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我本阆苑一仙草——黛玉外传
343300000136

第136章 共西厢,妙语迷双玉2

宝玉听了半信半疑地道:“果然吗,那些书中也内藏乾坤?果然有警句妙语,不为沽名钓誉,闲来无聊,随便翻翻,倒也使得。”

我听了,不禁扑哧一笑,直笑弯了腰,原想打趣他几句,怎耐指着他,不等说出话,又笑弯了腰。

宝玉看见,自言自语道:“玉宝学舌?宝玉学舌……好呀,妹妹竟据经论典变着法骂我。”说着,便要来挠我的痒,我忙噤声于林间花丛绕来绕去,霎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的宝黛林,笑语自不断,芳菲自娉婷。不过片刻,我已不胜困乏,忙止步道:“好哥哥,我再也不敢了,你且饶我这一遭吧。”

宝玉原不是真的想挠我,见我这样,也不计较,略歇上一歇,因想起残红且未曾拾尽,花冢未就,且与宝玉拾这一径的残红,只撇一下那一春的芬芳于手上心间。刚收完一囊,一阵风吹来,落地又是一层落英,忙又重新扫来装进花囊。夜间风急,料想定是绿肥红瘦,花落尽不知有多少,这一处的落红尚不可收尽,更何况普天下的残红。对于一朵花,一瓣残红来说,一杯净土掩风流,埋香于净土,且存金玉质,竟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奢望。园中如花

般娇艳的姑娘们,又将是何遭遇,可得存玉质洁心?

“妹妹,且把你的花囊拿来与我这个一起埋了吧。”听见宝玉的声音,我这才回神,拿了花囊过去。

“潇湘妃子饯花埋香之处,妹妹居潇湘馆,又有潇妃竹掩于馆内,倒也只有妹妹可配得上潇湘妃子之四个字。埋香倒还罢了,为什么又写饶花吗,虽应时倒不应景,不如改作潇湘妃子埋香之处或葬花之处。”宝玉道。

埋香之处?岂不是掩骨之意吗?心里倏地一凉,宝玉说话不曾考究,仔细计较他的话,这葬的竟不是落红,竟像是我一般。我呆了半晌说道:“我已出来大半天了,也该回去了。你也回去吧,不然袭人又来找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