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门清大清
3353400000008

第8章 太宗朝(1627-1643) (2)

在此之后﹐清朝宗室贵族中的王与八旗固山额真﹑议政大臣共同议政的形式﹐便被称作“议政王大臣会议”。由于宗室贵族除了亲王﹑郡王之外﹐还有贝勒等人也参与议政,所以又叫做“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

会议成员是由上层贵族及八旗大臣组成的﹐但并不表示所有上层贵族﹑大臣都能出席。“议政”是一正式职衔﹐代表了一定的权力和地位﹐是由皇帝任命而来的。当然﹐如果需要皇帝也可以撤销“议政”资格。

皇太极是个坚决的禁烟者

皇太极在位期间,朝鲜的烟草传到中国,并迅速传播到了各地。为此,皇太极颁布了严厉的禁律。崇德四年六月二十六日,皇太极下一道禁烟告示:“不许栽种,不许吃卖丹白桂。”当时满族人把烟草叫做“丹白桂”。告示称,禁烟已经有段日子了,王府的贵族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在民间仍旧有人栽种吃卖。世人可以回想一下,在没有烟草的时候,什么东西对人有损害呢?现在有了烟草,也就有了损害让人的东西,所以要求从今以后一定要坚决地改正,如果有人违抗了,被抓获了就贼盗定罪,并按贼盗来处罚:绑枷八日,游示八门,鞭挞贯耳。并且罚银九两,赏给捉获他的人。此外,告示规定,如果有人先看到而徇情不捉的,被后来发现的人捉到,将先发现的人一并问罪。

为了禁烟能够进行的更为彻底,不仅要禁下,更要禁上。皇太极对大臣说:“你们在衙门禁止别人吸烟,绝对不可以回到家了却自己吸起来,这样的事情如果让老百姓知道了,还怎么让人信服呢?!之所以禁烟,是因为有好多人穷的连衣服都没的穿了还要想尽办法弄钱买烟抽,因此必须禁止。”严厉的禁烟措施,让不少百姓以及地方官们受到了惩罚,但正是由于这样严厉,才收到了很好的禁烟效果。

蒙古八旗的建立

我们提到“八旗”的时候,通常指的是满八旗。但是在满洲八旗外,还有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努尔哈赤最初建立八旗时,只将满族人编入在内,所以满族人都称为旗民,也称为在旗的。后来,后金政权的势力不断增大,努尔哈赤把征服的蒙古族也编人旗内。后金天命九年(1624),努尔哈赤把征服的蒙古人编成五个“牛录”,隶属于满洲八旗。天聪三年(1629),皇太极又把蒙古五牛录扩编成两个蒙古旗。天聪九年(l635),经过三次大规模的征讨察哈尔,漠南蒙古大部分归顺后,皇太极将原属于满洲八旗之外的原有蒙古牛录再加上新来的内外喀喇沁蒙古合编成八旗蒙古”,人数约七千八百多人。旗色官制与“八旗满洲”同。蒙古八旗的建立晚于满洲八旗,早于汉军八旗。

汉军八旗是怎么来的

皇太极即汗位后,改变努尔哈赤对汉人的政策,不再把被征服地区的汉人编入满洲八旗人家为奴,编庄别居,由投降过来的原明朝官员或后金提拔的汉人官员来管理。最初,是将这些汉人编成牛录,隶于满族八旗之内。而真正汉军八旗的形成则与清初“三顺王”即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的投降有密切关系。

明崇祯二年(1629)袁崇焕计杀毛文龙之后,虽任命了新的东江主帅,但实际上毛文龙势力已经瓦解。毛文龙部下孔有德、耿仲明均为辽东人,是毛文龙的亲信将领。毛文龙被杀后,两人于天聪七年(1633)五月,决计投顺后金。皇太极得知后,立即派范文程、刚林与济尔哈朗等率兵接应。当时孔、耿带领将官、精壮官兵、家属、水手壮丁等,再加上枪炮等兵器,载船数百艘,历尽艰幸,由金兵护送到辽阳。随后,孔、耿来到沈阳进见皇太极。当他们来到沈阳城外后,皇太极在浑河岸边亲自迎接,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宴会。封孔有德为都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赐与敕印。

