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李世民情史
367200000051

第51章 《退兵》

51 退兵(杨曼)

洛姐姐怔了一会儿,才又冷笑着说:“我早该知道,他不会是在这种事情上犯糊涂的人。李渊也就只有他那两个儿子,才会跟他真正的同心同德,不像他那些所谓元谋心腹,其实都只顾着打自己的小算盘。也是啊,他们是父子同体,老子的成败生死,不就是儿子的成败生死了吗?我们不也一样……”洛姐姐的冷笑渐渐的转作苦笑,“……父皇的命运,也就是我们的未来了啊……”

我看洛姐姐面色苦涩,不由得伸出手去,慢慢握着她的一只手,这才发现,即使在这烧着熊熊烈火的帐篷之中,她的手还是那么的冰冷。我心头一颤,忽然注意到她的双肩是那么的瘦削单薄,猛然体会到这些日子来,她心中肩头,担负着的是如何沉重的压力……。

洛姐姐看着我微微一笑,以示谢意。她脸上神色一敛,霎时间已愁容尽去,显出振作坚毅之色,道:“李氏兄弟是怎么反对北返之议的?”

探子道:“他们大致上说了三点。其一是关于粮食短缺的问题,就正如刚才曼小姐所言,现在是秋收季节,要就地取粮不是难事。其二是关于其他敌人,如李密,正在骄傲得意之际,又贪图着洛阳附近那几个大粮仓舍不得放弃,没有心思与精力分兵来阻挠他们。再如刘武周,与突厥是面和心不和,很难真的同心协力去攻击太原。而刘武周如果独自发兵打太原,他还要害怕自己的老巢马邑会被突厥乘机偷袭呢。其三是叛军如今的形势,是可进不可退,如果退返太原,那就会失尽人心,之前纷纷来附的追随者将随之星散,即使保得了太原,但困守孤城,只会沦为跟草贼盗匪一般的下场。”

洛姐姐凝神听着,听罢,才叹了口气道:“李渊生的可都是好儿子啊。只是这些道理,说得还是不够,大多只是在谈应该坚持下来的利益,对撤兵的危险却说得未免轻描淡写了。如果换我来劝,我一定会强调撤兵将带来如何不堪设想的后果:一旦撤兵,霍邑的守卫岂有不乘机从后追击之理?军心涣散之际,再被人撵着屁股打,不兵败如山倒就怪了,还哪能回得了太原?什么草贼盗匪的下场?那都是想得太美了,其实只有死路一条而已!只有这样骇人听闻的危言,才能打动得了李渊的心吧?”

我道:“大概是当着众元谋心腹之面,他们也不便把形势说得太凶险吧。他们军心本来就已经很沮丧,还要再说丧气的话,只会让大家更加觉得惶惶不可终日。所以多说些有利的方面,也是为了鼓舞一下士气?”

洛姐姐向着我点点头,道:“小曼确实是很能设身处地的替人着想,看事情可就周全得多了。”

我微微躬了躬身,道:“洛姐姐过奖了。听说李渊这两个儿子,大郎老成持重,二郎多谋远虑。这番话听下来,正像是他们两兄弟会说的话呢。”

探子插口道:“但可惜李渊并没有听从儿子们的意见。”

洛姐姐喜道:“当真?”

“是的。李家这两个儿郎毕竟年纪尚小、威望不足,在此元谋心腹全都坚决要求撤兵之际,他们也是无能为力。李渊最终还是采纳了裴寂他们的意见,下令今天之内就撤军。”

“今天之内撤军?这么快?”洛姐姐双眼放出光芒来。

“这就是‘兵贵神速’啊。一旦下了决心,就得马上行动,否则迟疑徘徊的话,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军队纪律混乱,消息很容易就会走漏出去。如果被霍邑的宋将军得知,乘势从后追击他们后撤的军队,那主动退兵就会变成被动败退,后果不堪设想啊。”

洛姐姐连连点头,道:“不错。李渊毕竟也是久经战阵的。战场之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祸端,他也明白得很。这么说来,他们现在已经在撤军了?”

