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垂死挣扎
3383400000001

第1章 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1)

1

8月9日,上午8时。华盛顿,白宫,总统办公室。

杜鲁门总统紧急召见远东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麦克阿瑟身穿褪了色的卡其布军装,头戴一顶旧军帽,手里拿着他那个玉米芯做的烟斗,来到椭圆形总统办公室。

杜鲁门把这位风尘仆仆的将军迎到沙发上坐下,兴致勃勃地说:“日本近几天就要被迫无条件投降。盟军也即将在日本登陆。将军不仅要指挥盟军向日本本土进攻,而且要在占领日本后负起管理日本的责任。决定让您出任美国驻日本占领军总司令和盟军最高统帅,统管日本投降事宜,并作为驻日总督。”

麦克阿瑟歪着头听了总统的话,脸上流下两行热泪:“感谢总统对我的信任。我将全力完成国家的重托。”

杜鲁门:“我认为苏联这样提前紧急出兵远东,斯大林是想和我们一起占领日本。这一点您想过吗?”

麦克阿瑟胸有成竹地:“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有一个俄国兵踏上日本国土,我就立刻下令,把他们统统打出去。”

杜鲁门:“我们应该尽快地使日本投降,好让美国军队赶在苏联军队的前面进入日本。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已经下令继续对日本进行原子弹轰炸。”

麦克阿瑟:“我相信日本很快就会投降。但是,我们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杜鲁门:“您说的是什么事情?”

麦克阿瑟显得有些激动:“我这几天,常常想起威恩莱特将军。在日本投降之前,我们一定要把他救出来。”

说到这麦克阿瑟眼圈红了,深情地说:“1942年1月,我和威恩莱特中将在菲律宾巴丹岛克列几多要塞共同指挥作战。日军第7军把要塞围得水泄不通,我连连向罗斯福总统发电,请求紧急增援。每次回电都是援兵正在途中。最后没等着援兵,等来的是总统的一道命令,要我将指挥权交给副司令威恩莱特中将。那天夜晚,我丢下威恩莱特和5000名士兵,带着老婆和三岁的儿子乘鱼雷艇离开了巴丹岛。可威恩莱特带着5000名士兵死守了许多日,最后全部成为日军的俘虏。再送往集中营途中,日本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巴丹死亡行军事件’。日本人不给战俘任何食物和水,还肆意残杀战俘。许多士兵饿死、渴死、累死或被杀……威恩莱特总算活了下来。”

麦克阿瑟抽了一口玉米芯烟斗,面带懊悔的神色对杜鲁门总统说:“我一直心中有愧,对不起威恩莱特和一起浴血奋战的5000名手足士兵。在那个时候,我不应该离开他们,哪怕成为日军的俘虏。”

杜鲁门:“我的将军,你不要太感情用事,这是战争。它不但关系到你一个人,关系到整个美国。当时罗斯福总统的决定是对的。我们需要你来指挥对日作战,在美军中没有一个人对亚洲的了解能够超过你。这是国家的需要。你不必为此不安。”

麦克阿瑟用哀求的口气说:“如果要向日本继续扔原子弹,一定要先搞清楚威恩莱特他们在什么地方。我一定要营救威恩莱特。”

杜鲁门:“这一点你可以放心,我们的情报十分准确。原子弹轰炸的目标内,绝对没有盟军俘虏。对威恩莱特被关什么地方,一旦得到情报,我会马上命令营救他。”

2

8月9日午夜。天皇地下防空洞。

11点30分裕仁天皇来到会议室。臣下们起立向天皇鞠躬,军人们的配刀发起清脆刺耳的叮当声。天皇吃力地坐上御座,对铃木说:“请首相谈谈大家对《波茨坦公告》提出最后通牒的意见。”

铃木:“我们六人有针锋相对、相持不下两种意见:我和外相、海相主张接受《波茨坦公告》,立即结束战争。陆相、参谋总长和军令部总长坚持决战到底。针锋相对、相持不下,讨论三个钟头,无法统一,诚惶诚恐。只好奉请陛下圣断。”

