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不惑,30不悔
3342700000001

第1章 20多岁的人生理想决定30岁后的事业高度 (1)

你想要在30岁之后达到一个怎样的人生高度?是搏击商海精彩纷呈,还是笑傲职场成就卓越?没人能告诉你问题的答案,除了你的理想。请记住,心在哪里,路就在哪里。有了理想,便有了做人的气魄和胆略以及成功的决心和毅力;有了理想,你的人生就会有方向,你未来的事业也会有保障。

有梦想的人生才有希望

现在某些年轻人非常现实,现实得可怕。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告知社会是多么残酷,竞争是多么激烈,大学有多么难考,大学毕业之后工作又是多么难找。结果,很多年轻人就这样被扼杀了梦想。因为在他们看来,所谓梦想就是荒诞的想法和不可能实现的幻想罢了,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又不能当钱花,又不能当饭吃,根本就是百无一用。

但实际上,梦想是一个人成功的动力。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你的梦想有多远,你在成功之路上才有可能走多远,有了梦想,你的人生才有希望。梦想引领我们走向卓越,成功者都是从小就在自己的幼小心灵里埋下了梦想的种子。30岁以前有梦想,30岁以后就会有成功的可能,这是20多岁的你一定要懂得的道理。

1995年9月,马云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美国接触到了当时才刚刚兴起的互联网。当时在美国,互联网正方兴未艾,接触过互联网的中国人更是寥寥无几,他看到了网络改变世界的巨大能量,从美国带回了创业梦想。

回国后,马云决定辞职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网站——中国黄页。在辞职前的一个晚上,马云邀请24个朋友一起来“共议大事”,朋友们的反应出奇地一致,23个人说不行,只有一个人说可以试试。但马云没有听进朋友们的“逆耳忠言”,反而坚定了自己的行动决心。

为了梦想,马云义无反顾,一头扎进了互联网这个“汪洋大海”,于是一个新版的阿里巴巴故事从此开了头。那时,没有多少人懂互联网,打开一个网页也需要漫长的时间,马云到处推销他的“中国黄页”,甚至常常被人当做骗子赶出来。

1999年2月21日,阿里巴巴第一次员工大会在马云位于湖畔花园的家中召开。马云为自己的梦想所激动,他用美好的梦想激励大家,在未来的三五年内,阿里巴巴一旦成为上市公司,他们每一个人所付出的所有代价都会得到回报。当时有人质疑马云阿里巴巴的前景,马云说:“现在还只刚刚起步的阿里巴巴将来市值将达到50亿美元。”许多人都笑了,认为是幻想,几乎无人相信。

2002年年底,互联网冬天刚过,马云提出,阿里巴巴2003年将实现赢利1亿元,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但事实上,阿里巴巴实现了这个目标。在2003年年终会议上,马云又开始梦想,他提出,2004年实现每天利润1130万元,2005年实现每天缴税100万元。

马云的每一个梦想都会招致诸多人的怀疑和反对,但马云就像一个神奇的造梦者,每一个当初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后来都一一变成了现实。后来,当马云提出打造能活102年的企业、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10年内把“阿里巴巴”打造成为世界三大互联网公司之一和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淘宝网”交易总额超过沃尔玛等梦想时,已很少有人再感到吃惊或者怀疑了。

与其说马云是一个企业家,不如说他是一个“造梦人”。马云用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们拥有梦想、激情和不断努力,就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与那些有着光鲜背景的互联网神话制造者不一样,马云太普通了。他没有多少钱,创办公司的时候甚至只能把家当办公室,但他最大的特点是喜欢梦想、富有激情,经常沉浸在构筑童话的梦想中,并为自己的梦想激动不已、激情四射。他也善于把自己的梦想传递给他的团队,通过不断奋斗把梦想一步一步地变成现实。

人要有梦想,因为梦想是成功的最大动力。梦想的最高层次,是与人的价值观、人生信仰、事业目标相融合的。追求梦想,就是追求梦想所包含的全部价值的过程。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就是用他那篇《我有一个梦想》的伟大演讲震撼了美国和全世界,终于为美国黑人喊出了自由和平;海伦·凯勒的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表达了一个盲人希望用自己的双眼看一看这个美好世界的梦想,使得多少人从此无比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丝白云和一缕阳光。

所以说,梦想给人带来希望,梦想给人带来勇气,梦想给人带来力量。因为梦想一定和未来相连,有未来在心中的人,不管现实生活多么艰难和痛苦,都会积聚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向未来进发。

梦想是人生“永远脱不掉的红舞鞋”。因为有梦,我们会去挑战极限,会在绝境中逢生,在极限里超越,最终登上成功的巅峰。正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不指望机会降临在自己身上的人,其实是承认自己无能。机会只会降临在有梦想的人身上,实现梦想的渴望越迫切,成功的概率就越高。没有什么比‘有梦想’更接近成功了。有梦想能克服任何困难,甚至可以改变与生俱来的性格。”

在20多岁的时候,我们要保持梦想,从梦想中吸取最原始的动力。因为有梦想,我们才有勇气承受失败,而坚持下去我们才能抓住机遇,在30多岁的时候美梦成真,度过无怨无悔而又精彩绝伦的一生。

浮躁会让你找不着北

现在社会,“浮躁”这个词越来越流行。大家浮躁地活着,忙着做自认为重要的事,结果却忘了自己的“忙碌”到底是为什么。尤其是年轻人,为了事业,为了爱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少了耐心,多了浮躁;少了冷静,多了盲目;少了脚踏实地,多了急于求成。这份浮躁,最终让他们失去了最初的自己。

