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连甚广的《庄氏史案》
庄廷鑨《明史》案,又称《庄氏史案》,是清初第一个也是最大一个“文字狱”案。
清顺治年间,南浔富户庄廷鑨购得部分明史稿后,聘请学者对还没有刊刻的《明史概?诸臣列传》等稿本进行重编,增补了天启、崇祯两朝史事,定名为《明书辑略》。之后庄廷鑨去世,他的父亲庄允城为遂子遗愿,请人作序后刊刻,于顺治十六年冬正式在书坊出售。
《明史辑略》是以清美堂朱史氏的名义刊刻的,除作序者外,其余罗列的“参订者”十八人。
顺治十八年为归安知县吴之荣告发,湖州知府陈永命接受了庄允城数千金的贿赂,拒不审理。庄允城也不向吴之荣行贿。不料吴之荣敲诈不成,再度告发,事情越闹越大,吴之荣对南浔富人朱佑明怀恨在心,诬告“朱氏原稿”即朱佑明本人。
刑部于康熙元年派人到湖州调查,认为此书有拔大罪,主要罪名是扬明朝,毁本朝,庄廷铣、朱佑明被逮至京城。庄允城被逮捕上京,后来不堪虐待死于狱中,庄廷鑨被掘墓开棺焚骨。
此案牵连的人员很多,成为清初最大的“文字狱”。结案被捕杀的除庄氏、朱氏家属外,还包括参与此书写序、校阅、卖书、刻字、印刷的人,甚至购买该书的人。同时,一些地方官吏也被捕杀。史载,在庄氏史案中被处死刑的达70余人,被流放的家属达数百人,最多时收监人犯达两千余人。
著名的黄培诗案
“黄培诗案”发生在康熙五年(l666),黄培是山东即墨人,明末官至锦衣卫都指挥使。明亡后,黄培隐居在家,他曾经接济过于七农民起义军,所作诗如“一自蕉符纷海上,更无日月照山东”、“杀尽楼兰未肯归,还将铁骑人金徽”、“平沙一望无烟火,惟见哀鸿自北飞”反映出黄培反清复明的民族思想,他还和一帮同道结为大社。告黄培的人是他家世奴家仆黄宽之孙黄元衡。黄元衡本姓姜,在他考中进士、当上翰林后,为了归宗还姓解除与黄家的主仆名分,就向官府控告黄家私下刻印并收藏有“悖逆”的诗文书籍等。因此黄培等十四人被捕入狱,被处斩。
姜元衡还嫌不够,又伙同恶人上了一道《南北通逆》的禀文,指控顾炎武等“故明废臣”和对清廷怀有二心之人南北之间的通信,不是密谋造反,就是诽谤朝廷。在这份居心叵测的禀文中,姜元衡点了约三百人的名字,企图制造一件大案,此案最后被弄到奉旨办理的地步,山东总督、巡抚也亲自过问。
每一个上台的皇帝都希望本朝局面稳定,都希望能够把老百姓思想和嘴巴管住,遂大兴文字狱。明初朱元璋也大兴过文字狱,由此可见文字狱其实是当朝皇帝为控制百姓的异端思想,为使本朝政治更稳定而实行的一种独裁措施。
中俄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
1652年(顺治九年),已经征服了西伯利亚全境的俄国人东入黑龙江,在乌扎拉村于与宁古塔驻防军交战。这是发生在中俄之间的第一场战斗。1657年,沙俄正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之后中俄之间外交、军事冲突便接连不断。1685年,康熙帝平定了三藩之乱以后,派军前往雅克萨。5月22日,将军彭春从瑷珲起兵五千人,于5月25日攻入雅克萨。可是等到清军撤军之后,俄军便又卷土重来了。1686年,清军再次攻打雅克萨并围城。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俄罗斯全权代表陆军大将费耀多罗?戈洛文伯爵和清政府全权代表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国舅佟国纲在尼布楚(现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定《尼布楚条约》(俄方称涅尔琴斯克条约)。这是大清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清政府跟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份条约。条款如下:
一、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
二、雅克萨地方属于中国,拆毁雅克萨城,俄人迁回俄境。两国猎户人等不得擅自越境,否则捕拿问罪。十数人以上集体越境须报闻两国皇帝,依罪处以死刑;
三、此约订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罢论。自两国永好已定之日起,嗣后有逃亡者,各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还。
四、双方在对方国家的侨民“悉听如旧”。
五、两国人带有往来文票的,允许其边境贸易;
六、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起。
条约有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以拉丁文为准,并勒石立碑。此条约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划分两国边界,但没有确定兴安岭和乌第河之间地区的归属。
1693年,俄国派使节前来觐见,要求通商,由于俄国使节行三跪九叩礼,康熙帝很高兴,特别准许俄国在北京建俄馆,每三年可以派两百人商队入京逗留八十天,其他国家不得享受此待遇。
中国称此条约为“清朝做了让步的平等条约”,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在该条约中放弃了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该条约实际上不利于中国,是不平等的条约。在尼布楚会议上,清朝代表提出的第一方案是以勒拿河至北冰洋为界的,继而让步提出了即以外兴安岭的北支(诺斯山)直至亚洲大陆最东北的没入大海深处的诺斯海岬(即楚科奇半岛)为界的第二方案。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再次让步,放弃了第二方案和这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甚至连以贝加尔湖为界的第三方案也放弃了。最后以额尔古纳河至外兴安岭至乌第河为界,西伯利亚那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从此归俄国所有了。俄罗斯(包括苏联时期)则称此条约为“不平等条约”,据此条约,俄国失去了鄂霍次克海,并声称俄罗斯在《瑷珲条约》中收复了在《尼布楚条约》中被中国人强占的失地。1858年的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取代此条约,确立了俄国和中国的现代疆界。
