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朝那些事儿
3373200000017

第17章 回光返照——在纵欲与图治的案板上(2)

等到运送的那天,这一百多人统统躺在车上,再用草掩盖住,大家还约好进了宫先藏起来,等到晚上再一起行动。就这样,装着一百来号人的车子缓缓往大明宫驶去。运草车顺利通过了好几道关卡,直到被一个守门的小太监拦下来。

那小太监也算是观察入微了,本来草是很轻的东西,可他发现这天进宫的运草车有些不同。车轮缓慢地碾过路面,就连行驶的声音也分外沉重。小太监觉得事有蹊跷,就连忙拦住了这些车辆。

张韶心中一慌,就沉不住气了。他大喝一声,抽出刀就往那太监身上砍去。藏在车上的众人看情形不对,也纷纷从草堆里跳出来,手持兵器准备攻进宫里。他们中有的往兵器库跑去,想打劫一些兵器用来应付后面的状况,一些直接往清思殿冲去。这毕竟是一群普通百姓,进了宫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有的看自己行迹暴露,索性就离开队伍跑到别的地方去找值钱的东西了。

张韶和苏玄明等人边杀边跑,径自往清思殿奔去。没一会儿工夫,正在清思殿打马球的敬宗就听到了动静。他询问身边的人发生了什么事,侍从们就上前禀报,说是有外贼闯进宫中,正往清思殿而来。

敬宗一听,吓得瘫坐在地,喃喃自语:“外贼……外贼,这可如何是好?”侍从们看他惊慌失措的模样,连忙把他搀扶起来,劝他找个地方避避。

敬宗这时才反应过来,一挺身站直后,慌忙下令:“快,快去神策军那儿避难!”

神策军中的将军马存亮背着敬宗进入军营,又命手下康艺全去绞杀叛贼。康艺全领着一帮士兵,气势汹汹地杀进了清思殿。一进殿,他就看见张韶和苏玄明两人正坐在榻上喝酒吃菜。

张韶颇为享受地大笑着:“苏老弟的卦就是算得准,这御榻为兄今日果真是坐着了。”

苏玄明见殿外越来越多的士兵,又惊又惧,忙低声对他说:“咱们也过足瘾了,还是趁早走吧。”

张韶这时才警醒过来,大呼不妙,连忙起身逃跑。然而为时已晚,两人当场就被杀死在清思殿,而闯进宫中的其他一百多人也先后被杀。

大明宫中的这出闹剧很快就得到了平息,但大唐天子的皇权似乎从这一刻起,变得再也不那么神圣、那么不可侵犯,唐朝末期的叛乱也愈演愈烈了。

阿龙辞典 大明宫冲撞事件

大明宫建于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662年,唐高宗扩建,次年迁入大明宫执政。在896年毁于兵乱前,大明宫一直是唐帝国的政治中心。在张、苏二人冲撞事件之前,曾经有个叫刘狗的外地人,拎着一根棒子就冲进了大明宫;还有一位长安市民,如同隐形人一样,闲庭信步地溜进了浴堂门。

阿龙看热闹

梦想要远大

几百年前,有人觉得去月球见嫦娥是痴心妄想,结果美国人真的登上月宫了。还有一件事,有人看到报纸上出卖一辆宝马的信息,只需要一块钱,结果他去买,人家真的就卖给他了。原来是商家的炒作。皇帝那个宝座对于草民张韶和苏玄明而言,就如同月宫里的嫦娥和一块钱的宝马,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可事实证明,如果你真有梦想,并且敢去做,梦想就真有可能实现。当然,前提是,可要想好了,一个好的梦想绝不是要拿自己的脑袋去换。

5、 “甘露之变”

公元835年的一天,唐文宗跟往常一样上朝,长安市巡警队队长兼大明宫警备司令(金吾将军)韩约兴冲冲地进殿报告:“启禀皇上,昨夜天降吉兆,我大唐有福了。”

他话一出口,官员们都来了兴致,文宗忙问他到底怎么回事。韩约上前启奏,说昨夜在一棵石榴树上发现了上天所降的甘露,晶莹剔透,悬而不落,地点就在禁卫军大厅的后院中。

宰相李训听完韩约的话,连忙出列跪下,向文宗贺喜。其他官员见了,也纷纷跟着跪拜。文宗半信半疑,就说让李训先去察看一下。李训领了命出去,没多久便回来了,他上前奏道:“皇上,微臣去看了看,但也不敢确定是真是假,不如您再派些人去查证一番吧。”

文宗微微点头:“仇爱卿,不如你带人去看看吧。”他唤的正是当时的大宦官仇士良,此人善于弄权,在朝中只手遮天,就连文宗也不得不怕他三分。

仇士良看皇帝都开口了,也不好回绝。他走到韩约身边,阴沉沉地说:“韩将军,带路吧。”韩约怔了怔,慌忙跨步上前,为他领路。一行人出了大殿,径自往禁卫军处走去。

仇士良走在韩约身边,一路欣赏着大明宫的美景,等快到目的地时才瞟了一眼韩约。不看还好,一看便发现了身边这人有些异样。只见韩约脸色煞白,呼吸困难。仇士良奇道:“韩将军身体不舒服吗?”

