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千年乱局:争霸东北亚2
3440300000014

第14章 剑指东邦(5)

65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百济再次联合高句丽进攻新罗,一举夺取30余城。新罗告急,再次向唐朝求救。唐朝原本想通过扶持新罗来从背后牵制高句丽,新罗现在却只能仰仗唐朝的支持勉强支撑。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李治深知,新罗一旦灭亡,整个朝鲜半岛的均势就会被打破,唐朝不但会失去从背后牵制高句丽的重要力量,还会让高句丽毫无后顾之忧地重新掉头北上争夺辽东,就连大海对岸的倭国也会趁机向辽海地区扩张势力。所以,新罗绝不能亡!

当时,唐军刚刚在西北战场取得大捷,生擒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基本解决了西突厥对西域的威胁。李治终于下定决心,决定腾出手来好好收拾一下高句丽和百济这两个不听话的近邻——唯有武力干涉,方能解决朝鲜半岛问题!

斩首行动

660年(唐高宗显庆五年),唐高宗李治调集13万大军,渡海出征,援救新罗。此次出征,唐军改变了作战方略,没有像以前那样海陆并进,以陆路为主,从辽东进攻高句丽北部,以此来减轻新罗的压力,而是从直线距离最近的海上出兵,出其不意,直扑百济。

李治喜欢用老将,这一次,他任命68岁的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又委派新罗王金春秋的次子、在唐朝为官的金仁问为副总管兼联络人,负责唐军与新罗军之间的协同作战。

苏定方(592~667年),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人,本名苏烈,字定方,后世统称苏定方。苏定方从小就有英雄气,敢作敢为,武艺过人。苏定方少年时正值隋炀帝杨广大兴土木,开凿运河,河北百姓流离,盗匪丛生。为了保卫家园,苏定方随父亲组织乡兵,与大小流寇作战。父亲战死后,苏定方投奔窦建德和刘黑闼的部下,窦、刘败亡后回到乡里,直到唐太宗贞观初年才重新被朝廷起用。此后,苏定方随李靖北伐突厥,屡立战功。

苏定方率大军搭乘数百艘战船,从成山(今山东荣成)出海,渡海出击。韩国电影《黄山伐》,就以这场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新罗主力配合唐军作战,进攻百济重镇黄山原的战斗。电影颇有韩国特有的市井猥琐之味,值得一看。

唐军渡海来犯的消息传来,双方当事人——新罗和百济,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态度。

新罗武烈王金春秋一得到这个消息,就判断消灭百济这个宿敌的最好机会来了,于是集结5万精锐,立刻向百济发起反攻。而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则作出了完全错误的判断:他和他的大臣们认为唐军渡海登陆之后,会向北挺进,去进攻高句丽的西南腹地,而非折向东南,直接进攻百济。

百济君臣认为,高句丽是半岛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几百年来都是中原王朝的大敌。隋唐两朝五次大规模征讨高句丽都无功而返,唐朝最想消灭的对手,肯定是高句丽。消灭了高句丽,唐朝才能清除在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对手。这一次,唐军只不过是改变了作战方略,目标,依旧还是高句丽。

其实,百济君臣的分析没有错,但结论错了。

隋唐两朝,先后五次都没把高句丽打下来,就是因为五次都是从正面(北面,辽东)出兵,高句丽的军事重心和防御重点也都在北面,硬碰硬,死磕,自然不好打。唐朝改变作战方略,也没错,但百济君臣的眼界太小了——对唐朝来说,先对百济下手,干掉高句丽人最大的帮手,再南北夹击高句丽,要比在登陆后冒着百济军从背后偷袭的危险去进攻高句丽划算多了。

百济君臣之所以愿意相信唐朝是去进攻高句丽,也跟百济一直以来蛇鼠两端,存侥幸心理有关。百济地处朝鲜半岛西南部,土地肥沃、海港众多,是中原与海东各国进行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百济人逐渐形成了唯利是图、左右逢源、安于享乐的民族性格。这种性格,与战国晚期的齐国颇为相似——贪图利益,让别人当自己的挡箭牌,别人去送死,自己在后面捞取好处。

百济人习惯性地觉得自己不是唐朝的最大敌人,唐朝怎么打,也是先打高句丽,断不会拿自己开刀。

但他们失算了,柿子要挑软的捏。高句丽不好打,那就先对付好打的。

正是这一严重的判断失误,使得百济君臣根本没把防范唐军放在心上,错过了拒敌于海岸线上的最好时机。

唐军舰队首先来到了朝鲜半岛西海岸的德物岛。德物岛对岸就是位于汉江口的仁川港,《黄山伐》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新罗斥候在岸上远眺入海口,仁川港前密密麻麻全是唐军战船。实际上,唐军舰队先在德物岛停靠,使的正是疑兵之计,就是为了让百济人认定唐军会在仁川港靠岸,然后进军汉江口。

