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袍将军陈庆之
梁武帝不仅喜欢研习佛法,还有一个嗜好——下棋。据说,他只要开始下棋,就能不眠不休地下到过瘾为止,这也经常让他的棋伴大呼受不了。不过,在陪他下棋的侍从中,有个叫陈庆之的人却是例外。
此人出身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身世跟那些显贵的高官贵族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是个地地道道的普通人。他有幸进宫当差,更加幸运的是,成为了武帝多年的棋友。无论何时,只要武帝有令,他都能振作精神,陪对方在棋盘上杀个三百回合。
陈庆之在宫里当了二十多年的差,下了二十多年的棋,而不起眼的职位也一直维持了二十多年。这要搁一般人身上,估计早就在武帝耳边发牢骚了。本来嘛,咱当了您二十多年的棋友,好歹您也要给我个市长当当,也算对得起咱陪客的身份不是?然而,陈庆之却从来没发过牢骚,只是默默无闻地当个小文书。
时间长了,武帝便觉得他为人沉稳,对他很是欣赏。终于,在525年,年过四十的陈庆之迎来了人生的一次大转折。当时,南梁和北魏为了争地盘,闹得不可开交,武帝便对他说:“你天天待在宫里,估计也挺憋屈的,要不这次你跟随大军出征,出去看看?”陈庆之求之不得,欢天喜地地接过命令。
估计当时的武帝对他是不抱啥希望的,毕竟陈庆之除了精通棋艺外,其他诸如骑马、射箭这些,都是无一精通。不过,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个二十多年来默默无闻的文书,从这一刻起,便开始在南北朝的战争史上大放异彩。
陈庆之无疑是这次南北对决中突起的异军,一战成名。当时,他被任命为宣猛将军,领着两千人去接管徐州一带的领土。北魏的领导们可不是善茬儿,他们见南梁抢走了徐州,心中不爽,便叫嚷着无论何时,都要寸土必争。尤其当众人听说领军的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年大叔后,都不由得笑了:“萧衍那家伙明显是变傻了,居然派个小角色来徐州,简直就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嘛。”
于是,北魏的将军们领着两万大军,自信满满地前来夺回徐州。他们让士兵们筑起营垒,夺得战争的先机,然后准备进攻。陈庆之得到消息后丝毫不惧。在他看来,战场如棋局,他下了二十多年的棋,难道会输给这帮兔崽子?
当北魏军看到仅仅两千人的南梁军时,紧绷的心顿时懈怠了。这其实很正常,10:1的比例,难道还会输吗?但陈庆之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鼓舞士气,调整战术,主动进攻。战争一打响,南梁军就一鼓作气,全力攻击营垒,击败了敌人。陈庆之一战成名。而另一战场上,武帝的儿子萧综却临阵脱逃了。
当初,萧宝卷下台以后,梁武帝把对方的妃子娶过来当老婆。两人结婚七个月,那妃子就为他生下了儿子萧综。按理来说,这本来是好事,可人们都开始猜测:萧综到底是早产儿还是萧宝卷的儿子?
这事如果放到现在就好办了,可那时候一不能验血型,二不能查DNA,问他老妈也不清楚。好在梁武帝很大度,一直都把他当亲生的儿子看待。但萧综却不一样,他在听多了流言蜚语、经过了“滴血认亲”(把自己的血滴到萧宝卷的骨骼上,血液渗入就表示两人有血缘关系)后,终于下了结论:我的亲生老爸是萧宝卷,从今以后不再跟梁武帝混了!
阿龙记事贴
北魏的分裂
从528年到532年的短暂时间里,北魏首都洛阳迎来了四位征服者:尔朱荣提着屠刀,带着士兵耀武扬威地来了;陈庆之率七千白袍战士纵横三千里,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洛阳;尔朱荣被杀后,尔朱兆又杀进来报仇;高欢趁机崛起,打败尔朱氏,进了洛阳。高欢迁都邺城后,北魏走向分裂。
他临阵脱逃,心甘情愿地跑去给魏军打工。武帝气坏了,哀叹着说:“这么多年的儿子白养了,到头来,竟然还比不上一个下棋的棋友。”他开始重视并培养陈庆之,还封他侯爵。
有些官员不满意了,表示:“咱们天天管理国家大事的人,十年都不见得能升个职。现在陈庆之这小子居然凭着二十多年的下棋经验,就当了侯爵,这也太不公平了吧?”众人虽然愤愤不平,但圣旨都下了,他们除了发发牢骚,也无计可施。不过,陈庆之接下来的表现,就让众人心服口服了。
陈庆之从当上将军以来,就跟下属的关系很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手下的几千个士兵难得碰到一个好领导,心服口服的同时,更表示愿意跟随他上刀山下火海,誓死相随。陈庆之很满足,说既然众兄弟要誓死相随,那不如就一同北上,去洛阳城逛逛?
