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云斋随笔说通鉴之战国往事
35460100000029

第29章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难成大丈夫(四)

(四)

赵武灵王虽然多情,但他有时候也是善变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男人的天性,反正纵横今古,很多男人差不多都是这副德行。

当然,我也是男人,本人如何品性暂且不放在本文讨论的范畴,官方语言:无可奉告的啦。

当年,赵武灵王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娶了韩宣王的女儿,韩夫人给他生了个儿子,就是最早立的太子赵章。后来武灵王宠爱吴娃,爱乌及乌,又改立太子为比赵章小十多岁的吴娃生的儿子赵何。

赵章性格刚强,体魄健壮,跟赵武灵王俩人儿站一起很有父子相(不知道是不是也长着一张龙脸和鸟儿嘴),本来也是很受父亲喜爱的,可是因着吴娃的缘故,莫名其妙的丢了继承人的资格,确实有点儿冤。

吴娃去世以后,过了几年,赵武灵王的感觉又变了。用《通鉴》里的话讲就是:“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吴娃过世之后,阴阳两隔,那份深深的爱意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他又可怜起原来的太子赵章了。

于是,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先是把代地封给赵章,号其为安阳君,又派田不礼做他在代地的国相。

这个赵章原本就对自己无缘无故被剥夺太子之位心怀不满,又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自己都是身材伟岸,气度不凡,文治武功,大略雄才,叫哪一样都比那个身子骨儿不咋地的小弟弟强多了,心中更加不平。同时这个田不礼也不是个好鸟儿,在里边不断穿针引线,左右逢迎,上下勾连,越发使得废太子赵章起了争王之心和篡位之意。

同样还是在这一年,一次赵武灵王让赵惠文王赵何在宫殿上朝见群臣,他自己在旁边偷摸的观察。

其实我认为这纯属闲的,是种病态。

“见其长子傫(音蕾,颓废)然也,反北面为臣,诎于其弟,心怜之。”他看见身高体壮的哥哥赵章一脸不高兴的在下边儿俯首称臣,那个小个子弟弟赵何却高高在上,在大殿上无精打采地坐着,两相对比,心中更是不忍。

这时候想起赵章的好来着,也不知当时干什么去了。

“于是乃欲分赵而王公子章于代,计未决而辍。”回去之后,他眉头一皱,突发奇想:既然事已至此,我何不把赵国一分为二,让大儿子赵章在代地为王。两个儿子都称王,你王我也王,大家都是王,不分大小王,这下不就都没意见了吗?

说到这儿咱们得插一句,这个时候赵武灵王的脑袋就不太灵光了。你要说你善变、反复,倒也不是什么太大的原则问题,但为了弥补过去的过失而分裂国家,这实在不应该是他这样的人物所犯的错误。

而且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他在这个主意想出来的时候,就和两个儿子都彻底决裂了。

为什么呢?咱们来看。

当年他因宠幸吴娃,不问错对而废太子赵章,在这件事上已经将赵章得罪得干干净净、彻彻底底,即使他此生做再大的努力,给予再大的封赏和补偿,也不会取得赵章真正的原谅,这是必然;而重立赵章为王,分赵惠文王赵何的一半江山给赵章,且不论今后二子是否会同室操戈,兄弟相残,仅从国家分裂,父子信任离失,感情相悖的角度,赵何与他又产生了不可弥补的裂痕。这是两头得罪,自己作死的节奏,实在让人意外而不可理解。

事实也正是这样。这个提议当然不会得到国人的赞同,首当其冲的反对者就是老臣肥义。

这个肥义是赵国的三朝元老,在武灵王老爹赵肃侯时期就受到重用,是个大大的贤臣和忠臣。早在武灵王将代地封给赵章,田不礼为相的时候,赵国朝堂上就有人看出情势的转化和日后政变的端倪,这个人叫李兑,是肥义的好朋友。

当时李兑就找到了肥义,说:“公子章强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田不礼忍杀而骄,二人相得,必有阴谋。夫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不顾其害,难必不久矣。子任重而势大,乱之所始而祸之所集也。”

公子赵章这个人身强力壮,素有野心,党羽众多而又贪欲极强,田不礼更是生性狂妄,残忍好杀,两人勾结一起,久而久之定然没啥好事儿。这小人有贪心,肯定憋不住,眼里只能看见豆儿大的利益而看不到存在的危险,所以这场灾难看来已经不远了。你老兄身居要职,又是赵何的老师,如果****一起你兄必定首当其冲。

“子何不称疾毋出而传政于公子成,毋为祸悌,不亦可乎!”

