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痛苦都是自找的
3451400000025

第25章 释放能量,远离烦恼

有位小伙子讲述他一天不幸的遭遇:早晨起晚了,匆匆忙忙洗漱。洗漱完毕,一手拎包,一手拿衣服飞快下楼,谁想跑得太匆忙,不小心把脚扭了。他当时就想:每天下楼从来没有扭过脚,今天一定不是什么好日子,于是,一肚子怨气走出家门。当看到一辆公共汽车已经缓缓进站了,赶紧跑了过去。谁想司机没有看到他,把车门关了,汽车开走了。“看见人还关门,太欺负人了!你说这不是倒霉吗?”他越想越生气,气得想回家不上班了,就在这时,又来了一辆车。这辆车很空,上车就有座位,但是他全然没有感到幸运。“倒霉”的事还没完,就在他要下车的时候,司机踩了一脚刹车,前面一位女士没扶住,女士的鞋跟一下子就踩到了小伙子的脚上。他忍无可忍,一阵疼痛点燃了满腔的怒火,狠狠瞪了那位女士,毫不留情地大声斥责她,尽管那位女士已经在不停地道歉。他带着一肚子的怨气到了单位,全没了心情,见谁都烦。一天下来什么事都干不下去,结果临下班又让主管训斥了一顿。

这位小伙子的一天惨了,没有快乐,只有郁闷和愤怒。

这里的郁闷和愤怒就是我所指的“负面能量”所引发的负面情绪。

在人生的旅途上,负面情绪是人们心灵上的慢性毒药,常常是让人们丧失理智,作出愚蠢、轻狂行为的引爆绳。当今,社会在快速的发展变革之中,给人们的心灵所带来的不平衡感在加剧,我们的生活、工作当中的压力空前增大,以及我们的情绪疏导机制又很欠缺,就常常导致了小部分朋友毁堕于负面情绪的郁闷、伤心、难过、失望,使本来清纯的心灵,久久的处于一种痛苦的状态。

对于这些“负面能量”,必须通过某些方式及时消耗,及时地释放,才能让人摆脱坏心情。

当然,对付负面情绪,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佛所说的“万法由心生”,人生能否灿烂全在自己的思维状态,思维状态如何,决定了我们生活的质量和生活情趣。

快乐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个快乐的心情。生活的滋味便是如此,看你怎么想,如何看待。当然保持快乐的人并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善于排除烦恼,化消极负思维为积极的正思维,尽可能保持快乐的心情。烦恼的人并不是命运不好、家庭不好,而是自己的心态不好,快乐的事到了他哪里也会变成烦恼。因此,消耗“负面能量”的十分有效的“中药”是:

一是,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学会用感恩的情怀去体验生活,用光明的思维去直面人生。当然,更重要的是,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自己,尤其是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人生。

二是,面对多变的世界,我们要学会适应环境,在其中寻找乐趣。如果你实在找不出快乐的话,就多注意空中飘着的白云,花丛中飞翔的蝴蝶,树枝上吱吱叫的鸟雀。你会发现,热爱大自然同样可获得无穷乐趣。

像智者那样生活,那样去思考,你会发现在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你的周围到处充满鲜花的芬芳。

试举以下几种训练方式:

写写日记

美国南公理堂大学的心理学博士詹姆斯进行了一项独特的研究。他让参加实验者连续一星期写日记,记下自我情绪受影响的重要事项。结果,这些人在写过日记之后的两个月内,去看医生的次数减少了一半。显然,他们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了。这些人也说,他们把心事写下来后,马上觉得舒服多了。

在另一项研究中,詹姆斯博士发现,接受调查的人在讲出了烦恼之后,他们的血压就明显地降低了。因此,他相信,常写日记也有降低血压之效。詹姆斯博士说:“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会成为我们一个抵抗疾病的军火库,因为写日记可以把危险的压力发泄掉,进而加强你的免疫系统,改善你的健康。”

如果你决定开始写日记,应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每天写上20分钟,忠实地写出自己的心事。当你把烦恼写在日记中之后,心情便会渐渐趋于平衡,压力得以舒解,身心也就轻松了,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积郁成疾。