那时候,北魏内部连年动乱,有个叫元颢的官员也想趁乱分杯羹。他投降南梁,请武帝帮忙出兵,辅助自己称帝。武帝一口就答应下来了。本来嘛,不管今后元颢能不能成大事,但如果咱能借机打入敌人内部的话,不就赚大发了吗?于是,他命令陈庆之带领手下的七千士兵,跟随元颢北上。
开始的时候,并没几个人对他抱希望,毕竟北伐这事太困难,你看宋文帝刘义隆那时发展得多好,不也拿北边一点办法都没有,更何况现在?不过,陈庆之的表现又一次让众人刮目相看。他从出征开始,就创下屡战屡胜的成绩,以少胜多这种事更是稀松平常。
其中,他在攻打睢阳时,北魏军派出七万大军对阵,为了加强防守,还连夜修筑了坚固的营垒。陈庆之指挥若定,在他看来,人多不一定好办事,毕竟七万对七千,北魏的士兵们仗着人多,大半是会有所懈怠的。
战争一开始,他和几千名士兵身着白袍,策马冲杀,一口气拿下了三座营垒。北魏军见他们士气昂扬,气势逼人,都惊得后退三尺,哪还有心情恋战?七千死士对七万北魏军,魏军的死伤不计其数,战争形势来了个大逆转,陈庆之再次以少胜多。
这一战后,他继续率领着七千部众,边走边打,总共作战四十七次,攻克了三十二座城。至此,陈庆之让北魏军闻风丧胆,天下人都开始传颂白袍将军的威名。
阿龙辞典铸像立君
北方少数民族有一个习惯:为将要被立为君主的人铸铜像以请示天意,铜像铸成,说明此人受命于天,可立为君;铜像铸不成,则此人不得为君。河阴惨案后,尔朱荣想称帝,先后为自己铸了四次铜像,都没有成功,只好郁闷地放弃称帝。
【阿龙看热闹】
玉不琢,不成器
世人都爱无瑕美玉,殊不知它最初的模样也和普通的石头没啥区别,只有经过细心打磨,才能换来众人的青睐。陈庆之下了二十多年的棋,直到中年才开始扬名于天下。或许会有人说,如果梁武帝早些重用他,那么他的成功就不用等到四十岁以后了。这话虽然有理,不过没有这二十多年的韬光养晦,他还能一鸣惊人吗?
其实,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不要急于求取成功,因为只有经历了世事的打磨、岁月的洗礼,获取的成功才会水到渠成。
2、 宇文泰立西魏帝
不得不说,北魏的六镇是个出人才的好地方。自从六镇起义后,葛荣、高欢、宇文泰这些人趁势而起,在当时的乱世中开始逐鹿天下。
相比葛荣,高欢和宇文泰明显强多了。他们一个在晋阳混得风生水起,一个在关中发展壮大。其中,宇文泰更被时人评为潜力股,就连孝武帝元都跑来投靠他。这不,永熙三年(534年),远在洛阳的孝武帝就化想法为行动,奔赴关中而去。
说起孝武帝,他最初不过是一个亲王的儿子,跟皇位继承人压根儿搭不上边。不过,高欢在打败掌控大权的尔朱兆后,就把他扶上台,让他当起了傀儡皇帝。能当皇帝本来是好事,可如果是个傀儡皇帝,那境况可就大大不同了。
你想想,皇帝本来是天下人的老大,结果却被人踩在头上,让你往东你不敢往西,这事搁谁身上受得了?孝武帝很不甘,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摆脱这种窝囊日子,做个真正的老大!”他势单力薄,在高欢面前没本事翻云覆雨,找人帮忙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而宇文泰就这样进入了他的视野。
宇文泰也曾经参加过六镇起义,在鲜于修礼和葛荣的手下打过工。后来,尔朱荣解散起义军,他便转而投靠了尔朱荣的部下——贺拔岳。尔朱氏失败后,贺拔岳成了高欢的部下。贺拔岳是个能征善战的大将,他占有关中后,虽然表面上还管高欢叫老大,不过自立门户的征兆已经渐渐显露。高欢着急了,他本来还一直想把关中揽入自己怀中,可现在倒好,手下要单飞,关中这块地岂不是要泡汤?
