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社会经济现象,都受客观规律支配。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竞争的企业,或者说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竞争行业的企业。经济学里面有一条“零利润定理”,说的是竞争行业的平均利润一定要趋向于零。所以,有钱赚的时候赶快赚,喝着这口“头啖汤”的时候,就要赶紧升级换代,炮制下一锅“头啖汤”。不然的话,就只能和别人拼成本,只能受煎熬于竞争激烈的“微利时代”了,落得个“零利润”局面,甚至可能倒闭。“零利润定理”就这样激励竞争企业励精图治不断创新,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需求。
既然多数企业生意难做,为什么垄断企业却还可以那么潇洒呢?这只因为“零利润定理”说的是竞争企业,管不着垄断企业。竞争企业的经济学特征,是他们的产品必须接受市场给他们的价格;而垄断企业的特征,是他们为自己的产品制定价格,让市场接受。所以,竞争企业如果生意难做,只好打碎了牙和着血自己吞下去,而垄断企业嫌赚头儿小了的时候,可以想办法提价,提价以后,企业“效益”当然就上去了,哪怕社会效益因此遭受很大损失。
垄断企业“想办法”提价,曾经可以是说提就提,一句“经上级批准”或者“奉上级指示”放在前面,再不必顾忌什么。现在面对民众的觉醒,则多半是通过叫苦来提价,“成本上升啊”,“生意难做啊”,“没有办法啊”等等。可是如果竞争企业生意难做了,他向谁叫苦去?
既然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那么是不是我们只能听之任之呢?那倒不是。经济学上说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是就自由市场经济的形态说的,也就是说如果任由市场说了算,垄断企业一定按照自身利益制定价格。
市场本身,可以说是“唯利是图”的,引导资源,哪里好赚钱就奔哪里去。单就全社会的财富创造而言,这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可以创造比较多的财富。问题是创造的财富怎么分配?在财富分配这个重大问题上,市场是向经济的强者倾斜的,有“赢者通吃”的倾向。所以,如果社会分配单凭市场来做,将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所以,贫富差距太大,就是社会不公。
概而言之,市场自己不能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所以现代经济学崇尚“混合经济”,强调对垄断现象不能自由放任。事实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都对垄断企业实行严格的规制,首先是不能任由他们随意定价,其原则是要与社会平均的赢利水平持平。
鼓励和保护竞争,实现社会公平,是政府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职责。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就寄托在这里。正是出于鼓励竞争和实现公平的考虑,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但非常严格地规制电力、烟草这类受权垄断的企业,而且严格规制微软这样依靠技术实现垄断的企业。
严格规制的另一方面,就是垄断者要履行“垄断者责任”的规制。对此,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过了。
垄断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的高工资,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这个问题关系社会稳定,急需我们认真研究,妥善解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我想,劳动部负责同志之所以出来讲话,也有这个意思。
不要说10倍了,就是5倍、6倍地高于全行业平均工资的差距,也是非常厉害的收入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平均来说一个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怎样,不是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而是看他能否进入垄断行业。劳动市场上这种扭曲的激励机制,侵蚀了社会分配的贡献原则和效率原则,造成行业间巨大的社会不公。除了制度以外,劳动者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劳动市场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率的配置,一定会拖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后腿。
因为贫富差距关系社会稳定,所以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不仅垄断带来的行业贫富差距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本事大的人和本事小的人的贫富差距,也在调整和控制之列。这种调整和控制务必掌握一定的度,特别是不能让弱势的一方活不下去。贫富差距长期处于危险边界的社会,是不稳定的社会。社会如果不稳定,发展就无从谈起。
前面我们谈到改革开放之初先行一步的就容易赚钱。为什么现在大家不批评这些因为先行而发财的人呢?的确,那时候可以说有一种先行和后行的整体差距。其实当时后行的许多人也有不满,也有许多人嘀咕。不过从道理上说,先行先富,正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正是后来我们经济腾飞的“第一推动”。想想原来僵化的局面是怎么解冻的?先行一步的人们贡献至少很大。如果社会不鼓励、不奖励先行的人们,难道反而奖励因循守旧的人吗?可以说,他们因为先行得以先富,是我们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所在。
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熏陶,群众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所以虽然当初后行的一些人曾经嘀咕,曾经不理解,但是最终他们不会指责先行先富的情况。
那么,改变行业平均收入水平巨大差距的办法在哪里呢?在这一点上,应该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同志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体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但是如果真的以为通过深化企业薪酬改革,就可以切实解决行业平均工资水平差距太大的问题,那就没有把好脉,没有开好方子,因为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因为企业薪酬改革,原则上只是企业内部的事情。
但是我宁愿相信,劳动部??责同志强调深化企业薪酬改革,只是因为发言的场合是“薪酬管理高层论坛”。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难度。事实上,要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解决这么一个关系全局的大问题,实在是太为难他们了,因为这个问题不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能够解决的。他们能够和广大人民站在一起,奔走呼号,就值得我们表示敬意。
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
我国行业收入水平差距太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垄断企业没有受到严格的规制。难怪在许多居民看来,我们的一些价格听证会,只不过是“合理”提价的前奏曲,很难体现规制的严格性、权威性和社会公正。有些垄断提价,更标榜“该涨就涨”,“不需要听证”。在这种“软规制”的社会条件下,垄断企业继续享受着超额利润。既然这样,那么无论它怎么改革内部的薪酬制度,还是会保持比社会平均水平高很多的平均收入水平。
所以,出路不在于“薪酬制度改革”或者“分配制度改革”,而在于对垄断现象的严格规制。问题是人类历史上对垄断现象的严格规制,迄今只有在权力制衡的法治社会才能够做得比较好。行业收入差距太大的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症结全在这里。
怎样实现对垄断现象的严格规制,实在是一个需要研究的社会课题。因此,垄断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高工资的态势,在短期内不可能根本改变。这是因为权力制衡的法治社会离我们还比较遥远,而在一元化政治格局下如何实现对垄断的严格规制,还是一个尚未认真提出的课题。我对于政治学是外行。比如说我们虽然知道权力制衡的法治社会是比较理想的社会,但是对于怎样走到这个远景,还需要认真地做许多深入的研究。即使是政治学的学者博士,恐怕也需要本着“如履薄冰”的心态探讨,切忌浪漫行事。这是急不得的,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至于在一元化政治格局下如何实现对垄断的严格规制,即使在正式“立项”以后,也要经历细致、缓慢、小心翼翼地尝试。毕竟,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体制改革,利益的根本性调整,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