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李世民情史》(又名《大唐女儿红》)终于连载完毕了。
根据网站的字数统计,这部小说的篇幅是将近50万字,虽然我现在正连载着的另一部《凌烟阁24攻臣》发布的字数已经超过30万,可以预计一定会超过这一部的篇幅,但《凌烟阁》其实是一部系列,是若干短篇与长篇小说的合集,以单独一部小说的篇幅而言,当然还是这部《李世民情史》最长了。
这么长的一部小说,从动笔到发布完毕,也就大约十个月的时间。我是去年八月末,也就是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开始动笔的,今年五月份发布完毕。其实初稿甚至是更早之前的三月份就写完了。
写完初稿的时候,跟朋友诺诺说起已经写完,她很惊讶,说以为这么长篇的作品我会写很长的时间。其实,我本来可以写得更快,因为与此同时我还在写《凌烟阁》系列,而且这部小说写到最后的部分,杨曼的故事卡住了我,颈瓶了一段时间,写了又删掉,改来改去都不如意,已经是拖慢了写作的进度。
不过,虽然这部小说写的时间很短,构思的时间其实是很长的。如果真要追溯起来,可能要一直追溯到读书的时候。我自小就喜欢李世民这个历史人物,对他的个性、人生、情感都很感兴趣,也经常看一些以他为主角或比较重要的角色的小说、影视作品什么的。可是,可以说,绝大部分作品都令我十分失望,虽然有少数作品比较优秀,也有这样那样的缺憾。因此,我总是禁不住会自己构思一些关于世民的故事。但在此之前,这些构思都是东一丝、西一缕,不成体系,也组合不成一个故事。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吧。因为看到没有作品能把自己喜欢的人写得好,于是就自己动手来写。但我虽然构思着世民的故事有多年了,却直到去年才动笔,那是因为我也吸取那些以世民为主角的小说的教训,反思自己构思的故事,觉得不足以比它们更能克服那些普遍的缺点,也没有把握能从头到尾地写完,很容易会变成大坑,便一直没有动笔。
就是这样,关于世民的故事的构思零零碎碎地持续了多年,但我一直觉得思路不成熟,没有动念把它们写下来。直到去年,应该是由于与诺诺合写了一个短篇《千重苦夏》(后来这部小说就成了《凌烟阁》那个系列的第一部),激发起我对写作的兴趣,尤其是重新构思与世民有关的故事。这一次,情况明显地不同,势如破竹一般,我很快就想通了小说中各个人物的性格设定与故事情节。都想通了之后,我就感到有把握可以把整部小说写出来,而不至于会中途放弃而变成大坑。
虽然半途弃坑是网上写手常有的陋习,由于太普遍了,很多写手都不以为意。但对我来说,却觉得作为一个作者,把一部小说写完整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尽管我并不是职业的作家或网络写手。所以,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把一部小说写完,是不应该急于开坑的。
正是由于我是事先想通了所有人物才动笔,所以写起来很快,也没有太多的困难。但后来事情的发展还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几乎使这部小说在快结尾的部分而中断。那就是前面说过的杨曼的故事部分,后面分人物总结这部小说的时候,我会更详细地解释。我要说的是,其实正是杨曼这个人物,是这小说里所有人物里我最想得不够透彻的一个,后来她的故事果然就成了完成这部小说最大的障碍,这可以说是从反面再次说明,要有把握完成一部小说,先把所有人物的个性与大体的框架想得清楚,是最重要的。
二、人物
(一)李世民
