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世家情仇:溪云
365200000038

第38章 拂尘卅五载

卫朝福业二年,是祜族占有中原而称帝的第五十个年头。

祜族原据北方,北方多干旱少雨水,养游牧之族。祜族在经过漫长年代的部落发展之后,从西域得到铁器精炼之术,又适逢中原混战,汉室宗主繁荣奢靡却怠于军事,他们便疾速地在关外发展起来。统一北方各部的祜族建立国号卫,对中原的蚕食和征服经历了十余年的时快时慢进程,最后彻底拥有了汉土,继而推进到更深的内陆。祜族的大帝国是落后的游牧民族蹂躏农耕民族胜利的结果,但征服并不意味着经营的顺利。文明落后的祜族意识里的经营,便是将所有农耕地域都改成牧场,让整片大陆都铺满青草和游牧帐篷。所有其他民族都是奴隶,供其驱使。甚至对抵抗最顽强的民族,在某些地域实行******策,让当地贵族官长之流任意抢夺非祜族新婚女子的第一夜。贵族们迅速地腐化,沉溺于农耕民族所创造的舒适奢靡生活之中。而种种不适用于农本经济和文化潮流的统治方法引起了一波又一波反抗。几十年里起义不断,到了福业二年,帝国已经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襄人龙千江部便是起义军里最大的一支。他武士出身,本来是祜族一府的护院,希望籍主户脱离贱民之身份,却因祖上是有名的抗祜分子而屡屡被挤兑。乡人揭竿,他干脆怒而相随,一路打到了卫朝中都。元帅战死,他因声望被推举为帅,统领了全军,改名龙军。推进艰难,于是据守中都,离间惊惶的卫朝皇族内部,同时兼并其他义军是他的军事路线。在已有地区释放囚犯,丈量土地重新分配,减删租赋,安抚平民,巩固防线是民政之举。而在他据地回旋,休养生息的一年里,北方一支由前朝世家子御魄统领的燕军也壮大起来。

御魄与龙千江一样,打得是汉人之旗,以复国为名。只是与龙千江的缓称王不同,他据有斫北、燕山一带后,自立国号大璟,称平王。两支义军最接近之处,是璟江隔岸,龙军的龙旗和燕军的朱雀旗遥遥相对,皆在风中旆旆。倒是卫朝居于璟江上游的城池,狼旗已然灰颓不堪。仿佛深梦里惊醒的卫朝贵族们希望恢复五十年前金戈铁马的民族优势,然而,却发现甚至连一名能统彻十万大军打几次胜仗的将军都找不到,更何况,那十万大军之堪称乌合。兵分两路的卫朝部队七拼八凑有五十万号称八十万,想要一鼓作气同时迎战龙军与大璟。

龙军在一年之中已经吸纳了大大小小三四路起义军,兵力达到三十万众,尚不计非直接统辖之呼应群体。而龙千江早早在卫朝内部种植的人脉种子,也生根发芽了。攻下来的卫朝西路军,一路拖沓,统率被挑拨得互不协调,虽连破三城几近龙千江驻军本部文山城下,却如强弩之末,犹豫不决。处在西南防的龙军骑兵驰援将至,龙千江胜券在握,却不知厄运也如影随形。骑兵到来之前,卫军已经开始攻城。因龙军准备比较充分,几日都抵挡住了攻势。而卫军却用了一位汉人谋士的献计,派一支轻骑绕回了璟江支流,在河水里丢弃瘟疫死畜数百,而河水下游,乃是文山城。

大璟方面,军士多为北方人,英武善战,军纪严明。御魄部署以攻为守,迎头痛击卫军,连连胜利。战线推进近千里,直逼上京。这时,都城澍阳却有消息送到:璟江之南,龙军之都文山城,大行瘟疫,几无可守。一旦文山城破,隔江行三百里便是澍阳。御魄召集文武商讨对策之时,军营外来了龙千江的使者。使者送上龙千江亲笔书信,希望以合纵之势与璟军共同战斗。御魄帐下有谋士劝他任文山自灭,听闻龙千江染瘟疫在身,已经不堪战事,此当楚汉相争之时。但御魄最后的决定是回复龙千江,同意联军。他留下一万兵力拖延上京方向的卫军,自己带着其余所有部队开回澍阳,又冲破封锁,跨过璟江,驰援文山城。龙军的后援骑兵加上璟军,与卫军大战五日,逼迫其退军三十里。龙千江下令打开城门,亲自出迎,因城内病患仍多,遂在都门设帐。御魄得知龙千江并无病容,便带了近卫百人,留下二十万部队在城外二十里,自去拜访他。对这一场会面,后世的记载有多种说法,但结果只有一个,当二人共同走出军帐之时,已然是并肩而行,同门相称。人说两人少时先后曾从过同一师父,却不曾当时相见。龙千江比御魄要年长两岁,而他们先后所从的那位师父到底是何人,都讳莫如深。

联军没有统一的领导,但是却有不容置疑的默契。对日夜担心的谋士们来说,这是几乎不可相信的事。而在这种近乎奇迹的情况下,福业六年的冬天,龙璟军队以收网之势逼近了上京。联军占了卫朝半壁江山,薄赋轻役,粮草尚可,人心所向,胜利似乎已经唾手可得。而龙千江身体里当年所留下的瘟疫后症,却在他面对北方满天的雪花时肆虐开来。病来如山倒,军医心急如焚。龙千江却只是平静地让人把自己住的军帐搬离群帐,遣出了请御魄前来相商的使者。御魄在东,龙千江在西,使者返回之前,龙千江遭遇了卫朝兵力的洗劫。为了保护病重的他,龙军折损了三员大将。御魄驰援之时,卫军已然扬长而去。接下来仍然是一场不为人知的会面,会面的结果令龙军炸开锅。龙千江将手中所有兵权交给了御魄。他座下剩下两员将军各有不服,其中一人一月后带兵八万出走自立。御魄接手了龙军四十万众,除去哗变与自立者,最后编进璟军的有三十万。龙千江被御魄送往澍阳养病,连带他家眷妻女三人。福业六年,在御魄打算最后决战的三月,龙千江失踪。同年四月,御魄攻克上京,将祜族的贵族和残兵直追去关外。同年六月,登基称大璟皇帝,都澍阳,年号光复,其本人改名御龙魄。