裕仁:“已经到了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请双方敞开思想详陈己见。”

东乡站起来对天皇鞠了一躬:“目前满洲战场在百万苏军攻击下,我关东军严重受挫,节节败退。本土已有两个城市遭受原子弹轰炸。死伤人数约有21万。由于盟军的轰炸,全国城市有300万间房屋倒塌,有2,000万人无家可归。我们不能再执迷不悟了。我的意见是,只要能保持国体,就应该立刻接受《波茨坦公告》,唯一的条件是天皇的地位不能改变。”

米内:“我完全同意东乡外相的意见。”

阿南声色俱厉地咆哮:“我坚决反对外相的意见!除同盟国允许日本自己解散军队、自己审判战犯和限制占领军数量。否则陆军决不同意投降。不投降,我们就拿出勇气继续打下去,死中求生。”他的双颊流满了眼泪,声嘶力竭。“我们还有350万军队,10000架飞机,3300艘军舰,我们还有军力在日本本土最后决战。既使我们战败,我一亿国民也是为名誉而死,我们日本民族的事业也名垂青史。所以,我们应该宁为玉碎,毋为瓦全!”

梅津站立起来大声喊叫:“完全同意陆相意见!在千百万英勇将士为天皇捐躯,几十万国民遭受原子劫难的时候,在我们仍有足够的实力同敌人决战的时候,无条件投降是不可想象的,是我们的耻辱!”

铃木示意老资格的皇族平沼议长发言。

平沼:“请问梅津参谋总长,眼下敌机连日连夜地轰炸,已经投下两颗杀伤无比巨大的原子弹。麦克阿瑟指挥的美国陆海空三军正在向日本本土推进,刚刚战胜德国的上百万苏联军队以排山倒海之势,重创我关东军。梅总参谋长阁下是否还有防御之信心?”

梅津:“空袭并不可怕,扔原子弹也未必那么可怕。主要是我们防空效果不好。不管美苏有多少军队袭来,最后还是要在本土决战。只要全体军民奋勇保卫本土,我们定能取得最后胜利。”

丰田:“我也同意陆相和参谋总长的意见。目前,不但陆军战力不乏,海空军也还有一定的战力,前线的将兵还充满着特攻精神,固不能期其必胜,然未必失败。为什么要不战而降呢?”

丰田讲完后,铃木缓慢站起来说:“我们已经反复讨论了好几个钟头,依然没有结论。目前时局已相当严重,在这日本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必须仰请天皇陛下圣断。”

铃木说着离席,步履蹒跚地向天皇走去,走到天皇面前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说:“内阁会议情况令人异常惶恐,我想请求陛下的指示。”

与会者的眼光一齐投向天皇。天皇此时脸色苍白,两腮有点红肿,连眼皮也抬不起来。他冲铃木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左右。对铃木说:“您可以回到座位上去。”待铃木坐定后,他下意识地稍稍向前探了探身子,站了起来,语调平静地说:

“我赞成首相、外相和海相的意见。朕已认真考虑了国内外局势,并得出结论认为,继续战争意味着民族的毁灭,延长世界上人类的流血和残酷行为。我不忍目睹无辜国民再受苦难。恢复世界和平,解除国家之可怕苦难的唯一办法就是结束战争。至于说本土决战,连决战的师团的武装都不充分,飞机的增产也没能按计划进行,各项装备计划总是不能落实。这样能打得赢吗?”

