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回到大山
33406100000010

第10章 妇女病也有疗效

邓老在家是坐立不安,自己多年的老朋友古老失踪了,包括老朋友的儿子也不见了,打电话也是不在服务区,给几个老朋友打电话也是都说没见着,今天是阳历年,邓老试着又挂了几个电话还是老样子,不在服务区内,弄的邓老连做饭都没有兴趣。

邓文丘拖家带口的到了老爷子家里,一看老爷子不太高兴,以为是为饭店的事给急的,开导了几句也没见老爷子好转,就知道不是为饭店的事,邓老也怕自己的情绪影响大家,勉强把自己担心古老的事说了。

邓文丘一听也劝老爷子不要多想,古老是个老江湖,古胖子别看那胖样,其实也是名师指点过的,动一个有可能成功,要想两个都动不比动个市长级的人简单,邓老一听在理,是自己掉牛角尖里了,立马心情好了不少,考究了儿子的厨艺心得就全家吃上了饭。

老村长放下酒杯看着刘鸣辉问道:“小辉,今天我跟你说个事,听说你在镇里弄了个菜摊卖的不错,有这事吗”

“宝河叔,您说的没错,是我弄的,不过菜源有限暂时价格很高,不能大量供应,您老先说有什么事,我也有点事要和宝河叔您商量”

“我要说的就是菜源的事,你能不能把菜源引进来啊,我说的是你想办法把这好吃的菜的种植技术给弄来,也让我们村里人发发家”

刘鸣辉一听就眉头皱起来了,和自己本意不一样啊。不过老村长开口了也不能一下回绝,该怎么说呢,老村长一看刘鸣辉的表情以为有难处就接着说:

“有什么难处你提出来,不是你宝河叔看见你发财了打地主,是想为全镇的乡亲弄个发家致富的路,如果你不同意就当我没提”

老村长说完老脸也不太好看,他可是在镇长面前打保票了的。这孩子从收购药材的事上先考虑村子,就让老村长认为是个懂事还不贪财的好孩子,没想到刚提出就变脸了。

刘鸣辉这才放心,看来事情有可谈之处。

“宝河叔,你先别生气,看来我们说的是一个事,不过我有个要求,就是我们村子里先不要种植,你看可以吗”

老村长很奇怪刘鸣辉为什么不让村里人种这种菜,村里人要是知道刘鸣辉为他们找来财路应该感谢,如果知道刘鸣辉把财路拱手送外面的人还不让自己人发财,这谁都应该知道不是得罪人那么简单了,老村长没想明白也不去想了,直接就问为什么。

“宝河叔,您看我们村的情况不是不适合种菜,而是2个问题不好办,这1就是路的问题,路可以修,但是进山祸祸的人保证比现在多,这2呢咱们村里老人多,种植的蔬菜又不能用农药,手动灭虫可不是老人能干的活,您说是不是”

“小兔崽子,看来你有想法了,宝河叔老了不想跟你弄些弯弯绕玩了,你就直说有什么想法我听听,敢藏着掖着看我不揍你”

“宝河叔,我知道我弄的菜卖的好赚钱了,也想把这个技术推广出去,大家一起来致富,但是有很多事制约着,比如大规模生产是否可行,比如乡亲们能同心协力的一起干吗,形不成规模也只是富了一部分人,等看人家发了又一窝蜂的上,然后就是降价竞争,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偏离了初衷我想你也不愿意看到吧”

刘鸣辉歇了口气,观察着老村长的反应,老村长徐徐的点头,不过没有说什么。

“宝河叔,你也别失去信心,你没看我扣了个大棚就是为做试验的,大规模生产的事我想不难,关键是是否能形成集约化产业链”刘鸣辉刚说道这里老村长就打断了,

“什么链子的我听不懂,你给我用山里人能听懂的话说”

“呵呵,其实就是说能约束大家恶性竞争的办法,控制种植技术、控制销售渠道,集中管理,把大家绑到一起,降低成本,产、供、销一体的办法,这么说您明白了吗”看到宝河叔点了头就继续话题。

“其实这菜就是普通的种子种植出来的,关键是水,一种可以提供植物所需要养份的水,这水的配方是不可能要到,就算出多少钱也不可能,配方就别想了,不过我可以花一定的代价进来,等我在大棚里种植试验成功了我们再说下步好吗”刘鸣辉怕说太明白露馅,干脆把口子堵上。

