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云斋随笔说通鉴之战国往事
35460100000028

第28章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难成大丈夫(二)

(二)

赵武灵王即位于公元前326年,其后不久,便即发生了“五国相王”事件。

所谓的“五国相王”,就是韩、赵、魏、燕、中山五国君主相互称王的事件。说穿了,就是大伙互相都给个面子,你捧我,我捧你,彼此承认政治地位“王”这个称号。这件事的发起者是与苏秦、张仪同时代战国另一位著名的纵横家公孙衍,其最终目的还是“合纵”对抗秦、齐等强国。

那么说,“五国相王”究竟打了谁的脸?当然是当时的周天子的脸,因为战国诸家虽然都是诸侯,明面上还都是周国的臣属。在“五国相王”以前,楚国、齐国、秦国三个强国已先后自称为王,到了这次五国互捧,战国各路诸侯全部以王自封,甚至还包括了如中山国、宋国等二流诸侯。周王是王,诸侯也是王,哪还有谁大谁小之分?因而以此为标志,周朝的天子名号彻底沦为了形式,丧失了权威。

但是,在这次事件中,赵武灵王表现出了他性格中低调现实的一面。《资治通鉴》中记载:韩燕皆称王,赵武灵王独不肯,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已曰君。

韩国和燕国都称王了,唯独赵武灵王不肯,他自己说,咱没那两下子,就不扯那个蛋!最有意思的是,他不但不称王,还自降一级,连“侯”都不叫了,让国家的臣民管他叫“君”。

那时候赵武灵王算起来应该也就是十七八岁吧,正是一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如此年轻就如此现实和低调,懂得“广积粮、缓称王”的不破道理,不可谓不是少年老成。与之相比,那些如宋国、中山国之流,就难免显得有些不自量力,操之过急了。

再后来,历史推进到公元前307年,这时赵武灵王已经三十出头。经过多年努力,赵国的军队向北进攻中山国,大兵经房子城抵达代地,向北直至大漠中的无穷一带,向西攻略到黄河,登上黄河一侧的黄华山顶。

这个时期因为要经常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赵武灵王再也不能忍受传统服饰给部队征战带来的麻烦和约束,想要酝酿进行服饰上的改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胡服骑射”。

那时候,汉民族认为中原地带是中华文明的正统,所谓的“胡服骑射”就是相对于传统汉民族的“深袍广袖”而言。

在保守派看来,服饰的改革绝不是把衣袖改紧改小、裤子改瘦改合身的问题,那代表的是********上的改变,一个有着深厚底蕴的礼仪之邦向长年生活在不毛之地的落后民族文化的低头、让步与妥协,其影响不亚于当代政治体制的天翻地覆。因此,所遭遇的阻力和非议是可以想见的。

《通鉴》当中用了一句话,叫:国人皆不欲。说是全国人民都反对。而反对派的代表人物就是赵武灵王的叔父公子成,其“称疾不朝”,干脆开诊断书请病假了。

在这件事的处理上,赵武灵王体现出了他本人坚定执著,一往无前的性格特点。

他说“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意思是:愚蠢的人所嘲笑的事情,贤明的人却能分辩出正确与否,不过就算全天下的人都嘲笑我,也没啥了不起的!反正中山国和胡人的领地,我赵某人是要定了。

瞧瞧,如此义无反顾,如此大气磅礴,如此坚毅果断,确实有一代君王的气慨豪情。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要做通公子成的工作。于是赵武灵王派人跟公子成说:“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已也。”人都讲家事听父母,国事听君王,现在我就改换装束这么点儿事,你当叔叔的都不带头,我还怎么往下推行啊,这不是让人说闲话嘛!

“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宣讲道德要先针对下层民众,而推行政策法令必须从近臣贵族做起,叔啊,你老就给我们做个榜样吧,拜托啦!

公子成不同意,他属于保守派。他说你少套近乎!

“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

我听说咱中国是个圣贤之家,礼仪之邦,外国人都争着到咱这儿来,咱们的文化是四方蛮夷们争相学习的样板。现在你好的不学,学蛮族人的样子让我们改穿苏格兰裙儿,男人穿裙子,那不是侮辱我们吗?好吧,不是苏格兰裙子,是牛仔服套装是吧!那你这也是改变祖规,是违背民心的,我不同意!也希望你好好考虑考虑,不要一意孤行,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对立面!

公子成不但不同意,还挺气愤。

公子成的话被传回赵武灵王那里,赵武灵王一看不行,这事儿还得我亲自出马。

他来到公子成家中,语重心长地对着躺在床上装病的老头儿说:“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

叔啊,您看咱赵国现在东南西北四面受敌,如果不训练儿郎们骑马射箭,根本就守不住国土。可您看看,咱这大袍子别说跑马了,上马都费劲儿,速度一飚到三十迈就兜风,你拉开弓那箭都射不出去,实在是不改不行啊!