今某有一计:肥兄你不如速写请假条一张,称病回家休养去哉,把一干政务交与公子成那糟老头儿,便足可避免被祸事牵连,这多好啊!

但肥义不同意。他回答说:当年赵武灵王将赵何托付给我,留下了十六个字的工作方针,“毋变而度,毋易而虑,坚守一心,以殁(同没)而世”。意思是不要改变对象,不要改变心意,坚守原则,至死效忠。

“义再拜受命而籍之。今畏不礼之难而忘吾籍,变孰大焉!谚曰:死者复生,生者不愧。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乎!子则有赐而忠我矣。虽然,吾言已在前矣,终不敢失!”

他说的那些话,我当时再三拜谢并承命领受,现在我如果因为怕被姓田的加害就背弃誓言,那咱成啥人了!俗话说的好:就是死人蹦起来了,我活着的人也不胆儿突!因为咱没啥对不起他的!我既然选择了要坚守誓言,就不能再去考虑身家性命的事情了!谢谢啦,谢谢哥们儿你的建议,不过你要我背弃誓言,臣妾做不到啊!

李兑见他心意已决,没有再劝,只说哥那你努力吧,我估计我也就今年能再看看你了。说完“泣涕而出”,一边流着泪,一边离开了。

之所以写下这一段,是因为我对肥义这个本是胡人后裔的贤臣十分敬佩,叙述这段历史的时候跳过他,会让我感觉非常不厚道,还是记录下来比较安心一些,同时也为下文的继续做个铺垫和转承。

国分为二,两子称王的提议没有成功,也就暂且被搁置下来。

随后没几天,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一起到沙丘这个地方去游玩。说起来,要是父子两情深厚,结伴出游,本来也是很正常的事,但以当时情况和整体气氛而言,这趟出行就未免有点诡异,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什么内幕。

因为史书中没有具体记载,而从后面赵武灵王面对一切发生的情状又不似有备,所以还是不加以妄言了。当时,父子两人也没有挨在一起,而是带着各自的随从和下属,分别住在沙丘的两处宫殿。

趁着赵惠文王和赵武灵王出行之机,蓄谋已久的赵章和田不礼决定发动政变。他们不敢直接发兵进攻,便假传赵武灵王的命令召赵何入行宫,准备来个瓮中捉鳖。但这个意图早被忠臣肥义所防备。

肥义曾跟大臣信期交待:“公子章与田不礼声善而实恶,内得主而外为暴,矫令以擅一旦之命,不难为也。今吾忧之,夜而忘寐,饥而忘食,盗出入不可以不备。自今以来,有召王者必见吾面,我将以身先之,无故而后王可入也。”

公子章和田不礼这两个人表里不一,把主父哄的挺好可在外边飞扬跋扈,他们要是想借主父的名义发动政变,那是很简单的事情。现在我愁啊,愁的白了头!晚上睡不着觉,白天吃不下去饭。虎狼在侧,不可不防。那样,从今天开始,假如有人奉主父之命来召见赵王的,必须先由我出面,我先去打前站,没有啥问题赵王才能进去。信期点头同意。

这样看来,肥义早在看清公子章与田不礼的阴谋开始,便已经报了必死之心。他也知道,即使全国人民都知道赵章已有叛心,这个时候的赵武灵王也不会相信,或者说叫不肯相信,反而可能会任由其继续发展。那么,既要维护赵武灵王的光辉形象,又要全力维护誓言,保证赵惠文王的安全,剩下的,就只有以身殉职,以死相报一途了。

