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凡是以外物为重,怀有恐惧心理的,内心必然怯懦,行为也因此变得笨拙犹豫。相反,对结果抱达观态度、姿态放松的,反而会表现出最高的水平。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道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动机水平较高为好;任务难度中等,动机水平也适中为佳;任务越困难,动机水平越低越好。
现实演绎
爱因斯坦曾说过:“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由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其学会“为自己而玩”。
人的动机可分为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但是一旦我们被外部动机所驱使,就会为外部因素所左右,从而成为它的奴隶。
所以,当孩子被学习中的外部因素所干扰,不想继续努力时,我们应引导他们多想想,自己在“为谁而玩”?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个和时间赛跑的孩子。
安德烈的外祖母过世了,读小学的安德烈心里非常难过,祖母生前最疼爱他。因此他每天在学校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了,就扑在草坪上痛哭。
哀伤的日子断断续续地维持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他们知道与其骗儿子说祖母睡着了(可那总有一天要醒来),还不如说实话: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呢?”安德烈问。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昨天一旦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现在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也会长大,会像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时间,就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以后,安德烈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在家里的庭院里面看着太阳慢慢地沉到地平线以下,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
时间过得飞快,在安德烈幼小的心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他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当他狂奔回家,站在庭院前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就高兴地跳跃起来,那一天他觉得自己跑赢了太阳。以后他就时常做那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风比快,有时一个暑假才能完成的作业,他十天就做完了。那时他三年级,常常把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安德烈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在他渐渐长大的日子里,和时间赛跑让他受益无穷,虽然他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人可以比自己原有的时间跑快一步,如果跑得快,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看起来也许很小,但是用途却很大。
这也是一个关于内部动机的故事,安德烈由祖母的死亡认识到了时间的流逝只能给自己带来悲伤,基于这一想法,他开始与时间赛跑。事实就是这样,只要你心中有渴望,你不仅会战胜时间,还会战胜自己。
总之,合格的父母,应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合理的心理动机,从而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
自我调试
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会使他精神紧张,甚至与父母的期望适得其反。当学校老师给孩子施加压力时,父母最好不要让老师牵着鼻子走,而要做到“不管”和“不说”。孩子已经够累了,就让他在这种“不管”“不说”中学会自我监督、自我放松吧!
作为父母,应从以下四方面对孩子加以培养:
1.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很多家长对孩子特别照顾,每次孩子遇到问题时,恨不得都能自己挂帅上阵,亲自指挥其“作战”,有时还会“并肩作战”。殊不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
2.培养孩子思维活跃的好习惯
我们不要以大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提问,要善于增养孩子勤思的优点,对他们的提问进行恰当的鼓励与表扬,并能及时更正孩子的错误想法。对孩子接触的事物家长要多讲,多启发诱导,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提问不理不睬,这样会使孩子有问题也不敢问。
3.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好习惯
孩子入学之后,我们应懂得严格要求并经常提醒孩子们:在上课时,一定要用心听讲,聚精会神,不要作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听课,等等。回到家时,我们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养成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他事情的好习惯。
