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本书读懂三十六计里的人生智谋
3374100000022

第22章 并战计——龙虎相争(3)

东汉末年,刘表偏爱少子刘琮,不喜欢长子刘琦。刘琦的后母害怕刘琦得势,影响到儿子刘琮的地位,非常嫉恨他。刘琦感到自己处在十分危险的环境中,多次请教诸葛亮,但诸葛亮一直不肯为他出主意。有一天,刘琦约诸葛亮到一座高楼上饮酒,等二人正坐下饮酒之时,刘琦暗中派人拆走了楼梯。刘琦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赐教矣!”诸葛亮见状,无可奈何,便给刘琦讲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想谋害晋献公的两个儿子:申生和重耳。重耳知道骊姬居心险恶,只得逃亡国外。申生为人厚道,尽孝心侍奉父王。一日,申生派人给父王送去一些好吃的东西,骊姬乘机用有毒的食品将太子送来的食品更换了。晋献公哪里知道,准备去吃,骊姬故意说道,这膳食从外面送来,最好让人先尝尝看。于是命左右侍从尝一尝,刚刚尝一点,侍从就倒地而死。晋献公大怒,大骂申生不孝,阴谋弑父夺位,决定要杀申生。申生闻讯,也不作申辩,自刎身亡。诸葛亮对刘琦说:“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刘琦马上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立即上表请求派往江夏(今湖北武昌西),避开了后母,终于免遭陷害。刘琦引诱诸葛亮“上屋”,是为了求他指点;“抽梯”,是断其后路,也就是打消诸葛亮的顾虑。

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小利引诱敌人,然后截断敌人援兵,以便将敌围歼的谋略。这种诱敌之计,自有其高明之处。敌人一般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所以,你应该先给他安放好“梯子”,也就是故意给敌人以方便。等敌人“上楼”,也就是进入已布好的“口袋”之后,即可拆掉“梯子”,围歼敌人。安放梯子,有很大学问,对性贪之敌,则以利诱之;对情骄之敌,则以示我方之弱以惑之;对莽撞无谋之敌,则设下埋伏以使其中计。总之,要根据情况,巧妙地安放梯子,致敌中计。《孙子兵法》中最早出现“去梯”之说。《孙子·九地篇》:“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这句话的意思是:把自己的队伍置于有进无退之地,破釜沉舟,迫使士兵同敌人决一死战。如果将上面两层意思结合起来运用,真是相当厉害的谋略。

经典案例

【古代案例】韩信大败赵王歇

秦朝灭亡之后,各路诸侯逐鹿中原。到后来,只有项羽和刘邦的势力最为强大。其他诸侯有的被消灭,有的急忙寻找靠山。赵王歇在巨鹿之战中看到了项羽是个了不起的英雄,所以心中十分佩服,在楚汉相争时期,当然投靠了项羽。

刘邦为了削弱项羽的力量,命令韩信、张耳率两万精兵攻打赵王歇的势力。赵王歇听到消息之后,呵呵一笑,心想,自己有项羽作靠山,又控制有二十万人马,何惧韩信、张耳?

赵王歇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驻守井陉,准备迎敌。韩信、张耳的部队也向井陉进发,他们在离井陉三十里外安营扎寨,两军对峙,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韩信分析了两边的兵力:敌军人数比自己的多上十倍,硬拼攻城,恐怕不是对方的敌手;如果久拖不决,我军经不起消耗。经过反复思考,他定下了一条妙计。

他召集将军们到营中部署,命一位将领率两千精兵到山谷树林里隐蔽之处埋伏起来,然后说,等到我军与赵军开战后,我军佯败逃跑,赵军肯定倾巢出动,追击我军,这时,你们迅速杀入敌营,插上我军的军旗。他又命令张耳率军一万,在绵延河东岸摆下背水一战的阵势,自己亲率八千人马正面佯攻。

第二天天刚亮,只听见韩信营中的战鼓隆隆,韩信亲率大军向井陉杀来。赵军主帅陈余早有准备,立即下令出击。两军杀得昏天黑地。韩信早已部署好了,此时一声令下,部队立即佯装败退,并且故意遗留下大量的武器及军用物资。陈余见韩信败退,大笑道:“区区韩信,怎是我的对手!”他下令追击,一定要全歼韩信的部队。韩信带着败退的队伍撤到绵延河边,与张耳的部队合为一股。

