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濯尽浮尘:每天傍晚的心灵清洗课
3665800000051

第51章 生命不能承受之快——慢一点,生命会更美

我们生活在,

一个“速度至上的时代”:

成名趁早,致富要快,

英语速成,男女闪婚……

我们每天上班,

总是“冲冲冲,赶赶赶”:

匆匆盥洗,快餐果腹,

快速赶车,行色匆匆……

我们的生活像打仗,

快得让人缓不过一口气。

我们生活的滋味,

就像是囫囵吞枣的感觉,

不但幸福感降低,

时长还被缩短。

我们应当来体验下“慢生活”。

速度和效率是工业社会的标志。美国发明家富兰克林的那句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曾作为大工业时代的座右铭,影响了全世界。我们国家也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

不可否认,“快文化”对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有重要贡献。

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自大工业时代以来,对速度的崇拜让快文化占据了我们的潜意识和价值体系,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沦为时间的奴隶。

我们拼命地追求快,可我们的灵魂却往往跟不上身体的步伐。当大自然的野趣和闲情逸致离我们越来越远,当过劳死、抑郁症、亚健康越来越无情地纠缠我们的身心,当急功近利的现象越来越影响我们的心灵,当心浮气躁的情绪越来越充斥我们的社会……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生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快”,我们应当找到适合自己生命的速度,才能体验生命真实的幸福节奏。

前几天,我在《读者》上看过一篇《无福消受的浓汤》的文章,署名是王宇清。这篇文章虽然只是一篇“补白”的文章,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半年前我乘巴士在法国乡间旅行。

一次,汽车要在一个小镇上停留十分钟。闲着没事,我便走进了巴士附近的一家小餐馆。

餐馆十分的整洁,陈列台上有浓汤、各色沙拉以及咖啡和美酒。我想尝尝法式浓汤,便向老板点了一道。

“不卖汤。”

“什么?”我疑惑不解地问。

“请原谅。因为您是搭乘巴士的人,所以,我想您还是随便点个汉堡包或者三明治的好。不瞒您说,为了熬这汤,我花去了整整好几个小时,它的味道是全法国最棒的。面对这么好的美味,可您却只能有几分钟来喝它,太可惜了!我决不会让您糟蹋它的。”

我终于没能喝成这美味的法式浓汤。

但我却是完全能够理解小餐馆老板的。因为,在这位坚持不卖汤的老板看来,喝汤是一件应该十分强调品尝过程的事情。汤中那丰富与细致的滋味,唯有你慢慢与细细地去品尝,才能充分地领略到。三明治算什么!人们吃它,要的不过只是尽快地填饱肚子这个结果罢了。

现代人的生活喧嚣而忙碌,越来越多的人渐渐地变得只重视一件事情的最终结果,而往往却忽视好好享受与体味人生那丰富的过程。他们的人生越来越像是一个被他们在匆忙中咽下的三明治,细细去品味美味浓汤的感觉,已经离他们很远很远。

看了这篇文章,我想到与法式浓汤类似的水滴咖啡。水滴咖啡,今天很难喝到了。就是在过去,要想喝这种咖啡,许多人也没这个耐心。水滴式咖啡奉行一种水滴石穿、日久见人心的理念?急性子、心浮气躁的人是与它无缘的。

水滴咖啡的萃取得用四到十个小时的时间。你要是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等杯子里的咖啡滴满以后,再小心翼翼地开启水滴咖啡,那一定会被芳香四溢的咖啡味所陶醉。

不容怀疑,水滴咖啡完全是靠咖啡豆在水的柔情细语下一点一滴地释放出来的,而咖啡豆也是有情有义的,在水滴的爱抚之下,咖啡豆如春蚕一样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华。如此一来,比别的咖啡更虔诚的水滴咖啡也就得到了天地日月山川的孕育,其水豆交融所激发出的风味达到了其他咖啡所不能想象的境界。水滴咖啡出场之前所下的精致工夫,与旧时豪门贵族千金出嫁前在化妆上所花的心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水滴咖啡的自我追求,使得它远离了那些讲求速度、快捷的现代人。

从法式浓汤到水滴咖啡,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我们生活的步伐不应当时时都那么快,该快则快、能慢则慢,这才是一种身心的平衡。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的过程和细节,值得我们放慢脚步,耐心地去体验。如果我们认真地去品味过程和细节,得到的不只是结果的喜悦,而且还有点点滴滴的经过所带来的无限乐趣。其实,这正应了当下一些有识人士提出的“慢生活”的生活理念。

心得

当今社会,有很多人活得不轻松。据2007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其中71.1%的人称,“精神高度紧张,压力大”是让他们着急上火的主要原因。

每个人都不该成为工作的机器,也不应被物质生活所俘获,心甘情愿或心有不甘地终日忙碌于职场,甚至牺牲掉自己的一切业余生活和身体的健康。

相反,人们应该懂得工作是为了生活,每个人都应当享受生活,而享受生活的前提之一,就是减慢生活节奏。

是的,人们应当放缓生活的节奏,哪怕没机会去喝法式浓汤或水滴咖啡,至少也可以给曾经迷失在快节奏生活之中的自己献上一碗香醇可口的“心灵鸡汤”。

应当说明,放缓生活节奏,有闲情、有耐性地体味生活,并非是把每件事都拖得如蜗牛般缓慢,而让我们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中,“该快则快、能慢则慢,尽量以音乐家所谓的正确的速度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