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今日不设防
3354300000002

第2章 “二”的艺术 (2)

看到陈慧琳的僵硬就知道刀马旦不是那么容易的。以前听赵宝刚讲,电影、电视剧的所有角色都可以照搬京剧的分工,徐帆、刘蓓、蒋雯丽这种是大青衣,个子高、少妇脸、有苦相、有演技;花旦举止轻浮、青春靓丽,像陈好、范冰冰、周迅,章子怡是花旦+武旦;闺门旦是赵琳、周慧敏,演技呆板,相貌清秀;玩笑旦本来是青年妇女,但在电影、电视剧里,伶俐贫嘴的少女形象是块空白,搞笑的职责往往被中老年妇女承担,宋丹丹、彭玉都是这种类型;老旦是斯琴高娃、潘虹这样的,她们是鲁迅先生最怕的角色:“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时候,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地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地骂。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地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地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哈欠来。双喜终于熬不住了,说道,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

在所有的旦中,刀马旦肯定是最受欢迎的。她占尽天下风流:小巧精致、唱念作打、最流行的中性风、野蛮女友、不假纯却是真纯,是自己还单着先想到别人终身的十三妹,是对薄情男不离不弃的樊梨花,是慧眼识英雄的梁红玉……可是更先进的影视手段,没有带来更多光彩的刀马旦形象。玉娇龙算一个,尽管她自私无礼,至少有血有肉。20世纪80年代,徐克曾经拍过一部《刀马旦》,在当时很罕见的用三个女性作主角。戏中只有叶倩文的职业是京剧演员,但是真正具有刀马旦精神的却是林青霞扮演的曹云——督军的女儿,身份是革命党,军装范儿,梳着油亮的小背头,这种发型搁在男人头上不是娘娘腔就是脏,但配上滤光镜后林青霞的俏脸,真正的制服诱惑。林青霞是只凭扮相就能让人信服的艺人,因为太美丽,让人忽略了她的演技。徐克虽然样子长得怪,却很懂女人的美。戏里林青霞配枪时英姿飒爽,被坏大帅拷打时,她穿了一件白衬衫,斑斑血痕、若隐若现、柔弱无骨,性感到那个大帅想强暴她。

看《江山美人》时就忍不住拿陈慧琳和林青霞比,刚出道时陈慧琳被称为眉目酷似林青霞,李英爱和张柏芝也被这么类比过。人的气质很奇妙,相近的五官,味道全然不同。陈慧琳生硬了一分像男人,李英爱松软了一分不性感,张柏芝轻浮了一分像飞女,美女和经典美女的距离就差一分。一个优秀的刀马旦,刀马是外衣,旦是衣服下的曼妙躯体。

记忆中的蓝宇

采访胡军,穿着粉色T恤走过来的他,和我印象中的陈捍东完全不同,他应该是黑色大衣(或者风衣),叼着烟卷,倚在一根台球杆边。我的要求太过无理了,夏天有谁会穿黑大衣呢?我相信很多女性,也包括男同志,都是在看了《蓝宇》之后记住了胡军和刘烨。

那时我还在郑州的一个杂志社上班,真正的在办公室里泡足八小时,十二小时也不止,因为下班也不想回到冰冷的出租房去,单位起码还有暖气。每天大量的时间在网上看东看西,和同事们围坐观赏《流星花园》,甚至还有璩美凤的光碟,今天想起,真是个不可思议的画面,但每个人都很平静,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恬不知耻。

有人推荐我看网络小说《北京故事》,理由是很黄,它就是《蓝宇》的原著小说。确实有大段的性描写,但奇怪的是我都想不起来了,只记得看完后呆呆的,眼泪糊了一脸。其他女同事也看,无论性情、人品怎样的女人,读后感都和我差不多,可是男同事们看完的评价是:恶心!无聊!

