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千年乱局:争霸东北亚2
3440300000003

第3章 风云际会(3)

于是,裴矩向杨广提出了一条看起来十分稳妥的建议——用外交警告加武力威慑的手段,来逼迫高句丽臣服,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杨广同意,立刻执行。

很多人觉得,正是裴矩的这个建议,引发了后来的三次远征高句丽,使原本强大的隋朝陷入了外战的深渊。任何一场战争的失利都需要有人来承担责任,而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就是裴矩的错误建议。《大唐双龙传》更是把裴矩(石之轩)的这一行为,写成邪道蓄意颠覆隋朝的阴谋。

当然,如果我们站在杨广和裴矩的立场来看这件事,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胡萝卜加大棒,是隋朝的既定国策,只不过杨坚那会儿是胡萝卜多,大棒少;杨广即位后,就憋着劲儿想要耍耍手里的那根大棒。东突厥和西突厥都臣服了,放眼边疆,就只剩下了一个高句丽。在君臣二人看来,与突厥相比,高句丽不论在国力还是战斗力上都要稍逊一筹,自然可以沿用胡萝卜加大棒的外交政策。上回打契丹,高句丽没吱声;这回正式派人去警告,他们一定会服软。看起来,裴矩的建议,既符合隋朝的既定国策,又满足了杨广挥舞大棒的欲望,本身并没有错。杨广见裴矩这个外交民族问题专家的建议跟自己的想法在路线上是一致的(先礼后兵),故而欣然接受。

可同样的政策,放在不同对手的身上,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突厥貌似庞大,但政权结构松散,各部落之间矛盾很多,利于分化瓦解;而高句丽看似不强,却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权体系,其内部民族也比突厥更为团结。前者大而松,可以利用的机会就多;后者小而强,可以利用的机会就少。突厥南下,主要是为了掠夺;而高句丽在几个世纪中好几次险些被辽东和中原政权灭国,因此对他们的仇恨也更深。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高句丽婴阳王高元接到隋朝的恐吓信后,非但没有诚惶诚恐地去长安请罪,反而断绝了与隋朝的外交往来,在辽河以东大修工事,整军备战,摆出谈不拢就打一仗的姿态。

敬酒不吃吃罚酒!高句丽的反应激怒了杨广那颗高傲的心,一场大战已不可避免。

叁 杨广的大手笔

三征高句丽是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隋朝与周边政权之间爆发的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影响最为深远的系列战役。有人说,这是杨广在错误的时间发动的一场错误的战争;有人说,是三征高句丽激化了隋朝的内部矛盾,如果隋炀帝没有发动这三次战争,隋朝的统治也许还能延续数十年……

天下粮仓

当我们翻开三征高句丽之前的大事表,就能发现,杨广,简直就是另一个秦始皇,功在万世,为祸一时:

604年7月,杨广即位,史称隋炀帝。

605年606年:营建东都,开通济渠,疏浚邗沟。

607年,颁布《大业律》,在中央改革官制,在地方改州为郡;派使者从海路出使琉球;亲自北巡塞外,与启民可汗会晤。

608年,开永济渠,派裴矩率军在伊吾城东另建新城,确保“丝绸之路”畅通。

609年,派裴炬到敦煌招抚西域各国,并在张掖接见伊吾、高昌等27国的首领和使者;亲征吐谷浑,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

610年,设立伊吾郡,并在伊吾城之东北设立柔远镇。

611年,北上涿郡,远征高句丽。

这些看似没有多大关联的事件,实际上都是杨广为实现千古一帝的梦想而实施的大手笔。

魏晋南北朝以来,随着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东移。长安虽然还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却远离富庶的江淮地区,赋税钱粮运到关中的成本太高,耗费的人力物力甚至超过了赋税本身;另外,东北亚范围内的高句丽、百济、新罗、契丹、日本等势力的崛起,也提升了环渤海地区的军事和战略地位。因此,隋朝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离东南、东北两大战略区域更近的大本营。

这个大本营,就是洛阳。

杨广即位第二年,就开始了营建东都洛阳的工程。

光有大本营还不够,如果走陆路,不论是出兵还是运粮,都旷日持久,严重影响了中央政府针对边疆地区的反应速度。如何提高运兵运粮的速度呢?

走水路。但是,从洛阳到东南、东北,并没有现成的南北向的河流。

这点小事,岂会难倒聪明的杨广:没有河流,那就挖出一条来!

