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热门商品投资
3423400000005

第5章 下一个新事物--商品(2)

20世纪50年代,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总是驾车从我们居住的亚拉巴马州去俄克拉何马州看望我的外祖父母。我仍能记得在沿途的旷野中吃惊地看到火焰。似乎没有人关心这些。数十年后,当我已经成为一名在华尔街到处寻找投资机会的年轻人时,我了解到儿时俄克拉何马州沿途那些火焰的成因--那里有油田。最高法院在1956年赋予政府监管天然气价格的权力,而华盛顿把天然气价格压得如此之低,以至于那些俄克拉何马的生产商把它“点燃”--在开采石油的时候烧掉这些天然气要比制成产品出售更划算。政府对任何要找新的油气资源的人都没有财务上的激励。其实,油气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十分充足(而且便宜),但钻井公司纷纷破产倒闭,勘探逐渐减少。

大多数其他商品也是一样--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它们的价格开始上涨。为什么?时间把过剩的库存变成了空空的库房。不管曾经有多少商品,如果不能维持供应,库存总会下降,导致价格上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驾驶更大的轿车;寒冷的冬天仍然需要取暖燃油;在那些炎热潮湿得曾令人气馁的地区,空调让更多人百事兴旺。随后,所有那些天然气和石油库存开始消失--没有东西能替代,因为多年来没有人能在碳氢化合物生意上挣钱。很快,投资人争先恐后努力利用逐步上涨的价格。

在1966~1982年期间,股市没有前途,有着两位数利率的债券市场崩溃。与此同时,商品市场十分繁荣,但是高价格很快发挥了正常效用--鼓励新的供应,同时削弱需求。公司开始钻探石油,启用新矿,种植玉米和大豆。黄金从1980年的每盎司850美元急降到1982年的每盎司300美元;糖也一样,从1974年接近每磅66美分的价格回落到1985年的每磅2.5美分;同时石油暴跌到1986年的不到10美元一桶。

随后,历史开始了又一次轮回。伴随商品供应充足、价格低廉,找寻价值机会的投资者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回到了股市。有一点是可以预见的,那就是投资者从不追逐熊市。到20世纪90年代,被互联网泡沫迷惑的美国投资者忙着搜罗他们的每一分钱,注入那些股价已经卖到50多倍于其收益的“成长型”公司股票。单单在1999年,风险资本家就投资了420亿美元到股市--超过前三年投资的总和;首次公开上市发行的股票达到680亿美元,比以往历史纪录高出40%。我能向你保证,没有一只新股的发行是为了一家新的甘蔗种植园、铅矿或者近海钻探平台。同时,金属矿、油气田产量正在衰竭。

对我来说,这一切似曾相识。20年过量供应最终引发商品牛市的低价格--就像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的那一幕。商品又一次充足而便宜。1997年和1998年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导致这些地区商品存货以跳楼价最后清仓--世界各地的商品价格都跌到了最低。在这供应萎缩的几十年,商品需求持续增长。亚洲繁荣起来,西方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也在增长。美国人又一次开始肆无忌惮地高消费。多年廉价的石油让司机们再次挥霍汽油,每个人都像是在驾驶运动型多功能车(那种曾只有电影明星们使用的车),在20年来燃料经济平均最低水平上驾车飞奔;感谢住房抵押率创下新低,那些新建的制式豪宅在全美各地繁荣起来,需要大量取暖制冷的能源。大轿车和豪宅消耗了大量木材、钢铁、铝、白金、钯金和用于汽车电池的铅的供应。欧洲人也在经历住房迅速增长,也在驾驶比以往更多、更大的轿车,包括运动型多功能车。天然气,这种比石油和煤炭更清洁、更高效的能源,已经成为北美电厂首选的燃料。在亚洲,伴随普遍的经济恢复,对能源和工业金属类商品的需求进一步增长。韩国成为领先的商品进口国之一。日本由于金属废料短缺,精炼铜进口纪录正被刷新。

还有中国,这条注定的经济巨龙正龙吸鲸吞各种商品。我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参观过中国,当我1999年再次到那里时,中国所发生的变化让我感到惊讶。在我上一本书《风险投资家环球游记》里面有张我们在上海拍的照片,可以完美地概括中国的经济增长:一个年轻姑娘,衣着时尚,精心雕琢的发型还作了挑染,骑在低座小摩托上打手机。

