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今日不设防
3354300000005

第5章 从众之心 (1)

从众之心

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自称博士的人讲养生,提到减肥时他强力推荐一种叫左旋肉碱的东西,据说吃了之后不但躺着就能瘦,还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类似于睡睡瘦之类的东西。我听时半信半疑有这等好事,但还是忍不住去药店寻摸,果然,那药在节目一播出后就卖断了货。

多疑症让我上网去搜,有人举证说:那个博士是卖药的,他在电视上叫西木,淘宝上有个很大的卖家姓栗,栗者,西木也。在单位说起此事,我同事刚好认识该节目的制作方,她说:你可别信他们的,最近他们找的全是江湖术士。

我自认是个稍有判断力的人,为什么还是差点禁不住诱惑呢?归了包堆,就是对方抓住了我包括千万女性的弱点:永远想减肥,永远不想付出辛苦。我姥爷八十好几了,他目前唯一的人生愿望就是长生不老,所以他屡次上推销员的当,买了一大堆巨贵无比的健康床垫、健康净水器、保健药品,为了让他心情舒畅,家人对此只能保持沉默。每次上完当后,我姥爷总是振振有辞地说:“报纸上、电视上都做广告了,还能有假?”

我发现这个基因也遗传到我妈身上,她有时也这么反驳我。我很冷酷地打碎她的幻想:“我就是干媒体的,媒体见了钱也是孙子。”奈何她不信。

中国人一向有三人成虎的传统,只要很多人相信,不管是不是人群中的大多数,都会引得另一批人堕入。另一个传统是中国人特别需要他人的教导,历年来畅销书的排行榜总有一个奇怪的门类占据,就是教别人如何为人处事。高级点儿的有《资治通鉴》、《三国演义》,低级的有早期林清玄、刘墉的心灵鸡汤;各类官场文学、职场指南;怎样钓金龟、怎么搞人际、怎么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还有现在各种雨后春笋般的中医养生。

读者不知道他们是怎样被忽悠的。我听说,两大售书网的前三名基本都是做出来的,所谓做,就是书商付费自己买书买榜,读者一看:哟,这么多人买,一定是好东西,我不买就亏了。这就好像路边聚了群人看热闹,你也挤进去,不过就是一摊狗屎,看的人多了,似乎也成了金粑粑。

我现在形成的概念是:越红的书越不能买,买了一定后悔。有本书叫《杜拉拉升职记》,红得很起劲,电影、电视剧、话剧遍地开花,我看书时就大觉上当。文笔宛如初中生,你说人生哲理吧,哪怕最浅显的也谈不上;该书号称职场新人指南,说穿了,就是教人鸡鸣狗盗,那么简单的东西,还需要人教,学习它的人也不用在职场混了。最可笑的是,主人公拼死拼活加班费神,搞了那么些小伎俩,最后工资不到一万,有这精神干吗不自己创业,或去干收入是行政十几倍的销售呢?看了只觉得职场女性可怜,看官场文学意淫的男人,大多是基层公务员或是这辈子早已与官无缘,而看这种职场书的女人,看的不是女人怎么混到行政总监,而是怎么边混边钓上销售经理,因为那经理月入至少十几万。

电影版大概也觉得这么做不值当,于是职场新人打扮成了职场女魔头,那一身花红柳绿行头的价钱,就连时尚杂志的总编也要靠借才能实现,除非女明星或者土大款的小蜜,才有此消费能力。如果外国人看了,真会觉得北京房价还真便宜呢!

电视剧里的“真相”

我父母最近很爱看电视剧《同龄人》,内容是几位20世纪50年代生人这几十年的经历,两位男主角都发达了,一位是大型国企董事长,另一位则是市长。电视剧的主基调是积极向上、和谐的,主人公是正直无瑕的,高大得仿佛神仙中人。

正面角色的小小的瑕疵也要有一点,程前演的这位市长有个自私任性的女儿,看中了董事长的儿子,拼命破坏人家和女朋友的感情,在大学校园里纠缠不休。那男孩和女朋友一起考过了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拿到耶鲁的全奖,准备奔赴美国。市长女儿本科还没毕业,她决心追到美国,追到耶鲁,拿下心上人。于是给她的妈妈——某房地产公司老总派下任务——拿到耶鲁录取通知书,让她破格录取,这个溺爱孩子的母亲开始到处托关系,当然很难办成,这时正直廉洁的市长从中央党校回来了,宣布说:党校有个同学认识耶鲁的校长助理,女儿的事指日可待。后面的剧情我没看,相信按照审查制度不会这么嚣张地发展下去。

