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金融让谁富有
3424100000023

第23章 突围:绿色模式 (3)

符节--一种早期信贷的雏形就此建立。《大英百科全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信用卡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个别行业中开始出现,比如石油企业和连锁酒店发放信用卡给它们的客户……”

那是1920年,在美国出现了一种类似金属徽章的筹码,上面写有“先购物,后付款”的字样--通过赊账的方式购物的系统被引进美国。当时美国的一些商店和餐饮店为了招徕顾客以推销商品、扩大营业额,有选择地在一定范围内向顾客发放信用筹码。不过,其使用范围仅限制在发行筹码的商号或加油站,在这里,人们凭信用筹码赊购商品,并按期付款。这就是信用卡的前身。

据说第一张信用卡是由“大食客俱乐部”(Diners Club)发行的,这张卡的发明者是大食客俱乐部的创始人--弗兰克·麦克纳马拉。关于他的发明,网上流传着不同的故事版本,都与吃饭紧密相关。后来,他的信用卡公司便用了与吃有关的名字。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次弗兰克请客吃饭,却偏偏忘了带钱包,因此他在付账时尴尬万分。通情达理的老板解围说:“我知道你的信誉一向非常好,所以这次不结账没有关系,下次来的时候一起付吧。”这次的意外情况使弗兰克得到了启发,他和朋友施耐德合作,在纽约创立了大食客俱乐部,为200名会员发放可证明其身份和支付能力的小卡片,这样会员在纽约的27家餐馆用餐时便不需要携带现金,他们只要到一定的时候跟大食客俱乐部进行一次性清账即可。这个网络就是后来的大来信用卡公司,也是第一家信用卡公司。

这种卡采用每个月结清全部欠款的方式,从技术上来讲,它只能算是收费卡,而非信用卡。信用卡得到普及是从1970年标准磁条系统建立后才开始的。但磁条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产物,那时伦敦交通管理局首先安装了磁条系统,到了60年代末,美国旧金山湾区捷运局也安装了磁条系统,并用硬纸做成与信用卡尺寸相同的通行卡,磁条承载信息的时代便由此开启。正是由于磁条技术的推广使用,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商品与服务交易才能顺畅地进行。

然而,就像今天的中国一样,信用卡走进美国的千家万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美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至今,信贷消费额已达17000亿美元,这一过程总共花费了50多年的时间。

在1958年,第一张真正的信用卡--美洲银行卡在美国被发行并得到广泛接受(1959年,发行方允许使用者慢慢支付信用卡欠款余额,1977年,这种信用卡被改为维萨卡)。60年代初,信用卡的广告大多面向在外旅行的人员,其目的并非提供真正的信贷。广告商“一卡在手,简便旅行”的口号,一夜之间就使美国运通和万事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当信用卡业务发展到70年代中期,发行方盈利的目的开始取代方便人们携带与开展流通的初衷。由于信用卡行业竞争激烈,信用卡公司往往以提供奖励等手段吸引新用户,这些奖励措施包括向累积一定飞行里程积分的用户赠送免费机票和礼券,或返还现金(根据其年消费额,信用卡的使用者每年最高可获得1%的现金返还)。然而在高额的信用卡欠款利息面前,那种奖励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凡事都要赶早,人们信贷消费的习惯也要从小开始“培养”。信用卡公司为了牟利,将大量的广告宣传品邮寄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甚至在大学门口摆摊位,以赠送各种礼物为诱饵,诱使还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落入它们的圈套。只要这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上钩,那么少则10年、20年,多则一辈子,他们都将深陷信用卡陷阱而无法脱身。

如今,美国的这套做法已然蔓延至中国。目前中国大约有15%的大学生拥有信用卡,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大学生本无收入来源,一切费用均来自父母。发卡银行为追求信用卡发行量,不负责任地在各个大学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而在校大学生根本无法负担3000~5000元的透支额度,最终还是要由父母为他们的超额消费买单。最为恐怖的是,一旦养成信贷消费的习惯,他们再次上当,落入发卡机构设下的圈套就在所难免了。发卡机构诱使年轻人上钩的惯用手段,无非是让他们相信以下这么几点:

陷阱一:有信用卡欠款没关系,毕业后我一定能还清欠款。

当年“先购物,后付款”的口号发展到今天,变成了一种诱惑,促使美国的年青一代,特别是18~24岁的大学生放开手脚进行信贷消费。毕业后获得5位数年薪的前景,足以诱使年轻的学生掉进透支的陷阱而浑然不觉。在毕业后找到好工作之前先消费的做法,使大批学生还未走向社会便已背负债务。美国25~34岁的年轻人目前平均拥有的信用卡欠款为2万美元,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47%;将近1/5的年轻人背负着“困难的债务”,他们要用未来赚得的24%的收入来偿还这些信用卡欠款。

