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方面:桂陵、马陵两次战役究竟发生了什么?
提到孙宠斗智,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这两场战争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自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由于魏国得到了现在晋南原晋国的大部分领土,同时经过魏文侯、魏武侯两代英明君主的发展,魏国的实力不断壮大,到魏惠王时期已经成为事实上的霸主。
但是魏国的地理位置不好,四面环敌,特别是经过多年的沿革,魏国东面的齐国、南面的楚国、西面的秦国都逐渐强大起来,不时与魏国发生军事冲突。魏惠王仗着军队战力方面的优势,在与诸国多次军事交火之后,就想以武力先制服实力较弱的韩、赵两国,彻底消除北方和西南方的隐患,然后再图争霸中原。在此背景下,桂陵之战发生了。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领兵进攻赵国,庞涓不负君主所望,率众一路势如破竹,连奏凯歌,兵锋直指赵国首都邯郸城下。赵国无奈,只得向各方诸侯发出求救。在此情况下,与魏国接壤的秦、楚、齐三国都做出了反应。
《通鉴》中写道:“秦败魏师于元里,斩首七千级,取少梁。”、“楚使景舍救赵。”秦国派出军队,在元里一代打败魏军,攻占少梁,斩杀魏军七千余人;楚宣王也派景舍出战,攻夺了魏国睢(音虽)水、浍水之间的地区。由此可以看到,虽然魏国的军事实力很强大,但从上面三个方向发生的战争中,只有庞涓这一路进攻队伍连战连捷,其他两个地方都吃了败仗,庞涓的战力的确不容置疑。
这时候,在齐国的孙膑向田忌发表了他极为高明的战略见解,他说:“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要想解开杂乱纠缠的东西你要轻舒手指而不是握紧拳头,想拉开打架的人你也不能稀里糊涂的加入战团把两人都打趴下,而要学会避实击虚,因势利导,自然就可以化解难题。说的真好。
根据这个大方向,孙膑提出了“围魏救赵”的千古奇谋。如果说秦、楚两国的出兵,只是在魏国边境制造了一些麻烦的话,那么“围魏救赵”的战略,则在吸引敌方进攻兵力回撤的同时,提供了消灭敌人主力部队的有效途径。后世战争中常用的“围点打援”,事实上也应该算是“围魏救赵”这一战术的具体延伸、拓展和变化。
周显王十六年(公元前353年),齐国派出了以田忌为主帅,孙膑为军师的救援部队。但是这支救援部队并没有北上支援赵国,而是一路杀向魏国的腹地,直奔魏国的国都大梁。这就是孙膑说的“引兵疾走魏都,据其街路,冲其方虚”,目的就是要使魏军“彼必释赵以自救”。
事实上这个目的也果然达到了,在赵国远征的庞涓只得回师救援。
《资治通鉴》记录“十月,邯郸降魏,魏师还”,《史记》中写的是“魏果去邯郸”,《通鉴》里记的明确,十月份的时候魏军攻克邯郸城,带余勇回师。《史记》里稍微有些模糊,但意思也是魏军没时间了,只得快速向国内本土回援。
其实在这过程中孙膑还安排了一系列疑兵之计,比如佯装进攻平陵等,造成了齐国军队没有统一规划、战术水平低下的假象。同时,以部分轻车锐卒直逼大梁,而齐军真正的主力却在桂陵集结,以逸待劳,等着庞涓自己闯进伏击圈。
而这时的庞涓挟平赵之余威,犯下了轻敌冒进的错误。总结庞涓这一次的失误,主要有四:
一是“骄”。其实这是庞涓的老毛病,犯了再改,改了再犯,千锤百炼,下次还这样。桂陵如此,马陵亦如此,也许这就是胜仗打得多留下的后遗症,任谁都瞧不起。当时,魏军在赵国一路奏凯,并攻陷赵国首都邯郸,士气颇旺,大概根本没瞧得起齐国的那帮人,只道是大军一到,便能力挽狂澜,击溃这群乌合之众。
二是“躁”。我们知道,庞涓的部队出征赵国,不算其他时间,只是攻下邯郸,就用了整整一年,士兵久战在外,必然归心似箭。而这时,听说的却是本国的都城遭到齐国攻击,也许他们的父母、妻子和亲人正面临着危险,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情绪焦躁,思维和行动不够冷静。
三是“疲”。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庞涓部下的士兵必定是十分疲惫的,厌战情绪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强烈,但肯定是比较劳顿的。而攻克邯郸之后,他们没有一点儿休整的时间,立即挥师回援,毫无疑问这是一支疲惫之师。以无备对有备,以身心疲乏对养精蓄锐,自然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四是“闭”。消息闭塞,情报渠道不畅也是主要问题之一。当时,外界都知道统领齐国军队的主帅是田忌,而孙膑只是作为军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坐在车子里出谋划策。庞涓回师救援,肯定没有做足情报工作,他以为面对的是齐将田忌,而绝对没有想到会是那个曾被自己伤害过的同学孙膑,如果当时他知道自己是在与孙膑对敌,我相信他一定不会如此轻易的一头撞进齐军的包围圈。
所以,桂陵之战的结果也就注定了。魏军追兵赶到,被以逸待劳的齐国部队包围,并一战而克,全歼魏军。
从桂陵之战后,魏国事实上已经开始由盛转衰。尽管如此,但魏惠王凭借祖辈多年积攒下的老本儿,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比如说在不久后发生的襄陵之战中,魏国部队击败了周边诸侯联军,并向西收复了河西地区。同时为了缓解四面受敌的状况,又与赵国讲和,将当初打下来的邯郸还给赵国,韩、赵、魏三国联盟暂时又恢复了。
可是魏惠王这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的原因,脑袋一懵一懵的,在公元前344年搞了个逢泽之会,召集了附近一些小国家,非要去侯称王,结果遭到了韩国、齐国等国家的反对和抵制,于是魏、赵两家刚合好,魏、韩两家又翻脸了。
这时候魏惠王还是不大瞧得起韩国的,心想你小小韩国兵微将寡,也敢阻碍我称王,看我不抽你!
