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文治大宋
3449600000016

第16章 王朝的中断 (2)

米芾在涟水的时候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有一回他在客人那里看到一幅蔡松图的《牛图》,非常喜欢。借回家观看了好多天,最后不想还了。于是他就照样画了一幅,把自己的仿作还给了客人,自己留下了真迹。过了几天,客人找上门来了,向他索要真迹。米芾耍赖,说这就是真迹啊。客人说那真画的牛目中有牧童的身影,这幅画里没有。原来米芾百密一疏,没有注意到这一细节,只好将真迹归还。

米芾有很严重的洁癖,别人用过的毛巾和器皿,他是绝对不会用的。不过有一回,他因为洁癖吃了大亏。米芾很珍视他的那些收藏,他特意制作了一把银制长柄勺子。每当欣赏把玩藏品前,必让仆人舀了水滴泻洗手,洗完后两手相互拍干。有一次他刚好得了一方宝砚,自认为此砚非世间物。大概是天地秘藏,待我米芾来识别。

朋友周仁熟慕名前来观赏,他把手洗了好几遍,做出一副毕恭毕敬的姿态。于是米芾高兴地把砚台捧出来,周连声叫好:“实在是难得的精品,不知道发墨如何?”米芾便叫仆人取水,但周仁熟性急,吐了一口唾沫研墨。米芾气愤极了,二话不说将砚台拱手相让。

后来周仁熟回去把这方砚台洗了又洗,给米芾还回去。米芾仍然不要,周仁熟大赚了一笔。

其实这次吃亏还是小的,他在担任太常博士的时候,奉祠太庙。他竟把祭服上的花纹给洗掉了,于是被罢了职。

不过,米芾也利用洁癖获取过一方宝砚,而且砚台的主人就是徽宗皇帝。一次徽宗召见米芾,命他在御屏上书写《周官篇》,并亲自为他备好御用端砚。写完以后,米芾突然把笔掷于地上,捧着砚台跪在徽宗脚下说:“这个砚台臣已经儒染过,不能再让您使用了。”徽宗素知“米颠”的性情,闻听此言大笑,旋即答应了他的请求。米芾大喜过望,捧起砚台就跑。结果墨汁泼洒出来,浇了他一身,依然喜形于色。

当时徽宗对蔡京说:“颠名不虚得也。”蔡京说:“米芾人品就是高,所谓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者也”。

米芾是一个很真诚的人,古人写信在末尾会很客气地写上“再拜”这样的字。有一次米芾写信,有人从窗户窥见他写完“再拜”两个字后,竟然真的整理衣服拜了两下。可见他的行为举止虽然奇怪,但却是天性的自然流露。

因此,米芾对朋友就显得特别真诚,他和苏轼的友谊堪称佳话。苏轼称米芾是“天下第一等人”,他们之间有着频繁地鱼雁往来。当年米芾经过扬州的时候,苏轼专门设宴。席间,米芾突然起身问:“人们都说我性情癫狂,东坡先生怎么认为呢?”东坡一笑,抚着长髯说:“吾从众。”可见东坡对他个性的欣赏。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被贬到海南的苏轼遇赦。他度岭北归,途中暂住于太湖边的小船上。那年夏季突然来临,而且非常炎热。苏轼饮冷过度,晚上腹泻。瘴毒并发,辗转无寐。痛苦的长夜他分外想念一位朋友,于是披衣而坐给他写信,前前后后陆续写了有9封之多。他在信中慨叹道:“昨夜通旦不交睫,端坐饱蚊子尔,不知今夕如何度?”米芾接到信函,星夜兼程地赶来了。并专程送来一味良药——麦门冬汤,令苏轼大为开怀。

米芾在一首诗中这样看待自己的人生,他说:“柴几延毛子,明窗馆墨卿。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生。”他以一种惊世骇俗的方式离开人世。当时他已经预知自己死期将近,在他去世一个月前写信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把自己收藏的那些字画都烧掉。并且做好了棺材,住在了里面。去世前7天,他不吃荤,更衣沐浴。做一偈后双掌合十而永逝,偈名《临化偈》:众香国中来,众香国中去。

人欲识去来,去来事如许。

天下老和尚,错入轮回路。

后人对米芾有很精彩的评论:“米南宫跅弛不羁之士,喜为崖异卓鸷,惊世骇俗之行。故其书亦类其人,超轶绝尘,不践陈迹。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而绝出笔墨畦径之外,真一代之奇迹也。”

然而,这样的一个奇迹出现在徽宗朝,总是让人感到一种末世将至的味道。

3. 君臣遇合妓女家

徽宗是一个全能型的艺术天才,字画都可称绝,词作也是非常了得。他是个风流天子,不可能用情专一,但是对自己钟爱的女子往往又表现得一往情深。

他有个妃子刘氏,温柔贤淑,甚得徽宗欢心。不料盛年早逝,徽宗伤心不已,写了一首感人肺腑的《醉落魂》:无言哽咽,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止止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花市灯罗列,好灯怎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乍一看来,不是痴情男儿写不出这样的词。不过千万不要受了徽宗的蒙蔽,他可不是什么痴情男儿,而是完完全全的好色之徒。他的后宫有万千佳丽供他享用,史载他“五、七日必御一处女,得御一次,即畀位号;续幸一次,进一阶。退位后,出宫女六千人”。然而纵然粉黛如云,他却喜欢到民间眠花宿柳。他经常微服私行,不为访问民间疾苦,而是要寻找不一般的感觉。

在当时的开封妓女界,李师师是头牌。即行首,色艺双绝。她出身很惨,爸爸本来是开封一个染坊里面的工匠,叫做“王寅”。她的妈妈生她的时候难产死了,她爸爸用豆浆把她喂大。奇怪的是她从不啼哭。

然后,王寅把她送到宝光寺中去消灾祈福,一位老僧问她你为什么来这里?她竟忽然大声啼哭起来,老僧摸摸她的头,她又不哭了。王寅大喜,说我这孩子真是佛门弟子。当时的风俗,凡是佛门弟子都叫师,所以她就有了“师师”这个名字。

后来她爸爸也死了,一个姓李的老鸨把她抚养大,于是人们都叫她“李师师”。

李师师那可真是风华绝代,风情万种。豆蔻年华,艳名四播。京师何人不知,谁人不晓?

