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我本阆苑一仙草——黛玉外传
343300000208

第208章 偶结诗社(漫说钗黛)2

《菊梦》,一首诗写篱畔菊之梦,何尝不是写黛玉之梦。梦中飘然似仙,不慕梦蝶,却忆旧友,不忘旧盟。庄公、陶公皆是轻俗傲世的世外高人,梦写到这里,本应是清新飘逸之风。谁知笔锋一转,蛩鸣惊梦,“幽怨同谁诉”,再露哀怨之意。

这一节最精彩的,莫过于黛玉与宝钗的螃蟹诗,后人多有臆测,甚至有人说钗黛两人对骂了。

这两首诗本是和讽世人的,又只有宝玉、黛玉、宝钗三人做,而且钗黛两人之前已多有口角之争,所以有人会这样想,也有一定的道理。

两人对骂,某月当不敢断定,但从此诗,可窥两人真心。黛玉之讽,只是表面上的,“多肉”、“八足”之类的,与她性情相合,比较单纯。宝钗就不同了,“皮里春秋空黑黄”等句,既说明她历经风雨,识多闻广,又表明心思颇多,绝非黛玉可比的。

略谈个人看法,有人说黛钗对骂,黛玉说宝钗胖、八面玲珑,宝钗以性冷之句,说黛玉小气之说。某月看来多有不妥,这并非对骂,以宝钗心性,若讽黛玉必以她的小性以及与宝玉的不虞之隙说起。何必用“皮里春秋”之句呢,皮里春秋是形容阴险且心机多的小人,多用在贪官污吏身上,单纯的黛玉还不够格用这个词。何况要比心机,宝钗当仁不让,她怎么会拿这个去讽刺黛玉吗?所以不过

是讽刺世人的小作而已。

更妙的是曹公虚实相间的写法,开篇皆说是假语存,真事隐。若细究宝钗的螃蟹诗,会发现一件趣事。“酒未敌醒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提到菊与姜两物。菊乃冷香高洁之物,姜则是热烈辛辣之物也。原意可能是要说对付那种皮里春秋的阴谋家们,需要菊一般的高格,姜一样辛辣的手段,才可以。

看似没甚大的问题,仔细想想,菊暗含“冷香”两字,姜则暗含“热毒”之意。宝钗是胎上带的就是“热毒”,抑制此毒吃得是“冷香丸”。不知是否巧合,若是特意安排的,这讽意之深可见一斑。当然这不过是某月的妄论,大家可以参考下。

附注:某月文中关于宝钗性格的处理,宝钗热毒药未犯时,展现的是一位美丽善良的一面,热毒犯了,则暗露其阴暗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