周显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年),魏国再次派庞涓为将出兵伐韩,其间五战五胜,韩国险遭灭国,只好委身于齐,请求援兵。齐威王听从孙膑建议,直到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41年才派兵出发,战术和上次桂陵之战一模一样,不是去韩国帮忙打架,而仍是兵指魏国都城大梁。
估计这次魏惠王大概是挺气愤的:我说你小孙同学是不是有点过份了噢?我一跟边上国家较劲儿你就来搅和,你搅和就搅和呗,还不分青红皂就打我首都,你打我首都就打首都呗,可你也不能次次都打我首都吧?难道以后只要我们一开战,你兄就围魏救某某?把我们当傻子乎?于是他当即下令远征韩国的庞涓迅速回师,同时集结重兵,准备与齐军决战,以解除后患,雪桂陵之耻。
《资治通鉴》里写道:“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人大发兵,以太子申为将,以御齐师。”请注意啊,这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以太子申为将”,事实上马陵之战魏方的主帅并不是庞涓,而是太子申。
在得到魏国起大兵迎战的消息以后,孙膑给田忌出主意,他说:“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意思说他们魏国的军队历来比较勇猛嚣张,瞧不起齐国军队那点儿战斗力,咱齐国士兵打仗的名声在外边也确实不咋地,这是现实情况儿,谁用谁知道。但是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不能光靠肱二头肌,而是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俺爷爷的爷爷孙子说了:从百里以外奔袭要损失上将军,从五十里外急攻只能有一半的军队赶到就不错了。
分析了形势,孙膑又及时提出了自己应对的计谋,那就是“减灶诱敌”。
首先,齐军示弱,在魏国大军迎敌后放弃进攻大梁而迅速后撤,造成齐军不敢与之决战的假象。同时,在部队后撤的第一天建造了供十万人吃饭的灶,也就是挖了十万人能煮饭吃的坑,只不过这个坑其实是给庞涓他们挖的,彼不知道而已。而在第二天,又减为五万人的灶,第三天又减为三万人的灶。
这样就让人出现了这样一种可能性的猜测:齐军内部突然发生了严重的非战斗减员,已经从十万人锐减为三万人上下。
嗯,小庞同学也是这么想的。
庞涓追了三天,见状大喜:“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我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战,这才三天就跑了一半多,哈哈哈哈。
当然了,后边那几个哈哈是我加的,以庞兄当时的状态,看过电影、戏剧、小说的同学都知道后面肯定跟着这几个语气助词。
庞涓中计,以为齐军不战而溃,望风而逃,为了打败宿敌孙膑,洗雪桂陵失败的耻辱,他“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连步兵也不要了,带领一伙轻骑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国部队。
孙膑从魏军开始分兵就算好了行程,估摸着庞涓的轻骑部队在日落之后应该可以到达马陵地区,这地方沟壑纵横,状似葫芦,最适合伏击战,因此齐军主力就在这里埋伏。
孙膑还耍了个计谋,他让手下士兵把处于路边比较显眼位置的一棵大树刮去树皮,写上几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通鉴》里是这样写的,《史记》中则是: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细小之差,无伤大雅)”他又调集上万名善射的齐国士卒在道路两侧高处隐蔽,约定天黑以后,只要看到那里火光一起就万箭齐发。
安排已定,众人静候魏军的到来。
结果日薄西山之际,庞涓果然率部下轻骑来到马陵山下,这时天色已黑,他遥见路边一棵大树上隐约有字,好象谁在哪儿写了什么。
咦?难道是本期体彩大乐透中奖号码?还不与我速速看来!玩笑了,可能以为是路标啥的吧,就令人举火照视。还没等他读完缓过神儿来,那边齐军已经见到火光,不管三七二十一三八妇女节,乱箭激射,万弩齐发,魏军登时大乱,一时间四散奔逃,溃不成军。
庞涓拔剑四顾,自知败局已定,心中羞愤交加,于是留下一句“让你这小子成名了”的悲叹,就回剑自尽。齐军攻势不减,反客为主,乘胜追击魏军主力,最终俘虏了魏军主帅太子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