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妙计(长孙明)
我见话题岔了回去,心中稍安,道:“按你刚才说的,云定兴不去雁门救驾,倒是对的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一开始时就已经说过了,除非西京、东都大军发兵,我们这点子兵力给突厥塞牙缝都不够,更不要说能够解围救驾了。那时我们只有区区十三人,这话是对的;现在就算加进了云定兴的驻军,这话依然是对的。听公主所言,雁门的粮食已然不多,多则支持一个月,少则只能挨上二十天。从诏书投入汾水计起,到现在都已经过去十六天了。再这样一筹莫展的下去,只怕勤王大军来到之际,雁门不是被攻破了就是已经满城饿殍。更不要说,即使勤王大军来到,也不一定马上就能解围……”说到此处,李世民眼中忽流露出哀怜之色,“唉,最可怜的就是公主了,她一介女流,勇气却胜过普通男儿,如此舍生拼死的杀出重围,好不容易走到了这里,原来也不过是于事无补……”
我心中忽闪过一念,道:“你是真的希望能救出困于雁门的皇帝吗?”
李世民紧盯着我的眼睛,我平静地与他对视。
他会猜疑我在引他说出大逆不道的话来吗?
良久良久,李世民移开眼睛,斟词酌句地道:“无论怎么说,皇帝……是不能落在或死在突厥人的手上的。公主也说得没错,如果雁门失陷,那我父亲死守着小小一个太原,倾巢之下,又岂有完卵?在公在私,我们都得尽力而为,救出圣驾。”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慢慢地道,“那我倒是有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
“不算办法的办法?这是什么意思?”李世民的眼睛再次盯紧了我。
“你知道突厥始毕可汗的可敦是谁吧?”
李世民点点头,道:“是我朝嫁去和亲的义成公主。”
“那就是了。当初把义成公主嫁去和亲,为的就是突厥之内,可敦的权力很大,远胜中原朝廷的皇后。如果二公主能亲入突厥,向她这姑母求救,义成公主总不会袖手旁观、见死不救吧。”
李世民皱眉道:“可是突厥汗庭不是远在阴山吗?从这儿千里迢迢的去向义成公主求救,岂不是比从这里传递勤王诏书到长安、洛阳路程更远吗?这不更加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我摇头道:“不需要跑到阴山那么远,只要去到定襄。据我家老爷的遗作所言,我朝为了方便与嫁到突厥和亲的公主及时私下沟通消息,早在当年千金公主嫁与沙钵略可汗摄图和亲之时,就已经在定襄那里暗设了据点,有信鸽与远在阴山汗庭的和亲公主传递消息。突厥的北境有一宿敌,名为铁勒,我们可以让义成公主向始毕谎报军情,说铁勒见突厥大军倾国南下,后防空虚,欲乘虚而入。始毕闻讯必定大惊失色,即使不马上撤军,也会分兵回防。这无论是对我们前去雁门解围,还是雁门内的守军突围而出,都大有好处。这里离定襄很近,此外所费的时间就只是在定襄与阴山汗庭两地之间以信鸽交流消息,把这些时间都计算在内,六七天后大概就能通过义成公主把突厥北境危殆的假消息传到雁门。这总比勤王大军集结、行军、破敌这一连串事情所需花费的时间要少吧。”
李世民霍然而起,道:“既是这样,我现在连夜就赶去定襄!”
我一手拉住他,道:“不行,只能二公主去!”
“为什么?”
“这条我朝与和亲的公主私下沟通消息的通道,十分隐蔽,只有极少数人能指示设在定襄据点负责联络之事的人发出信鸽。要知道,这条通道若然败露,就会祸及和亲的公主。当年整个朝廷,就只有我家老爷一人能指示发出信鸽。自我家老爷谢世,突厥事务转由鸿胪少卿裴世矩负责,现在恐怕就只有他有此能耐了。不过,如果公主亲身前去,向负责联络之人显示她的公主身份,并陈明雁门之围的急迫,也许还能说服对方。但你去的话,肯定就是不起作用。”
李世民颓然坐下,道:“虽说定襄离这里不远,毕竟还是有好一段路程。公主现在有伤在身,怎么可能挨得住这样的长途奔波?再说,突厥军现在还正到处搜寻她的踪迹,她好不容易能来到这里安心养伤,怎能让她再次涉险于外?”
我低声道:“是的,这个法子,非让公主冒点险不能进行。而且,即使去到定襄,能不能说服那负责联络之人放出信鸽,也是未知之数。所以我刚才就说,这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只是事到如今,若然我们不甘心白白地坐在这里,苦等勤王大军姗姗来迟,那就只能行此险着,主动出击,寻求义成公主的帮助。”
李世民又沉思了半晌,摇头道:“这法子对公主来说太过冒险,我还得再想想,看能不能有更万全的法子。”
“如果真的要用这法子,那就得尽快。毕竟时间拖得越久,对困于雁门之内的皇帝就越不利。突厥如今日以继夜的攻城,只怕不等城中粮绝,一个月不到就已破城而入,那时再有什么奇谋妙计,也是回天无力了。”
“这个我知道,但是你再给点时间我想想吧。”李世民揉着额边的太阳穴,脸现疲倦之色。
我忙说:“你今天已经够累了,还是先去睡一下吧,这事明天再想也行。”
他摇着头,道:“不,你去睡吧,我去守着公主。”
“我刚才已经睡过了,不碍事的。”
李世民一手揽在我腰间,把我整个人夹了起来,道:“不准跟我争!你又要违抗我的命令了吗?”说着就这样抱起我,往我的营帐走去……
本章史实相关注释:
1、雁门之围最终得解,确实是因为杨广派人去向义成公主求救。据《资治通鉴》所载——帝遣间使求救于义成公主,公主遣使告始毕云:“北边有急。”但隋室跟嫁去突厥的公主有秘密消息通道则是本小说的编造。
2、史书所记载的雁门之围,有很多疑点,可谓疑云重重。其一就是上面说到的义成公主。真实历史中,本来就是她首先密报杨广,说突厥会来袭击北巡的队伍,才使杨广及时逃入雁门,躲过一劫。也就是说,义成公主是早就知道突厥的事。但为什么后来又要杨广派人去求救,她才帮忙想办法解困呢?为什么她不直接就自己想办法呢?她又不是对此毫不知情。其二,按《资治通鉴》所载,雁门之内的存粮“食仅可支二旬”,即只够二十天吃。但从雁门被围的八月十三日起,到雁门解围的九月十五日止,其实经过了一个月有多,超过了二十天的一半时间。粮食真不够吃的时候,多支持十天是很大的困难吧~~~~(不过后来李世民饿困洛阳的时候,洛阳支持了很长时间,可能通过吃泥吃沙、吃草吃叶就撑过去了吧,但从史书记载来看雁门并没有悲惨到这个地步。)对于这个矛盾,这小说里只好用“如果正常地吃够二十天,如果严厉实行口粮配给就可以支持一个月”来解释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