“可以说说要是你试验成功了有什么想法吗,比如怎么控制销售渠道”黎同志发言了。

刘鸣辉疑惑的看了一眼黎同志,黎同志马上就解释上了。

“我在镇政府里工作,你说的集约化产业链条我懂,但是要是私人去做销售环节农民的既得利益不是很有保障,我想知道你怎么去保障农民的利益”

刘鸣辉本来打算先跟老村长打个招呼,等所有事都眉目了才说,没有想到这还有位明白人等着自己。刘鸣辉看老村长用热切的眼神看这自己,心一软就全说了。

“好吧,今天就竹筒倒豆子啦,扣大棚是为试验用的,成功了就推广,我想先在小王庄做试验,那里路的条件好。种植经验也比我们村半耕半猎的底子强,销售渠道我必须掌握5年,我要用这5年的钱为村里做点事,就是研究移植野生药材技术的费用,一旦移植成功就让村里种植野生药材,也为村里弄个致富的项目,然后把销售权交给镇里监督,让我们的黎镇长高升也留下佳话”说完坏坏的笑着。

“你怎么猜到的”黎镇长疑惑的问。

“很简单,老村长把你卖了”

大家哈哈大笑,老村长也要起身揍刘鸣辉,被大山爷爷给拖住了,笑声又一次荡漾在大山的怀抱里。

黎镇长很严肃的问了刘鸣辉一个问题,

“你可以自己发财,帮村里我理解,为什么要帮不认识的人”

“我不是傻子,也不想出名,更不是你想得到的答案,我是大山的儿子,落叶归根,我只想回报大山,黎镇长,你说要是大山周围的农民都富了,还能为了几个小钱祸祸大山吗”

“三字经里有段原话是: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其实还有很多诗词能反应你的行为,不过我在改过之后我认为更适合你。“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国,下泽民。恶名声,孝父母,行于前,育于后”

“好”古老发出了好字就不说话了,也不知道说黎镇长改的好还是刘鸣辉好,反正古胖子的头低的更低了。

话题就此打住,一桌人换了话题直喝到很晚才散,黎镇长随老村长走了,黎镇长没有想到这次山村之行不但超越了自己来的目标,还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刘鸣辉的姑父是杀猪前到的,刘母把他姑父拖到一边讲了他姑姑好转的迹象,顺手把一张2万的存折放在了姑父的手里,告诉他姑父这是家里人的意思,早点送医院好早点医治。

姑父是当天吃完饭走的,回到家抱着姑姑哭了起来,姑姑给姑父擦眼泪的举动坚定了姑父的信心。

第二天就送市里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非常好,医院有信心半年内让患者恢复到自理水平,不过姑父没有同意住院治疗,而是让医院开药,然后定期检查,既然病情是住在刘家好转的,那么那里必然有可以让病情好转的因素,医生也非常认可,就这样姑姑又回到了刘鸣辉家,

古胖子走了,古老留下了,刘鸣辉心里比谁都明白古老留下的动机,刘鸣辉并不排斥还有点期待。

古老不亏是老狐狸,来了好几天了绝口不提收徒弟的事,反而利用每天早晚散步的机会对刘鸣辉讲一些历史典故,当然都和古董有关系。

自从刘鸣辉的姑姑加入散步行列,古老更是高兴,因为这样时间加长了。刘鸣辉又进入了有规律的生活,早晚散步,中间去大棚做实验,每2天去趟镇里。蔬菜水果的产量高了不少,空间虽然增加的不多,但是刘鸣辉对时间的把握越来越熟练,产量自然就高了。

古老唯一后悔的事就是自己儿子打电话来说邓老找他让回个电话,得到儿子没有透漏行踪才回了电话,没有想到邓老上来第一句话就打中了古老的软肋。

“老狐狸,我知道你在哪,就算你有办法教了徒弟,他能出来跟你去长见识吗,不出去长见识与那些大学生有什么俩样,光有理论没有实际,我看你的心要白费喽”

