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门清大清
3353400000031

第31章 道光朝(1821-1850) (1)

王鼎以死相谏

王鼎,字定九,号省厓,陕西蒲城县西街达仁巷人。生于乾隆三十三年,卒于道光二十二年。道光二年任左都御史,道光五年至道光二十二年任军机大臣上行走,道光六年至道光十八年任户部尚书,道光十五年至道光十八年任协办大学士,道光十八年至道光二十二年任东阁大学士。王鼎是清代著名抗英名相,嘉庆和道光皇帝的老师。

《清史稿·王鼎传》记载,王鼎少年家贫,但学习勤奋,性情耿直,崇尚气节。王鼎到北京参加礼部考试的时候,主考官大学士王杰与王鼎是同族,打算帮助他,王鼎却婉言谢绝了。王杰赞叹说:“看王鼎的品质气概,日后一定会出人头地。”嘉庆元年,王鼎考中进士,后来官做到户部尚书。

鸦片战争期间,已经是大学士、军机大臣的王鼎,演出了一场“尸谏”的悲壮史剧。

道光二十二年,当林则徐因抗战获罪而被遣戌伊犁时,正值河南祥符(即河南开封)黄河决口,王鼎以大学士出署东河河道总督督塞河口。由于赞成林则徐禁烟抗战,王鼎上疏道光奏留林则徐助襄河工,治河竣工后,又奏请任林则徐为河督。时英帝国侵略者二次海上北犯,道光皇帝怕得罪洋人,仍坚持将林则徐发往新疆。

王鼎回到北京之后,向道光皇帝痛陈割让香港签订协议对国家民族的长久危害,怒斥妥协派首领、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为当代秦桧、严嵩。由于道光皇帝求和主意已定,王鼎廷谏、哭谏均告失败,接下来,他选择了尸谏,他希望以死相谏,唤起皇帝的斗志。

1842年6月8日深夜,王鼎怀惴着“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不可任,林不可弃也”的遗疏,自缢于圆明圆,享年七十四岁。王鼎死后八十一天,《南京条约》签订,香港人自此脱离了祖国,这一去便是一百五十五年。

王鼎尸谏虽然没能够保住林则徐,保住香港,但是他的浩然正气永远值得人们缅怀和追念。清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给予王鼎尸谏高度评价。他把风骨嶙峋的王鼎比作史鱼、屈复、周公。王鼎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近代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上,确实是一位名垂千古的爱国名相。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魏源(1794~1857),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魏源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当中很有眼光的人物。

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华活动,魏源是一个持坚决的反抗者。他提出了“义民可用”的主张,这与林则徐“民心可用”的观点相一致。他主张利用和依靠人民群众来抵抗外来侵略者,与投降派的“防民甚于防寇”形成鲜明的对照。他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提出“自守之策二:一曰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一曰调客兵不如练土兵,调水师不如练水勇”,主张采取诱敌深入以歼灭来犯者。这种相信熟悉情况的当地人民群众,发挥他们的长处和抗敌的积极性来组织反侵略武装力量,并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完全可行的,非常切合当时敌强我弱、敌寡我众的客观实际。

魏源在坚决反抗侵略的同时,又重视了解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作为对付侵略的重要方法。他在《海国图志》中很好贯彻并发挥了林则徐了解和学习西方的思想和做法,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正确口号,为此,他还提出了一套具体方案,不但包括了官办军事工业,改进军队武器装备的内容,而且提出了兴办民用工业,允许商民自由兴办工业的主张。他还倡议立译馆翻夷书,并于闽粤两省武试增设水师一科,有可以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造飞炮火箭、水雷奇器的,视其为科甲出身,以奖励科学发明。他相信中国人民有能力掌握西方的新式生产技术,若干年后,中国一定能够赶上并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鸦片为什么会泛滥

清朝时期,中国是一个封建帝国,占统治地位的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需求量非常有限,同时,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外贸易规模,这给英国商品的向中国输入以顽强的抵抗。

英国输华的商品以纺织品、金属制品和从印度运来的棉花为主,后两种商品能够赚点钱但数量有限。大宗纺织品则亏损。而对于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英国的需求量又非常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英正常贸易,中国方面一直保持着出超的地位。直到19世纪30年代初,出超额每年仍在两三百万两白银以上。英国资产阶级跟中国做买卖,目的是要赚钱的,怎么能容忍这种贸易格局,必须想办法来改变这种状况,于是他们找到了鸦片贸易,来扭转英国在对华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19世纪以后,英国开始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甚至采取贿赂官吏、武装走私等卑劣手段。在19世纪最初的二十年当中,英国每年平均向中国输入约4000箱鸦片。30年代激增,到1839年,达到了将近40000箱。从19世纪30年代起,在英国的对华贸易总值中,鸦片占到了二分之一,到鸦片战争前,英国在对华贸易终于由入超变为了出超。除了英国以外,美国商人也来中国贩卖鸦片,但数量比较少。英国通过鸦片贸易变改变了自己的劣势地位,由入超转为出超。鸦片贸易却给东印度公司、英属印度殖民地政府和鸦片贩子带来巨大利益。

虎门销烟如何销毁鸦片

林则徐四岁开始读书,七岁开始练习写文章。林则徐的父林宾日为林家故居厅堂题了这样一联:“粗菜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为之。”林则徐正是在家境贫寒但国学修养深厚、清高耿介的父亲的影响下,在这样的生活与抱负的激励下,走过了他伟岸的一生。

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二十三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道光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正式抵粤。二月十六日(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及广东海关监督豫坤乘船到达虎门,会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验收鸦片。三月十九日(1839年5月12日),民间缴烟完毕,四月初六日(1839年5月18日),烟贩缴烟完毕。

林则徐原本是想把鸦片运回京师销毁的,但御史邓瀛提议就地销毁更好,省的鸦片被在路上给偷换掉,道光帝同意了。林则徐决定在虎门公开销毁鸦片,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便是该如何销毁这些鸦片了。林则徐曾使用传统“烟土拌桐油焚毁法”销毁鸦片,但膏余却会渗入地中,吸毒的人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于是林则徐想出了“海水浸化法”,在海边挑挖两池,池底铺石,为防鸦片渗漏,四周钉板,再挖一水沟。把盐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掉入盐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士兵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搞拌,让烟土完全溶在水里面。等到退潮的时候,便把池水送出大洋,并用清水洗刷池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