这小说的第一主角自然是李世民。但正如后面会谈到的那样,这部小说由于采用了女性视角的写作手法,难免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有时显得世民不是主角,而是陪衬那些女性的配角(一笑)。客观来说,我觉得这小说里的世民形象还是相当鲜明而又可爱的,但可能真的不如女性角色出彩吧,尤其是后半部分。前半部分因为有机会写战争与打斗,世民的刚烈血性会比较容易地表现出来。但那时他还很年轻,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他的性情不够沉稳,但我认为这是符合少年人的心理特征的。而后半部分,他的面目就确实够为模糊,不及那些女性的角色那样显得个性突出了。
我个人来说,真的很喜欢前半部分里的世民,无论是《少年情怀》那一卷里为着大自己两岁的韦姐姐神魂颠倒、甚至哭泣流泪的深情少年,还是《鏖战雁门》那一卷里智勇双全、如风如火的热血少年,正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少年李世民的形象。对于这前半部分,我是十分满意的。
至于后半部分,我确实是不由自主地在那些女性角色身上落墨更多,因为无法写战争,世民在战场上运筹帷幄的心计、英雄了得的搏杀,我只好都放在《凌烟阁》系列里去尽情发挥了。而武德后期的兄弟争权,我一向不喜欢写勾心斗角的阴谋伎俩(虽然我认为我是能写得出来的),所以世民的种种夺嫡手段,我只是轻轻地带过,包括与他敌对的李元吉的阴谋,我也更多地是把它作为杨曼的爱情故事的背景来描写,侧重的是其中的感情,而不是权谋本身。这样,后半部分的世民的形象与前半部分相比,肯定是弱了一些,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网上有一部就叫《玄武门》的小说就是专门写武德末年的兄弟争权的,把世民的权谋心计写得很活灵活现、入木三分,我是很佩服也很欣赏的,但那确实不是我会写出来的风格。
(二)长孙明
《李世民情史》只有一个男主角李世民,但女主角却很多(谁叫世民多情——或说是花心——呢?再笑)。不过我有比较浓墨重彩地进行描写,所占篇幅较多的,也就主要是三个女性:一个是世民的三姐李瑛,她的故事着重的是世民与她的姐弟深情,而不是男女爱情;一个就是长孙皇后,还有一个是隋朝公主。
我把长孙皇后起名为长孙明。有一部分不了解唐史、受影视作品影响太深的读者以为长孙皇后叫长孙无垢,甚至是叫长孙珑儿。其实长孙皇后的名字没有流传下来,现在我们后人知道的只是她的小名“观音婢”。我取“明”字为她的姓名,就是因为我觉得这是最能概括我心目中的长孙皇后的人格特征的一个字。有人会指出,世民有一个儿子的名是“李明”,还有一个女儿的字是“李明达”,古人通常不会让自己的儿女重复长辈的名字,但我实在是太喜欢这个最能概括长孙皇后的“明”字,所以还是不管这些细节了。甚至这小说写到最后,我还安排世民是故意让他与杨曼生的儿子取这个“明”字,用来纪念逝去的长孙皇后。这看起来是西方人才有的习惯,但我给出了另外的解释,是世民想能再叫出“阿明”这样亲昵的称呼,好像这样就能在新生的孩子身上使长孙明的灵魂得以重生。这种爱到“痴妄”的心情,该是感人至深,也是顺理成章的吧。
在这小说连载的过程中,有读者写电邮给我,说:“你里面的长孙太棒了。虽然我不粉她,但我很听粉你小说里的长孙的。”这让我很高兴。我希望对长孙皇后抱着喜欢或中立心情的读者,都会觉得我这小说里写的长孙明是最完美的长孙皇后吧。虽然网上也有些长孙粉写的小说就以长孙皇后为主角,但如果只是通过贬低世民身边的其他女性来达到抬高长孙皇后的地位的目的,我认为这不是高明的“粉”长孙皇后的做法,其实也只是使长孙皇后的形象显得不真实而已。因为,完美之人,可不等于是要对无论好人、坏人都一视同仁的。
在我笔下的长孙明,是个外和内刚的人。她表面上温柔和善,但内里是跟世民一样的坚定刚烈——甚至可能比世民更坚定刚烈,尤其是在面对着宫廷斗争的时候。为了让她的女性形象显得真实,我安排了她在最初的时候也吃过一回的醋(《鏖战雁门》那一卷的末尾),并以此为契机升华了她对世民的爱情,也为后面她不会计较世民对其他女子的爱作了合理的铺垫与解释。