韩约见他突然说话,竟微微颤抖起来,支支吾吾地不知答什么好。就在这时,突然起了一阵风,不远处的帷幕也被掀开,仇士良漫不经心地看过去,帷幕后竟是一群手持兵器的士兵。

这一瞬间他才明白过来,为什么会有今早的甘露事件。这里哪会有甘露,有的不过是他仇士良的鲜血!朝堂上的皇帝怕是嫌他的权力太大了,就联合李训、韩约这些人来干掉自己。事实也的确如此,文宗和李训已经谋划了很久,最终才以看甘露为名欲诛杀他。仇士良又惊又怒,慌忙后退,飞快地跑回去找文宗。他知道,现在这种时刻,只有挟持了皇帝,自己才会有一线生机。

禁卫军的士兵们看到他跑出来,就想上去关门拦住他。仇士良见势不妙,忙怒吼一声,竟把士兵们吓得后退一步,门也不关了,任由他和一帮宦官逃了出去。此刻的文宗压根儿没料到事情会败露,当仇士良带着一帮宦官冲回来时,他手足无措,仇士良上前一把抓住他,把他塞进软轿中,又让身边的宦官抬轿奔回内宫。

宰相李训回过神来,急忙去追赶载着文宗的软轿,他一路飞奔,好不容易拉住了文宗的软轿,大声疾呼:“臣尚且有事启奏,把皇上留下!”宦官们哪肯听他的话,都奋力往前奔跑。

仇士良见他紧追不放,就冲过去和他打起来,没几下就跌倒在地。李训抓住时机,快速从靴中抽出一把匕首,朝他刺过去。眼看仇士良就要下地狱了,可旁边却有个宦官上前给了李训一拳,直中他的胸部。李训被击倒在地,一时翻爬不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软轿渐渐远去。

仇士良逃进内宫后,把文宗大骂文宗不仁不义,想当初可是他把文宗推到龙椅上的。为了给文宗点颜色瞧瞧,加上他认为这次阴谋可能有其他大臣参加,他怒火冲天,开始在长安城中大杀公卿大臣,最后,因为“甘露之变”而受到株连的竟有一千多人,而当时趁乱扮作小吏逃出宫的李训一样没能幸免。那身居天子之位的文宗,从这时起也被迫做了一个傀儡皇帝,几年后郁郁而终了。

阿龙辞典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808-846)共持续了近40年,牛党以牛僧孺为首,李党以李德裕为首,互相攻击、排斥,李党当权时,则朝堂之上全是李党,牛党被贬到地方;牛党当权时,则反过来。唐朝的两个大毒瘤藩镇和宦官茁壮成长的同时,又有党争这个“脚气”,想不灭亡都难。

阿龙看热闹

给冒险家推荐一条经验

华人首富李嘉诚向人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说了一句话:凡事花百分之九十的力气想失败。为什么要花这么多力气想失败的事情呢,多想想成功后的喜悦和得意不是更能自我陶醉吗?李嘉诚解释,在进行大的冒险(投资)之前,多想失败的问题,比如失败的几率是多大、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样、个人或公司能承受的最大的损失是多少、出现各种意外时能有什么补救措施……对失败的可能性思考得越成熟,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文宗皇帝和宰相策划的政变方案中,诛杀对象仇士良竟然还能杀个回马枪,把皇帝给挟持了……这样的冒险毫无策划可言,不要也罢!

6、 “会昌法难”

公元841年,武宗在庆阳节时专门设斋宴请道士、僧人,并请他们讲法。席间,他非常高兴,还特意赐给道士们紫衣,却单单不赏赐任何东西给僧人。僧人们不能做到“放下”,很郁闷。他们以为是唐武宗忘记了,但有聪明的和尚认识到,新上任的皇帝宴请他们不过是做做面子,这位大嘴大鼻子的皇帝很可能是看他们不顺眼。