但是看到这里疑问出来了。首先,我记得我们国家是不允许公务员家属做生意的,当然了,这个规定形同虚设,只能说明这个电视剧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但起码这个市长不应该作为正面人物大力宣传了吧。其次,中国的名校认他这个市长,美国人会在中国的权力阶层面前屈服吗?一般大学也许会,但耶鲁只有10%的国际生,录取比例低于10%,是美国学校中最难申请到的之一。

它每年在中国大陆只招四五个人,那两个人就占了俩名额,这是哪个中国大学呀,能占这么多额度?况且那个本科女孩没有参加托福考试,也未参加任何耶鲁的考试、面试,每天就是躺在床上哭号,冲她妈发脾气,耶鲁是通过什么手段认识到她是可造之材呢?难道给校长助理打个电话套套关系送些礼就能搞定?我们还以为只有中国名校才这么有人情味呢!

退一步,这女孩为了追求爱情,不惜从头上本科,她要走的程序依旧很多。我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位家长托关系找到成龙,为孩子写了一份推荐信,得以进入常春藤名校。在美国,成功人士的推荐信的确非常重要,假设市长有手腕,找到名人写封信小菜一碟。但前提是,这个小孩也是要经过考试的,不是二世祖有钱就可以买文凭!

我们的电视剧经常犯一些常识性错误,实际上我也没申请过耶鲁,不知道是否存在某种可能,依靠权势、金钱真的可以趋动各路小鬼,推动名校这盘大磨。如果这是编剧异想天开,那就是他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如果最不幸的情况出现,他是依据事实编织的故事,我们的市长就是这样利用权力为子女谋幸福的,并且这个市长被鼓吹成伟岸、廉洁的形象,还让老百姓接受、崇拜他,我们的电视剧已经很符合目前公众的认知,默默把对领导干部的要求降到了新的低点:只要别贪得太多,就是党的好干部。

说实话,这电视剧里的市长,还没广西烟草局的韩局长清清白白。韩局长就是在女人上有点把控不住自己,好写点日记,论工作能力、对金钱的态度、才华,且兴趣广泛、正当,完全可以写进电视剧。

电影与诚恳

《唐山大地震》试映完,灯亮了,看着周围人红红的眼眶,我有一刹那的犹疑:我没有掉眼泪,是因为铁石心肠吗?回想自己的观影流泪史,似乎又并非如此。《金刚》让我眼睛肿了;《周恩来》里一出现“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纪录片,我就开始条件反射;小时候看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郁钧剑那首歌一响起,我得赶紧掩饰自己的泪水,不然会被我妈笑话“为古人担忧”;更别提那些让孩子、小动物受苦的影视剧,如《妈妈再爱我一次》之流……

是不是时过境迁使我的心变得坚硬了?看完电影后,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和其他流泪的女记者交流,她们有点羞愧地说:“哭完就完了,也没什么回味。”我有这样的经验,参加和自己无关的人的葬礼,看到亲属撕心裂肺,忍不住也滴下泪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感动,纯粹的生理反应,哭完的心情并不沉重,依旧嘻嘻哈哈。

《唐山大地震》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我不能否认,作为记者,我对冯导事前事后的言论有抵触。当你准备看一部电影之前,宣传说:每个人要准备纸巾入场,声称高血压、心脏病避看。导演说:不感动的人,和砍幼儿园小孩的人一样。这种软硬兼施,像不像看喜剧之前有个人拿着痒痒挠等着的感觉?它在每个催泪点来临之前用恐吓的眼光注视着你:该哭了啊!不哭就禽兽不如了啊!谁担得起这个罪名?

唐山政府出资为死难者拍一部电影,这是很值得鼓励的举措,但这不能代表创作者就有权利以死难者亲属的身份对观众进行道德绑架。因为是苦难,因为是人民,这部电影抢夺了道德制高点,不可以批评它,哪怕只是文艺批评,但我不知道,是没有为电影中的苦难哭泣的人不地道,还是发苦难财的人更不善良?

想感动他人,必先感动自己,我不知道冯小刚有没有被唐山感动,也许有,他也曾哭过,但还是避免不了接下来要做的商业行为。先是在影片中植入和剧情无关的广告,女二号的大学从上海改到杭州因为杭州市政府有赞助;80年代平民喝剑南春这种贵酒,你懂的;苹果的植入虽然赤裸裸,还是比不上中国人寿的广告词雷人……观众看到这里一定会笑场,这是对悲剧的尊重吗?

然后冯导炮轰由于影片中有解放军,外国片商不买该片,试图鼓动起国民的民族主义情绪,《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解放军更多,外国投资商看完激动得写下几页纸的感想,十年过去了,他们的觉悟不该退步了吧!

