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晚清第一妃
334600000226

第226章 风暴之子(3)

翁同龢展折细览,微笑颌首。

“这事老臣早有耳闻,徐致祥这折子写得很透啊。皇上怎么看?”

“老师怎么看?”

翁同龢耳朵不禁一阵响,这种反问还是第一次出现。

“皇上,这事很明显参之有据,亦有理,而且很奇怪,竟然是湖北武昌一家寺庙的和尚状告汉阳铁厂弄虚作假,侵吞公资。虽然那个人不是张之洞,可据老臣所知,此公挥霍公财,任人唯亲,把个湖北官场搞成他自己的幕府;尤其是,他这两年又建军事学堂,又扩编军队、生产军火,他想干什么!”扫了光绪一眼,又道,“皇上,老臣的话有三句。”

“请讲。”

“古来大臣最忌尾大不掉,皆因平常疏于管束,未能防微杜渐;老臣曾向皇上进献为帝四字曰‘帝德如天’,所谓帝德乃开放包容之心,博爱苍生之情,也是驭臣能放能收之术;威服天下的君权是经历一次次大风大浪成长起来的。”

光绪半张着嘴,久久不说话,耳边响起珍嫔的声音。

“皇上,天下人评价另一个人,大多是道听途说而捕风捉影,冤枉了太多人。张之洞的手下人这样,并不说明他本人也这样。皇上刚刚亲政,尤其要慎重对待封疆大臣。此事可以按律来查,另外,臣妾建议皇上密令稳妥之人暗查张之洞,掌握他确实的情况。”

“你有人选?”

“嗯,还没。这个人至少应具备几样条件:能接近张之洞;最好不是官员;正直而干练;了解湖广的情况。由他具写密折,定期奏报。”

这其实是历代君主常用的密探手段,不过象珍嫔这样提议的人选还不多见。也许正这样才能出奇制胜。

几天之后珍嫔提报了一个人:谭嗣同。

谭嗣同父亲是湖北巡抚谭继洵,本身就得张之洞赏识;皇上的命令可直接下给谭继洵转其子,而且巡抚的折子可以单列上奏,有什么情况谭嗣同夹在里面即可。

珍嫔说出这番话,实际上内心矛盾很大。父亲已经捎进信来,要她务必多在皇上面前搞臭张之洞,定他重罪,为大姐的公公葆庚出口恶气。但是她的心里却全装着皇上,已经跟他一同站在大清命运的新起点,她希望皇上能顺利地、成功地开辟一个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