唐朝的皇帝们因为和道教的老子是一个姓,所以一直以来都自居为老子的后人,很推崇道教,不过大唐毕竟是开放的,多数时候也让其他教派存在,并且尽量一视同仁。所以,佛教在唐朝的发展也是顺风顺水,和皇室的关系也蛮好。诗人杜牧的一句诗可作为证据:“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代的建筑大气恢弘,这其中不乏佛家的寺庙。香火鼎盛的寺院兴建庙宇,亭台楼阁、屋宇重重,这样辉煌美丽的佛家建筑多不胜数,而寺院的经济也渐渐强盛起来。唐朝廷规定,僧尼不用向国家缴税。唐朝中后期,社会经济日益萧条,寺院无疑成了一个很好的依托,很多普通百姓为了不活在贫困线以下,就剃发出家为僧,在寺院里混个温饱。天长日久,本来是清净的佛门之地,居然成了经济实力雄厚的财团,最重要的是,在他们富得流油的同时,朝廷那里却穷得揭不开锅。

唐朝虽然是一个三教并存的朝代,但这三教间的斗争一直存在,到了唐朝中后期更是愈演愈烈。武宗在即位之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道教徒。他上台以后,身边的道士们便常常在他耳边念叨佛教的不好,说佛道不能并存。

一次,道士们跟武宗讲法,说:“李氏十八子昌运未尽,便有黑衣人登位理国。”“李氏十八子”当然是说李唐皇朝了,而“黑衣人”就是暗指那些出家的僧人。这是说李家的江山明明坐得好好的,僧侣却要来取而代之。历代帝王最大的梦想,就是让自己的子孙能一直继承大统,直至千秋万代,任何一个皇帝都不能容许移位的事情发生。武宗一听,怒不可遏,由此更加坚定了灭佛的决心。

武宗最为器重的大臣就是宰相李德裕了,出于对当时的国家形势的考虑,他也力主灭佛。于是,这场著名的灭佛运动在武宗上台没多久后,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公元842年,武宗严令凡是违反佛教清规戒律的和尚都必须还俗,还要没收他们的财产。这其实只是灭佛的第一战,未曾触到佛教的根本。844年,朝廷开始大肆地拆毁全国各地的寺庙,强制各处的和尚还俗,不准百姓出家。武宗为了巩固这次运动的成果,在第二年又加大力度,限定各地的寺庙和僧尼数量。那时候,就连从天竺和日本过来的僧人也不能幸免,他们在大唐的土地上被勒令还俗。

灭佛运动在武宗统治时期一直没有停止,他在位期间,共拆毁寺庙四千多座,强制二十多万僧尼还俗,曾经繁荣一时的佛教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因为这次运动是在会昌年间进行的,所以又叫“会昌法难”。

武宗打击佛教的行动,虽然让唐朝的财政困难得到缓解,造就了继宪宗“元和中兴”之后的又一兴盛局面,但这可苦了当时的那些出家人。这种以政治力量来打击宗教的做法,无疑也会留下一些后遗症。

阿龙辞典 三武灭佛

佛教史上有三大敌人:一个是唐武宗,一个是北魏太武帝,另一个是北周武帝,谥号中都有“武”字,所以称为“三武灭佛”。“三武”中,唐武宗和北周武帝只是炒了和尚们的鱿鱼,北魏太武帝却要了很多和尚和尼姑的命。北周武帝宇文邕要灭佛时,有和尚恐吓他:禁佛可是要下地狱的。北周武帝说:“只要百姓生活安定,我下地狱又怎样。”实际上,所谓“三武灭佛”,只有北魏太武帝下手狠,其他两位只是禁佛而已。

阿龙看热闹

财富也是一种负担

唐武宗为什么要灭佛,因为朝廷没有钱,而寺庙里有,所以深层的原因是财富之争。人们追逐财富、想拥有财富,目的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但很多时候人们本末倒置,为了追求财富而损害健康、家庭乃至个人的良心。损害了健康,结果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损害了家庭,结果就是人活着却不快乐;损害了个人的良心,结果就是人活着却被人鄙视……对待财富,要有一颗健康的心。

7、 仇士良之死

公元840年,唐文宗驾崩,仇士良违背文宗的遗嘱而改立文宗的弟弟李炎做皇帝,是为唐武宗。因有拥立之功,仇士良在武宗面前俨然就是老大,朝政大事几乎都控制在他手中。

武宗即位初期,仇士良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中。以前,文宗在弥留之际曾考虑到继承人的事情,而他心目中的候选人现在无疑成了仇士良的眼中钉。现在武宗上台,仇士良更是趾高气扬起来,发誓要洗刷前耻。

他在武宗面前指手画脚,要皇帝铲除异己。武宗刚坐上皇帝的位子,根基不稳,无奈之下只好暂时听命于他,大开杀戒。就这样,安王李溶、陈王李成美等纷纷遇害,仇士良兴起的一场腥风血雨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