天聪七年(1633)十月,原毛文龙部下明广鹿岛副将尚可喜派人来与后金约降。第二年正月,尚可喜携部下及眷属3500余人归顺。至此,毛文龙部下的势力大部分已归服后金。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率众归服,给后金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影响。皇太极把孔、耿的部队命名为“天佑军”,尚可喜的部队命名为“天助军”,而且规定了旗色,孔、耿部队的旗帜为“白镶皂”(白旗镶黑边),尚可喜部队的旗帜“于皂旗中用白圆心为饰”。后又规定孔、耿与八和硕贝勒同列一班,获得同八旗旗主一样的地位,实际上等于新设两旗汉军,孔、耿、尚为旗主。可以认为,“三顺王”来归,是皇太极编制汉军八旗之始。孔、耿归顺不久,即天聪七年(1633)七月,皇太极令从满洲各旗抽取汉人,规定凡各户内有汉人十丁者,抽兵一人,共得l580人,组成一旗汉军,由汉官马光远统领,旗帜用黑色。这是皇太极组成汉军的开始。随着军队的发展,崇德二年(1637),即皇太极称帝改后金为大清的第二年,又把汉军旗分为两旗。崇德七年(l642),把汉军扩为八旗。至此,汉军八旗正式出现,成为清朝三军之一.所使用的旗帜和满洲、蒙古相一致,即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由于汉军编成八旗,所有旗下成员都是汉人,也称汉军旗人。

松锦之战获胜内幕

松锦大战,又称松锦之战,是由皇太极发动,明、清双方各投入十多万大军,从崇祯十二年(清崇德四年)二月,到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四月,战争经历了三年,此役是明清双方的最后关键一役。

锦州城是辽西重镇,周围分布着松山、杏山、塔山等城。崇德四年(1639)二月十四,皇太极亲率八旗劲旅进抵松山,自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清军发动多次强攻,皆遭到守城军民的英勇抵抗,伤亡惨重。

皇太极一方面派人回沈阳调兵遣将,运来大炮二十七门,炮弹一万发,火药五百斛;另一方面在松山城南挖地道。虽然采取此项措施,可是松山明军防守甚严,清军还是无所作为。最后皇太极无奈,遣使招抚,遭到明松山守将金国凤等人的拒绝。直到四月中旬,皇太极会同诸贝勒大臣商讨对策,决定采取“由远渐近,重围锦州,”以迫使明军献城投降的战术。

崇德五年(1640)三月,皇太极亲率大军围困锦州。首先派兵清除锦州外围的明军墩台,使守军失去监视清军和传递消息的据点;其次经常派遣军卒尽刈锦州城郊庄稼以断锦州粮草。

明锦州总兵祖大寿派人向明廷求援。崇祯皇帝得知锦州告急,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八总兵及副将以下官员二百余名、步骑十三万,火速驰援锦州解围。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在宁远誓师,二十八日抵锦州城南乳峰山一带。皇太极闻讯后,率领大军对明军形成了反包围,把洪承畴包围在松山一带,致使锦州、松山、宁远成了三个孤立的据点。

明军“因饷乏,议回宁远就食”,决定分成两路突围,届时“各帅争驰,马步自相蹂践”,总兵吴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总兵马科、李辅明等奔入塔山。承畴等人突围未成,困守松山城,几次组织突围,皆告失败。

皇太极虽然通过这次战斗消灭了明军援锦的主力,但是松山、锦州、杏山三城仍为明军占据。九月八日,皇太极命郑亲王济尔哈朗,接着又增派贝勒杜度、阿巴泰等人专力围攻锦州。十二日遣贝勒多铎、阿达礼等人负责围攻松山。同时还派郡王阿济格等人全力围攻杏山。

承畴被困松山城,最严重的是粮食问题,后来杀战马充饥,甚至出现人相食的凄惨景象。在这绝望的情况下,松山副将夏承德派人密约降清,答应内应。

崇德七年(1642)二月十八日夜,清军攻城,由南城登梯而入,攻克松山城。次日晨,夏承德率部生擒洪承畴及诸将领。皇太极下令把洪承畴、祖大乐(祖大寿之弟)送往沈阳,之后洪承畴等剃发降清。

清军占领松山城后,明锦州守将祖大寿已知解围无望,明军斗志迅速瓦解。三月八日,祖大寿率部献城归降,清军占领锦州。四月二十二日,清军占领杏山城。

至此,松锦大战以清胜明败宣告结束,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最后防线仅剩下山海关的吴三桂部。