陷阱二:我只要支付了最低付款额,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在信用卡账单上的付款方式一栏,持卡人可任意选择付款方式:全额付清或支付最低付款额。如果选择后者,那持卡人必定会掉进陷阱。当然,如果持卡人为了2000美元的信用卡欠款每个月按时支付55美元的最低付款额,那么他在账面上绝不会惹麻烦。但是在今后20年,甚至30年中,他就将被18%的利息“吃掉”,多偿还2600美元。如果把这笔账倒过来算,一个大学生在23岁毕业,并且没有任何债务,每个月还定期存款55美元,而不是等到43岁再存款,那么他的境遇将截然不同。

陷阱三:我需要!

信用卡的信贷额往往诱使年轻人忽视一个字--“贷”。他们误以为只要在信贷额以内,他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疯狂购物。前几年,“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在中国流行了好一阵子。但是如今,无数“美国老太太”在进天堂之前就已经搬出了大房子。

加利福尼亚州有一对夫妻,夫妇俩带着两个孩子外加一条狗,住在总面积有37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里,另外还一共拥有3辆车,夫妻俩上班时各开一辆,逢周末出行时全家开辆大车。在2009年,男主人失业,后来无法找到与原来的薪水相同的工作,硬撑了一年后不得不拍卖房子,准备搬入90多平方米的公寓暂住。近两年在美国,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可有意思的是这对夫妻在搬家前出售过私人物品,这些东西却令人感慨不已。

准备购买其私人物品的人走进偌大的院子,首先看到的是一排电脑,总共有十几台,电脑边摆放着4台很大的平板电视,4套不同的音响,此外,游戏机、游戏软件及配套物品应有尽有,这些东西足以让他们开一家小型的电器商店。很显然,这一大摊东西属于家中的男主人。但女主人的一大堆鞋子也不甘示弱地竖在鞋架上,五颜六色、款式各异的鞋子总共有将近200双。同时被出售的还有不计其数的各式服装,有些甚至连价签都未剪掉。

这个家庭就像是加利福尼亚州的经济状况的缩影,其已进入破产的倒计时阶段,而整个美国的现状又恰似加利福尼亚州。我们与其说那对夫妇举行的是搬家大拍卖,倒不如说他们是对信贷消费的方式进行全面清算,是对追求奢华享受的消费模式进行全面清仓。这正应了一句俗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陷阱四:我只拖延了一点时间,并没有打算不还款啊!

发卡机构惯用的手段是以低利率来吸引新客户。但是低利率通常只适用于客户开始使用信用卡的头6个月,也可能是头12个月。如果持卡人不按期支付欠款,那么欠款利息可能高达24%,甚至30%。包括花旗、美国银行在内的大型金融机构简直像从前放高利贷的机构,已经能得到三分利了。

这些唯利是图的发卡机构为追逐利润,简直是不择手段,其牟利的基础已从简单的循环信贷形式发展成具有复合作用、平衡不同利率的复杂金融工具。发卡机构往往诱惑人们把其他机构的信用卡欠款余额转移过来,答应在一定期限(通常为3~6个月)内向他们提供相对较低的利率。但事实上,在这个期限过后,发卡机构便有权任意调整利率,持卡人被迫面临这样的调整,几个月之后,当他们发现利率大幅提升时,他们只能连连跳脚。

但美国的信贷消费模式已然成形,截至2008年7月,美国的个人信用卡债务已接近1万亿美元。这一数据简直能让人吓一跳,中国傲人的外汇储备有2万亿美元,而美国的个人信用卡债务是中国外汇储备的一半。随着金融危机不断恶化,美国的失业率显著上升,无力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消费者比率也就日益升高。信用卡违约金额在2008年就高达410亿美元,而据相关机构较早时候的预测,2009年的违约金额更将上升至960亿美元。如此一来,信用卡公司及银行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美国运通公司在2008年第三季度不得不宣布自己亏损15亿美元;美国银行也在这时销账30亿美元,销账金额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0%。美国银行的发言人鲍勃·斯蒂克勒说:“……恢复盈利需要一段时间……”

然而,银行和信用卡公司恢复盈利的手段就是上调利率。信用卡消费组织的一项调查发现,37%的信用卡公司纷纷全面上调利率,即使对信用记录较好的消费者也是如此。这一惩罚性的手段迫使一部分家庭和个人走向破产。2008年,多达130万美国人申请了破产。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在寻找专业公司帮助他们清理债务,大量的信用违约可能导致下一场危机。