想当年中山国仗着齐国支持,来打咱们,咱差点儿丢了鄗城,这事儿我爹那是相当没面子。我现在改装就是要方便打仗,以报当年和中山国的仇恨。现在你老为了延续传统,不肯改装易服,这分明是忘本,这分明是背叛,这分明是犯罪,你要再顽固到底,就是********!我对你太失望了!

公子成寻思了半天,觉得********这帽子有点大,戴起来不是一般的不舒服。为了不当赵国的********,他再三思量,只好勉强同意赵武灵王的意见,第二天带头儿穿了胡服上朝。

就这样,赵武灵王取得了公子成的支持,在全国全面实行“胡服骑射”,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使赵国的国家实力进一步得到增强。

七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作出了一个极其令人意外的,也是极其重大的一个决定:退位,传国于小儿子赵何。

那一年赵武灵王刚刚40岁左右,正值壮年。这里面的原因各种分析很多,但因为各位理论大家都没有连线采访到赵武灵王同志本人,所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儿媳妇儿说儿媳妇儿有理,大家谁都说服不了谁,所以谁说什么也都有各自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就我看,这里有一方面的感情因素,具体咱下节再说;另一方面,可能是武灵王忽然对权力斗争厌倦了,只想做点实际的事:那就是北略胡地,南袭咸阳,完成一个龙城飞将的壮志情怀——向北对胡人发起攻势,同时从云中、九原一带进逼秦国的都城咸阳。

客观地讲,这个决定不是十分理智,表现出了他性格中冲动的一面。毕竟他本人当时正值年富力强,威望和雄心都处于巅峰。

回过头来看,也正是这个决定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造成了后来的一系列恶果,且最终使事态不能被他自己所能掌控。

传位之后,赵武灵王又任命老臣肥义为国相,并令他做小儿子赵何,也就是新君赵惠文王的老师,全力辅佐这个还未成年的少主。

而武灵王本人也玩儿个了创新,自号“主父”,其岗位职责我估计就是垂帘听政太上皇加全国兵马大元帅吧。

做完这些,赵武灵王没歇着,又接着办了一件令人瞪目结舌的事:化装成赵国使节,深入秦国亲自考察秦国地形及秦王的为人,为军事进攻秦国做可行性研究和前期准备。

这个决定真是比较大胆。因为一国之主擅自进入他国,一旦被逮住那可绝对没好事,软禁是必须的,对方不割地进贡大放血绝对不可能放人,这方面可参看楚怀王同志凄凉悲惨的后半生。

可赵武灵王就这么做了,而且做的干脆利落,胆气果然不凡。

赵武灵王跟随使团,先是一路考察了秦国的地形地貌,又在宫殿上见了秦昭王一面。当时秦昭王不知道他是谁,也没好意思直接问。回头想想,越想越不对。

《通鉴》里写“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说他觉得武灵王神情伟岸,气势夺人,不是当臣子的风度,所以感到很不正常。等派人再去找,结果人家早就一骑绝尘,出关去了。后来问别的知情人,才知道那家伙竟然是赵武灵王,秦国君臣都是大吃一惊,各自咂舌不已。

说起来这个秦昭王,当然历史上也叫秦昭襄王,他跟赵武灵王还真就有比较直接的关系,而且缘份不浅。

当年愣头青儿秦武王出游周朝时跟哥们儿几个比赛举鼎没举起来,血管暴裂而死。因为秦武王那年才二十二岁,还没有孩子,所以秦国为了继承人的问题发生了不少纠纷和争执。秦昭王是秦武王同父异母的兄弟,当时还是个小屁孩儿,正在燕国做人质,是赵武灵王用计将他从燕国迎入赵国,又送到秦国,在他舅舅名臣魏冉等人的支持下继承并稳固了王位。

要么说前边咱们讲,秦昭王接待赵国使节团后越想越不对劲儿呢。我估计武灵王伟不伟岸只是一方面,秦昭王看他觉得有点儿眼熟倒是十分有可能的。因为毕竟当年他是从赵国转道回秦国,肯定跟赵武灵王朝过面、说过话,虽则当初年幼,但一点点印象还是会有的。

况且,咱们前边提到过哈,人家赵武灵王那长的可是俊俏得很,龙脸鸟嘴的,想记不住估计反倒是比较困难吧!

历史总是不断的上演因果循环的悲喜故事,赵武灵王永远也不会想到,他当年扶持的这个秦国的君主,后来偏偏就成为终结赵国国运的最好见证人和唯一的对手。秦昭王一生在位五十五年,别说在战国,就是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在位时间比较长的君主之一了。在他晚年时,发生了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杀神武安君白起击败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小同学,坑杀赵军主力四十余万,从此双雄强弱两殊,天下争霸再无悬念。当然,那是后话了。

现实,坚定,冲动,大胆。就是赵武灵王在前面给我们展现的第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