清朝第一汉相范文程

对投降的汉官儒士,那些女真贵族们一概不怎么瞧得起的。有这样一个记载:天命八年,报有复州汉人有叛逃的嫌疑,努尔哈赤准备派兵去镇压,明朝降将李永芳认为此事应当谨慎处理。后来复州汉人确实叛逃了,努尔哈赤于是迁怒李永芳,臭骂了他一顿,并且革了他的职。还有一次是在议兵的时候,李永芳与贝勒阿敏观点有些冲突,阿敏愤怒急了,大声辱骂李永芳。李永芳娶的是努儿哈赤的孙女,贵为额驸(驸马)处境尚且这样,别人就更不用说了。

这种状况一直到努尔哈赤死了之后皇太极继承了汗位才有所好转。皇太极调整关系,优待汉官来笼络人心。重用范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皇太极即位,把范文程召至左右,让其参与军政大计。议论朝政时,皇太极总会问:“范章京知道吗?”如果有臣子没有把事情处理妥当,皇太极总会说:“为何不询问一下范章京的意见再行事呢?”如果众奏事大臣回答说范章京也认为如此,皇太极才会同意。

有一次,范文程生病了,不能够处理政务,可是公务已经堆积如山了,确实需有人来办理,可是皇太极对于别人都不放心,便下令等范文程病好之后再处理。除此之外,抚谕各国的公文和皇帝诏书都是由范文程起草的。开始的时候,皇太极还会查阅一下,到了后来便不再详细审阅了,对范文程说:“你不会出什么差错的。”由此可见范文程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范文程还是个非常孝顺的人,有一次,他在宫里陪侍皇太极吃饭,饭菜十分丰盛,范文程想着父亲从来没有尝过这么好的菜,迟迟没有下筷。皇太极明白了他的心思,立即叫人把美味佳肴撤下来,送到了范文程的家里,赐给了他老父亲。后来,范文程官拜内秘书院大学士,这是清朝汉人任相之始。

皇太极为何忽然去世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皇太极像往常一样,忙碌一整天。当天晚上亥时,他端坐在清宁宫南炕上突然就停止了呼吸,时年才五十二岁。

噩耗来得是这样的突然,令人无比震惊!宫中的人们努力回忆,皇太极去世的当天,实在看不出他有什么毛病。再追忆去世的前一天,他还亲自册封女儿与女婿固伦额驸奇塔特、弼尔塔哈尔浩命、仪仗。同时,还在崇政殿为第五个女儿固伦公主下嫁内大臣和硕额驸恩格德尔之子索尔哈举行盛大仪式,从和硕亲王以下、甲喇章京以上,以及来朝的外藩蒙古王公,还有朝鲜国王李保的儿子等都来朝贺。如再往前追溯一下,至少也有三四个月,他都没有发生特别明显的病症。

在清代官修史书中几乎都记载说清太宗皇太极死时是“无疾而终”。这种说法,作为表示他一生赫赫文治武功,死而无憾,好像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定论。岂不知恰恰就是这种记载,既不符合实际,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因而产生了种种推测。

司以肯定,皇太极之死,绝不是“无疾而终”,事实上,他是病死的,只是清代官方史书没有公开告人。

那么,皇太极到底死于什么病?清朝官方史书没有透露任何蛛丝马迹。但朝鲜史书透露了一点信息,《李朝实录》载:四月初六,清人向长住沈阳的国王之子问药,认为皇上得的是风眩病,希望朝鲜提供中草药竹沥,而且要请名医给皇太极治病。按他们的记载,用竹沥治风眩病,竹沥主治化痰、去热、解烦闷等病症。皇太极一生劳累,去世前几年诸事更加繁重.,加上宸妃之死,精神受到打击,情志不舒,痰火上升,血热上涌,头昏眩,平素痰火重,容易引起中风症,血压升高,猝然死亡。皇太极所患病应不出这个范围,而且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个别史书说皇太极患“痰疾”而死,恐不准确。痰是其他病症引起的,仅仅一个痰还构不成重病,也没有前兆。也有人认为,导太极因怀念宸妃过度伤感而死。事实上也未必如此,宸妃去世之前,皇太极已经患病,但可以肯定,宸妃之死加重了他的病情,给本来已先病的身体带来进一步损害,体质下降经不起再添新病。皇太极一生备极勤劳,既驰骋于疆场,又日理繁重政务。由于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没有放松的时刻,严重损害了健康,致使他积劳成疾,病兆频频发生,当潜伏的重病一朝突发,瞬息之间就夺去了他旺盛的生命。据此判断,他应该是因中风而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