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今日不设防
3354300000011

第11章 男女差异 (2)

看到这一幕,我和旁边的女孩说:“革命党不但要人家的钱,还要人家的命。”里面有一段是革命党劝说首富,大意是:革命的目的就是人人平等。但恰恰这一句留下把柄:既然人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为什么要有这十几位无辜、不明真相的群众为一个根本不认识的人去送死?难道孙文的生命就比他人高贵吗?难道他们不能找个刺客鞭长莫及的地方开会吗?难道孙文不能悄悄来港,不大张旗鼓地先在报纸上事先炒作,他们就会很难受吗?难道革命的代价就是用多数人的血为少数人写就丰碑吗?

看完之后,我们议论纷纷,这种事真的不能想,越想越别扭,整个电影的动机无法成立了。但后来一搜索一起观影的男影评人发表的评论,发现他们根本没有在这段上纠结,直接热血沸腾了。在男性的世界里,为一个不知名的缘由两肋插刀是令人特别向往的事情,就像女人永远无法理解《刺客列传》里那些人是怎么想的。所以我们的问题对他们来说不成其为问题。女人是天生的无政府主义者,凡是违反平等精神的桥段,都觉得不可理喻,因此我一直怀疑女兵的纪律性和服从性,如果我是谷子地,在接到上级愚蠢且必死的命令时,一定会前思后想,最后结果很可能是违令不遵或当逃兵,不给视兵如草芥的人当下属。

同样的,女人们看了《金刚》哭得稀里哗啦,男人也觉得有病,为只猩猩至于吗?但女人想的是:连猩猩尚且如此有情,为什么人还不如猩猩呢?

有一次听到几个男同胞倒八卦,说到有个人由于误与不满14岁的少女发生关系,而以强奸罪判刑。说起这事来几个人颇为欷歔,他们说那人真的是好人,真的好倒霉,真的从来不伤害别人。我听得义愤填膺,因为当时那人的妻子怀胎六甲,他却去找雏妓!几个人话锋一转说到那个受到强烈刺激后与丈夫愤而离婚的女人,“她就是个怨妇”,他们下结论说。

这样的奇耻大辱在他们看来如此轻描淡写,如果换成是妻子与未成年少男发生关系,这几个男人定要暴跳如雷,恨不得将那淫妇浸猪笼。

《蜗居》的编剧六六说:人永远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是这样的,小三恨大奶碍事,男人怨女人事多,大奶叹社会残忍,这是人的天性。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看到论坛里提到马伊俐和文章结婚生子的消息,祝福的少,冷笑的多,说冷笑还是温存的,更多的是一些很恶毒的话:“老牛吃嫩草”是其中没有创意的,预测马伊俐“三年之后必被遗弃”是自信满满的,发言者仿佛先知,带有“等着看你下场”的怨气与得意。

这些论坛里聚集的大多是女性,都是些提起小三正义凛然,维护婚内利益毫不手软的网络侠女,可不知为了什么,一听到女大男小的组合,不管人家是不是遵守了婚姻法,立刻提起对付第三者时使用的长矛,恶狠狠地刺向并没有得罪过她们的人,即使其中最温和的,也要幽怨地说:女人老得很快,今后他一定会嫌弃黄脸婆,出去找年轻女孩。

人在出生时是天然纯良、没有污染过的,当你受了教育,被社会上所谓约定俗成的一套规矩框定的时候,开始变得肮脏愚昧,很少有人会去想这个规矩有没有道理,创立者是不是存了好心。就像女比男大,男人必然出轨这条所谓真理一样。这只是男权社会中男人为了给自己找年轻配偶开方便之门的一个借口,生理上讲,女比男大恰好是合理的。可悲的是,很多女人,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也许是不愿独立思考,也许为了迎合男人,以达到自己在男性社会中持续受宠的可能,坚决维护这套理论。可是她们想过没有,假如所有男人都是只爱青春美貌,就算迎合他们有什么用?你也总是要老的,哪怕你像个马屁精天天附和他说得对、说得妙,他的眼珠子也粘在小姑娘身上,绝不瞥你一眼,你在旁边岂不成了跳梁小丑?