那段时间我对同志充满了好奇,起个雄壮英伟的网名上同志论坛,被人识破一脚踢飞;听说某广场是同志集散地,就央求两个男同事帮我去侦查,我躲在暗处,看有没有人和他们搭讪。他们居然也配合我这荒诞的想法,除了好玩,更重要的大约是我们用一种轻浮的、看戏般的心态对待。

胡军说,上大学时他遇到过男同志的“性骚扰”,当时他反应激烈,痛扁了那人一顿,拍了《蓝宇》之后很后悔。他起初和我的男同事们一样,对与己无关的世界漠不关心,即便在拍了《东宫西宫》之后,这个题材的唯一意义是“好玩”。《东宫西宫》里他是一个警察,义正词严地审讯“臭不要脸”在厕所找艳遇的男同性恋者,最后自己被艳遇了。演《蓝宇》时,他怎么也入不了戏,看蓝宇的眼神还是看姑娘的。关锦鹏给他讲自己和男友十几年分分合合的恋爱史,到了今天,胡军会反问:“你觉得你会在意他们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吗?这只是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那是《蓝宇》让他尝到第一次电影带来的荣耀之后。

而在第一次看《北京故事》时,我周围的女性就和我一样,深深认同这个观点了:爱情是没有性别的。男人却要亲身经历才肯相信,毫无疑问地,女人是天生的罗曼蒂克主义者,她们和少数基因排序变异的男人,才会信仰爱情。

“二”的艺术

什么叫咸鱼翻身?2005年的柯以敏、2007年的杨二车娜姆就是个中翘楚,黑楠不在此列,因为他过去从没红过。看杨二车娜姆讲自己的故事才知道,她不姓杨二或杨二车,原来还是姓很普通的杨,如果没二,就是一个很平凡的名字。

大概两年前,我在一个叫玛吉阿米的藏族餐厅见过杨二车娜姆,那是一个活动,她就坐在我的正对面。她不认识我,我们两人之间也没有任何交谈,事情过后我有一个非常深的感触,因为我明白了杨二车娜姆为什么能走出泸沽湖、走向世界,在一句普通话和英语都不懂的情况下。只要你和她的视线互碰,她立刻先绽出一个和她头上的花一样大、一样灿烂的笑容,让你由不得不跟她对笑,并且应该开口说点什么。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实践起来却非常困难,自此之后我决心向她学习,未语先笑,迎人便笑,丹唇未启笑先闻,可是失败了。

在中国五千年的教育里,先对人发笑是不庄重、不体面的行为,尤其是女人,简直是不正经。《聊斋》里的婴宁喜欢对人天真地笑,引来登徒子,后果很严重,害得对方枉死,从此“而女由是竟不复笑,虽故逗,亦终不笑”。对陌生人微笑是轻浮、放浪的表现,女人应该低垂了眼眉,从不主动提出要求,而不管这笑能给他人愉悦,自己方便。演员陶虹习惯性地笑嘻嘻,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傻大姐,恰恰相反,她非常聪明,懂得笑是最好的武器。在你不知道该对别人说什么的时候,笑是最好的语言,只要不在丧事上。

杨二车娜姆被人说“二”,不是因为她的笑容,她当评委了,出名了,笑也减半了,电视上她大部分时间在装评委,装着懂音乐,装着有学识,连选手名字都认不准就忙着说文解字。她真正被人诟病的是她对小男生的欲求——把他们插到自己后院里,和某某共骑一匹马,把谁谁拴在自己的裤腰带上……这些让男性,包括大多数女性听了斯文扫地的话。其实带有性暗示不是她的专利,2005年的超女就有男评委评价女选手的身材,想让其对自己放电,性质和杨二车娜姆是一样的,只不过杨二车娜姆表达的愿望更迫切一些而已。

为什么大家会说她“二”,一方面是对她的少数民族身份的一种宽容,一方面是对她智商的歧视。如果换作一个汉族女人说同样的话,她所在的省份都要受到攻击。杨二车娜姆和马来西亚人柯以敏还算是享受了豁免权。汉人讲究在什么样的年龄做什么样的事,小孩装大人是懂事,大人装嫩是恶心。虽然今天的中国女性在一点点用努力推翻这些固有观念,但它依然顽强地存在于很多人的意识里。表达性欲求、渴望年轻的女人被叫作“大妈”、“老妖婆”,杨二车娜姆、刘晓庆都享有这种待遇,可实际上呢,她们没有危害公共安全,没有触犯法律和道德底限,唯一违反的就是理学的那些封建糟粕。有人说,杨二车娜姆出来乱嚷嚷,搞得大批外地人到泸沽湖走婚,严重伤害了民族感情。可是我亲眼看到的是,我们汉族人一到泸沽湖,先问问有没有处女要走婚,这关走婚什么事?摩梭人会在乎是不是处女吗?这明明是某些坏汉族人心里的三妻四妾贞操感在作祟,还要冤枉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杨二车娜姆用她的“二”报复了那些既想当裁判员又想当运动员的人。