浮躁,可以让一个人丧失凝神聚魂的定力,缺乏拼杀搏击的勇猛。倘若20多岁的人被浮躁控制,30岁的时候就很难取得成就;反之,20多岁的人摒弃浮躁,就会有一股向梦想冲刺的力量,30岁的时候离成功就近了许多。

有一个胸怀壮志的青年人,在美国兴起石油开采热的那段时间,跟着千百万“淘金者”的脚步来到了采油区。

起初,他所做的工作是整个公司最简单、枯燥的。具体来说就是——传送带把一个个石油罐送到旋转台,等到焊接剂滴下并沿着盖子旋转一周后,再把油罐下线入库。青年人从早到晚的任务就是监控这道机械的工序,一天几百个石油罐,日日如此。

半个月后,青年人忍无可忍,他找到主管请求调换工作。

主管听后冷冷地说:“你要么好好干,要么另谋出路。”

年轻人涨红了脸,回去后冷静下来仔细一想:既然换不到更好的工作,那就把这个不好的工作做好再说。于是,青年人安下心来,即使每天重复百遍,他也一丝不苟。

一天,他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在机器上百次重复的动作中,罐子旋转一次,一定会滴落39滴焊接剂,但总会有那么一两滴没有起到作用。于是他想,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这将会节省不少。经过仔细研究后,青年人研制出了“37滴型焊接机”。但是这种机器在运作时会有漏油的现象,于是他很快又研制出了“38滴型焊接机”。

这样,公司每焊一个石油罐盖,便会节省一滴焊接剂。虽然每个盖子节省的只是一滴,但给公司带来每年5亿美元新利润的,正是这千百万个“一滴”。

这个年轻人,就是日后掌控美国石油业的石油大亨——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可想而知,倘若洛克菲勒被浮躁影响,他就不会发现有一两滴油被浪费,最后也不可能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一颗浮躁的心,必定心慌意乱、烦躁不安,哪还有谋事之心、立业之志呢?

不能踏踏实实地做人,兢兢业业地工作,却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那些从象牙塔里走出的大学生,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就应该得到重用,就应该得到高薪。

然而,现实却并不是事事都如意的。大公司进不去,进去了嫌管理没人性;小公司不愿进,进去了嫌这嫌那,反正到处都是碍眼的地方。再加上没有得到想象中的重视,就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于是开始躁动、进而失望,感叹大材小用,从此无心工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那些取得了较大成就的人,并不是一开始便居于高位,也不是有一步登天的本领,而是他们懂得控制住浮躁的情绪,通过踏踏实实的行动,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诱惑而迷失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张涛从北京一所高校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出版社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他的职位是秘书,主要的任务就是做些芝麻大的小事。

张涛心里很明白,自己是新人,没有工作经验,多吃点苦理所当然。所以,他在工作之余常常勤快地打扫办公室,给主编端茶倒水,也给其他编辑做些额外的工作。可是大半年过去了,社里还没有让他做编辑的意思。

面对这种情况,张涛开始怀疑这份工作的意义了。他想,自己是从名牌大学出来的,难道就只能做这些乱七八糟、毫无意义的琐事?他开始在私下里跟朋友抱怨,打算等合同期满后马上走人。

此后,他在工作中明显浮躁了很多,表现得非常不认真,主编吩咐他做的事情,他也只是敷衍了事。

一次,张涛遇到同学小赵。小赵也在一家出版社工作,可如今人家已是一名策划编辑,主编对他很是器重。

当张涛又开始抱怨时,小赵对他说:“刚开始我跟你一样,做的是秘书工作,其实也是一名打杂工,但我从不抱怨,相信努力工作一定可以做出一番成绩。我觉得你目前最主要的是把这份工作做好,总有一天你会受到重用的。”

小赵的话,让张涛记在了心里。他开始试着去停止抱怨。每当想要发牢骚时,他就会通过各种方法,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渐渐地,张涛感到浮躁的心态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则是工作的喜悦。他这才意识到,其实渺小的工作,一样可以学到东西!

心态的转变,让张涛有了明显的进步。结果没过多久,主编就让他做了编辑工作。

成功者,大多是从最底层的工作开始做起的,他们有的摆过小摊,有的推销过产品,还有的进过工厂车间。但是,他们的一大共性就是——不管做什么,都能耐心地将本职工作做好,在平凡的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绩。

二十多岁的我们,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想不断提高修养、丰富自身内涵、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就必须做到心无旁骛,冷静思考,点滴积累。只有摒弃心浮气躁,才能在扎实奋斗中固守住自己的定力。一旦沉不住气、稳不住神,那么就将永远无法体味长远人生的深厚真谛!

让理想给自己指一条明路

我们的生活是由理想塑造成的,我们今日所获得的成就和位置,都是理想成真的结果。就如我们所看到的每一座楼宇、每一部汽车、每一家商店……这些,不都是曾经某个人的理想体现吗?

理想是人生的指针,它如黑夜中的一盏灯,指引着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倘若没有理想,那么一切的人生规划都无从谈起。就算一生奔波,在成功者眼里,也只不过像是一只四处乱撞的没头苍蝇罢了。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在30多岁的时候不同凡响,那么在20多岁的时候就必须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

有位老汉,从事了一辈子的摆渡工作。无论是酷暑寒冬,还是刮风下雨,老汉周而复始,一趟趟往返于小岛和大陆之间。不过,老汉的小船跟别人的有点不一样,他的一只桨上刻着“工作”两个字,在另一只桨上刻着“理想”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