,他成了办公室出差最多的人,每一个代理商有项目他都得跑过去支持,因为产品是项目级的,不是简单的分销,所以代理商受制于对技术的不了解,只有我们自己去做好产品演示和需求引导才更有保证。

小唐虽然有些浮躁,但也签了几个小单,加起来二十多万吧,至少养活自己绰绰有余了。

小朱做项目看来不太符合,演示产品缺乏激情,我让他转向做技术支持,负责售后的事情。

杨岚现在承担起了电话销售的角色,竟然也联系到了几个客户,有一个大的电力集团我已经去拜访过了,对方很感兴趣并考虑做进明年的预算,感觉这是条大鱼,得慢慢钓。

每周一我们召开例会,我总是在强调:最后三个月,大家要冲刺了!

在公司,张文强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其实他还充当了总工和销售总监的角色,全能人物,自然是揽大权于一身,关键是他不干也没合适的人。另外还有个副总,叫邹军,分管财务和日常管理,是张文强的表弟,同时也是A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技术开发部的田朝阳和另外三个人是技术核心,也各占一些股份,田朝阳则是第三大股东。

我后来才知道,华南大区的谭志新和华东大区的陈辉也是有股份的,我心里隐隐不快,“三驾马车”中,我这业务做得最好的“一驾”是“打工崽”,别人却都是“老板”。

唉,管那么多,年底能拿到奖金就行。

我不知道,股份问题的分歧才是林杰当时没有答应加盟A公司的最主要原因。

公司的机构也逐渐完善起来,分立了很多部门,除了张文强和技术开发部,其他的人基本上都不认识,我们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他们也没什么交道可打。

倒是市场部新任的经理付娜经常找我要方案什么的,她年纪很小,感觉也就20出头,对IT几乎是一无所知,为了建立公司的资料库,形成全国销售共用的标准文档,常找我上缴“原创”。经不起她一天几个电话的甜言蜜语、软磨硬泡,我的存货被她搜刮一空。

怎么找了这么一个外行当市场部经理?我对张文强的眼光表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