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你身边的经济学
3426100000012

第12章 垄断和国企(2)

出门几天,凌晨回到家里,看到“广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红字印刷的一纸“缴费通知书”,知道当天已经是缴费的最后一天,否则该公司“将依据《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管理暂行办法》予以停止服务”。

不敢怠慢。于是胡乱睡了几个钟头,就按照通知书上写的地址,赶去缴费。通知书上手写的缴费地址是“海印桥南海联路193号明珠花园海棠阁707”。我走到海印桥南的海联路口,看到门牌号码很小,于是就沿着海联路东行,一路数着号码,终于走到193号。可是周围看看,不像是“明珠花园”这样一个住宅小区,而是一些小商铺。我问坐在商铺前面一位年龄和我相仿的老伯,“海联路193号明珠花园”在哪里,他指着我走过来的方向说:“明珠花园在海联路那边的尽头,多少号我不知道。”谢过老伯我掉头走了几步,又走进一家药店问路,店员开始以为我买药,后来知道我是问路,也告诉我走到海联路的西头右转,才是明珠花园。

从海联路西头入口到海联路193号,少说也有200米路。就这样,我这么一个办事不够精明的老头儿,被折腾着在大热天多走了一里多的路!

到明珠花园海棠阁707,我问广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在这里收费写单据的女职员,为什么明明不在193号却要写193号?她说她也不知道填写通知单的同事为什么这样写,她只知道明珠花园不在海联路193号。她所言不虚,这的确不是她的责任。如果她作为广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公司训练有素的雇员,她会向上反映有同事写错地址让用户多走冤枉路,但是我估计他们公司不会那么注意培养员工的这种素质。

于是我只好自认倒霉。回到家里,清洗了臭汗,坐下来想看看电视休息一下,哪知道熟悉的节目不知道去了哪里。真是“好事”成双。原来就在我出门的短短几天时间里,广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发射信号又调整了频道。我们这样的老头子,记忆电视信号的频道排列比较困难,有点恐惧。于是我只好拿来记录他们电视信号频道???卡片,逐个核对一番。其实广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已经改动过几次电视信号频道,这次又一下子变动了十几个,让我的频道卡片,被涂改得密密麻麻。

其实,他们还不止改动频道排列那么简单,因为他们取消一个电视节目,更换一个电视节目,都是家常便饭。一些节目被顶替,一些好节目看不到,都是这种服务使然。

更有甚者,无论改动电视节目频道的排列,还是取消或者更换电视节目,这些公司从不与用户商量,甚至都不通知用户。这难道不是霸王行为吗?

讲了这么两个小故事,读者不禁要问,它们与垄断企业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很大。只要想想,竞争企业敢不敢这样“忽悠”他们的顾客,我们就明白我国的垄断企业实在霸道得很。

上述缴费通知书里面提到,如果用户未能依时缴费,该公司“将依据《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管理暂行办法》予以停止服务”。不知道该公司有没有相应出台并且公布类似《有线电视基本服务管理暂行条例》这样的文件,以告用户?总不能只是管理“维护费”而不管理“服务”吧?现在,舆论感叹“霸王条款”,其实,有条款还可以让用户评头品足。上述那样的霸王行为,根本用不着条款,让用户连出气的地方也没有。你说是不是?

借此机会,感谢给我这个老头子指路的老伯和店员。守望相助,难得的是一丝邻里温情。

建议“局部垄断”的说法

当前,除了环境质量问题以外,房地产价格飙升已经成为一些城镇最引人关注的民生问题。以深圳为例,楼价在短短的半年之内就上升了50%,世所罕见。在楼价前几年就带头飙升的杭州,人们很早就发出了“杭州人住不起杭州楼”的感叹,这里所说的杭州人,狭义地指“土生土长”的杭州人。

关于楼价飙升,大体上我们可以提出“楼价为什么飙升”和“楼价是否应该飙升”这样两个问题。前面“楼价为什么(能够)飙升”这个问题,属于实证经济学的研究;后面“楼价是否应该(让它)飙升”这个问题,属于规范经济学的研究。目前人们的讨论,往往把两方面的讨论混杂在一起,不容易把问题讲清楚。

本文集中讨论楼价为什么能够飙升,提出地域的局部性垄断是楼价飙升一个重要原因,并且建议使用“局部垄断”这个术语。

大家知道,向市场经济转轨以来,市场上许多耐用商品的价格一路下行。最典型的如家用电器,同样屏幕尺寸但是性能好得多的电视机的名义价格,要比20年前性能差得多的电视机低很多,而同期消费者平均的货币收入水平,却提高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家用电器的价格一路下行,是市场竞争的结果。现代经济学的“零利润定理”告诉我们,凡是竞争的行业,企业的利润一定会趋向于零。难怪众多企业都惊呼“微利时代”到了。严酷的事实是,“微利”还算不错,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微利”也将不保。

