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样一段令人感动的细节,却再一次被韩国电视剧给丑化了。在韩国SBS电视台的100集历史剧《渊盖苏文》(渊盖苏文即泉盖苏文,盖苏文)的第一集中,李世民率军进攻高句丽,唯有安市城未下,高句丽名将渊盖苏文夜袭唐军,竟一箭将唐太宗李世民的左眼射瞎!该片在2006年韩国三大电视台的演技大奖颁奖仪式上获得了最优秀表演奖。而在另一部热门韩剧《大祚荣》第一集的末尾,同样是在安市城之战中,李世民还被化装成唐军军官的高句丽刺客用短刀刺中右腹,几乎送命。
对于两部历史剧中出现的重大历史错误,《大祚荣》的导演金钟善还大言不惭地对韩国媒体解释道:“历史剧不是纪录片,故事情节可能和历史记载有所出入,拍片主要是让年轻人看了产生自豪感。”对于金钟善的解释,很多韩国观众也都觉得不可理解——民族自豪感应该建立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而不是一味地美化本国历史。
此次讨伐高句丽,唐军虽然在出兵规模上远不及隋代的四次远征,但却攻取了10座城池,歼灭了高句丽的精锐主力军,俘获并内迁其军民近10万人,沉重打击了高句丽的嚣张气焰,将高句丽的势力逼到了高句丽长城以东,基本夺回了辽河流域的控制权。
唐军撤退后,盖苏文觉得唐军连一座小小的安市城都没能攻下,对待唐朝的态度就更加傲慢,不但当庭奚落唐朝使者,还经常派兵越过高句丽长城骚扰辽东边境,隔三差五地去欺负一下唐朝的小弟新罗。
至于杨万春这个半虚构的人物,不难想象他的结局:他是盖苏文的对头,又拿了唐朝皇帝的东西(有那么多守城的将士作证)——尽管不多,但也足以构成通敌叛国之罪,到最后肯定会被盖苏文干掉。
646年(贞观二十年)九月,李世民下令停止接受高句丽的朝贡,重新把讨伐高句丽提上了议事日程。大臣们却认为,与其大军讨伐,不如采用偏师骚扰的办法,让高句丽人疲于奔命,耽误其农时,如此一来,用不了几年,高句丽就会因为持续骚扰而陷入粮食短缺、民心浮动的尴尬境地中。
李世民理智地采纳了这一建议。此后几年间,唐军经常从辽东或从登莱渡海骚扰高句丽,每每一战而胜,得胜而走。几年下来,高句丽已被唐军持续不断的小规模打击整得疲惫不堪。
648年(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本打算再次集结30万大军讨伐高句丽,但大军未发,他就因病去世,远征也就此作罢。
叁 鏊兵百济
在安市城之战后的20多年里,唐朝一直掌握着东北亚地区的战略主动权,唐军不断对朝鲜半岛进行局部骚扰,高句丽则完全被唐朝牵着鼻子走,再也没能对唐朝边境发动像样的进攻,其国力也在疲于奔命中一点点地削弱了。
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命牛进达和李绩率两路大军从水陆两路进扰高丽,攻克石城,高句丽王遣其子入唐谢罪。
648年(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派老将薛万彻率3万大军渡海逆上鸭绿江,于泊灼城(今辽宁丹东东北)大败高丽军。
65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军入侵新罗,新罗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朝求救,唐高宗命营州都督程名振和大将苏定方分别从辽东和海上援助新罗。
658年(唐高宗显庆三年),老将程名振攻克高句丽赤烽镇(今辽宁海城附近),斩首3000级。
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薛仁贵在横山(今辽宁辽阳附近华表山)大败高丽军。
660年(唐高宗显庆五年),唐军攻灭百济,彻底孤立高句丽。
在这一系列的战斗中,永徽六年唐军入援新罗之战规模较大,影响也最为深远,战争的结果直接改变了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格局。
唐高宗怒了
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逝世,太子李治即位,史称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的几年里,李治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安顿朝局和内政上,对外政策相对缓和,不过他还是坚定地执行着老爸李世民不断派兵骚扰高句丽的既定方针,唐军与高句丽、契丹等势力也在辽东地区爆发了几次局部战争。在这几次战争中,在安市城一战中崭露头角的薛仁贵屡建奇功,威震辽东。
658年(唐高宗显庆三年)春,李治派营州都督兼东夷都护程名振进击高句丽。44岁的薛仁贵第一次独立领军,就率唐军前锋部队一举攻克赤烽镇,斩首数百,生擒百人。
同年六月,高句丽大将豆方娄率3万大军向唐军反击。薛仁贵再次率部出击,与唐军主力配合作战,斩杀数千人,击退高句丽军。
659年冬天,薛仁贵在辽东边境接连打了三仗,前两次是与高句丽,第三次是与契丹。
第一仗,薛仁贵率军在横山(今辽阳华表山)击败了高句丽大将温沙门。
第二仗,薛仁贵率军在石城与高句丽军遭遇。这一仗打得更是神乎其神。
两军开战后,唐军原本占据优势,可就在这时,高句丽阵中突然冲出来一名神箭手,连箭齐发,百发百中,接连射杀十几个唐军。薛仁贵一看,这还了得——老子当初就是腰挎两把弓,以神射名震天下,现在你个小棒子居然班门弄斧,也太不把我薛仁贵放在眼里了!