百济国力强盛时,其统治中心就是在汉江一带,也就是汉四郡中的带方郡,但随着高句丽日益强盛,百济的国界不断往南回缩,逐渐失去了对汉江流域的控制。因此,唐军如果在仁川港登陆,就等于在高句丽西南腹地插了一刀。

然而,唐军在德物岛停留,并不是为了进攻高句丽,而是等待新罗盟友。没多久,新罗武烈王金春秋就派太子金法敏乘船来到德物岛拜见苏定方,双方约定七月十日在百济国都泗沘城下会师。定下会师日期后,金法敏回国复命,苏定方便带着舰队沿百济西海岸南下,直扑熊津江口(今韩国锦江)。

由于熊津江口离泗沘城很近,所以江口一带常驻有一支万余人的部队。唐军在熊津江口登陆后,就碰上了这支守军。苏定方立刻下令前锋部队发起进攻,与百济军激战。此后,熊津江口潮水大涨,唐军后续部队一批批登陆,百济守军被打得丢盔卸甲,死伤数千人,余部溃散。唐军乘胜追击,一直杀到泗沘城外。

直到这时,百济王扶余义慈才弄清唐军的真实意图。可事已至此,他只能集中城中的全部兵力倾巢出战。唐军再次大破百济军,斩杀万余人。百济败军抵挡不住,纷纷逃回城中。唐军根本不给对手喘息之机,尾随其后,冲进泗沘城中,与守军展开巷战。苏定方见前锋部队已经冲进城中,又下令大军向城头发起猛攻。此时,百济守军已然无心恋战,或溃散,或投降,泗外城很快就被唐军攻占。

扶余义慈无路可走,只好与太子扶余隆逃向北部边境。次子扶余泰留在内城,自立为王,继续坚守内城。不久,扶余隆的儿子扶余文思带着亲随偷偷归降唐军。

此后,在唐军和新罗军的两面夹击下,百济各地守军节节败退,扶余义慈、扶余隆及各城城主相继投降。坚守泗内城的扶余泰兵少将寡,粮草不济,最后也只能献城投降。

百济灭亡。

在接到苏定方从前线发来的捷报后,为了迅速稳定唐朝在百济故地的统治,唐高宗李治在百济故地设置了“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个都督府,下辖37州250县,同时委任右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命左骁卫郎将刘仁愿率兵一万镇守泗沘城,同时起用百济当地的酋长分任各州县的长官。

设立熊津都督府,就是在告诉天下人:大唐在百济,不是打了就走,而是要留下来,建立地方行政机构,把这片曾经的汉家故土重新收归汉家统治!

李治的本意,是想通过熊津都督府来加强对百济故土的控制,安抚百济遗民,同时把苏定方麾下的十几万精兵召回国内,以备来年讨伐高句丽之用。

攻灭百济,是东北亚地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也是唐朝东北亚战略当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有人认为,唐朝攻灭百济,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并且最终也没能在百济故土站稳脚跟。然则,不论唐朝最后是否能像汉魏那样在朝鲜半岛建立长期稳固的据点,仅从当时的战略需要看,攻灭百济是必需的。攻灭百济的好处,至少有四点:

第一,使新罗从三面受敌变为两面受敌,外部压力大为减轻,能够更有效地牵制高句丽;

第二,拔掉了夹在新罗和唐朝之间的一颗钉子,使两国间的往来更加顺畅,联盟更加稳固(这个联盟随着百济的灭亡逐渐变得名存实亡,新罗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第三,唐朝在百济故地设立熊津都督府,使唐朝在朝鲜半岛有了直接控制的战略据点,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半岛各股势力;

第四,百济正好处在黄海、东海、日本海三条航线的中心,占领此地,就等于控制了整个东海丝绸之路,大大加强了唐朝在环东北亚海域的威望和控制力,对海峡对岸的倭国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最终迫使倭国不得不直接参与到半岛争霸当中来。

唐军与新罗军联合攻灭百济是一次经典的“斩首行动”,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攻破其国都,摧毁其中央政府,在心理上给百济军民造成巨大打击,使其地方势力失去抵抗的信心和动力。这种战术的好处是出其不意、见效快、震慑力强,坏处是未能摧垮百济地方武装势力,对百济整体国力造成的伤害也十分有限,这就给唐朝在百济的统治留下了极大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