与竞争行业生意难做的情况相反,商品房这种耐用商品的价格却在大幅度飙升,房地产的利润越来越高。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房地产不是竞争行业,所以它不服从现代经济学的“零利润定理”,“零利润定理”只适用于竞争行业。

按照定义,垄断企业是指那些在市场上占有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企业。可是任何房地产企业,都没有占有整个房地产市场超过两位数的市场份额。这也是房地产企业能够一再表白自己不是垄断企业的借口。但是我们要指出,房地产之所以特殊,房地产之所以不受竞争规律的支配,就是因为房地产的垄断性。具体来说,房地产在地域方面具有局部垄断的性质,而局部的垄断同样是垄断,局部垄断同样会给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

让我们以大家熟悉的自行车保管费的例子,说明什么是对地域的局部垄断以及为什么局部垄断同样会带来超额利润。

十多年前“山地自行车”刚刚在我国市场出现的时候,山地车比普通自行车时髦得多也昂贵得多。当时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广州市的自行车保管站白天保管一次自行车收取的保管费,普通车三角,山地车五角。大家知道在那个时候,大众品牌一般质量的普通车大约卖200多元,而刚刚时髦起来的相当粗笨的山地车,却要卖600到700元,好一些的可以卖出超过1000元的价钱。既然如此,理论上自行车丢失要负赔偿责任的保管服务,对普通车收费三角,对山地车收费五角,在比例上也讲得过去。

可是很快就时过境迁,山地车虽然仍然时髦,身价却由于竞争而一落数十丈,并不比普通车贵多少了。这应该是当初山地车太好赚钱吸引了太多企业竞相建设生产粗笨山地车的流水线的缘故,符合现代经济学“零利润定理”的预言。读者是否同意这个看法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很不错的山地车后来只卖200多元的事实。

山地车的价钱很快降下来了,降到和普通车差不多,但是因为有关部门没有应这个变化修订自行车保管费的规定,山地车的保管费却依然比普通车高出一大半,表现出一种“价格刚性”:虽然过去制定比较高的价格的理由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既然保管站能够理直气壮继续收取比较高的价格,它就要收取比较高的价格,才不管你说的什么道理。

山地车本身的价钱降下来了,但是山地车保管费却不降下来,最关键的因素是自行车保管的服务带有一定的垄断性。比如你骑自行车到一个商场去,这个商场的自行车保管站就垄断了你要在这里存放自行车的市场需求。他处在垄断的位置,就有“宰”你的条件。自行车保管费是行政管理的价格,上级主管部门不去调整,下面就照收不误,绝不客气。

进一步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谁别出心裁地下令山地车必须保持600元以上的价位,不许降价,这样的行政价格能否保持呢?答案是:不能。因为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竞争很厉害,谁不降价,谁就要被市场淘汰出局。但是自行车保管费的情况却完全相反,仅仅因为没有人下令降价,山地车保管费就能够保持比普通车高很多的价位。山地车销售价格即使要求它不降它也要降,山地车保管费却只要不要求它降价它就不可能降价,差别在于一个处于竞争的位置一个处于垄断的位置。每个自行车保管站都垄断了一块地盘,这种局部垄断,是自行车保管费的“价格刚性”能够成立的根本原因。

在任何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如果供求形式朝着供大于求的方向发展,价格就一定下跌。个别厂商不肯降价,不肯讨好顾客,那就一定被市场淘汰出局。不要说自行车,就是电视机、空调、冰箱、DVD等各种没有特许专营权的商品,无不遵循这样的规律。但是带垄断性质的企业,却可以坚持不降价,可以不怕得罪顾客。自行车保管是一个例子,电视节目信号的有线供应是另一个例子。2006年,我们所在地区的有线电视节目供应商,不做任何说明,就切换了原来颇受观众欢迎的一个国内的卫视节目。你看,它就敢这样做,不怕顾客不高兴。

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竞争得厉害,不能不降价,但是自行车保管因为带有对地域的局部垄断性质,从而它可以不降价;电视机的生产和销售竞争得厉害,电视机要千方百计令消费者满意,但是目前有线电视节目的供应还带有局部垄断的性质,从而它可以一意孤行,不怕得罪顾客。从自行车和自行车保管、电视机和电视节目信号这些对比的例子,我们可以理解局部垄断同样是垄断,局部垄断同样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道理。

自行车保管站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企业”啊,即使那么“微小”,它却切切实实垄断了一个地方的自行车保管服务。垄断了,你就没有办法。

房地产的局部垄断,是对地段和位置的垄断。这种局部垄断,同样带来高额利润,而且比自行车保管厉害得多。不是说做房地产的格言是“Location,location,and location!”(“地段,地段,还是地段!”)吗?垄断了一个好地段,怎么会不奇货可居呢?

