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我本阆苑一仙草——黛玉外传
343300000233

第233章 桃花社3

因说诗社,诗痴湘云自不会放过,道自海棠社开社以来,或因病,或因事,终不能依时而开,已颓废了许久,不若借此佳机,再开诗社。宝琴与湘云听了都道好,湘云听了早遣人到各处请去,约于沁芳亭相见。

我也想着宝玉近日总躲着屋里,必定和他与我素日的心性有关,皆是“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之故。恰逢府上是非频起,花谢秋风,旧香难寻,不免又惹起了怜香惜玉的呆性,空添了许多愁闷。如今若开诗社也可为他疏忧解闷,我自然也是赞同。

时候不大,探春妹妹与素云相继而来。素云说她家奶奶请姑娘们到稻香村商议诗社之事,倒比这里畅快。况诗社伊始之际,稻香老农自荐的东道,又兼品阅评诗。且稻香村空间开阔,又兼农园之趣,自是作诗的好去处,大家听了自是赞同。

接着又来了司棋与入画,各自为她家姑娘告假。大家知道自是迎春姐姐和惜春妹妹皆不善作诗之故,并不强求,令她两人各自去不提。

各人则自拿我《桃花行》传看,自商量着借万物复苏之意改海棠社为桃花诗。

宝玉姗姗来迟,听说要重开诗社自然好,只是欢喜。看了我的《桃花行》,并不称赞却悄然垂泪。我见了,亦是泪光点点,泪眼偶尔相对,各自悄然拭泪不提。幸而众人的心皆在诗社上,并不曾留意。

到了稻香村,姊妹们皆因我作的桃花诗,提议改海棠社为桃花社,推我作社长。我一生以诗书为友,腹中有自才华,又兼些清高自负、好胜争强的心性,自然当仁不让。心里暗自欣喜不起。

不想开社之日,有客来访,自然不便开社。次日又是探春妹妹的寿日,外祖母与舅母素喜她聪慧质仁,且日前代掌荣府期间,打理得诸事明白,样样精心,又兴利除弊,更得才高智清之名。得遇此机,自然热闹闹地办了寿宴,开了戏,更有贾妃娘娘各处赏下寿议。因此只得延后再起书社.

题外话(与读者的肺腑之言):

在此昕月多谢,一直关注本文的朋友们,是你们给了我勇气,选择了坚持。作为一个首次在网上写文的新手,能走上入V之路,或许是幸运的。可入V以来,我的点击率几乎为零,或许我是个失败的商业写手,不懂去迎合读者的口味。但这不重要,因为我有伴我一路走来的读者,还结识了同样志同道合的文友们,我自己也从写文中,体味快乐。

因为某月是个业余写手,每天要花几乎全部分业余时间泡在电脑上,为此冷落了家人与朋友。曾经一度,还因为这个原因闹了矛盾。事后,我经换位思考,若家人或朋友也只顾自己的事而冷落我,我又当何想。所以我决定将业余时间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写作,一部分用于与家人朋友相聚。

文我想在十万字之内完结她,现有六卷(【三生缘起木石盟】、【枉结凡胎寻幻缘】、【得识君面缘暗起】、【父追母去孤女泪】、【续前缘木石同心】、【花落人亡两不知】,“花落人亡两不知”是人间篇的结局,还余一卷是关于太虚幻境的部分。

我还会保证每天更新,但可能比较少,若喜欢一次看很多的朋友可以隔几天看一次。

以上,再次多谢朋友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