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生母是谁
乾隆皇帝是雍正帝的第四个儿子,本名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1711年9月25日子时),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终年八十九岁,公元1736至1795年在位。
清朝有十二个皇帝中,出生地不明的只有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高宗弘历。努尔哈赤出生时还没有创制满文,他也不是什么显赫人物,没有明确的记载可以理解。但是乾隆不一样,乾隆是雍正帝的第四个儿子,他的出生地不确定,生母是谁存在颇多争议,这事就蹊跷了。
关于乾隆的生母,在诸多说法当中,最盛行的有两种:一是钮祜禄氏;一是热河行宫李氏女子。
官书记载,乾隆生母是钮祜禄氏,但存在很多疑问。钮祜禄氏家境贫寒、出身卑微,十三岁被赐侍胤稹。时胤稹已有了嫡福晋和两位侧福晋,均出身名门,钮祜禄氏只是侍女身份。生下乾隆之后,她仍没有名份,继续被人们称了十多年的“格格”(“格格”是满语“姐姐”的意思,并不是影视剧中公主的专称),直到雍正元年(1723)二月,才被封为熹妃。但《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中保留了一件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册封妃嫔上谕的原始档案,这件档案与实录记载二月十四日雍正册封妃嫔的上谕有惊人不同:被封为熹妃的居然不是“格格钮祜禄氏”而是“格格钱氏”。《清世宗实录》是由大学士张廷玉主纂,乾隆钦定。为何封为熹妃的“钱氏”到《实录》里被改成了“钮祜禄氏”,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有人说乾隆帝的生母是热河行宫李氏女子。在雍正还是皇子的时候,有一次去木兰围场狩猎,射到了一只鹿,便把鹿杀了饮血。由于鹿血奇热,有壮阳的功效,雍正一时躁急无法自制。但秋狩的时候是不准带妃子的,雍正正难受着,恰巧行胄中有位汉族宫女,尽管长得不怎么入得了眼,但仍召来侍寝。第二天雍正便回京了,之后就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最后此女子生下一子,这个孩子便是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关于乾隆生母不是钮祜禄氏,而是热河行宫一位汉族女子的说法,有的学者提出诸多旁证,他们列举了一些史书中的相关记载,从而推断出此结论。然而,这些证据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书中虽然记载了雍正前往热河请安,但是理由可以假设若干种,一定要说他是奉皇父康熙之召,赴热河被质讯山庄宫女怀孕一事,则未免过于武断。
还有传闻说乾隆出生于浙江海宁陈家,是汉人。据说雍正还没有即位的时候,就与陈世倌家关系很好。正巧两家同年同月同日生产,雍正叫陈氏将他的儿子抱过来看。等还回去的时候,陈家发现居然变成了一名女婴。陈家惊恐极了,但也不敢声张。这个被换走的男孩便是后来的乾隆帝。关于这个说法,很容易否定。雍正时年三十四岁,弘时已经八岁,另一个妃子耿氏也怀孕五个多月,是男是女尚不知晓,为什么要去换别人的儿子?清代皇子皇孙诞生后验看奏报程序非常严密,谁敢偷梁换柱?退一步说,就算这事能凑巧办成,此后雍正又生了好几个皇子,皇家最重正宗龙脉繁衍,怎会让汉家的后代继承大统?
所以,关于乾隆帝的生母是谁,现在还没有定论,有待进一步考证。
清朝疆域有多大
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起蒙古唐努乌梁海地区及西伯利亚,南至南海,包括“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即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南海岛礁),西南达西藏的达旺地区、云南省的南坎、江心坡地区及缅甸北部,西尽咸海与葱岭地区,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亚巴尔喀什湖,东北抵外兴安岭,包括库页岛,东南包括台湾、澎湖群岛。极盛时总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
除此之外,周边还有许多国家都是清朝的藩属国,盛清之时的藩属国有:东边的李氏朝鲜、琉球,中南半岛有安南、南掌(老挝)、暹罗(泰国)、缅甸,西南有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不丹,中亚和西亚有浩罕、哈萨克、布鲁特、布哈尔、山克、爱乌罕(阿富汗)以及南洋的兰芳共和国等。
清代的世爵制度
军功民爵,是为酬劳功臣勋旧,推恩外戚,褒奖阵亡。主要用于封功臣及外戚,宗室皇亲另有制度。
努尔哈赤时,列有总兵、副将、参将等五等,皇太极天聪八年,加上公爵,更设一、二、三等昂邦章京、梅勒章京、扎兰章京、牛录章京。
顺治元年,加上公、侯、伯,并且正式更定昂邦章京为精奇尼哈番,梅勒章京为阿思尼哈番,扎兰章京为阿达哈哈番,牛录章京为拜他喇布勒哈番,增加拖沙喇哈番。
乾隆元年,比照汉称,更定精奇尼哈番为子爵,阿思尼哈番为男爵,阿达哈哈番为轻车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为骑都尉,拖沙喇哈番为云骑尉。乾隆十六年,定制世袭七品为恩骑尉,这样,正式确立了清代的世爵制度,分为九级二十七等,它们是:
公爵,分为一到三等,超品。
侯爵,分为一等侯兼一云骑尉,一到三等侯,超品。
伯爵,分为一等伯兼一云骑尉,一到三等伯,超品。
子爵,分为一等子兼一云骑尉,一到三等子,正一品。
男爵,分为一等男兼一云骑尉,一到三等男,正二品。