黎镇长与老村长谈了大半夜。主要话题当然是刘鸣辉,黎镇长本意是把刘鸣辉树个典型,但三字经前的对话让黎镇长明白是不可能的。不过老村长的一席话提醒了黎镇长,种植成功看来不是难事,镇里能不能提前做些工作,比如让小王庄的人来取经,让村里做好扣大棚的先期思想工作。

第二天黎镇长天刚亮就去了小王庄,根据老村长的提示黎镇长找到了秦大川,昨天大川在刘鸣辉家见过黎镇长,不过不知道身份而已,得知来意大川没有显得意外,黎镇长与大川到了小王庄村委会,途中大川已经叫人去叫村长了。

一阵忙活确定了大棚地址,回到村委会的黎镇长马上询问了村里的财政情况,又询问了村民的收入情况,在王村长的汇报中得出的结论不是很好,资金缺口非常大,如果让镇里帮小王庄每个村民建大棚是不现实的,村民又没有几个有能力自己建,就算镇里帮忙提供贷款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参加,一时黎镇长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刘鸣辉终于彻底的放出了底牌,当然除空间以外,既然说了就要做,不用担心,刘鸣辉在回到家就已经开始试验了,发现除了浇灌空间黑水的地里草比较茂盛外,就是虫子多还大。

到大棚建好刘鸣辉已经对空间黑水的比例有了很准确的把握,就是1:300。当然是1滴兑300公斤的水,半月浇灌一到两次兑好的水就不会出现不可理解的现象,这空间黑水的比例以及效果已经教给了大川,以后小王庄要是建大棚就让大川掌握,虽然是发小刘鸣辉只只能对大川说黑水很贵,不按照他教的办法灌溉植物果实也会受影响。

邓老别看在电话里风轻云淡的捅古老的软肋,其实是又嫉妒又着急,儿子的饭店需要自己帮着度过难关,有心想去又脱不开身,派徒子徒孙又怕老友认出来,双方的脸都难看,这人要是急眼了还真是能想出办法,

老传统的药膳师都是半个大夫,甚至有的药膳师手里的方子比那些老中医还管用,古老想起了自己一个食客,说起来是母女两人,母亲没有什么大病,就是妇女的痛经引起的月经不调,女儿却是大病,7岁检查出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建议保守治疗,让母亲再要个孩子,到时候骨髓的移植成功率会很高,奈何4个月了母亲也没有怀孕,孩子的父亲通过关系找到了邓老请求药膳治疗,1个月下来孩子将医院开的药量降了一半,孩子母亲的妇女病也有好转,邓老明白要是在空气好的乡村里治疗是事半功倍,这就想到了这母女俩。

母亲叫王素香,父亲叫王承,女儿叫王彩玲。一家人在邓老的劝说下同意母女俩去乡下住,邓老也保证别的方子疗效不低于在他那里治疗的效果后,让这母女俩去小青庄找刘鸣辉。

也不知道怎么了,这几天古老遛弯的时候专门讲南宋时代名将张浚,奇怪的是没有讲南宋时候著名的宋代官窑,刘鸣辉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古老突然不讲古董了,不过天天听古老讲历史刘鸣辉是很喜欢听的。何况一起遛弯的姑姑好像也非常愿意听。古老在帮刘鸣辉选好核桃林水井地址后就走了。卫星电话也留给了刘鸣辉。

眼看就到小雪的节气,刘父在儿子回来的时候就把去年送人种的地都收了回来,小雪前这段时间翻地、固渠、打井干的刘鸣辉热血沸腾,姑姑也好了不少,有时候也能搭把手干点小活。

明天就是小雪,刘鸣辉与父亲在昨天就放的鳝鱼笼在中午前就收了,把小于1斤的黄鳝放生后还有3条近5斤的大黄鳝,父子俩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家里来了陌生人。是母女两人。

大川在村里的许可下盖好大棚,一起扣大棚的还有3家。这3家是被大川的条件给征服了,免费提供营养液,低价提供蔬菜苗,保证蔬菜无病,蔬菜由于生病死亡所产生的损失一律按照市场价格赔偿,所有成熟蔬菜每2天统一收购,收购价格是高于市场收购价格的50%。一等的蔬菜是1倍的价格收购。

本来还有5家也想干,不过后面的条件让他们拿不定主意,一:不能使用化肥、农药等方法杀虫催熟,只能用手动方式捉虫。因为虫害造成的损失自负。二:大棚生产出的蔬菜水果必须卖给大川指定的收购商。如果发现卖给除指定收购商以外的个人或者集体将参照同等大棚的收入3倍罚款,并取消合作资格。

