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开启的禅
3424400000015

第15章 执杖牧牛

有心解禅

“哞……”这天清晨,远远的石桥那边,有农家牵着牛路过。

阿薰听到了很亲切,还记得当时它来禅堂之前,在铁匠家也听到过牛叫。铁匠家门口总有来往的农户,来让铁匠打农具。

阿薰又想,多亏自己不成器,没有被打成马掌或者牛鼻铁环,要不,不仅听不到这么多故事,还经常会被吆来喝去的。记得铁匠还曾经要把自己打成供人尿尿的夜壶,罢罢罢,阿薰皱了皱小鼻头,不愿意再想下去了。

老人家已经坐下来,泡好了茶。

“有一天,福州长庆大安去找百丈山怀海禅师,大安当时还没有开启证悟,还在学习。他问怀海:‘我想要成佛,要怎么做才能成佛?’其实,这里的佛就是觉者,怀海禅师就笑着说:‘你就像骑着牛在找牛,怎么找得到呢?’”

阿薰奇怪:“这跟牛有什么关系?”

老人家细心解释:“牛在天竺是圣者的代表,它在路上走挡着路,人不能赶它的。用在修行上,牛代表我们体性清净的心体。如果心不清净的话,执著于开悟,就是骑牛找牛。”

“大安听了之后,继续问:‘识了牛以后又如何?’怀海就说:‘就是人骑牛回家。圣境在空内,你怀着空的心才能回到老家。骑着有为、执著的那部分走,只会越走越远的。所以悟到空以后才会以佛性的空,回到本来的老家。’大安又问:‘那在开悟认识牛以后,也就是体悟到空,但还没有回到老家,这中间该怎么修行呢?’”

阿薰想,对啊,原先不知道有了牛,现在知道自己骑着牛,但是还没有回家怎么办?

“怀海禅师答:‘做牧牛的人,拿着杖看好自己的牛,不要踩坏了庄稼。’”

阿薰似懂非懂,依旧浑噩:“这是什么意思呢?”

老人家一笑:“大安禅师听完这些话,就不再多问了。既然有疑惑,看来阿薰你还要继续听故事啊。”

老人家站起身,说道:“很多公案故事中,见性的智慧并不在话语当中,而在于不问,不求。当你心中什么也不必知道之时,自然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了。”

言罢,离去。

“可是,我对这个世界有很多想法和好奇,怎么可能不问不求呢?”阿薰小眉头一皱,有点小纠结。

“哞”声更响了,那牛显然已过桥,离禅堂更近了。

一心接茬

读完这个小故事,你有何感悟?

结合自己的经历,你想到了什么?

每一段经历都是一个贝壳,贝壳的外表不一定都漂亮,里面却都藏着闪光的珍珠。

这一次,你在自己的经历中发现的珍珠是什么呢?它带给“今天的你”的智慧提醒又是什么呢?

回到书中的故事,你的禅心获得了哪些开启的顿悟?

来,再随便听听浑噩阿薰的胡话,解解馋好不好?

无心解馋

烦恼之所以能干扰我们,在于我们有所求。

有所求,得到或者不得都会烦恼。

不得,执著此念,烦恼;

得到,不过如此,烦恼。

无所求呢?

不妄想,看什么值得思量。

无所求,看什么所得如何。

可否什么都不必知道,任运流转?

可否什么都不再强求,顺其自然?

不必知道,

是不是最大的不知道,又是最大的知道呢?

南台静坐一炉香,

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除妄想,

只缘无事可思量。

--南台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