在驾车穿越中国时,我们看见那里的男男女女起早贪黑地工作,太阳下山后,他们还在水银灯下改建公路--在我看来,那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公路了。上海很快会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上最令人激动、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截至2004年,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已经在上海开了一家新的旗舰店,普拉达(Prada)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在中国的专卖店至少有9家,而意大利品牌埃麦尼吉尔·杰尼亚(Ermenegildo Zegna)从1991年登陆中国以来已经开了29家专卖店。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在2003年和2004年增长超过9%。中国的工厂和建设者们正在成功制造和兴建每一样东西,从电视机、电脑、轿车到购物中心和城镇住房。中国现在是全球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很快会成为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中国还是世界第一的铜和钢铁消费国。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报告,中国在2003年消费了全球钢铁供应的1/3,超过美国与日本之和。不久前,中国还是主要的商品出口国,现在有一半的铜、3/5的铁矿石以及1/3的石油要靠进口。

13亿多人要吃要喝,中国面对着令人难以置信的食品需求。中国人现在比以往要吃更多肉,可是他们人均肉食消费水平仍比欧洲和美国要低。那些用于供中国人食用的牛羊鸡本身也需要更多谷物来喂养。另外,中国现在正从遥远的巴西和澳大利亚进口大豆。糖果和其他甜品是串门的时尚礼品,这也促进了中国的食糖进口。

所有需求来得正是时候,事实上中国需要的每一种原材料几乎都短缺。中国邻国也提供不了什么。韩国和日本本国的初级商品也很少,现在正与中国为原材料而竞争。实际上,大多数亚洲国家在过去25年的发展引人注目,对各种原材料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印度经济15年来也达到了最快的增长,在2003年3月和2004年3月之间增长超过8%--这可能使之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上经济增长第二快的国家,也会使其对商品的需求增加。尽管俄罗斯可能蕴藏有巨大的石油和矿藏,但这个国家私人掠夺者和黑手党资本家盘剥国家资产,削弱了全世界的商品供应,进一步使商品价格上涨。

很有意思的是,美国投资者过于分心到本国经济繁荣和20世纪90年代的股市,而没有投任何钱去提升原材料、农产品和其他硬资产的生产能力。如此一来,当前商品牛市的种子就已散布到了整个世界--恰巧在供应衰竭、对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投资实际上不存在的时候,激发了对商品的需求。由于这种供需不平衡,价格只能朝一个方向去,那就是上涨。

(再次)在空虚中奔跑

“我们只得忍受那些我们必须要用的商品的价格。”戴维·威尔逊是爱达荷州一家建造豪宅的建筑公司的总裁,他在2004年4月哀叹木材的高价格:“我们不得不支付他们要收的各项费用。”

欢迎来到商品牛市,戴维。事实上,世界各国任何商品用户都会有相同的抱怨。他们需要物料,同时又想要商品停留在昨天的低价,但是,市场没有为你准备任何还会便宜的东西。让我们扫视一下当前几个主要领域的生产能力。

●石油。世界上已经有35年没有找到大油田了。一些最大的油田--那些被称为“巨型油田”或者“大象油田”、储量达数十亿桶的油田--被发现已有50~70年了。美国的产量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顶点,并自那时起开始萎缩,其中也包括阿拉斯加的巨型北坡储层。北海产量在1999年达到顶点。一些地球物理学家和石油分析师断定,当今世界冠军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的油田产量在几年后就会萎缩,或者可能已经达到顶点。无论怎样,那些剩下的石油,其勘探及销售的成本很可能要昂贵得多。美国从1976年后就没有新建炼油厂了--1982年以来,美国炼油厂数量减少超过一半(从321家减少到149家)。1981年年底,美国仍在钻探石油和天然气的钻探平台有4 530座;到了2004年,据产业数字统计,总共只有1 201座了。

实际上,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大多数国家究竟有多少石油,因为那些国家从不允许对此进行独立审计。石油输出国组织依据各成员国的石油储量来确定配额,这样就为各国夸大数字提供了激励。扫视一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名单--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委内瑞拉--告诉我你相信哪个国家没有夸大其储量数字。

美国官方和石油公司经理们把石油储量丰富的俄罗斯视为救星,但是俄罗斯石油技术正在倒退。尽管俄罗斯正大量开采石油,但它的管道运输能力还不足以把其中一半多的石油运到市场。同时,狡猾的私人掠夺者正尽其所能,快速盘剥国家的石油资产,换成钱存进他们在瑞士银行的账户。俄罗???政府开始再次干预石油商务,不大可能让油价回落。我也会关注委内瑞拉的政局是否稳定,该国是世界第五大石油出口国;我还会关注拥有巨大近海石油沉积的尼日利亚。除非有人很快发现一些更大而且容易开采的油田,否则世界将面临石油产量的衰竭。