在营建洛阳的同时,杨广下令开挖运河。但运河也不是随便挖的,选址、民工、后勤,每一项都规模浩大,而且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杨广是个急性子,他等不得。

隋代大运河分为四段,由南往北依次是: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四段当中有三段都在黄河以南,可以起到连接中原与东南的作用。杨广首先下令疏浚的,就是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今江苏扬州)的邗沟,以及从盱眙到荥阳的通济渠。

首先疏浚邗沟和通济渠,主要是出于经济原因。邗沟和江南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开凿,一直是南方的重要水运通道,在第一期工程中,先疏浚的是邗沟,疏浚了邗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江南的赋税钱粮输送到淮河。

东南的赋税钱粮到了山阳以后,就会进入淮河,在淮河里走上一段,在盱眙集结。盱眙,正是通济渠南端的起点。通济渠的疏浚则充分利用了旧有水道——汴水。汴水北起荥阳,南到盱眙,是当时沟通中原和江淮地区的经济命脉。

不过,通济渠与汴水并不是完全重合。通济渠分为三段。西段从洛阳出发,是在洛水和古阳渠的基础上拓宽而成,到洛口与黄河汇合,由于古阳渠又称通济渠,所以通济渠的名字就沿用到了新渠全程。中段西起荥阳,引黄河水入汴水,东到开封,然后与汴水分流,一路向南,在盱眙与淮河相连。南方的船队从盱眙进入通济渠后,就能一路顺风地北上中原,直达黄河岸边的荥阳。

但是,如此众多的钱粮财货,又该存放在哪里呢?不必担心,杨坚和杨广这对父子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修大仓、广积粮。隋朝在中原地区一共修建了四座巨大的仓库——说是仓库,严格来说应该是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分别是:广通仓、黎阳仓、洛口仓、回洛仓。

广通仓和黎阳仓都修建于隋文帝杨坚在位时期。

广通仓位于广通渠旁的华州(今陕西华县),也修建于杨坚在位时。广通渠的开通,大大缓解了关中地区的运输压力,又灌溉了大片良田;广通仓的修建,使得关中地区即便在灾年,也能及时放粮赈灾,以免出现大范围的灾荒流民。

黎阳仓位于黄河以北,主要用来存放河北地区的钱粮赋税,兼作赈灾之用。黎阳仓是四大粮仓中离北方边境最近的一座,因此也是隋军远征东北地区的物资基地。后来开凿的永济渠,就从黎阳仓前经过。

洛口仓和回洛仓修建于隋炀帝杨广在位时期。

洛口仓兴建于606年(即杨广即位后的第二年),位于今郑州市巩义县河洛镇七里铺村以东的黄土岭上。此地西北是邙山,东南是嵩山,洛水自西南向东北汇入黄河,洛口仓正好位于两山之间的洛水之滨。在这里修建粮仓,有三大优势:第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第二,土层坚硬干燥,能起到防潮作用;第三,水路便利,自洛水逆流而上就能直达东都洛阳,从洛水逆黄河而上可经潼关进入关中,顺黄河而下则与通济渠相连。因此,洛口仓又名兴洛仓,意思是有了它,洛阳就能兴旺发达。

洛口仓仓城方圆20余里,共有3000个窖,每窖藏粮八千担,共可容纳粮食2400万担,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粮仓。仓城内外还驻扎有一千名精兵,以确保仓城和水路的安全。

洛口仓不仅容量大,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隋末瓦岗军起义时,李密就曾建议翟让攻取洛口仓,夺取里面的粮食和战略物资,夺了洛口仓就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

回洛仓位于今洛阳市东北郊河乡小李村附近的邙山南坡,是东都洛阳的粮食和物资储备基地。从洛口仓经洛水运来的粮食,很大一部分存放在了这里。回洛仓,顾名思义,就是把粮食和物资运回洛阳。

杨广从塞北归来后,通济渠与邗沟已初具规模,南方的钱粮赋税已经能够陆陆续续运至中原,新扩建的东都洛阳也因为南线大运河的畅通而变得更繁华。

这四座粮仓,与黄河、广通渠、通济渠、永济渠等水路枢纽相连,形成了由点(粮仓和军事重镇)及线(水道),由线(水道)及面(经济发达地区和边境地区)的庞大网络,为隋朝的经济发展及军事行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了钱,办起事情来就容易多了。接下来,杨广准备在东北和西北同时动手:东北处于准备阶段——对付高句丽,需要等大运河全线贯通之后才能进行;西北则处于实施阶段。

608年正月,河北数十万百姓刚刚过完新年,就被官府征去开挖永济渠。永济渠南起黄河,北抵涿郡,一旦开通,就能把整个中原地区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的涿郡。而永济渠所走的线路,正是当年曹操北征乌桓时贯通河北五条河流所开挖的那条水道。

西北战略,杨广派裴矩去河西执行了。

杨广的西北战略可谓有得有失,但在政治、军事、外交上,隋朝大获全胜。

首先是裴矩通过种种手段获得了伊吾和高昌等西域各国的信任,说服他们前来会盟。

其次是攻灭吐谷浑,把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的数千里从未归中原王朝管辖的土地纳入了隋朝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