为了不让自己的如意算盘落空,他就想把贺拔岳征召到自己眼皮底下,方便管制。贺拔岳不是傻子,自然拒绝了他的邀请,可还是放不下心。宇文泰见状,便说:“如果老大不放心的话,那咱就亲自去帮你打探一下情况。”
这时候,不管是高欢,还是宇文泰,都不曾想到他们日后会成为死对头。相反,高欢在第一次会面中,还对宇文泰青睐有加。没办法,乱世当中最需要的就是人才了,而宇文泰年轻有为,沉着又善于谋划,这样的人才要是能抓在手里的话,十个关中都不成问题。可惜,宇文泰很坚定地拒绝了他,并表示:“咱誓死都要当贺拔岳的小弟!”之后,宇文泰便在半夜的时候,打包离开。等高欢派人去追,才发现为时已晚。
后来,贺拔岳过世,宇文泰便抓住时机,接手了关中事务。作为想摆脱傀儡生涯的孝武帝,一直都很关注他的动向,现在见他掌管关中,便假意对高欢说:“宇文泰现在已经壮大,如果再不除的话,恐怕以后就不好驾驭了。要不我派兵去讨伐他?”
高欢大手一挥,拒绝说:“您还是待在宫里好好享福吧,打仗这种事我来就行了。”
孝武帝郁闷死了,咱还想着趁讨伐的空隙,能够逃离你的魔掌呢,现在倒好,讨伐都不用咱出马,哪里还有退路?他万般无奈,只好彻底跟高欢摊牌:“你一个做手下的,居然妄想掌控我这个老大。告诉你,朕从今以后不跟你混了!”这话一出口,把高欢气得暴跳如雷,暗说你能当老大,还不都靠我走后门吗?现在竟然想单飞,没这么容易!
于是,在孝武帝领军出走后,高欢立刻派出大军,一边想阻止皇帝和宇文泰这些家伙会合,另一方面也想来个一箭双雕,顺便灭了宇文泰。可惜,孝武帝虽然在皇帝这个职业上没啥建树,但却是天生的逃跑行家。他一路撒腿狂奔,高欢拼尽全力,愣是追不到他。
终于,孝武帝到了长安城,宇文泰恭恭敬敬地把他迎进皇宫。他满以为自己这次终于能当上名副其实的老大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关中的老大是宇文泰。孝武帝彻底绝望了:“原来咱折腾半天,不过是换了个幕后操纵者,傀儡命还是没变啊。”
改变不了命运的孝武帝灰心丧气之余,便决定:“从今以后再也不跟自己过不去了,咱要好好享受人生。”于是,他把自己的堂妹封为公主,留她们在宫里长住。没多久,兄妹相恋的绯闻就传遍了关中大地。
宇文泰觉得很没脸,怎么以前好好的一个皇上,现在到了我这儿,就玩起乱伦这套了?他跑去劝说对方:“您好歹还是一皇上,应该给天下人做个表率不是?怎么能放任自己,跟妹妹们同吃同睡呢?”
孝武帝嗤之以鼻,回答:“我整天没事做,好容易有点儿兴趣爱好,你就别来搅局了。”
宇文泰见对方不听劝告,火气也上来了,当下决定:“换皇帝!”于是,他找了个借口,把孝武帝喜欢的平原公主——元明月骗出宫,将其杀害。孝武帝知道后,跟他的关系日益恶化。
就在这一年,宇文泰先下手为强,毒死了孝武帝,扶持元明月的哥哥——南阳王元宝炬上台,史称西魏文帝,而曾经的北魏也至此分裂。
阿龙辞典柱国大将军
这是北魏末期用来安置权臣的官职。尔朱荣、尔朱兆、高欢先后继任。西魏文帝时,宇文泰为之,简称柱国,是西魏的最高官职。551年以前,西魏共任命了八人,称八柱国,其中六人分掌全国府兵。北周后任命的人就多起来,成为和实职脱钩的勋官(有品级而无职掌)。
【阿龙看热闹】
面对有才干的下属,如何驾驭?