●天然气。北美的天然气产量已经不能与需求并驾齐驱了,供应要想在未来10年左右追上需求,可能性极小。联邦官员和业内的经理们已经公开对天然气长期短缺发出过警告。跟世界各国的油田一样,有名的天然气储层已经上了年纪,生产商已经摘掉了最容易摘到的果实。新的储层已经探明,但是跟新石油一样,那些天然气埋在更深的地下,开采成本更高。美元资本投资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用于寻找新的供应。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北坡地区天然气田仍然缺乏必要的管道基础设施,来加速把天然气输送到市场。环保规制也让钻探新的气井更费力,甚至要获得钻探许可都难,地方约束有时限制一年只能钻探三个半月。

在需求和价格增长的2003年,增加天然气产量的必要措施也在逐步落实。2003年,钻探平台实际上增加了1/3--当然它们要在2004年才能增加天然气产量。美国政府鼓励在东海岸、西海岸和墨西哥湾建设新的天然气终端,以便能把大量进口天然气处理成液化天然气。能源公司按计划率先建起了约25个液化气终端,但是它们遭到来自环保和安全方面的强烈反对(液化天然气若从运输槽罐车或贮藏终端泄漏会爆炸)。有7项工程因此被取消。如果其他任何人想接着完成,那将是数年后的事情,这使天然气供应继续减少。有个明确的天然气供应不足的信号:泰德·特纳(Ted Turner),这位在他的美国在线(AOL)股票上受到沉重打击的大亨,已经获准在新墨西哥州他的近23.8万公顷农场上建钻探平台,开采天然气储层。

●金属。事实上,全世界有20年没有开挖新的矿井了。虽然铜、银、铁矿石、铝、钯金和铅的需求都在增长,但新的矿井在哪里?更不用说探寻新的矿床了。小的矿业和金属勘探公司一直埋怨说,风险投资家们多年以来忽略了他们。2004年,我碰到一群加拿大矿业经理,尽管他们的市场正在迅速增长,但他们却不得不承认在近期之内实际上将没有新矿投入采掘。其实,他们邀请我来解释为什么我认为牛市正在到来,也是为了推动追加投入的决策。其他人已经得到了我所发出的信息。

但即使更多新的金属矿出现,哪里有新的冶炼厂来冶炼金属呢?2004年,单单铝的年冶炼能力就降至1961年以来的一半。据2004年5月8日《华尔街日报》报道,因为高能源成本,西北太平洋公司在过去几年有10家冶炼厂停产或倒闭。美铝公司,这家世界最大的铝业公司,宣布计划在特立尼达岛建一座10亿美元的冶炼厂,在冰岛破土动工再建另一座--第一座是在20年前建的。然而,与此同时,预期供应在随后几年还是会缩小。美国最后一座铅冶炼厂是在1969年建的。据报道,过去几年搞的矿藏勘探,实际有一半多都是在找黄金。

●糖。近来,你可听说过有谁开了一座甘蔗或甜菜种植园?供应正在减少,据估计,世界糖市场在2004~2005产季产量预期下降340万吨--需求将超过供应,10年来这是第一次。糖还成为一种能源商品,用来制成乙醇,一种清洁的酒精,纯乙醇可以为配备特殊引擎的汽车提供动力,也可以与汽油混合制成“汽油醇”。世界上超过60%的酒精是用糖制成的。巴西,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产糖国和糖出口国,已经把一半的糖作物用于提供国内汽车动力。到2005年,在巴西新制造的大众、通用和菲亚特汽车有60%将成为“柔性燃料”汽车,能用汽油醇做动力--随着石油和汽油价格的上涨,这个比例还会增加。日本也承诺使用更多更清洁的酒精燃料,并把它作为新的排放标准介绍推广,以配合《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的最后期限。巴西产业组织已经在中国促销酒精。(酒精在美国的使用也在增长,不过大多数用玉米制成。)更多糖用于汽车燃料意味着糖出口会更少,糖价会更高。

供应减少,需求增长,渠道里没有存货。对于商品投资者来说,快乐的时光已经万事俱备。供应链上的瓶颈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世界各国没有足够的船只运送现有的商品到其目的地,那些还在营运的船只会耗光更多更贵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