另外,不晓得有没有读者注意到,我写的长孙明,还是个活泼可爱的人。我有特别刻意地见缝插针的描写她与世民说笑玩闹的细节(如《玄武绝情》一开头时写世民与众女相处的一段细节),写她是会说些取笑世民的话。在这小说里,其他女子(除了三姐李瑛之外)都不会与世民这样说话,她们爱他之余也不由自主地敬畏着他的地位,只有长孙明会这样轻松地跟他说话,如同平等的朋友之间那样。我是希望通过这样微妙的区别,写出长孙明的个性,也写出世民与她之间的感情之深是无与伦比、甚至超越于男女之爱上的——他们不仅仅是相爱的人,还是并肩而战的事业上的伙伴。
平心而论,我觉得长孙皇后不是一个容易写得好的角色,因为她与世民的故事太顺利,于是就显得太平淡了。虽然现实人生之中,确实是平平淡淡才是美,但小说的世界是需要矛盾、需要冲突来表现人性的。平淡的美,比较适合用散文来表达,而不是小说。这也许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关于长孙皇后的小说不容易在扭曲角色——无论是扭曲长孙皇后本身,如把她写成忍耐的怨妇;还是扭曲世民身边的其他女子,把她们贬低来抬高长孙皇后——的情况下仍能写得出彩。
在写长孙明时,我也有过担心,会因为她的故事性太弱而难以把她写好。很庆幸的是,最后出来的效果我感觉算是很不错,不过代价就是要把世民的性情写得没有那么坚强。在面对从父子兄弟的亲情转向君臣尊卑的过程中,世民显得动摇而脆弱,而长孙明就名符其实地成为他那“成功男人背后的伟大女人”,支持与帮助了他的过渡。
至于二人的夫妻关系从基本上是一妻转向多妾的过程中,有了前面雁门关的情节作铺垫,倒是比较容易控制得合乎情理。不过,在写到长孙明与李瑛聊天时谈到李渊一登基后,很快迷恋上新进宫内的宇文昭仪,我略略地写及长孙明的心理活动——
我心中暗暗的想:“最初定计之时,世民就跟我提过最好能把张妃的名份压到九嫔以下,当时我还觉得以父皇那么喜欢张妃,要做到这一步未免过火,不是那么容易。没想到张妃这一哭闹,自己把父皇对她的好感给毁了一半,又进去了一个宇文昭仪再分掉她大半宠爱……所谓世事难料,就是这样的吧?还是说,男人大抵如此?一旦当了皇帝,一旦有了新欢……”
写那一段时,我禁不住想,在这里要不要深入一下。世民的地位变迁中,世民的内心感到迷茫与惶惑,长孙明的深心之处是否也难免有着类似的忧惧呢?但到最后,我还是没有把这种心情往深入之处写进去。也许这会影响了长孙明这个人物的深度——自从雁门关之后,她就没有动摇,没有迷惘,没有挣扎,没有痛苦……但,还是让她保持那种雪一样纯白的形象吧!
(三)杨洛
这部小说无疑吸引了很多杨妃粉,赢得了她们的喜爱。就我自己来说,我喜欢的是世民,而不是长孙粉或杨妃粉,所以对于网上甚是热烈的长孙皇后与杨妃之争,我是没有兴趣参与的。而作为一个作者来说,我却确实比较喜欢写杨妃,尤其是我笔下的这个杨洛。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杨妃那前隋公主的身份,与其子李恪确实在史书上留下过一笔,说是世民很喜欢他(当然至不至于真的想立他为太子是另一回事),还有他最后的悲剧性结局,都让他们母子的故事有很多可供想象的空间。
于是,不需要往争风喝醋的方向去编造情节,杨洛的故事天然地就很丰满,很有感染力。我对自己笔下的长孙明当然很喜爱,对杨洛也十分的疼爱——是疼,因为她的人生历程确实是混杂着痛苦而显得耀眼。长孙明的爱情故事是正剧,杨洛的爱情故事是悲剧,而我又要重复诺诺在《千重苦夏》的后记里说过的那句阿里士多德的名言“我们天生爱悲剧”,所以我也就天然地爱杨洛的故事。
如果说长孙明的个性是外柔内刚,杨洛则是从里到外都是那么的刚烈,内心却因为客观遭遇的大起大落而难免充满着犹疑与痛楚,这其实真的是更像世民。当然,正如我通过长孙明的心理活动所指出的那样,杨洛是从上面走下来,所以会格外的痛苦;世民是从下面走上去,其实也不会尽是愉快。但相比之下,当然是杨洛的痛苦与煎熬更甚。