4.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要从小就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具体可以通过提高孩子责任感的方面进行,如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要求孩子养成检查的习惯。专业人士指出,培养孩子自我监督,关键在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用,孩子一旦养成,长大后便会一直坚持下去。
07 角色效应:角色决定人生的定位
名词解释
角色效应,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
定律由来
有位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同卵双生的女孩,她们的外貌非常相似,生长环境也相同,但是在性格上却大不一样,姐姐性格开朗,好交际,待人主动热情,处理问题果断,较早地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而妹妹遇事缺乏主见,性格内向,不善交际。
是什么原因造成姐妹俩在性格上这样大的差异呢?主要是他们充当的“角色”不一样。在生下来后,她们的父母在对待她俩的态度上大不一样。尽管她们是孪生姐妹,但她们的父母就责成先出生的为“姐姐”,后出生的为“妹妹”。姐姐必须照顾妹妹,要对妹妹的行为负责,同时也要求妹妹听姐姐的话,遇事必须同姐姐商量。这样,姐姐不但要培养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要扮演妹妹“保护人”的角色;妹妹则充当了被保护的角色。
其实,并非只是孪生子才有“角色效应”,普通人也会受到角色的影响。充当“知识分子”这个角色,就会受到“文质彬彬”等一些角色要求的影响;充当“教师”这个角色,就会有“为人师表”等角色要求。它就像魔咒一样,把你紧紧地捆束在这个角色之中。
现实演绎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西雅图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被人推荐到图书馆帮忙。图书馆管理员给他讲解图书的分类法,告诉他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归还图书馆的放错了位置的书放回原处。盖茨听完后问:“工作的时候,是像侦探一样么?”管理员说:“那当然。”然后,小盖茨就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
“小侦探”这个角色让他兴奋不已,每当从一堆书里发现要找的目标时,他都会发出一阵胜利的欢呼。他干得越来越熟练,不久便正式请求担任图书管理员。几个星期后,盖茨搬家了,也转学了。
但是没过多久,盖茨又回来了,因为新学校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盖茨的父母为满足儿子做“小侦探”的愿望,又把他转回来上学了,由父亲开车接送他。盖茨自己也坚定地说:“如果爸爸不带我,我也会走着来上学的。”
可见,“小侦探”这个社会角色激发了小比尔·盖茨多么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角色的扮演,使他长大之后,将枯燥的工作变成了有趣的游戏,而且做得有滋有味。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邀请一些不懂礼貌的孩子去参加一个不平常的晚餐。在晚餐中,他们竟然一反常态,在文雅气氛的熏陶下,意识到自己是有教养的“来宾”角色,并按这种社会角色来约束自己,很快变的有礼貌了。
这个实验表明,如果赋予孩子适当的角色,而且当他对角色有所领会和理解时,孩子就容易按照角色的规范来要求自己,从而在个性心理或行为上发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角色效应”。
角色效应的形成首先开始于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上,现在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偏差,老师往往用“好学生学习好”、“坏学生成绩差”来评断孩子。这使得他们出现了角色概念的偏差,对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不能够正确认知和评价。他们会觉得自己学习差就一无是处,会厌烦自己的“角色”,而那些“好学生”则可能因此而沾沾自喜、自我膨胀。在这种错误认知的基础上,他们开始了各自不同的行为,“坏学生”开始真正厌学,开始自暴自弃;好学生则只注重学习而忽略了自身全面发展。这种最初的错误期待导致了孩子认知行为的恶性循环。
而案例中的小盖茨,受到的则是一种积极的“角色效应”,他在扮演侦探这种社会角色时,从心理上产生一种自我期望,再加上父母对这种角色的认可,使他不仅喜欢自己扮演的角色,而且体会到角色给他带来的乐趣。这种积极的认知和期待成为激励他行为的内在动力,甚至影响到他成长的每个阶段。
自我调试
根据角色效应,父母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孩子安排一定的游戏角色,让孩子扮演,从而让他学会某些知识或者规范。
例如,让孩子扮演“卫生员”角色,负责检查家里的卫生,以此来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在扮演“警察”的角色中,学会坚强,机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扮演“科学家”的角色中,学会钻研并发现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制定一些规则,使孩子在体验游戏中获得相应的“工资”,以及糕点、水果、饮料、文具等奖励。
这样一来,我们在通过引导孩子去换位、去体味的同时,让他们从另一角度审视“小我”,与自己对话、与心灵对话,在主动经历、自我操作中更深刻、更彻底地进行思想洗礼。同时,孩子们还可以用自己挣来的“工资”来享受消费的过程,从而锻炼了孩子选择与判断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
此外,通过一些合作的角色,还可以培养孩子们学会合作、分享与懂得爱、信任和责任的重要,并且逐渐理解并遵守社会行为规则,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社会能力,让孩子们在努力付出的过程中快乐地收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