发发牢骚

科学研究表明,适当发发牢骚和抱怨几声,能够有效地保护人们免受抑郁症、心脏病发作和身心失调的损害。

科学家指出,适当地发牢骚具有两种积极的效果。首先,通过发牢骚,可使发牢骚者对自己的处境进行分析,从而使发牢骚成为找到解决办法的第一步。其次,发牢骚能提高肾上腺素水平,有助于防止忧思。忧思是会导致抑郁的。

因此,当你情绪低落时,完全可以发发牢骚。但必须注意遵守几项规则。

首先,你必须找到一个能够忍受并懂得如何对待牢骚的人。此外,你应该努力避免经常就同一个问题发牢骚。

声声吁叹

研究证明,长吁短叹实际是人们对情绪的一种十分有效的自我调整。

心理学家曾经为竞赛前的运动员和迎考的考生分别检查了血压、心跳和呼吸,然后让他们长吁短叹几声。结果发现,他们的血压都有所下降,心跳和呼吸也均较前减缓和平稳,心理紧张状态得到改善,有利于临场发挥和取得良好的成绩。

因此,当你在悲哀惆怅、心情忧郁的时候,在工作、学习紧张疲劳的时候,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前,在决定某项策略和决心进取之际,不妨长吁短叹一番,你定会感到胸宽神定、豁达舒畅、精神饱满、轻松愉快。

阵阵大吼

常言道:“大吼解千愁”。倘若你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情绪上的波动,精神上的抑郁,或胸中忧愤,或食物积滞时,只要大吼一声或几声,顿时会感到心平气和、精神振奋、胃口大开、充满活力。这是因为通过大吼,吐出了胸中的秽气,呼出了肺部之浊气,吸入大量氧气后,在增加肺活量的基础上,改善了呼吸功能,加快了血液循环,增强了胃肠蠕动,提高了机体功能,并能使大脑皮质处于中等兴奋状态,令身心健康处于最佳水平。

大吼可随时进行,但最好到公园、草地、森林、旷野、河边等地。在吼啸时,要仰面朝天,张大嘴巴,放开喉咙,做到无拘无束,尽情放声,并尽量延长尾声,以利吐净秽气。如果认为吼啸不太雅观,可以放声高歌,则也能收到同样效果。

想哭就哭

哭是人的情绪反应。哭和笑相反,它表现不愉快的情绪。哭有多种形式,无声的为咽,低声为泣,大声的为嚎。

有的人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哭起来。一般说来,哭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消极影响,因为哭能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使呼吸失去规律,心跳不规则;不少人大哭之后,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神疲力乏,影响健康;哭能使人心境沮丧,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可见,哭对人的心理具有保护作用,特别当人遭到严重的精神创伤,陷入可怕的绝望和忧虑时,既不思食,又不能眠,如果这时能大哭一场,就可能得到拯救。

美国诗人丁尼生在一首诗里记述了一件事:一位战士战死,别人将其尸体带到他妻子面前,妻子见后悲痛欲绝,但只是发呆而不能哭。一位学者说:“妇必须哭,否则她会死去。”却没有办法使她哭。此时,一位聪明的妇女将她的小孩子带到她的眼前,她哭了,说:“我的孩子,我为你而活着。”哭缓解了突如其来的严重打击所造成的高度心理紧张,使她避免了不幸的后果。人在极度痛苦或过于悲痛时,痛哭一场,往往会收到积极的心理效应,可以防止痛苦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

哭为什么有这种积极的心理效应呢?近年来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

年,美国化学家布鲁纳西首先发现,动感情的眼泪和由洋葱刺激而流的眼泪,其化学成人份不大一样,后者含的蛋白质甚少。

美国生物学家弗雷通过研究也发现,一个人在悲痛时流的眼泪与因伤风感冒或风沙入眼所流的眼泪,所含有的化学成份也是不相同的。根据弗雷的理论,人在悲伤时不哭是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弗雷指出:“我们已经知道,紧张的情绪可以改变人体内的化学平衡,过去主要是通过检验血和尿的成份来判断,但检查眼泪更为容易。”弗雷还认为,男子患胃溃疡病的发病率之所以比女子高,可能是因为男子强制不哭而造成的。他们当悲痛时如果能大哭一场,则可能会避免得这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