在这小说里,杨洛的人生有三个阶段:公主时期,雀鼠谷与长安陷落的时期,以及最后作为世民的妾室的时期。前两个时期,可以说我都觉得对杨洛的塑造很感满意。公主时期的雁门一役是我的最爱,因为我真是太喜欢写战争与打斗了。这一役里无论是世民、长孙明,还是公主,人人都很出彩。
第二个时期,则是比较悲情。有读者评论说,看到雀鼠谷里公主说终于要杀死世民时流下泪来,以及看到长安陷落时公主看着大殿上世民一步一步向她走来,都感到很唏嘘,忍不住也哭了。我自己还真没想到这两幕会写得让读者的感触如此之深,但我确实是着力地营造那种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悲剧气氛。或者说,与其说是会悲伤到让人哭泣流泪,不如说是一种让人哭不出来的抑郁的情绪吧。
第三个时期,其实涵盖了阴贞烈行刺事件、李恪的出生与最后的玄武门之变,中间的跨度很大,尤其是最后一段情节与前两段情节之间的间隔,所以如果只是关注杨洛的读者,会觉得紧凑程度不足,张力弱了些。但前两段情节我也很满意,最后的玄武门之变,杨洛大有重现当年在雁门关的公主风采,也让我写得很快乐。要说有什么遗憾,就是她最后的死亡写得太匆忙了。更要向杨妃粉的读者们道歉的是,在最后一章居然没有再提杨洛。我其实是很想提的,但看来看去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把杨洛插进去。为了确保情节的一气呵成与流畅,只好作出这样的牺牲了。
总的说来,我对杨洛这个人物真是很喜欢、很满意。要说以长孙皇后为主角或重要角色的小说不少、但真能把她写得好的几乎没有,那么以杨妃为主角或重要角色的小说其实也不少,但风格大多都过于琼瑶式,往好说是小儿女态或小资,往不好的说就是狗血煽情。可是在我心目中的杨公主,经历过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之后而能在史书上留下“地亲望高,中外所向”这样的评价的,骨子里应该是个坚强刚烈、而非面对命运逆来顺受的柔弱女子吧。
(四)李瑛
李瑛不是世民的妻妻妾妾,而是他的三姐。最初写这个人物,本来只是因为限于女性视角,但很多时候都无法由世民的妻妾提供视角,于是就引入了这个世民的姐姐(虽然在很多小说里被错误地写成世民的妹妹)。
但是,很意外地,李瑛这个女角最后写出来的效果之好,甚至不下于长孙明、杨洛这两大最主要的女角。如果说长孙皇后与杨妃早在我写这小说之前就已经各有数量相当的读者粉丝,李瑛却无疑是完全靠着读者看我这小说之后,才获得了他们的喜爱。
事实上,在我心目中,李瑛与长孙明、杨洛正代表了三种类型不同、但都是我最喜爱的女性形象。长孙明是外和内刚、心清志明、宽宏广阔,如包纳百川的大海;杨洛是意志坚强、个性刚烈,但也不失明智与慧眼,如在山间跌宕的急流;李瑛则是爽朗豪迈,也有洞察世事的眼力,可说是介乎于长孙明与杨洛之间,如一往无前的长江大河。
李瑛这名字是虚构的,有朋友指出后来唐玄宗的太子也叫李瑛,出于避讳的需要,世民的姐姐是不可能取名为“瑛”的。这种事情我自然是知道的,但正如因为我觉得“明”字最能概括长孙皇后的人格特征而执意于把她的姓名起为“长孙明”一样,我也是觉得“瑛”字最能概括我心目中的世民三姐的人格特征——既有巾帼胜须眉的英气,又不失女性的心思细腻慎密——而仍然执着于此字。再说,李氏胡气重,据称李渊的姓名曾经还是“李世渊”,也就是世民的姓名承袭了他的姓名的一半,这种做法在所谓的胡人习俗之中很是盛行。再加上男女各别,(世民的儿子李明与女儿李明达不就有重名吗?)这样勉强也算讲得过去,我也就把李瑛这名字保留下来了。
关于李瑛,唯一的遗憾也是写她的死那一场显得匆忙仓促了些。其实在最初的设想中,我没有打算要直接写她的死亡。是因为第一、二卷才发布出来,读者就已经爱上了三姐,于是我那“天生爱悲剧”的癖好又发作了,立时决定了要详写她的死亡经过。不过,其实无论怎么样安排,李瑛之前的言行举止已深入读者的心里,这,已足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