大川今天来是为了蔬菜苗的事,正好赶上了吃黄鳝,

刘母热情的与王氏母女俩交谈,得知这漂亮的母女是来养病的,善心大发,没等那爷俩回来就满口答应下来。

刘鸣辉得知小彩玲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就上网查了下,除了移植骨髓还没有几例会痊愈,而这个病又叫白血病,

刘鸣辉犹豫的提出这里离医院很远,如果出现突发出血很难短时间到医院,这样的责任刘鸣辉难以承担。刘母也担忧起来。

在得到彩玲母亲的许诺一切自己承担的保证后,刘鸣辉也无奈的答应了。

通过电话从邓老那里知道这病的药膳方子和注意事项后决定留下母女俩,这母女俩的病邓老给的方子非常简单,主药以阿胶大枣为主,阿胶大枣人家都带了不少,巧的是邓老说黄鳝对母女最适合。这一盆黄鳝汤大部分就在刘鸣辉与大川的交谈中变成了母女俩的腹中之物。

刘母看着母女两人的吃相高兴的不得了,人家是城市人,什么好东西没吃过,今天的黄鳝就不说了,菜人家也没少吃,还一个劲的夸好吃,刘母能不高兴吗。

送走大川后,刘鸣辉把自己晒干的大枣拿了出来。现在刘鸣辉对自己空间出的东西很有信心,与彩玲母亲商量后改用自己的大枣。

第二天小雪漫天飞舞,村里乡亲都非常高兴,多年来小雪这个节气很少下雪,今年看来是个丰收年。

小彩玲其实很活泼的孩子,看见漫天小雪飘飘洒洒很想出去玩会,彩玲的母亲却坚决不同意,在旁边看着小彩玲大把吃药,想活动又被限制,刘母暗地里掉了不少眼泪。

刘家现在都为这个小彩铃忙上了,上山采药,下河抓鱼,刘鸣辉更是变着方的种植空间菜给小彩铃换口味。邓老也时不时的指点刘鸣辉如何给彩玲母女俩换药膳,当然只要求刘鸣辉亲手做给彩玲母女吃。厨艺大涨的刘鸣辉现在只要小彩铃说想吃什么就赶快的去做。只为对得起小彩铃的一句话:“小辉哥哥,你做的菜真棒,我长这么大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菜”空间菜本来就好吃,再加上有邓老在旁边不时电话遥控指点,不棒才怪。

转眼王氏母女来了一月有余,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在小彩铃眼泪婆娑的告别中离开了刘家,刘鸣辉把小彩铃母女送到镇上,没一会小彩玲的父亲就开车到了。

王承是干什么的,药材经销商,对自己经营的药材药性十分清楚,都是种植的药材,疗效非常差,还有农药残留,得知邓老用野生药材做的药膳效果非常好,这才通过关系找到邓老请求药膳治疗,没想到邓老却要求到乡下去做治疗。开始王承很不理解,架不住邓老保证疗效比在他这里好的承诺,这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安排人送母女俩来的。

送来前什么样王承不去想了,下车一看母女俩的气色就知道邓老没有夸大疗效,看着妻子美丽红润的脸庞,女儿活蹦乱跳的模样,王承在留下一张名片和预定春节后还去刘鸣辉家的话,就迫不及待的拉着妻子女儿去最近的市医院找专家复查。

王承急切的开车直奔最近的市医院,在花了高价弄到专家票后,终于排到了自己,专家看过小彩铃的病例也是常规的开了一些检查项目,下午检查项目才出结果,小彩玲的母亲没有挂专家号,不是怕花钱,而是心里有数,上午就出结果了,一切正常,王承不放心想劝妻子做个专家检查,妻子附耳的一句话使王承彻底的不提找专家的话,

“老公,不用检查了,我这个月来事根本不痛,还没有其他不好的症状。

下午结果出来了,知道自己排在第三的王承没有着急,耐心的坐着等专家开门看病,

“王彩铃,请进来”看门的护士喊着,

王承听见了一愣,难道是女儿的病情严重才先被叫进去,疑惑的领着小彩铃进到了专家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