流放者之地宁古塔
关于宁古塔之名的由来,流传着各种说法,《宁古塔记略》上是这样记载的:相传有六个兄弟,占据了这个地方,满语称“六”为“宁古”称“个”为“塔”,所以叫就做“宁古塔”了。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时在此驻扎军队。宁古塔是清政府设在盛京(沈阳)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的中心,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
“宁古塔”,这三个看上去平静无害的字却是全国官员和文士心底最恐惧的符咒。当时清朝朝廷的在案以它作为句点,金銮殿离这里很远但又很近,或许你一觉睡醒,便会与这里产生终身性的联结。到了宁古塔,什么财产、功名、荣誉、学识……乃至整个身家性命都会堕入无底深渊,出来的可能性几近于零。无可避免的,宁古塔这三个字便常常会悄悄地潜入许多人的恶梦里,吓出一身的冷汗。
宁古塔是从顺治帝时期开始接收清廷流放人员的,康熙年间,吴江学子吴兆骞曾因科场案流放宁古塔。其好友顾贞观以《金缕曲》二首言于纳兰性德,通过大学士明珠(纳兰性德的父亲),才结束了其长达二十三年的流放生涯,得以回到故园,最终于三年后病逝,有《秋笳集》传世。
据《研堂见闻杂记》载,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来的不多。
但另一方面,流放者的到来,传播了中原文化,改变了当地以渔猎为生的原始生活方式,教给他们种植稷、麦、粟、烟叶,采集人参和蜂蜜,使得当地的农业耕作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鳌拜的政治命运
鳌拜出身自将门,精通骑射,早年南征北战,屡建奇功,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当之无愧的清初开国功臣。此外,鳌拜性格梗直倔强、敢于抗争。他对故主皇太极忠心耿耿,对顺治也始终坚守臣节,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忠义之臣。
崇德八年(1643),皇太极去世,无可避免地帝位继承上出现了矛盾。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争立。鳌拜是“天子自将之师”镶黄旗的重要将领,他忠心事主,始终不渝,坚决拥立皇太极的儿子继承皇位,甚至不惜兵戎相见,最终这场皇位争夺战以福临继位告终。为此,鳌拜与睿亲王多尔衮结下怨仇,在多尔衮摄政期间,多次遭受残酷打击,三次论死。故主皇太极已经去世了,他的儿子福临也继承了皇位,鳌拜完全可以为了个人利益而党附多尔衮的,这在官场上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鳌拜面对这样险恶的处境,仍不屈不挠,始终不曾迎合多尔衮。
假如顺治能够活得更长一点的话,这段君臣相得的佳话恐怕就能够进入历史,深入人心。但遗憾的是,顺治十八年(1661),年轻的福临去世。从此,鳌拜的政治命运进入了一个转折期。权力是一个魔杖,能够改变很多东西。鳌拜功臣、忠臣的形象开始逐渐变形,于是在康熙初年,虽没了多尔衮,但却出现了专权的鳌拜。
康熙决意铲除鳌拜,但鳌拜势力不小,行动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大变。康熙不露声色,挑选了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整日在宫内练习布库(满族的一种角力游戏,类似摔跤)为戏。鳌拜以为皇帝年少,沉迷于嬉乐,不以为意。
康熙八年五月,清除鳌拜的时机终于成熟了。康熙先把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换自己的人掌握京师的卫戍权,召集身边练习布库的少年侍卫布置逮捕鳌拜事宜,然后召鳌拜入宫觐见。鳌拜是宫廷的常客,接道召见,他根本没当回事。等到鳌拜入宫,康熙下达命令,少年们一拥而上,鳌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一代骁勇战将就这样戏剧化地败在了一群少年人的手下。
接下来便是对鳌拜的审讯了。经议政王大臣等审实,宣布了鳌拜三十条罪状,应处以立斩。跟据法国传教士白晋的记载,当时鳌拜请求觐见康熙,让康熙看他为救皇太极留下的伤疤。累累伤痕和对上两代皇帝的功绩保住了他的性命。康熙也念在鳌拜屡立战功,且没有篡弑的迹象,免了鳌拜的死罪,将其禁锢起来。其党羽或死或革。没过多久,鳌拜便在禁所死去。
长公主的婚姻悲剧
在清代历史中,有一位公主下嫁给了汉人为妻,这便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十四女——恪纯长公主。长公主是皇太极最小的一个女儿,为庶妃奇垒氏所生,但刚满周岁不久就被皇太极破例册封为和硕公主,作为一个庶出的公主,这是前所未有的殊荣。
l653年,孝庄太后主婚,把十三岁的长公主下嫁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嫁妆丰厚,赏赐颇多,婚礼非常隆重。转眼之间,长公主与吴应熊已经共同生活了好几年,生有一个儿子,名叫吴世霖。儿子出世之后,夫妻日渐和睦,夫唱妇随,其乐融融。
然而好景不长,康熙帝亲政,“三藩之乱”渐起。l673年11月,吴三桂发动叛乱,康熙皇帝下达了坚决的命令,武装平叛。1674年大年刚过,康熙帝在几经犹豫之后,最终下定决心杀了吴应熊,“朕欲容你,奈国家法律不能容你,按大清律例,你父反逆,诛灭九族,无论你是否与你父通同谋逆,罪亦当诛,你的儿子也不例外。你父子不必怨朕,需怨你父吴三桂。”遂将已关押三个月的吴应熊父子斩首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