韩信对士兵们进行动员,说前边是滔滔河水,后面是几十万追击的敌军,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击溃追兵。”士兵们知道已无退路,个个奋勇争先,要与赵军拼个你死我活。韩信、张耳突然率部杀了回来,陈余完全没有料到,他的部队认为以多胜少,胜利在握,斗志已不是很旺盛,加上韩信故意在路上遗留了大量军用物资,士兵们你争我夺,一片混乱。锐不可当的汉军奋勇冲进敌阵,只杀得赵军丢盔弃甲,一派狼籍。

陈余下令马上收兵回营,准备修整之后,再与汉军作战。当他们退到自己大营前面时,只见大营那边飞过无数箭来,射向赵军。陈余在慌乱之中,才注意到营中已插遍汉军军旗。赵军惊魂未定,营中汉军已经冲杀出,与韩信、张耳从两边夹击赵军。张耳一刀将陈余斩干马下,赵王歇也被汉军生擒,赵军二十万人马全军覆没。

【现代案例】农民股东

张董事是一家有名的建筑公司老总,这天来到一家刚起步不久但发展迅速的大理石厂进行调查参观,该厂的厂长是一位农民企业家。张董事长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后了解到,该厂现在的水平虽然不能和国外的技术相比,但其原材料还是比较优良,如果采用先进的技术来生产,完全可以生产出优秀的产品,于是张董事长建议他引进先进的大理石设备,生产更好的大理石。该厂王经理听完张董事长的建议后表示接受,打算立刻就购买新的设备。

果然像张董事长所认为的那样,先进的机器设备加工出来的大理石能够替代从意大利进口的大理石,双方都特别高兴。建筑公司决定,该厂生产的大理石建筑公司全部购买。这对刚来城里闯天下不到一年的王经理来说,无疑更是一件大好事,该厂找到了一个长期的大客户,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双方决定不久后就有关问题进行谈判。

在谈判前,建筑公司公关部长给董事长提出建议,要求谈判时将价格压低一些,这样本公司的建筑成本将大大降低;而且,经分析,大理石加工厂会同意的,因为这么大的买主他们去哪里找呢?在建筑公司看来,大理石加工厂的这位农民企业家已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他们认为这些农民刚进城,知识不多,又不懂如何做生意,所以可以任意提出条件,甚至不用谈判,只由建筑公司单方决定也可以搞定。

这天,谈判时间到了,在谈判桌上,建筑公司首先提出大理石的价格问题,开出的价格较低。加工厂王经理说:“完全依贵公司的建议。”谈判似乎利于建筑公司,建筑公司董事长心中暗自高兴,以为谈判已成定局,价格决定了,其他问题似乎都好解决了。

但此时,加工厂王经理突然说:“价格依你方,但我厂有一个要求不知你们能否同意?”董事长说:“有何要求,请提出来。”王经理说:“我厂想入股贵公司。”张董事长听后吃惊地睁大眼睛,他没想到这个老农民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他说:“你们入股我们公司?像你这样的乡巴佬有什么资格?”这种居高临下的谈判,确实让人无法忍受,可农民企业家王经理并没有动怒,他说:“入股贵公司是我们出售大理石的唯一条件,否则,大理石我们一块也不卖。”建筑公司听后很生气,第一次谈判就这样结束了,双方未达成协议。

建筑公司如果不购买该厂的大理石,就要出高价钱购买进口的大理石。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公司被逼得没有退路,只好第二次与大理石加工厂进行谈判,王经理依然是以入股为条件。建筑公司为了不再进口高价大理石,只好同意了加工厂的条件,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

智慧点拨

1.欲抽其梯,必先使其上梯

古人云:唆者,利诱之也。利使之而不先为之便,或犹且不行。故抽梯之局,须先置梯,或示之梯。意思是:用利去诱导敌人。如果利不能打动敌人的心,会引起敌人的怀疑。所以说要设置抽梯的局就要先放一把梯子,先让敌人安心,才能诱导其上当。

生活中,想要做一件事,就要在做之前想好怎样做才可将其做好,即“深谋远虑”。一个成大事者不是说想干什么就能干成什么,而是懂得怎样布阵,就好比一个下棋高手,每一次棋子的走动,都是在引诱对方慢慢进入他的布控。而引诱对方的最好工具莫过于一个“利”字,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旦对方被眼前之利所惑,往往就能轻易答应自己较高的条件,从而赢得合作,谈判成功。

2.用小鱼钓大鱼

“上屋抽梯”用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要“吊”对手的“胃口”,也就是说如果要想打败对手,就要先给对手以便利,故意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对手,让对手轻视你,然后在其不备的情况下利用对手对你的轻视一步一步地引诱他掉入你预先设好的圈套。