按照正常人争强好胜的逻辑,既然你射术好,我也是以射术闻名,那么我们就来比试一下箭法,看谁能在万军之中将对方射落马下。可薛仁贵不这么干,他觉得用射术去收拾那厮,简直是有辱自己的威名。你不是会射箭吗?行,那我就让你射,你要射得中我,那就是你的本事,我自认倒霉。
只见薛仁贵收起弓箭,俯身马上,快马加鞭,径直朝那高句丽神射手冲了过去。高句丽神射手一看薛仁贵冲了过来,心想你也太小瞧我们高句丽人了,于是张弓搭箭,要把薛仁贵射下马来。
薛仁贵骑在马背上左右腾挪,把射过来的箭统统躲开,纵马冲到高句丽神射手跟前,轻舒猿臂,将其活捉上马,然后掉转马头,扬长而去。
一来一去,潇洒利落,唐军将士士气高涨,高句丽人目瞪口呆,接着便是一场屠杀……
第三仗,是在这一年的十二月,薛仁贵与辛文陵在黑山与契丹骑兵交锋,生擒契丹王阿卜固,并将其押送回东都洛阳。阿卜固是薛仁贵生擒的第一位少数民族首领,薛仁贵也因功升任左武卫将军。
高句丽在辽东战场上占不到便宜,就把矛头指向南方,转而联合百济,入侵唐朝的属国新罗。
新罗一看形势不妙,立刻派使者渡海向唐朝求援。
李治对高句丽的看法跟老爸李世民一样,那就是四个字——心腹大患。所以,在接到新罗的求援信后,李治做了两件事:第一,以大唐皇帝的名义写了一封信给百济国王扶余义慈,要求他退还攻占的新罗城池;第二,让前来朝见的倭国使者带一封信给倭王,希望倭国能够从海上援助新罗。
也就是说,李治并没有利用新罗前来求援的机会马上出兵朝鲜半岛,而是先用外交手段来处理这一“国际争端”。有人认为,这是李治性格软弱的表现,如果换成李世民,肯定会立刻发兵。
孟宪实先生在点评李治时曾这样说,唐高宗李治是典型的“外圆内方”之人——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他才能在激烈的储君之争中击败众多兄弟,才能在立武则天为皇后一事上扳倒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权臣,成为最后的赢家。
李治处理百济求援一事,也正体现了他的外圆内方——不急着马上涉足半岛事务,先观察一下,看他们几个国家能打到何种程度,视局势变化再做决定。这也暗合大国“先礼后兵”的泱泱气度。
可李治忽视了一点,那就是百济与倭国的关系。其实早在两年前,百济与倭国就已正式建立战略同盟关系。二者的勾结,既是出于贸易和海上交通的需要,也反映出倭国并没有放弃重新染指朝鲜半岛的野心——魏晋南北朝时,倭国就曾想通过扶持半岛南部的任那政权在东北亚地区扩张势力,却被高句丽所败,不得不退回本岛。而今,百济与倭国一经联合,就对新罗构成了两面夹击的态势;更为不利的是,百济和高句丽也是同盟,这样一来,新罗就陷入了被高句丽、百济、倭国三面夹击的不利境地。
百济是中原王朝与高句丽大战的见证者:隋朝四次远征高句丽,悉数惨败而归,唐太宗的十几万精兵也没能在高句丽身上占到多少便宜,所以百济王根本没把大唐皇帝的警告放在心上,更不会把攻占的城池退还给新罗。与百济关系密切的倭国也不可能出兵援助新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