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应该读点经济学2
3444900000034

第34章 治疗是否比疾病更可怕?——宏观政策中的经济学 (2)

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就是凯恩斯提出的两把利刃,但是,遗憾的是在传统的凯恩斯理论中,即使货币领域和商品领域各自实现均衡,也无法保证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也同时达到均衡状态。

另一位天才型的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John Hicks)完成了一个伟大的融合——完成了将宏观经济学和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融合,并以此完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框架模型:IS-LM模型。

1937年,希克斯在《计量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派”》一文,将凯恩斯的理论和古典学派的理论进行了对比,分别将他们概括为一组联立方程式,并画出了最早的I(投资)S(储蓄)-L(流动偏好)M(货币存量)模型,精巧而简练地解释了“凯恩斯革命”的观点。甚至连凯恩斯自己也承认:IS-LM分析是他的观点或对其核心观点相当好的表述。

当萨缪尔森读到希克斯的著作后,曾惊喜地说,这正是他们所要寻找的。的确,汉森和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用IS-LM模型构成了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

今天,IS-LM模型几乎成为凯恩斯理论的同义语。可以这样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它描述了产品市场和货币之间相互联系,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相互作用实现一般均衡的IS-LM模型。其中,IS曲线表示商品领域的均衡,LM曲线表示货币领域的均衡,IS和LM曲线的交点则表示总体经济的均衡。

IS曲线表示了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利率和产出水平的反向变动关系。显然,当利率下降的时候投资就会增加,相反当利率上升时,人们的总支出就会下降,这样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表明了满足商品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所有利率和产出水平组合的集合。

LM曲线描绘了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利率与产出水平的正向变动关系。其中,L指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M指货币存量(Money Stock)。前面我们知道,利率是由货币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决定的,当利率降低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开始增加,但是当利率降到极低的水平,这就是“流动性陷阱”,另一方面,当利率上升时,货币存量就随之升高。LM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代表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所有利率和产出水平组合的集合。

把IS与LM曲线放在同一个图形中,得到IS-LM模型。二者交点E点代表均衡利率与均衡产出,即E点对应的利率与产出水平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E点以外任何点代表的利率与产出组合,都不满足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

尽管以上的理论描述略显枯燥,但是它具有实际意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都可以在IS-LM曲线中体现。比方说,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自发性支出,通过乘数效应引起总需求和均衡收入增加,从而推动IS曲线右移。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过法定准备金、再贴现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那么结果是推动LM曲线向右移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使得总需求在每个利率上都减少,这就体现在IS曲线的向左移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每一收入水平上的利率减少,体现在LM曲线的向下移动。

宏观经济控制就好比驾驶汽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如同油门和刹车,两只脚的操纵效果会在一定程度上互相抵消。那么两种政策如何完美的配合呢?人们需要的正是这个精巧、简练的IS-LM模型,人们就能够依据经济曲线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控制,避免过去的盲目。

让我们简单总结一下经济调控的简单规律:

经济萧条但不太严重: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经济过热且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但不太严重: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经济严重萧条: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阿司匹林和吗啡

下面,让我们再来比较一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它们就如同阿司匹林和吗啡。两者都是止痛药,当我们有点头疼脑热的时候,首先选用的是阿司匹林,它用起来更方便,疗效也更快,应用范围更广,而且不会上瘾。但另一方面,我们只能在特殊的情形下才使用吗啡,尽管这是非常管用的药,但我们很清楚,它同样具有很强的副作用。

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说“吃两片阿司匹林,多休息”。让我们先看一个服用止痛药的成功案例。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克林顿总统的领导下创造了经济繁荣,实际上这位年轻的总统上台时,美国面临的目标是既要实现经济繁荣,又要减少政府债务。但每个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是有相当难度的,因为当时经济正处在衰退期间,要实现繁荣,就必须采用扩张性政策,而这样会增加财政赤字,但如果用紧缩的政策却会使经济更加衰退,克林顿政府如何成功的化解这次危机呢?

因为对于美国这样一个资本自由流动的国家,财政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而货币政策对国内的经济又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在一个汇率管制的国家,资本流动受到限制,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财政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则很大。克林顿总统正是聪明地采用了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相结合的解决措施,成功地塑造了经济的繁荣。

那么这一政策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前面我们知道,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能够增加税收,减少支出,可以改善财政状况,减少赤字和债务,但是在开放经济中,这种政策对总需求的抑制并不大,因为赤字减少增加了储蓄,储蓄增加使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增加了国外净投资,这样就增加了外汇市场上的美元供给,有利于增加出口,而增加的出口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总需求的减少。

另一方面,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国内的总需求影响很大,首先,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利率下降,而利率下降使得国内投资增加,并且利率的下降会引起了汇率的下降,使得出口增加,这几方面共同促进作用,使得总需求大大增加了。

经济政策制定就如同中国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一样,同样是中国和美国进入了经济衰退,但使用的药方却不尽相同,因为两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区别很大,或许,经济学真正的魅力也就在于此吧,就像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名言:“经济学是一门迷人的学问,而最令人着迷的是,它的基本原理如此简单,只要一张纸就可以写完,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了解,然而真正了解的人又何其稀少。”

自动稳定器

想象你正驾驶着最新的沃尔沃XC90驰骋在戈壁滩崎岖的山路上,尽管汽车在起伏的路面颠簸,但你却几乎不受干扰,因为XC90汽车拥有稳定而有效的减震系统,这让坐在车上的人在颠簸的道路上仍然可以安然入睡……

经济学家受到了减震系统启发,引入了反周期财政政策,希望将财政政策建成长效机制,这样当经济过于膨胀的时候,无须政治决策的干预,国家的作用就像XC90轿车减震系统一样,吸收崎岖路面的冲击,为经济旅客提供稳定舒适的环境,人们因此称这种内在的财政政策为自动稳定器。

这种政策是一种无须政府新行动就能抵消经济周期的政府计划和政策,根据财政制度本身的内在机制自动调整收入与支出,通过福利金、失业保险和所得税体系,发挥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以失业保险为例,当整体经济发展趋缓的时候,或者处于衰退期时,失业率会上升,人们失去工作后,逆向乘数过程开始起作用,最终收入降低。通过失业保险,政府向失业人员提供津贴,从而能够马上抵消个人收入的减少。这样,政府的支出增加,无需政府的明确行动,人们的收入也会停止降低。

不仅如此,经济学家还提出了所得税的自动稳定器,建立了随收入波动而波动的税收系统。当整体经济处于扩张期时,税收收入增加,整体经济发展缓慢;当整体经济处于收缩期时,税收收入下降,刺激经济发展。这是因为,当经济势头强劲时,人们收入增加,支付的税收也增加,税收收入的提高降低了消费开支,从而减缓了经济增长,当经济步入衰退,则是相反的情况。甚至,德拉维尔大学的经济学家赖恩·塞德曼提出了一种更加灵活的政策,将税率和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挂钩,在这种政策里,如果产出低于潜在水平,税率会自动降低到某一事先确定的水平。

更加富有创意的是,经济学家将自动稳定器的思想应用到政府财政计划中,提出了“雨季基金”的想法,在经济良好的时候把钱存起来,以抵御经济衰退时期收入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