在中国古代,妓女跟文学的渊源实在是太深了。李师师迷倒了不少墨客骚人,其中有秦观、晁冲之,还有周邦彦。周邦彦的词名动一时,并且还是个音乐家,如此也算是李师师的知音了。

李师师的大名传到了徽宗那里,自然是心里痒痒。于是他扮成商人,一天悄悄来到了李师师所在的镇安坊。徽宗一见到李师师那娇艳如清水出芙蓉的姿态,立刻就被勾魂,从此以后就成了李师师那的常客。

一天,徽宗来到李师师家。可周邦彦恰好在李师师这儿,周邦彦一听皇帝来了就着了慌。心想皇上来了,我跑也来不及。在这种地方君臣相见更不合适,只好赶紧躲到了床底下。

徽宗拿了一个新橙送给李师师,说:“这是江南刚进贡的。”然后就在那儿与李师师卿卿我我,周邦彦在床下自然听得清清楚楚。徽宗走后,周邦彦从床底下爬出来后就填了一首《少年游》,把刚才在床底下的目睹耳闻写了进去: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头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后来,徽宗又来会李师师,问她近来有没有新曲子唱来听听?李师师就把周邦彦填的那首词唱出来了,她一唱完,徽宗脸就变了。心想,这不都是当时李师师跟朕说的话吗?于是问这首词的作者是谁?李师师自知失言,但又不敢隐瞒,只好说是周邦彦写的。这样一来,可就给周邦彦惹祸了。

徽宗听完愠怒,抖衣拂袖,站起来就回宫了。没过几天,徽宗就对宰相蔡京说:“听说开封府有个周邦彦的税官收税不足,严重失职,为什么开封府尹不报告?”蔡京见皇帝发怒,又不知所以然,想一个小小的税官怎么会让皇帝关心起来?就回答:“臣立刻督促开封府尹严加查办。”然后他找来开封府尹询问,开封府尹说道:“在开封府的几个税官之中周邦彦最为出色。”蔡京道:“这是皇帝的意思,你就照办吧。”

于是周邦彦因为职事废弛被贬出了京城,处理完这件事后,徽宗心中高兴,便又来到李师师的家中。李师师却外出未归,一直等到初更才见李师师回来。却是玉容寂寞,珠泪盈盈。

徽宗惊问她如何这个样子,李师师直言“臣妾知道周邦彦获罪,所以前去送别,请皇上恕罪”。徽宗好奇地问:“这次周邦彦又谱了什么词么?”李师师说他谱了《兰陵王》词一阕,言罢引吭而歌: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迴,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李师师一边唱,一边用红巾擦泪,特别是唱到:“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时,几乎是歌不成声。徽宗听了,也觉凄然。他自己也是个大有慧根的人,第2天就降旨复召周邦彦为大晟府的长官大司乐。这大晟府是专管音乐的,周邦彦到了那儿也可说是恰到好处。

经此一事,反而使周邦彦天天与徽宗混在一起。填词做诗,君臣之间的关系更好了。周邦彦虽然在词史上地位很高,但是他有些词格调不高,完全就是为了迎合宋徽宗。比如下面这首《红窗迥》就是典型的淫词艳曲:几日来、真个醉。不知道,窗外乱红,已深半指。花影被风摇碎,拥春酲乍起。

有个人、生得济楚。来向耳畔,问道今朝醒未?情性儿,慢腾腾地,恼得人又醉。

据说当时常去李师师那的还有一个邦彦,叫做“李邦彦”。

李邦彦本来是银匠之子,“俊爽美风姿,为文敏而工”。人长得玉树临风,文章写得行云流水。不过因为生在闾阎之间,所以自小喜欢那些鄙琐玩意儿。自号“李浪子”,做上宰相后被人称为“浪子宰相”。他没有治国安天下的能耐,却擅长把市井间的鄙俚词语编成小曲,便仗着会唱俚词和善说笑话取悦徽宗。他自称要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流氓无赖子。皇后曾经说过:“宰相如此,国家焉得不亡?”北宋确实已经邻近末日了。

君臣遇合,本来是古代士大夫的最高理想,就像刘备与诸葛亮那样。如鱼得水,相得益彰。可是到了徽宗这里,君臣在妓女家遇合。这真是千古奇谈,同时也是亡国征兆。

徽宗与李师师经常相会,他们相会的地点主要在开封的樊楼,当时诗人刘子翚有诗道: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

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语言很含蓄,但是说的就是徽宗嫖宿李师师的事。

后来开封沦陷,李师师失去依靠,飘零无依。《水浒传》里面说她跟好汉浪子燕青一起四海为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这当然是美好的结局,可惜是假的。

还是这位诗人刘子翚,他的诗为我们了解师师的结局提供了一点线索: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年动帝王。

原来师师后来也南渡,流落天涯,再也没有当年那样的风光了。而徽宗流落到北国之后,据说还曾为李师师写传,难道他真是一个痴情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