轻车都尉,分为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一到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骑都尉,分为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一到二等骑都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世爵岁支俸银:
一等公700两,二等公685两,三等公660两。
一等侯又一云骑尉635两,一等侯610两,二等侯585两,三等侯560两。
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两,一等伯510两,二等伯485两,三等伯460两。
一等子又一云骑尉435两,一等子410两,二等子385两,三等子360两。
一等男又一云骑尉335两,一等男310两,二等男285两,三等男260两。
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235两,一等轻车都尉210两,二等轻车都尉185两,三等轻车都尉160两。
骑都尉又一云骑尉135两,骑都尉110两。
云骑尉85两。
恩骑尉45两。
还有不列等的闲散公255两,闲散侯230两,伯品级官205两,子品级官180两,男品级官155两,轻车都尉品级官130两,骑都尉品级官105两,云骑尉品级官80两。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银1两,兼支给米1斛。
十二家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是对清代世袭罔替的王爵的俗称,其身份高贵且封爵牢固似铁。清朝封爵方式有功封与恩封两种,袭爵的方式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降等承袭,一种是原等承袭。
降等承袭是惯例,子孙(通常为嫡长子)承袭爵位的时候,每代要递降一个等级。由和硕亲王递降至奉恩镇国公,多罗郡王递降至奉恩辅国公,多罗贝勒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固山贝子递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奉恩镇国公递降至镇国将军,奉恩辅国公递降至辅国将军,之后便不再递降,以该爵一直承袭下去。
原等承袭叫做世袭罔替,乃是由皇帝颁诏允许,在子孙承袭爵位的时候,可以依照他们前代的原有等级来承袭,世代不变。如果没有子嗣,那么便由旁支后代奉始封祖先祀,并承袭该爵位。
从清朝入关之前一直到清朝结束约三百年的岁月里,获原等承袭殊荣的满清贵胄仅有十二位。在十二家铁帽子王当中,头八位是有军功而受封,因其在清朝开国以及入关统一时期立下了汗马功劳,剩下的四位是中后期在政治斗争中受到皇帝的重用而受封。
乾隆按“功封”诏定清朝初年的八位铁帽子王:
礼亲王:奴尔哈赤次子代善。礼亲王世爵共传十世,十二人袭爵,二人被夺爵。
睿亲王:奴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睿亲王世袭共传十一世,不算追封的,共八王。
豫亲王:奴尔哈赤十五子多铎。豫亲王世爵共传九世十三王,其中二人被夺爵。
肃亲王:皇太极长子豪格。肃亲王世爵共传九世十王。
庄亲王:皇太极五子硕塞。庄亲王一支共传八世十一王,其中二人夺爵。
郑亲王:奴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六子,是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孙。郑亲王世爵共传十世,十七王。其中五人夺爵。
克勤郡王:礼亲王代善长子岳托。克勤郡王世爵共传十三世十七王,其中三人夺爵。
顺承郡王:礼亲王代善之孙勒克德浑。其父为代善三子萨哈辚。顺承郡王世爵共传十世十五王,其中三人被夺爵。
中后期“恩封”的四位铁帽子王:
怡亲王:康熙烨十三子允祥。乾隆时定怡亲王爵世袭罔替。怡亲王世爵共传八世九王。
恭亲王:道光第六子奕欣。恭亲王世爵共传三世二王。
醇亲王:道光第七子奕谖,其子载沣袭爵。光绪三十四年德宗死,载沣子溥仪入继大统,载沣为监国摄政王。1951年载沣病逝于北京。
庆亲王:乾隆第十七子永磷的嫡孙奕匡。奕匡是最后一位被封为世袭罔替的亲王,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
满清避讳制度
清朝从康熙皇帝即位后开始,避讳制度突然间变得无比严格起来。当时的避讳用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康熙皇帝的名字,一是涉及到“虏”、“胡”、“戎”、“蛮”、“夷狄”等汉人称呼少数民族的蔑称,全部在避讳之列。朝廷规定:用“元”字来代替“玄”字,用“煜”字代替“烨”字。“烨”字还好,不怎么常用,“玄”字就有点可怜了。当时无论写字还是刻书,都要严格地执行用“元”字代替“玄”字的规定,如《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话,便要改为“元之又元,众妙之门”。朝廷修书或大臣奏本的时候,金朝时的“金贼”,一定得改成“金人”,辽朝时的“虏将”,要改为“辽将”,宋朝时的“胡虏之地”,也只能写作“异地”。
到了雍乾年间,避讳就更加严了。为避雍正名字胤祯,雍正兄弟名字中的“胤”字,一律改为“允”字。著名诗人王士祯,死后十年,还被改名为王士正,后又钦命再改为王士桢。就连明朝崇祯皇帝,也被改为了“崇正皇帝”。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不能幸免,只好叫赵匡允了。天下的地名,只要涉及到讳字的,也要一律改动。
乾隆皇帝比起他的父亲来,又更甚一步了,简直就是一个避讳狂。不仅要避讳自己的名字弘历,也要避讳父亲、祖父的名字,儿子的名字还得避讳,几乎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了,就连死了上千年的历史上的皇帝名字还要避讳,实在是没事找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