这时有人伏在桌上哭泣起来。

“每想到那些忠心耿耿为我效忠的人,想到在遥远的战场上牺牲或负伤的陆海军将士,想到那些在国内因空袭而失掉家业、往往还丧失自己的生命和家庭的臣民,我不胜痛心。不言而喻,我不忍看到忠勇将士被解除武装。我同样不忍看到曾献身于我的人,反被作为战争煽动者受到惩罚。然而,现在是我们忍不住也得忍的时候了。当我回忆起先帝明治天皇在1895年俄国、德国和法国三国干涉时的感情,我只能咽下眼泪,按外相所概述的批准接受盟国的《波茨坦公告》,以图将来国家之复兴。”天皇说到这里,两行泪水顺着眼角涌了出来……

天皇下达圣断时,正是10日凌晨2点30分。

这时与会者都相继站了起来,阿南和梅津已是泪流满面,铃木和东乡也是掩面而泣,满场是一片呜咽之声。

天皇迈着沉重的脚步,在内大臣的搀扶下,缓慢地离开会议室。

天皇走后,会议室的呜咽一下子变成了满屋人号啕大哭。

铃木将内阁书记官长迫水叫到跟前,两个人把早已起草好的并经天皇过目的《日本请降照会》从头到尾斟酌一遍后,对大家说:“应该把天皇陛下圣断变成本次会议的一致决议。现在,我宣布下列议案:

日本天皇切望促进世界和平,早日停止战争,俾天下生灵得免于因战争之持续而陷于浩劫。日本政府为服从天皇陛下之圣旨起见,已于数星期前,请当时仍处于中立地位之苏联政府出面斡旋,俾对诸敌国得以恢复和平。不幸此等为促致和平之努力业已失败。日本政府为遵从天皇陛下恢复全面和平之旨意,希望因战争而造成之不可言状的痛苦能尽速终结计,乃作出下列之决定。

日本政府准备接受1945年7月26日由美国、英国和中国政府,以及后来苏联政府签字的在波茨坦发表的联合公报中所列举的条款。但应取得如下谅解,即上述公告并不包括任何有损于天皇陛下作为至高统治之特权的要求。”

铃木宣读接受无条件投降议案后,与会者依次签字。

阿南不情愿地签完字后,气势汹汹地对铃木说:“《照会》不提‘战败’,而提‘促进和平’;不提‘投降’,而提‘休战’。还可以接受。但如果不确定保全皇室,陆军将继续进行战争。”

3

8月10日上午7时30分,华盛顿,白宫。

美国总统杜鲁门主持高级会议。讨论日本无条件投降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国务卿贝尔纳斯、陆军部长史汀生、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尔等。

史汀生:“日本提出保留天皇制,是切合实际的,可以理解。天皇制是历史延续下来的根本国体,为了尊重全日本国民的历史习惯和国家感情,应该满足日本的这个要求。再者为了使分散在各地的日军投降,盟国需要裕仁的帮助,类似这样来利用天皇,省得我们在中国全境和新荷兰群岛碰上几十个硫磺岛和冲绳岛,作无谓的牺牲。”

贝尔纳斯:“在目前情况下,提出条件的应该是盟国,而不是战败国日本。既然是无条件投降,就不应该提出任何条件。为了保持盟国的绝对尊严,应严格按照宣布的最后通牒条款执行。”

福莱斯特尔:“我们可以在答复中表示愿意接受投降。但同时,用能彻底实现《波茨坦公告》的意图和目的这种方式,来确定投降条件。”

杜鲁门:“《波茨坦公告》的意图和目的,就是要求日本承认战败,放下武器,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向盟国投降就达到了公告的意图和目的了。如果天皇能保证盟国《波茨坦公告》规定的投降条款的实现。可以同意日本保留天皇制。但是,保留天皇制并不等于保留天皇裕仁。裕仁是否还当天皇,那就看他是否犯有策划战争的罪责了。”

贝尔纳斯:“同意总统的意见。国务院是否可以起草对日本答复的电文?”