然而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所以需要“因人而异”,分情况引诱你的对手。所以这就说到了“放梯子”,要想让他上这个你预设的梯子,那就一定要选好一个恰当的位置,就是怎样用小鱼去钓更大的鱼的问题。要想使这条“大鱼”上钩,选择什么样的“小鱼”就显得很重要。因此,投其所好显得尤为重要。

此计的重点为“断其后路”,就是在“大鱼”上钩的时候一定要用“网”兜着,不然的话,让其挣脱“鱼线”,下次就很难引其上钩了,必须真正做到断其后路。

第29计 树上开花——虚张声势,慑服敌人

核心提示

“树上开花”是指弱小的部队通过某种手段,改变外部形态之后,自己的阵容显得强大了,就像鸿雁翅膀长了丰满的羽毛一样。也就是说,借助某种手段布成有利的阵势,即使兵力弱小,也可使阵势显出强大的样子。

原文释义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此树本无花,而树则可以有花,剪彩粘之,不细察者不易觉,使花与树交相辉映,而成玲珑全局也。此盖布精兵于友军之阵,完其势以威敌也。

借用某种手段布成阵势,使本来力量小的部队变得声势浩大。这是从《渐卦》上九爻辞“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一语中所获得的启示。

这棵树本来没有花,却可以使得它变得有花。剪一些彩花粘在树上,使一些不仔细观看的人不易察觉,这样便可以使彩色的花与绿色的树交相辉映,形成一个巧妙逼真的完整的花树。这也就是把精兵安置在友军的阵势中,促使其整个阵势的完整,以威慑敌军的方法。

计谋缘起

树上开花,是指树上本来没有花,但可以用彩色的绸子剪成花朵粘在树上,做得和真花一样,不仔细去看,真假难辨。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自己的力量比较小,却可以借友军势力或借某种因素制造假象,使自己的阵营显得强大。也就是说,在战争中要善于借助各种因素来为自己壮大声势。无人不知张飞是一员猛将,而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大将。

刘备起兵之初,与曹操交战,多次失利。刘表死后,刘备在荆州势孤力弱。这时曹操领兵南下,直达宛城。刘备慌忙率荆州军民退守江陵。由于跟着撤退的人太多,所以撤退的速度非常慢。曹兵追到当阳,与刘备的部队打了一仗,刘备败退,他的妻子和儿子都在乱军中被冲散了。刘备只得狼狈败退,令张飞断后,阻截追兵。张飞只有二三十个骑兵,怎能敌得过曹操的大队人马?但张飞临危不惧,临阵不慌,他心生一计,命令所率的二三十名骑兵都到树林子里去,砍下树枝,绑在马后,然后骑马在林中飞跑打转。张飞一人骑着黑马,横持丈八蛇矛,威风凛凛地站在长坂坡的桥上。追兵赶到,见张飞独自骑马横矛站在桥中,好生奇怪,又看见桥东树林里尘土飞扬。追击的曹兵马上停止前进,以为树林之中定有伏兵。张飞只带二三十名骑兵,阻止住了追击的曹兵,让刘备和荆州军民顺利撤退,靠的就是这“树上开花”之计。

经典案例

【古代案例】田单妙用“火牛阵”

田单本是齐国安平地区一个管理市场的官,燕军攻打齐国时,田单带领全族人从安平逃到即墨城。因为即墨城守城官战死,大家看田单足智多谋,就推举田单为将,率领大家守城抗燕,并伺机反击。

田单出任将领之后,担心自己是外乡人,怕大家心不齐,就想出一个计策。他命令全城人吃饭时,一定要在院子中间设供桌,空中飞的鸟看见院子中的食物,就飞下来吃,田单就乘机说:“这是天上的神灵在帮助我们。”假借神灵来指挥全城百姓抗击燕军。

田单为了坚定军心,又想出一个办法,他派人在夜里偷偷来到城外散布说:“田单最怕燕军捉到齐军的俘虏后,把俘虏鼻子割掉,挂在军前,那样即墨城的兵会不战而降。”燕国人听说后,就把俘虏的齐人都割掉鼻子挂起来,即墨城中的军民见此情景,宁死也不想投降。田单又派人散布说:“田单最害怕燕人挖掉齐人的祖坟,那样齐人就会全部投降了。”燕军听说后,就挖掉即墨城外面的齐人祖坟,把死人拖出来放火烧了,守城的齐人看到了,悲痛欲绝,个个要求与燕军决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