这真是一个忠义之人,高风亮节,让人无比敬佩。

就这样,忠臣肥义大义凛然,代替赵何只身入宫,被赵章等人当即杀害。等赵章再派人来宣调赵惠文王时,赵何与大臣高信就已经发现情况不对,连忙率兵抵抗。公子成和李兑也迅速接到报警,从邯郸飞速赶来,同时发动周围地方的军队入宫平乱,很快将田不礼斩杀,其党羽也全部处死。

《通鉴》记载:“公子章之败也,往走主父,主父开之。”在平乱进程中,赵章败退,见已无力抵挡,便逃到赵武灵王那里,武灵王见是赵章,在当时明知道他已发动政变,想要杀弟篡位未果的情况下,也不知道心里咋想的,就开门接纳了他。

大概他以为外面都是自己的旧臣,自己虽然让位,却仍然担着“主父”之名,赵国天下是我地,试看你们能怎地?

但是,人家公子成和李兑哥俩儿可不是傻子。俩人在外面琢磨半天,头碰头一商量,嘀咕说:“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

咱哥俩舞马长枪的追杀赵章,围了主父的行宫,要说这可是泼天的罪过,一旦撤兵,回去就是满门抄斩的下场呐。现在咱想想,反正武灵王也实在没个爹样,护着大儿子赵章夺小儿子赵何的天下,咱们作为赵国的忠臣,本着为惠文王负责的态度,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吧!

于是下令围住行宫,宣布“宫中人后出者夷”,意思是谁晚出来就灭谁的族。宫里大伙儿一看这好家伙,情况不对,这是要变天呀,别扯了快跑吧,轰然作鸟兽散。

赵武灵王见人都没了,也想跟着出来,可那公子成和李兑能让他出来吗?我们围的就是你呢,结果就又被赶回去了。

围住行宫之后,公子成和李兑也没客气,坚决执行了断水断电断煤气的强硬举措。

赵武灵王孤身一人,众叛亲离,想出还出不来,饿了也没有食物,估计他也不会做饭,野外生存能力堪忧,无奈之下,只能想办法抓宫里树上落的幼鸟儿充饥。但行宫附近鸟儿也没那么多啊,或者公子成他们随后又下了打鸟儿令,总之到后来连鸟儿也没的吃了。

三个多月以后,一代英雄,天下豪强的赵武灵王,终于被活活的饿死在沙丘宫中。

赵武灵王被确认已经死亡后,赵国才向各诸侯国发丧。而他的小儿子赵惠文王,在这三个多月以及他死以后,压根儿就没有提起,更不要说追究赵武灵王的死因了。

放下书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个曾经逐鹿天下,笑傲四方诸侯的赵武灵王,在四十五六岁的那个年纪,衣襟凌乱,鬓发斑白,提着因饥饿而蹒跚的脚步,带着因背叛而破碎的心灵,在萧瑟的寒风中去抓捕枝头的小鸟儿,那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幅画面?

是心酸?冷漠?愤怒?无奈?怜悯?孤独?悲痛?还是无边的宿命?

不知道他在被饥饿彻底打倒以后,蜷缩着躺在冰冷的地上,随着生命在身体内一点一滴流逝,意识在头脑中一点一滴模糊的时候,他是否会想起此生征战四方的无边荣耀?是否会想起只身赴秦的澎湃热血?是否会想起传国让位的冲动不智?是否会想起两分赵国计定策失?是否会想起大业未竟的深深遗憾?以及那众叛亲离的伤心果报?

他还是否,会想起那个令他一生难忘,又造成一切悲剧源起的那个女人——梦中的嬴娃?

而此刻,他终可以和她相见了……

善变、反复、举棋不定和感情用事,毁了一代君王,破灭了一个本来还可能继续的战国神话。

(五)

鲁迅先生有句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意思说无情未必就是真正的豪杰,疼爱自己的孩子也一样是大丈夫所为。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没有问题。但我们曾经说过,乱世的君王实在是一个很危险的职业,他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兴衰和世界格局的稳定,所以当皇帝的人,是不可以被太多个人感情所左右的。

青史看尽,栏杆拍遍,这基本是个定侓,已无可辩驳。

生活中,我不是什么英雄豪杰,但却是挺疼孩子的。容我拍拍小心口喘口气儿:还好,咱——只是个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