比较“幸运”的是,美国消费者有《破产保护法》,一旦个人或家庭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就可以申请破产保护,这样债主便不能再向他们逼债,最终得由法庭出面作出合理的判决,使破产者获得重建信用的机会。因此在美国(加拿大也类似),被债务逼得妻离子散或自杀的案例非常少。

而中国的情况不同于美国,还不起债的人无法申请破产保护。在中国,儿子欠债老子还,老子欠债全家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知有多少家庭因此破裂。而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我们提倡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保证家庭和谐,不然这就成了一句空话。

中国台湾比中国内地更早发展信贷消费,“卡奴”一词还是源于台湾。

台湾地区的金融机构将连续3个月无力支付信用卡的最低还款额的消费者称为“卡奴”,台湾的“卡奴”人数已接近100万。报纸上经常有这样的报道,年迈的老奶奶因卡债杀死自己的亲孙女,年轻的主妇因卡债拉着子女跳楼自杀……每一个案例都触目惊心。“卡奴”绝望地挣扎在自杀—犯罪—抗争的状态边缘,因为无力偿还卡债,有人流落街头成为游民,而更多的“卡奴”因债台高筑恐将患上抑郁症。他们的命运反映了人性的弱点,更折射出信用卡债务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随着信用卡在中国的普及,华尔街创立并鼓吹的信贷消费模式也像美国的情况一样,在中国开花结果了。中国在1985年才发行第一张信用卡,信用卡得到全面普及大约是在2003年。在那之后的短短几年间,“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诱惑,已经让无数人在房贷、车贷、装修贷款、旅游贷款、信用卡等信贷产品的冲击下,沦为房奴、车奴和卡奴。

而消费者用信用卡购买的最大宗商品就是汽车了。中国某些专家学者声称:与美国相比,中国的信用卡在银行总资产规模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尽管信用卡的信贷总额已经接近7000亿元,但这只相当于美国的1/8,真正具有潜在风险的信贷额仅占很小的比重。因此,美国的信用卡危机对中国的信用卡产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可控的。毕竟,汽车业作为整个经济中直接刺激消费的产业,能够带动100多个行业的发展,例如钢铁、电子、化工、橡胶和玻璃行业,以及汽车座椅的生产拉动的纺织业和皮革制造业。

2008年8月正值汽车销售的淡季,而各个银行纷纷受到这些专家学者的鼓舞,推出新的信贷产品。深圳发展银行推出个人贷款超值解决方案,以新的车贷产品吸引消费者:在北京,消费者购买一辆奔驰汽车时仅需首付全款的25%,就可享受5年的超低息贷款;或者如果选择首付50%,并在第二年还清贷款,那么消费者在买车时便可获得免息优惠。

在南京,招商银行独家推出名为“车购易”的方案,想要买车的消费者只需月供1666元,就能开走一辆凯美瑞;消费者如果选择月供1250元,就可轻松地拥有一辆雅力士。而南京还有一家银行,更是为信用卡用户提供了“零利息、零担保、零房产抵押、零手续费”这样的多重优惠条件,消费者最快两天之后即可提车,也无须提交烦琐的审查资料。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则推出了“直客式”车贷,这一贷款形式是把汽车当成抵押物,贷款期限最长可达5年,这样一来,消费者就能够绕开许多中间环节,从而直接省却5%的购车费用。

各大银行频出新招,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汽车金融公司,如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大众汽车金融公司以及福特汽车金融公司也不甘示弱。一场争抢车贷客户的较量开始了。

汽车金融公司的优势在于其要求的首付比例低,贷款期限长,但贷款利率却比银行高出3%。比如那时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是7.36%,汽车金融公司的贷款利率则为10.36%。在现阶段,一般的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为7.02%~8.02%,通用汽车金融公司的贷款利率却是13.71%,几乎比商业银行高出一倍。

还记得吗?汽车金融公司里有挺进中国的外国资本,就拿通用汽车金融公司来说,美国的通用汽车占了40%的股份。它们先用较低的首付比例诱使客户上钩,然后以高利率咬定这些客户,贷款期限拖得越长,它们就赚得越多。许多消费者根本不懂利率的杀伤力,往往等贷款手续办理完毕,才感觉到自己被高利率牢牢套住,此时他们后悔已经没用了,合同都签了。信贷消费的危害,就在于它扭曲了市场上真正的供求关系,使原本毫无购买力的消费者,靠银行提供的信贷似乎获得了消费的“能力”,这样一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便失去了自动调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