再是提出限定最低票价,既然是一部政府出资,为了纪念逝者的影片,它可以赚钱,但是不是不该以赚钱为第一目的?让票价正常或更低才能使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电影,而不是使片商的钱包再鼓些。冯小刚是个很实在的导演,他有时完全不掩饰自己的企图心,五亿票房就是他真实的想法。

也许他还有其他的想法,比如通过这部电影检验一下观众对他全知全能的支持度,过去观众一向是支持他的,除了《夜宴》有一些微词,让他对自己拍悲剧还会有点忐忑。实际上,冯小刚的长项在于插科打诨和表现一些灰色的人生态度,《手机》、《甲方乙方》是他最对路子的作品,在《天下无贼》中,他一度找到了讲故事的方式,可在《唐山大地震》中,他又失去了,变回一个段子导演。作为一个商业片导演,他的成功在于保持了70分,没有特别差,但也少有惊喜,中国观众是那么容易满足,只要表演一下“不装”,他们就会以为这是真的“不装”。

技术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诚恳,尤其对于中国导演们来说。

港台腔

有电视台想让我采访他们的当家主持,我说:“不行。”他们问“为什么?”,拒绝的理由我自己都说不出口,听起来像儿戏,但是真的,因为那人有港台腔。每次不小心换台看到他,翕动的嘴皮上下张合,抛出一长串没有标点、没有营养的废话,口腔里仿佛含着一口浓痰难以下咽,最可怕的是他拖长尾音,说一些不着边际的他以为很正的台湾口头禅:“帅!好帅……哦!”我都会深深理解至尊宝的心情,涌起让世界清静的冲动。

以前我以为港台腔普遍存在于地方台女主持人当中,现在惊诧地发现,男主持也在走这路子,包括很多不大看书的女演员。有位很红的女明星,接受采访时最爱说:“对。”虽然她没有加上“酱紫”,但这个“对”应用于所有不需要说“对”的句子开头、结尾、中间。她不是科班出身,可以原谅,可主持人呢?难道他们不是经过了普通话等级考试才能坐到那位子上吗?难道我泱泱大国,找不到几个字正腔圆的娱乐主持?

港台腔的后果之一导致主持人言语无味,用词匮乏,比如有个很嗲的女主持最喜欢尖厉地说“好听!不哭!”频率高得要人命,至于“蛮、超爱、我有听到、有没有、真的”这些都是港台腔主持人的“超爱”。其实港台腔是很冤枉香港的,基本上它们可以叫作模仿失败的台湾普通话。有南方网民反驳说,难道全国人讲东北话、北京话就不算满人腔了吗?这纯属偷换概念。我从不反对主持人讲方言,本地的、外地的、川普、湘普、天津话等等,都极有趣。标准的普通话相比方言,是较缺乏生命力的语言,当初推行也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听懂。

台湾人、闽南人尤其女人,口音、用词很有韵味,保留了一些古语,闽南人在正式场合讲他们的普通话,完全无可厚非。但现在讨论的是那些祖上、成长都和闽台毫无牵扯,只是那些去模仿别人说话的人,这和某些台湾年轻人“哈日”是异曲同工的。私下里喜爱台湾文化,讲台普也没关系,但你作为一个电视台的窗口人物,是不是应该对未成年人做些正确的示范,不要用南方人就是这口音作挡箭牌。第一,除福建以外的南方人绝不是这种口音;第二,南方人绝对能说好普通话。央视主持人徐俐讲过: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湖南人讲普通话,但她自己还不是照样讲得很标准,无他,工作需要尔。

模仿台普的主持人、演员的心态很易剖析,他们崇拜经济发达区域的文化,有种文化自卑感,对自己所处的文化不认同。像要求严格的央视,相对自信的东方卫视,即使主持人是南方人,也不会模仿他人。很多年前我看过一本小说叫《巴山月》,依稀记得有这么一个情节:主人公有机会和宋美龄跳舞,他讲一口正宗伦敦音,蒋夫人对他好感大增。尽管英国当时被德国打得很狼狈,但它依旧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是英语的发源地,伦敦音标志着正统的身份。

我们的某些主持人是这样的想法,他们没可能去模仿纽约音、东京音甚至他们以为“很帅”的首尔音,只好模仿最简便的台北音。这样似乎就和发达挂上了钩,可笑的是,他们学舌晚了点,反应又迟钝了点,改革开放初期操着一口港台腔还算时髦,现在大陆经济发展更迅速,港台的经济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聪明人该懂得“见风使舵”。

海藻们也会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