※※※

“这便是大璟的开国史。”秦伯啜了口茶,道。

“师父,你没有讲完。”司徒白觞接口道,“龙千江和御魄的师父,其实就是我初云派的初云真人,大师祖,我知道的。龙千江少年时候跟大师祖学过拳法,而御魄后来跟大师祖学的是兵法。所以他们才说自己是同门。那龙千江后来呢?那璟朝不立后的原因呢?”

“我就知道你小子偷看我的书。”秦伯伸出食指点点他,“你都知道了,还问?”

“我替衣衣问。”司徒白觞耸耸肩,“毕竟这是她家的事。”

衣衣闻言皱眉:“秦伯……”

“龙千江有一妻二女,没有儿子,这是他无将可托也无子可托的为难之处。他妻陈氏与他一并失踪,但光复三年的夏天,澍阳城却多了一座陈府,主人是个中年妇人,与皇家交往甚密。”秦伯看着衣衣,“那就是龙千江的妻室。龙千江的失踪是他自己的选择,他病愈是因御龙魄遍寻天下名医,而他最终归隐于山,是应了天下其他民族都不曾世代拥有的两个字品质——‘成全’。但御龙魄回到澍阳后,却公开了自己的一份信书,立信曰:‘璟朝赖龙御之军率我华夏全力成之,魄不敢独,立此信,必立龙家女为后,代代生息,共承天意,为政万民。”

“所以说龙家的男人和御家的男人真的是英雄相惜,重情重义。”司徒白觞摸着下巴,说,“龙家的女儿难道不肯嫁给他?”

“龙千江有两个女儿,一名龙煜,一名龙灵。龙煜与御龙魄的长子御曜年纪相仿,但后来被御龙魄的长女御曛所害,死在了青鳌山境内。小女儿龙灵在龙千江过世后跟着陈氏到澍阳居住。”秦伯回答。

衣衣紧紧抿着嘴唇,盯着秦伯,仿佛能看到他吐出的每一个字。

“龙千江仍是没有能根治病情,所以光复二年就病故了。”司徒白觞作沉思状,“可是龙灵年纪太小,嫁给与他父亲互称同门的光复帝未免也不合适。她父亲九泉之下怕是也不会满意吧?当时他们就定了另外一个办法,对吗?”

“对。御龙魄御极后又二年,与逃亡北方的祜族划分疆域,祜族除国号,称部落王,这才算正式灭了卫朝,班师回京。他在御极前,妻赵氏就已经亡故,由于没有合适的龙家女可以娶,便没有再立后。至于龙灵,比太子御曜小十一岁,可以婚配。但是公主御曛总是要反对。”秦伯又看向司徒白觞,“——御曛,你知道的。”

“如今太主。前洪德皇帝御曜的姐姐,光复帝的长女。太过厉害的女人,天下那个不知道?”司徒白觞摇头。

“衣衣,你知道么?”秦伯问她。

衣衣缓缓摇头,说:“我……爹爹对璟朝之制,明令之法例告我甚多,但究竟人际如何关系,姓甚名谁,从不多提。我住在青鳌山上,对这些,十年还没有在樱桃阁半年知道得多。”

“他是怕你过早伤怀。”秦伯轻轻道,“如今你要知道,御曛,当今大长公主,在龙御联军之时,年方也不过十七八,是巾帼女杰,经常随父出征的。战时对并肩为阵的龙军将军江勐一见倾心,想联姻结好。江勐本人在家乡有青梅竹马未婚妻,所以托龙千江代为婉拒,但御曛却误认为是龙千江不愿促成联姻,十分怀恨。后日江勐又当面拒绝她,令她颜面不堪,愈发恼怒了。龙千江患病时江勐战死,御曛拒绝随父驰援龙军,而留守澍阳。待龙千江及家眷转移至澍阳养病时,她更是百般刁难,待到龙千江归隐,御龙魄昭告信书后,她便开始暗中追杀龙家两个女儿了。她不愿意让御家人中有龙家骨血,她与父亲想法不一,认为天下是御家的,应当排除异己。所以……”

“所以……”衣衣咬紧嘴唇,然后一字一顿问,“我母亲,也是她害死的?”

秦伯久久没有回答。司徒白觞托腮道:“师父,龙千江没有儿子。”

“龙千江当时没有儿子。”秦伯纠正了他的话,“在青鳌山隐泉村,他隐居养病的地方,他有了一个与陈氏的儿子,那孩子生下来体弱,起名龙惜年。惜年惜年,乃是珍惜华年。他叮嘱陈氏带龙灵回澍阳,却要把龙惜年留在隐泉村,保护成一个秘密。因为御曛不曾放弃过追击,当年龙煜是为了保护妹妹龙灵才被杀的,而现在龙灵是唯一的目标。带龙灵去澍阳,一则转移御曛视线,二则可以受到御龙魄的直接保护。”

“三十五年前的旧事。”司徒白觞叹了一声,“光复皇帝如果不是那么宠爱长女,再三原谅,也许后面的事情也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