南北朝的强人很多,无论是高欢还是宇文泰,都是能够雄霸一方的霸主。而作为老大的孝武帝,自然会表示压力很大。其实,下属比上司强的情况实在多不胜数,能够驾驭好属下的上司,却是不多见的。这种时候,一味地逃避或打压显然不是好办法,倒不如恩威并施,展现自身宽容的一面,让人心服口服。
3、 高欢立东魏帝
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使得北魏正式分为西魏和东魏。其实在他之前,高欢已经在洛阳立了元善见为帝,史称东魏孝静帝。
高欢跟宇文泰一样,也参加过六镇起义,后来见尔朱荣很有潜力,便毅然决然地投靠了对方。事实证明,高欢的眼光到底是差了点,因为六镇起义失败后没多久,尔朱荣就被孝庄帝元子攸杀死了。
孝庄帝跟孝武帝元一样惨,都是傀儡皇帝命。不过,前辈就是前辈,在对付大臣方面,孝庄帝可是要成功多了。当时,尔朱荣的权力越来越大,孝庄帝为了保住皇权,便暗中联系一些反对他的官员,商量着要除了他。
尔朱荣的亲信们探听到这事后,赶紧向他报告。尔朱荣却不以为意,说:“这小子不过就是个傀儡,你们还真当他能反了啊?”他不但不听众人劝告,还决定去洛阳捞好处,美其名曰“看望快要生孩子的皇后”(皇后是他女儿)。
然而,当他一路行进到洛阳附近时,又听到皇帝要杀他的传闻。尔朱荣不由得警惕起来,刚一进洛阳城就跑去见孝庄帝,问:“外面的人都说你要杀我,是不是真的?”
孝庄帝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不过表面上依然镇定自若,还反问他:“我也听说你要杀我,那我又该不该相信呢?”
尔朱荣这才嘿嘿一笑,说:“外人的话,咱们怎么能相信呢?”之后,尽管诛杀他的谣言一直没间断过,但他也不再当回事,只管安心待在洛阳城享福。
一天,孝庄帝派人来传话,说皇后即将生产。尔朱荣乐得笑开了花,边往宫里赶边向众人炫耀,说自己快要当外公了。谁知,等他进宫后,还没坐定呢,孝庄帝的手下就突然提刀冲过来。此刻他才意识到,自己大难临头了。
尔朱荣惊得立刻站起身,朝孝庄帝飞奔过去,准备挟持对方。孝庄帝早有防备,看他冲过来也不躲闪,只是微微弯腰,拔刀出鞘,狠命向他刺去。就这样,曾经横行霸道的尔朱荣当场丧命。
虽然尔朱荣死了,不过尔朱氏的势力还是很大,其中就有一个叫尔朱兆的。尔朱荣还没死的时候,就曾经问众人:“如果我哪天死了,你们觉得谁能够继承我的基业?”
众人想都不想,径直回答:“当然是您的侄子尔朱兆了。”
尔朱荣摆摆手,说:“尔朱兆不行,他也就小打小闹还凑合,真正能够统领我大军的只有高欢一人。”现在尔朱荣死了,有人便劝尔朱兆,为防后患,最好把高欢给除掉。
杀人对尔朱兆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他被众人一激,便挽起袖子,说要尽快把高欢给解决了。谁知,等到高欢来灵堂前拜祭尔朱荣的时候,他又改变主意了。没办法,对方在演技方面堪称实力派。只见高欢刚一进门,就双眼一红,扯开嗓子一嚎,眼泪鼻涕齐上阵,嘴里还哭道:“老大啊,你怎么死得这么惨啊!”
尔朱兆在一旁看了,触景生情,也不由得红了眼眶,暗说:“此情此景,真是太感人了!呜呜呜……高欢这么忠心的一个人,我如果把他杀了,不就太不厚道了吗?”他一心软,旁边的手下着急了,都劝他尽快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