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斋随笔说通鉴》系列笔记之四
云梦之竹与棠谿之金
——司马光的人才论和用人观点
世上的事有时候真是难以预料,戏剧性的可能不止是智襄子智瑶的人生。看看,我们刚刚说过可以讲故事了,却马上又要清谈一些人才使用方面的理论,这无疑又是一个枯燥的话题。所以说人生如梦,我们随时随地要做好各种各样的准备,用淡然和平和的心态,来迎接随时到来的而又必须要完成的种种变化和使命。
当然了,这也叫做顺势而为,因为即使你不淡然也得接受,也要继续,那么何不淡然些呢?所以还是一起泡杯茶,我们接着来聊聊那些略有些枯燥的话题吧。请大家相信,我还是会尽力的把它说得有趣一些,外面风清云淡,时光静好,咱们怎么也不能太煞风景不是。
(一)
对于智襄子智瑶此人最终的结局,引发了司马光对人才以及用人之道的一些观点和感触。首先是一个正式的评价:“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说智伯这人最后完蛋了,主要原因是才比德强,也就是有才无德,不是个好东西。
他认为:“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辩,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意思说其实才和德根本是两码事儿,但是普通的世间凡人却不能把他们分开来看待,把有才的和有德的人放在一起,统统都叫做贤人,于是一不注意就混淆了概念,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最终出现了识人和用人上的失误。
那么,什么是才,什么又是德呢?司马光对才和德的定义各用了四个字来概括,“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以我理解,这两句话中:“才”,就是有智慧、洞察力、坚定、果断勇敢;“德”,就是有原则、正直、公道、平和理性。
以上可以看作是司马光人才论的总纲,下面还有三个观点和具体讨论的问题现象。
第一,“才”与“德”之间的关系。司马光认为,才和德是相辅相承的。他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这里他打了一个比方:“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谿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镕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云梦地区的竹子是世间最刚劲有力的,但如果不进行加工制作,就不能成为利箭穿透硬物;棠谿的金属是世间最锋利的,但如果不进行镕炼磨砺,就不能成为兵器击破坚甲。
这里请允许我腹绯一句:司马兄这个比喻用得确实比较一般。因为这两句精彩的比喻,更应该是象征一个有潜力的人,需要更多的砥砺和磨练才能真正成为的人才,与他前后文关于才德之间的辩证关系着实不大,未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第二,人才的分类和使用。司马光又根据才、德所占的比例,把人分成了几类:“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既有德又有才,德才兼备的人叫“圣人”;既没德又没才,德才尽失的人叫“愚人”;才德之比例,德胜过才的人叫“君子”;才德之比例,才胜过德的叫“小人”。
我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在听到一个观点有具体的测试办法时,往往总是忍不住第一个就拿自己来代入进去比一比,我当然也不能免俗。按这个标准对比了一下,还好,咱虽不是圣人君子,但也不是小人愚人,话说着实吓了一跳哉。
那我是哪类人呢?我认为那类都不算。
所以说,这个区分还是太笼统了。按司马光的说法是德胜过才为君子,那么好,这个“才”和“德”的比例应该是多少才适当呢?以一百分满分为例。才是一,德是二,德大于才,但明显整体素质偏低,没什么能力,此人是君子吗?才是一,德是九十九,德行远高于才能,但德才比例相差太悬殊,充其量只能算没有能力的好好人,此人是君子吗?同理,关于小人的提法也可以做此问句。我相信很难给出答案吧。
我想不仅是我自己,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应该都不属于这个范畴。因为人生在世,不能只靠德、才来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咱们普通人生活的主旋律,平平常常的人身上才多一点或德多一点,似乎既不会影响自己每个月的工资多开多少、少开多少,也不会影响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走向,所以还是不给自己硬生生的划进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的圈子了,免得活得太累。
(二)
如果说人才分类论虽然笼统,但大致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接下来司马光就发表了他关于人才最重要,也是应该会引起一些争议的一个观点,即用人的观点。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挑选人才,如果得不到圣人和君子,那么与其使用小人,不如使用愚人。
对于这个观点,他提供了如下的理由:“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
君子的才能都是用到做善事上,而小人的才能却是用来作恶的。有才能而做善事,就能处处行善,促进社会和谐,大家一起笑哈哈;反之,则可能利用自己的才能卖国弄权、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愚人就不同了啊,他们搞来搞去就那点能水儿,就算他想要作恶,但因为智力发育有限,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来,好比一只小蹦蹦狗儿,叫的挺凶,还想呲牙咬人,结果大家伙儿轻抒猿臂,一个巴掌就能把它搧一边儿去,轻易就能把它制服;而小人则不然,这些人智商优于常人,又一肚子坏水儿,动不动就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这就如同老虎不但长了獠牙,居然还生了翅膀,这不但******,而且******,甚至还反兽类,其危害岂不大之又大吗?