事实上开发商可以利用这种局部垄断,进一步采取一些手段,比如说提高空置率的办法,减少住宅供应,迫使房价上升。提高空置率是很容易做到的,例如标出天价,让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这样做不仅提高了空置率,也有效地抬高了房价,让整个房地产进入“高房价——高空置率——更高房价”的循环。当然,还可以干脆就散布已经大部售出的虚假信息,只放很少房量应市。

经过二十多年转型市场经济的洗礼,大家已经知道,竞争行业的企业要赚钱,就要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以便把自己的商品的价格降下来,以赢得顾客的“货币选票”。房地产也不是没有竞争,那么为什么地产商基本上不采取价格竞争的办法呢?

的确,地产商之间也是有竞争的,但是首先因为各自垄断一定的地域,他们之间的竞争就不是完全的竞争,具体来说不是经济学教科书上面说的那种“同质商品”的竞争。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他们之间的竞争是一种重复博弈的竞争。学过博弈论的人都知道,在目前这种如果联手提高空置率参与博弈???所有开发商都能够得到很大“甜头儿”的背景下,重复博弈很快会诱致博弈各方达成默契,联手采取有利提高楼价的动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我在《人人博弈论》里面关于重复博弈诱致博弈各方达成默契的介绍。默契之下,地产商们都能够享受“高房价——高空置率——更高房价”这个循环带来的超额利润。

房地产的局部垄断性质加上地产商之间默契动作抬高房屋价格,都是当前楼价飙升的重要原因。

小如自行车保管,中至电视节目信号的有线供应,大到房地产,经济生活中这种个别企业占有市场份额看起来并不大的“非典型”垄断,其实相当普遍。之所以说占有市场份额“看起来”不大,是因为它其实很大,问题是你头脑里面的“市场”是什么。还是以自行车保管为例,如果你头脑里的自行车保管市场是整个城市的自行车保管,那么的确任何一个自行车保管站在这个笼而统之的大市场里面,份额很小。可是这种分析没有多少意思,这个笼而统之的大市场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它不能够说明自行车保管的价格刚性。每个自行车保管站,都垄断了自己的地盘,在它的地盘,它占据百分之百的市场份额。

房地产更是这样。如果你头脑里的房地产市场是整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那么的确任何一家地产商在这个笼而统之的大市场里面,份额很小。可是这种分析有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深圳楼价水平突破每平方米两万元、其他一些城市的楼价水平突破每平方米一万元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在国内别的地方找到楼价只有一两千元的楼盘。可是这些楼价只有一两千元的楼盘的存在,对于深圳这些地方的楼价,影响真是微乎其微,只能忽略不计。所以,头脑里这个笼而统之的“全国房地产市场”,对于我们分析许多地方楼价飙升,没有什么意义。

鉴于人们对于市场的认识,往往难以区分市场的实际分割,往往不自觉就把市场理解为笼而统之的全国大市场,我们建议使用“局部垄断”这个术语,突出“局部垄断”是垄断了上述所论的分割了的市场,而不是垄断了笼而统之的那个全国大市场。但是它们都是垄断。使用“局部垄断”的说法,对于理解当下房地产楼价飙升,应该有一些帮助。

高工资源于缺乏制衡的垄断

2006年夏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在第三届薪酬管理高层论坛上指出,当前我国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的问题比较突出。这说明,我国行业平均工资水平差距巨大的问题,已经引起民众和政府高层的高度关切。

步正发副部长引用的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两三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更大,因为生意难做的企业薪外福利也就少得可怜。某市电力公司一名普通职工,月工资已经接近6000元,加上奖金、住房公积金及各种补贴后,年薪可达15万元,相当于全国职工年均工资的10倍。

现在人们经常抱怨垄断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太高,背景是其他多数行业的“生意”难做,平均工资水平很低。回想改革开放之初,谁要是能够先行一步,不闹个盆满钵满才怪。那时候看别人“发财”,好像相当容易。但是自十多年前开始,许多企业都开始叫嚷“进入微利时代”,他们都在苦苦竞争,都在努力挣扎。但是这时候他们却发现,垄断企业还是潇洒得很,因为垄断企业“独此一家”,不需要和别人竞争。垄断企业一方面收入比人家高许多倍,另一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并不比人家大。对此,其他行业自然觉得非常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