女大男小下场一定不妙吗?我不知道,现实中我可以举出有善果的例子,当然同样也有不好的例子。可是换位想一下,女小男大就一定能白头偕老吗?除非是杨振宁、翁帆的模式,男人丧失了寻花问柳的功能。按照一般女性认可的规律,男人比女人大5~15岁都是被祝福的范畴,在这个范畴里,如果这个男人经济条件许可,他会百分百守身如玉吗?会保证不离婚吗?我看没有几个女人敢拍胸脯,既然不能,为什么你一定要找个大过自己的男人呢?即便你按这个规律办事,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别人也循规蹈矩呢?

说句不好听的,男人认为自己能牢牢掌控老婆,很多时候是种幻觉。网上有那么多一夜情的例子,只要有男方,必定有女方相对应,这个女方一定是未婚的吗?正相反,有相当多的少妇,她们从哪里来?就是那些自以为家庭稳如磐石的男人的老婆,只是她们不敢炫耀而已。而这些少妇,也许就是说一套做一套,白天是大男小女论的拥护者,晚上是坚决的颠覆者,她们在男权的世界里如鱼得水,却又嫉妒马伊俐这样敢于在光天化日之下享受姐弟恋情的女人,所以指责起来比任何人都起劲。

吕后为什么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在她已经对立储没有威胁的情况下?有很大程度是因为刘邦给予戚夫人的性生活比她多。历史上残暴的女人往往是因为欲求不满,本来姐弟模式是条解决途径,她们偏要假惺惺地厌弃,这种丑论的帮凶比发明者还可鄙。

女人阶梯

松本清张有一本推理小说叫《女人的阶梯》,不是女人怎么向上爬,而是一个相貌平庸的发型师以女人为阶梯,这些女人缠住他,他只有一步步除掉碍事情人,不能自拔。这个发型师运气不太好,夜路走多撞到狠鬼,最终与女人同归于尽。

叔本华说,结婚等于长期卖淫,张爱玲也深以为然。准确地说,有目的的婚姻等于长期卖淫。这种目的可能是物质——车子、房子、票子,也可能是无形资产,例如地位、名气、关系网。以前只有女人卖,现在有姿色的男人也卖。那个发型师并不聪明,他全方位地利用女人,钱、人际关系,贪婪导致覆灭。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没准人家还要让你吐出来。可如果取的是无形资产呢?或者以爱的名义?这被利用的人只有吃个哑巴亏。

很多男人不喜欢李亚鹏,认为他总与比自己富裕、有名气的女人恋爱。在他们眼中,他也攀爬着女人阶梯。不过李亚鹏在与名女人交往以前就是娱乐圈中人,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有一个新晋很红的女星,和另一位新派小生恋爱,在这段感情开始之前,她特地去算了一卦,主题是:这男人是不是想利用我走红?大师给的答案是YES,她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了、秀了。什么叫愿打愿挨?这就是了。

这是互助组,一对红,可是还有另一种——单方面的付出,索取的一方籍籍无名,可能根本与这圈子毫无瓜葛,攀上亲后俨然成了镜头红人。如果是男人阶梯,这女人就会比男人小20岁,貌美如花。做阶梯的女人呢?并不一定老丑,只是太需要关爱,更需要婚姻给予自信。小S的老公,每次出席各种时尚活动时比老婆打扮得更精心,生怕亮相不够精彩,这是小S亲口说的。小S会拗着说,她希望老公有自己的空间。但是在她待产期间,他依旧参加比基尼派对,依旧与辣妹泡吧,哪怕不想看大肚子黄脸婆,也最好低调一点。每个人都唱衰他们,不仅仅是嫉妒吧!

