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个跺足,一个叹气,道:“何苦呢,好好的,又闹起来了。”
“我不过白白效劳罢了,反正他不稀罕,不如绞了,另让人穿了好的与他。”我哽咽道。
“为这劳什子玉,也不知生了多少遭气了。从此后,这玉我横竖不戴了,绞了倒干净。”宝玉叹了口气道。
“我这是哪一世造得孽,偏生遇到这两个冤家,没有一天让我省心的。”(贾母)
宝玉的话音未落,只见外祖母扶着王氏舅母与鸳鸯蹒跚而来,一边叫苦不迭,一边指着袭人、紫鹃等人斥道:“你们这起小蹄子,不好生伏侍主子,闹出事来,不管不理,只会坐在这里等哭。若碎了玉,病了姑娘,看我饶得了你们哪一个!”
一时屋里鸦雀无声,外祖母突然喝道:“愣着干什么,还不扶宝玉回屋,让林姑娘好生休息!”
一时几个婆子讨好似的,忙向前扶宝玉。
这里外祖母看了我与宝玉一眼又叹道:“当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我若是死了也罢了,眼不见心不烦,纵是你们闹上天去,也无碍于我。偏生我不死,生生地受你们两个冤家的气。”说完已是泪眼婆娑,王氏舅母与鸳鸯百般相慰,这才摇摇晃晃地去了。
冤家?冤家!我听了外祖母的话,心里打几千次转,原来我们是冤家,一时所有怨与气皆烟消云散,似黑暗中偶得一明灯,顿时心里明亮起来。你道是为何,原来我素喜诗词,却见那诗词行间有“冤家”之句,不得其解;后又与沁芳桥与宝玉共读西厢,内有“稔色人儿,可意冤家,怕人知道,看时节泪眼,偷瞧”之句,略有所解;偶然于父亲所遗之书得郭宗义之《说郛》,内寻有宋人蒋津的《苇航纪谈》,内对冤家作六解(1),看后百般感慨,也终是一知半解。今经历这许多,外祖母咋一提起,我似醍醐灌顶。
注释:(1)冤家之说有六。情深意浓,彼此牵系,宁有死耳,不怀异心,所谓冤家者一。两情相系,阻隔万端,心想魂飞,寝食俱废,所谓冤家者二。长亭短亭,临歧分袂,黯然销魂,悲泣良苦,所谓冤家者三。山遥水远,鱼雁无凭,梦寐相思,柔肠寸断,所谓冤家者四。怜新弃旧,孤思负义,恨切惆怅,怨深刻骨,所谓冤家者五。一生一死,角易悲伤,抱恨成疾,迨与俱逝,所谓冤家者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