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故事也可证明当时宫里物价奇高。据说道光皇帝的裤子破了,他舍不得扔掉,便差人去补。裤子补好送回来了,做工精细,天衣无缝,道光帝甚为欣悦,顺便问到费银几何,答日:三千两。道光皇帝听了大怒,严责穷究。湖绉御裤非同一般,每条新裤的成本值三十两银子,而这补裤费却相当于一百条新裤价格。但内务府官员却不慌不忙地解释道:“皇上所穿裤腿,系属有花湖绉,剪过几百匹,鲜有花头恰合者,是以如是其贵。”道光皇帝听了无可奈何。又有故事说道光的裤子破了,叫内务府去补,补完后报价白银五十两。当时满朝大臣为讨好他都穿补丁裤子,道光帝很高兴,顺口问一个大臣补裤子花了多少钱。那大臣略知内务府的弊政,怕得罪人,便撑死了说是白银三十两。道光帝一听气得直嚷嚷:“你打两个补丁才三十两,怎么朕这一个就要五十两!”那大臣又急中生智,举了另一条裤脚上的补丁不慌不忙地说:“此亦三十两!”
崇尚节俭的道光皇帝
道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节俭皇帝。纵观中国历史二千余年,二十余朝,数百君王,就节俭而言,堪与道光相比者为数不多。
早在登基之前,道光就较深地接受了儒家传统的俭德思想,深知大清王朝创业非易,守业维艰,为君者必须崇俭去奢,节用爱人,方能使王朝万世不衰。登基之后,道光的节俭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将其作为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予以发挥和阐释。道光元年(1821)的《御制声色货利谕》和道光十一年(1831)的《御制慎德堂记》算得上是道光节俭思想的代表作了。
道光倡节俭、杜奢靡并不只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的,而是采取措施,见诸行动。他的倡行节俭的谕旨和措施,尽管在整个统治阶级中收效很小,但他自己确一直都在躬亲实践,身体力行。
照例,皇帝每餐最少也有二十几样菜肴,道光觉得这样过于靡费,常年每天多者准令做四样菜,有时则只要一碗豆腐烧猪肝。道光初年两次大宴群臣,凡赴宴文武官员无不瞠目结舌。一次是皇后生日,道光设宴赏赐内廷诸臣,有缘赴宴文武都以为皇后生日,定可一饱口福。谁知道光早已经谕令备宴官员,只准宰猪两头,用打卤面招待群臣,其余概行裁减,搞得赴亭文武官员哭笑不得。一次是大学士长龄平定回疆叛乱,道光摆宴庆功。开宴后,群臣谁也不敢动筷,原来只有几样小菜,质低量少,若一齐动手,立时就会菜光盘净,无奈只好陪着皇帝喝两蛊酒了事。
道光登极伊始,即谕令内务府清查库存,除留下少量皇室必备衣料外,其余悉数分赐文武百官,道光服饰上的节俭,在历代君王中实属罕见。道光服饰不但不求华美,而且少穿新衣,对于不显眼的衣物,更是多穿一日是一日。清人服饰以袍褂罩身,裤子极少外露。为了节省,道光长年多穿旧裤,日久膝盖处先行磨破,就令内务府差人补上一块圆形补丁。朝廷官员历经多次亲身所验,已深知皇帝节俭之实。
为表示自己倡节俭、杜奢靡的决心,道光在诏令停止和严格限制各地奉献贡品的同时,采取了一些切实的措施。宫娥彩女大批放还出宫,令后妃以下悉行屏去繁华装饰,衣食用度概从朴实,诏谕嗣后皇子皇孙婚仪一切从俭。
道光登极后,内务府按惯例为他准备了御用砚台四十方,每方背面都镌刻“道光御用”四字。道光在见到内务府奏报所备御用品清单时,觉得一人如何能用四十方砚台,放置不用,未免可惜,当即传谕留下两方,其余分赐内廷诸臣,并诏令此后有关地方勿须再常年备制。道光帝裁减奢靡浮华之物,不胜枚举,即使按惯例所设御用必备品,亦或减或改,一切俭朴节省从事。
道光为何重用林则徐
林则徐生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8月30日),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11月22日)去世,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官至一品,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因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世人敬仰。
林则徐是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这一事件扬了中华民族的志气,壮了国威,林则徐也因此而名留青史。可是,为什么禁烟这个难办而又棘手的差使落到了林则徐手中呢?
林则徐二十岁中举人,二十七岁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嘉庆年间,并没有引起皇帝的过多留意。但是道光一继位,就召见林则徐,夸赞他官声颇好。很快又派他任江苏按察使,在江苏按察使任上,林则徐就开始在苏州查禁鸦片了,同时又大力兴修水利,政绩显著,道光对林则徐更加重视了。但道光更多地让林则徐督办水利,把他当成了一个水利专家,先后让他治理过洪泽湖、漕运、小西湖、黄河等水利工程。而促成道光帝下决心让林则徐去禁烟的是林则徐赈灾和上疏两件事情。
道光十三年(1833),江苏大灾,林则徐正任江苏巡抚,他看到灾民的困苦,决定先斩后奏,动用了田税银两先行周济灾民,同时上奏朝廷请求给受灾最重的六个县拨发一个月的口粮,并上书请求暂缓征收钱粮。道光帝下谕旨说:“近年江苏等省几乎无岁不缓、无年不赈,国家经费有常,岂容以展缓旷典。……该督抚等不肯为国任怨,不以国计为盈亟,是国家徒有加惠之名,而百姓无受惠之实,无非不堪下吏私充囊橐,大吏只知博取声誉。”林则徐并没有被道光的震怒以及这样严厉的批评吓倒,他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之后,再次上疏。最后,道光考虑再三,答应了林则徐的要求。这一下,江苏百姓大为感激,道光帝事后也认为林则徐实心办事,考虑慎重。
在禁烟这件事上,最先上疏的是鸿胪寺卿黄爵滋,他主张严厉禁烟,处吸食鸦片者死刑。道光帝命各省督抚及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发表看法,结果只有八位地方大员支持黄爵滋的意见。道光一时犹豫不决,这时林则徐连上奏折,要求禁烟。他在奏折中写到:“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自身,故仗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当法以严。若犹泄泄之视,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充饷之银。”这几句话击中了道光的心坎。林则徐又大力在湖广先行缴禁鸦片,并把情况上报道光,林则徐这个既有见地又干实事的人自然成了道光帝禁烟的不二人选。
在道光十八年(1838)12月26日至次年l月3日中,林则徐受到了八次召见,与道光共商禁烟之事。道光对林则徐也愈加看重,赐他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后来道光见林则徐骑马不利,就又特赐了“椅子轿”,这是大清人中原后绝无仅有的恩遇,可旦道光对林则徐的重视。在1838年12月31日,道光令林则徐出京赴广东办理禁烟,甚至连广东的水师也交林则徐统管,由此把林则徐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