事实上,从古至今,关于人才的选取和使用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时代交替,风尚更迭,或以德为上,有那个举孝廉之说;或唯才是用,看你老兄治世的业绩,用实力和本事说话。即使司马光自己在这一章节说出了“以德为上”这个人才观点,但我们在继续阅读《资治通鉴》时,也会发现一些与他上述观点不同的矛盾事件,而那时候他的态度并不如此坚决。
子矛子盾,反正都是子说了算。所以依我看,他也只是更多地向宋朝皇帝建议,多用有德之人,少用奸佞之辈,这是儒家一贯的治世哲学,而且方向是没错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个争议就非常大了。
由于《资治通鉴》本来就是本儿政治课本,所以我们也就以行政人才来打比方。我这里所说的行政人才,泛指类似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主政一方、容易对地方经济社会造成普遍影响的领导干部那类的人。
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最希望当前自己所在城市的主要领导或者影响自身生活的部门单位领导是德才兼备的,也就是圣人型的,这个是一定的,小学生都能理解。但是客观的说,这个标准的确有点高。圣人不常出,常出的也就不是圣人了,中华文明几千年,圣人才出了几个?希望虽好,比例太小,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不具备讨论性。
如果没有圣人,那么君子也可以将就用的是吧?可是很遗憾,君子这种生物也是比较罕见的,不一定常有。您还别不服,要不请您现在就出去抓几只来,我这儿等着。
那么抛开圣人与君子不谈,也抛开那些介于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大多数人不谈,“苟不得圣人、君子”,只在愚人与小人这两种人中间选择一种,我们该选谁?
选无才无德的“愚人”,那么这个地方或者这个单位必定是工作平庸,人浮于事,管理松散,士气低迷,最后一步一步走向衰落。而选择有能力而少德行的“小人”,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地方或单位某些工作一定是出色的,某些成绩一定是显著的,甚至单位福利、待遇都会高过“愚人”治理的地方,类似上面所说的种种情况都不会出现。
可以说,单纯从政绩来看,“小人”的治理肯定会优于“愚人”。所以老百姓在对地方领导的人评价中,多是以业绩说话的。某个领导因为某些方面不检点出了问题,他们就会感叹:其实这个人挺有能力的,为我们这个地方做了不少实事儿,现在自己出问题可惜了啊。对那些工作平庸、没什么政绩的人离开,则愤愤地说:这个人什么事都不做,早就该被调走了。
这里就可以看出,司马光有些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
君子的才能是否都用在行善上我们先不下结论,但小人的才能,却不一定都用在作恶上。因为作为一个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的人,即使他是个才大于德的“小人”,他也要用他的才能来做一些好事、善事、有影响的事、有成效的事,来证明他的学识和才能,求得上级和群众的普遍认同,为仕途进取之路做铺垫。而通过这些事,大众也将得到一定的客观收益,那么这本身也就成了一种善。
如此说来,为什么还要用“愚人”而不用“小人”呢?我想最大的顾虑,还是能不能掌控住局势的问题。
使用“愚人”虽然可能会造成事业的停滞甚至倒退,但却不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事业发展的基础和空间仍然保留。而任用“小人”,则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或单位人员整体道德的滑坡和风气的败坏,那种唯利是图,尔虞我诈,奢糜拜金的思想成为主流,最后失去控制,造成不可估量和不可挽回的影响。
当然,用“愚人”还是用“小人”,这绝对不仅仅是个二选一的问题,中间还有很多的状态和情况难以把握,这个命题太过复杂。而我们也相信,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事,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所以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三)
第三,人才的个性与考察。司光马认为有才的人和有德的人,会各自表现出自己的性格特点,同时也使其他人对他们产生不同的感观和喜恶。
因此在考察人才时,不能只以个人的喜好为标准,而应该更多的考察人才的的品行,把德放在才的前面来考量,才会不被欺骗和蒙蔽,才不会失去真正的人才。
他说:“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品德高的人大都自律极严,有时甚至还会律他——他们不但自己不吃肉,还不让你吃肉;不但自己不吸烟,还不让你吸烟;不但自己不看美女,还不让你偷着看美女;不但自己天天加班,还要求你也跟他一起辛苦工作到半夜。
这类人我们通常都会很尊重,但在这类人面前,也难免会让普通人有诸多的忌讳,所以我们对这类人虽然“敬”——十分尊重和钦佩,但“敬”的同时,就会“远之”——和他们在一起很拘束,也很累,还不如离的远一些更舒服。
而有才能(这是广义的说法)的人,大多数都圆滑通达,会察颜观色,整天春风满面,心地玲珑,深谋远虑,长袖善舞,自然就会得到大家的普遍欣赏和喜爱,我们都愿意和这样的人接近,也会乐于在工作中使用这样的人。所以在察选人才时,大家很容易被这类人的优点和才干吸引,而忽视了考察他们的品德是否真正过关。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和反思。
最后,司马光做了一个总结:“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从古到今,乱****、败家子儿多了去了,都是挺有能力而道德品质不过关的,最后闹的国家灭亡、家庭离散,又何止一个智瑶呢?所以说,治国也好,持家也罢,如果能分清才和德的不同情况,知道德和才相比谁更重要,就不用担心失去宝贵的人才了。
客观地讲,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乱国之人,当然有倚仗自己的才能兴风作浪,穷兵黩武,甚至反客为主以至国家倾覆的;但同样也有才能平庸,文不能治国,武不能安邦之辈,以至国家灭亡的。败家之人,从来有机关算尽,作恶到头,弄得人亡家破的;但同样也有守成不足,余荫难再,不思进取,以至族群没落,家业全失的。
还是不能一概而论。
(四)
犹如江河流滚滚,永世不歇,人也总是在不断改变和进步的。有才能的人,其实更应该加强自己的道德约束和自律意识,那么他就会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才。同样的,品德高的人就一定要象道德标杆一样,不通情理,不苟言笑,不食人间烟火,终日冷脸对世人吗?我想这也大可不必。
如果一个品性高尚的人,他同时还具备很高的亲和力与存在感,令人如沐春风,心花怒放,那么我相信他一定会吸引和感召更多的人,甚至让更多的人成为谦谦君子,挚爱亲朋。
那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