明星的微博

我承认,虽然我做的是和娱乐有关的工作,但我微博里关注最少的是明星,因为他们其中大部分人的微博实在很无聊。尤其是见过他们之后,有时会感觉微博和本人是分裂的。当微博既是宣传平台又是照妖镜后,坚持不开微博的明星反而会保留一丝神秘感。

明星大约可以分为这几种:一、装萌卖傻型,有位年过不惑的大叔,平时说话非常正常,也有些思考,一到微博里就像吃了人参果,立马返老还童,充满了哦耶、亲、好耶各种扮嗲语汇外加“花心”、“抱抱”、“爱你”各种肉麻图标,他的粉丝多是小孩子,所以他以为小孩子是需要哄的,似乎这种哄术也成功了,但小孩子终究会长大的,现在的孩子远比以前的成熟,他们需要有智商的长辈偶像。

二、自恋自怜型,这类明星仿佛生活在真空里,或许剧组从某种程度上是真空的。他们的微博里只有“今天开工了”、“今天收工了”以及各种开工、收工时经过光影魔术手修补过的撅嘴瞪眼Y手型自拍美图。哪怕洪水滔天,哪怕火山爆发,哪怕2012,也不能挡住自拍的决心!

第三种是抱团互夸型,姐妹们的Party(聚会)好Happy(开心),这种一般依附在前两种之下,你一看他的关注,全部是圈中人士或者对他有用的人。

我能理解为什么明星的微博乏味然而粉丝众多,本来这世界就是乏味的人占大多数。明星要顾虑的事情很多,为了形象他不可以得罪圈里人,不可以议论时政社会话题,不可以讲电影、电视剧观感,甚至不可以和侮辱他们的人对骂,这都是做明星要付出的代价。

当然,要遵循这些规则的明星有个大前提:他足够有名,有名到这种名气随时可以换来钱,比如有大品牌代言,看在钱的份上他必须要维持天真可爱的形象,天真形象怎么也比率真形象难度更低。

微博是一个会给人幻觉的工具,某些生活中的普通人由于敢于出位再加上点小聪明,可以轻易地超过一个三线明星的粉丝数量,这让普通人也能在电脑上享受当明星的快感。同样地,一个过气或者不够著名的艺人,当他不需要再为名誉伪装天真时,他可能会表现出虽不虚伪却更为恶劣的一面,那时你就会发现乏味不是罪,丑恶才是。

有一个不完整的视频,内容是一个5岁的男孩看见自己的母亲浑身是血地倒在地上,周围是散落的水果筐和一群城管执法人员,男孩当场崩溃了,他疯狂地冲上去大哭,喊着妈妈。因为不完整,我们不知道来龙去脉,不能断定这位母亲一定是被城管暴力执法殴打所致。但是播报这组视频的主持人极其冷酷地评价说,希望小商贩们要遵纪守法。

比主持人更冷酷的是有位已经过气很久或许也从没红过的女演员的评论,她的目的是为城管辩护,并抱怨小贩占道经营、苍蝇成堆妨碍到她。

这一切建立在假设这位女小贩是被城管殴打的基础之上,无论哪国的法律都不会容许公开殴打犯罪嫌疑人,何况还是个女人,况且这位小贩有违反任何刑法吗?已经罪大恶极到不暴打不足以平民愤了吗?也许在女演员开着豪车经过闹市区时,被一辆辆占道经营的小车挡得不痛快了,她骂娘了,却掂量了下自己的分量,没有下车暴打小贩,今天看到小贩被城管打,她觉得自己的私愤终于得以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