梅婷的前夫终于当上了导演、男主角,在他们婚前,他只是个白领,已经三十好几,从没学过导演、表演,没有任何娱乐人脉,“本以为人生就是这样了,平静的心不会再有浪潮”。他的前妻用自己的片酬替他拍了处女作,电影圈就是这样,只要你有过拍摄经验,就一定有下一部,因为能有经验的人太少了。投资人的信条就是绝不拿钱给新人打水漂,只能给老油条忽悠。如果没掘来前妻这第一桶金,他还是泯然众生中一员。导演梦圆了,剩余价值榨干了,该离婚了。梅婷过去很喜欢讲他们第一面的故事:她埋头吃虾,根本没注意他,没料到他一直在注视着她。女人总盼望猝不及防的一见钟情,即使是名女人,也完全忘记了——自己在明处,对方在暗处。

女文青的命运

去看总政话剧团重排的《日出》,最早看到这个戏应该是课本里的选读篇目,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损不足以奉有余”。语文教学总是这样的,要总结个中心思想,升华个主题意义,必须的,考试时还要一字一字背下,错一点都要扣分。教科书告诉我们:陈白露是交际花,潘月亭是买办阶层,李石清是狗腿子,金八是黑社会头子,顾八奶奶庸俗无聊,胡四是不要脸的面首……假如考到这一课,一定要这么理解,不许自己胡思乱想。

第一次看到的《日出》是1985年上影厂出品的,还是曹禺亲自改的剧本,经历了多次运动,作家更加小心翼翼,提纲挈领,陈白露虽死,方达生还是在工人打夯声中看到了日出、光明、希望,只有劳动者才能解放自身,解放他人,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救世主只能是工人,小职员、下层妓女就不是劳动者吗?我不明白。

再看到的一版是徐帆演的,抻成连续剧,原本含蓄的支线铺陈起来,陈白露拔得细细的眉毛,浓艳欲滴的红嘴唇,像旧上海30年代的明星。那时的审美观真的很怪异,江湖上传言的美人都是饼脸扁鼻,也许就是这细眉惹的祸。

这次陈数的陈白露被称为“最美陈白露”,看静态照片确实如此,她十分窈窕,纤腰一束,经过高明的化妆,眼波盈盈,睫毛迷蒙。坐在我旁边的一个观众叹气说:“挺漂亮,台词也不错,就是太像主持人。”她给人的感觉是在演一个扮演陈白露的演员,和其他的演员没有融合。能看出来用心,但是方法不对,举手投足的姿势超像晚会上的民歌手,气宇轩轩,洪亮得不像做谄媚于人的职业。台湾演员李立群说过,最简单的演戏方法就是不要总想着把台词如何讲得戏剧化,如何夺取观众注意,而是要倾听对手讲话,像生活中那样接话茬,这样出来的效果才自然,才不像“演戏”,当然前提是对手不差,不会干扰你的情绪。

张艾嘉也说过不让演员看监视器,免得关心自己是否漂亮,而丢失了自然状态。我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话剧和好的演员,只有一个直接的判断标准——能让我入戏的,尤其是那种脸熟的演员,有既定形象的,能做到这点就更难。我看话剧哭过两次,一次是主旋律的《万家灯火》,宋丹丹出场时观众哈哈笑,她有一大段独白,讲述她这个孤老太太一生的遭际,她后来自己也得意地描述:能听到前排观众的啜泣声。那一刻观众忘记了她的小品。还有一次是《半生缘》,很装的小资戏,也是最后一段独白,刘若英用台普讲述顾曼桢被姐夫强奸后的十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语气很平静,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喊,但很多观众都听到流泪。台词写得动人很重要,而演员在此刻喘一口气,音律的一点点波动都能让观众的感觉完全不同。

宋丹丹和刘若英本质上都是女文青,也许文学能让女人本来纤细的神经更加敏感,所以我觉得凡是演技比较好的女演员多是女文青。陈白露其实也是,剧本里有过她身世的交代,和一个诗人结婚,“他要我跟他结婚,我就跟他结婚;他要我到乡下去,我就陪他到乡下去。他说,你应该生个小孩,我就为他生个小孩。结婚以后几个月,我们过的是天堂似的日子。他最喜欢看日出,每天早上天一亮就爬起来,叫我陪他看太阳。”孩子死了,生活枯燥了,“以后,他就一个人追他的希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