杜鲁门:“那就请国务卿起草一个可以表达这个意图的复文,征求英、苏、中三国的意见。”

4

8月10日中午12时2分。东京,铃木首相办公室,全体内阁成员正在一起收听旧金山电台广播盟国对日本电报答复:

我们收到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条件的电报。电报提出了公告应不适合任何损害天皇陛下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权要求。对此,我们的立场是:

从投降之日起,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国家的权力隶属于盟军最高司令,该司令将采取他认为贯彻投降条款应有之步骤。

天皇必须授权并保证日本政府和日本帝国大本营签署《波茨坦公告》的规定所必需的投降条款;并命令日本陆、海、空三军当局及其所控制的一切力量,不论在何处,均停止行动,放下武器;以及发布最高司令为使投降条款付诸实施需发布的命令。

投降后,日本政府必须立即把战俘及被拘留的非军事人员,运到指定的安全地点,以便迅速登上盟国的船只。

日本政府的最终形式将根据《波茨坦公告》按日本人民自由表达愿望建立。

盟国部队将在日本驻扎到《波茨坦公告》中所指的目标实现为止。

铃木用眼睛扫了一圈,看了看每个阁员:“现在大家讨论是否可以接受盟国复文中的条件?”

东乡稍加思索:“难得的是盟国并没有断然拒绝日本关于保留天皇的要求。尽管申明天皇及日本政府的权力隶属于盟军最高司令,但原则上并没有损害天皇的地位。还允许日本人民选择自己的政府形式。能保住皇室,保住了皇权,一切希望就没有破灭。”

梅津和丰田同时打断东乡的发言:“最主要的是天皇的命运如何非常含混,没有明确。因此,不能接受。”

东乡:“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盟国的答复,不可能设想占压倒多数的忠诚的臣民不想维护我国的传统制度。另外,如果要求修改关于天皇的措词,还有可能引起盟国敌对天皇制的人要求废除皇室。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海内:“外相的意见很有道理,我看还是表示接受为好。”

阿南:“不保证天皇的绝对统治权,就坚决不能接受。就要决战到底!”

这时,老资格的皇族平沼一改往日主张接受公告的态度:“天皇是日本全体国民至高无上的君主,如果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力得不到确实保证,就决不接受!”

内务相和法务相也相继表态赞成阿南和平沼的意见。

这样,反对接受投降的意见占了多数。

一直保持沉默的铃木只好表态:“如果盟国强迫我们解除武器,又不明确保留天皇的统治权,那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继续战争。”

东乡没想到一直主张结束战争的首相突然改变了主意,甚为吃惊。他央求铃木:“既然盟国的正式答复还没有到达,我们最好等收到正式答复再行讨论吧?”

铃木站起来:“还得天皇作最后决定。”说快步走出会议室。

东乡紧紧跟随并大声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你还提出解除武装问题?难道首相不知道天皇要结束战争吗?现在争论的问题不是有关皇室的存亡吗?如果你坚持这种态度,我可要单独上奏天皇!”

5

8月10日晚9时30分,东京,内大臣府。

木户正在同来访的铃木首相谈话。

木户:“今天内阁会议后,东乡外相丧失了信心,向我表示了将辞职的意向。他特别对首相在结束战争问题上总是左右摇摆,出尔反尔,颇有想法。”

铃木:“其实我内心里完全赞成外相的意见。天皇也采纳了这个意见。但握有陆军大权的阿南、梅津、丰田等主战派,从盟军的答复中找到了继续战争的充分借口,更加气势汹汹,咄咄逼人。令我十分担心这些人会做出极端的举动来。再说,原来支持东乡主张结束战争的平沼君,也因保留天皇地位问题,改变了态度。为此,他在内阁会议前特意屈尊到寓邸陈述。恳请我勇敢站出来护卫国体。我想我个人意见左右不了局势,最终还得天皇圣断。因此,在内阁会议上就……”

木户:“我不想贬低那些渴望护卫国体的论点。经过仔细研究后,外相向我保证,对盟国照会中有争论的那段话,并没有什么可反对的……假如在目前阶段我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继续进行战争,那么千千万万无辜日本人民就会死于轰炸和饥饿。你对陆军方面的担心是有根据的。如果我们现在就实现和平,我们当中可能会有四五人被暗害,但这也是值得的。咱们还是毫不动摇地执行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政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