“至少李建成率领的左军已经在陆续的出发了,李世民统率的右军则在整装待发。我一听到这消息,就赶紧回来报告公主,请公主定夺,我们该如何应付。”

洛姐姐顾不得地上仍积着水,就在帐中来回地踱步,显见她内心十分激动紧张:“真没想到,决战的时刻这么快就到来。也好,就在今明两天,就让我们来决定李渊叛军的命运吧!”

洛姐姐又沉吟了好一会儿,这才转头下令:“你现在就马上派人前往霍邑,跟宋将军联络,告诉他李渊叛军已经开始撤退,叫他率领一支精兵,悄悄地前往贾胡堡,等叛军主力撤走得差不多,李渊身边保卫力量不足时,就突然向他们发动袭击,务必斩杀罪魁祸首的李渊。只要杀了李渊,叛军群龙无首,这班乌合之众自己就会兵败如山倒,逃跑得干干净净的。”

探子朗声答应,退了出去传令。

洛姐姐又转向我,说:“我们从长安带来的一千人的卫队,现在就驻扎在雀鼠谷的西口吧?”

我点点头,道:“是的。为了不让外人知道我们卫队也来了这里,他们故意没有驻扎在靠近霍邑的东口。反正人数不多,行动便捷,要迅速从西口赶来东口,也不会费多少时间。”

洛姐姐摇头道:“不,他们不要赶到东口去,就留在西口。李建成的左军很快就会穿过这下面的千里径,往雀鼠谷的西口而去。李世民的右军如果紧跟着出发,今晚也会从这里经过。我们要掐好了时机,在李建成的左军到达西口之时,让那边的卫队向他们发动突袭。我们留在这山上的卫士有一百人左右,就在这千里径上袭击李世民的右军。全歼李渊叛军的三万兵马,就全在今夜了!”

我听得一颗心咚咚乱跳,问:“李建成的左军和李世民的右军,都分别有一万五千人吧?我们各以一千人的卫队和一百人的卫士去袭击他们,如此强弱悬殊,能行吗?”

“能行!”洛姐姐毫不犹豫就回答了我,“虽然我们人少,但好些条件是于我们有利的。首先,李渊叛军撤退,那就等于是向士卒承认了我们散播的谣言是真的——太原真的受着被攻击的威胁,甚至很可能已经正在被攻击之中。这样一来,叛军军心一定惶恐不安,士气一定极其低落。他们这样急行军,还是在如此大雨倾盆、道路难行的境况之下,必然是身心皆疲,困顿不堪。他们又以为大军突然撤离,我们并不知情,那就会放松警惕戒备,根本想不到我们早就掌握了他们的动向,会突然对他们发动袭击。其次,叛军之中已经混入了我们的人,等会儿你就设法向这些人传递消息,要他们配合我们,在内部捣乱,如纵火、放马什么的,再临时撒播些领军都督或重要将领已经阵亡之类的谣言,总之是要把他们搞个昏头转向。我们还有夜色的掩护,我在明,他在暗,他们就弄不清楚我们到底多少人。在这样的混乱之下,很可能就是自相践踏、互相残杀的场景,他们自己就会替我们杀掉了一大批人。”

我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

洛姐姐又继续说:“其次,地形于我们有利。对李建成的左军来说,我们的一千人卫队就埋伏在谷口以逸待劳,时机合适的话,就等他们的队伍走出来一半的时候给他们来个拦腰突袭,将他们切成两段加以屠戮。他们首尾不知对方的情况,一定会大乱。至于李世民的右军。我们在他们通过这千里径的时候,从这高处箭如雨下。我们居高临下,又隐身树丛之中,不让他们看得清我们的人数多寡与藏身之所。他们却被挤压在那一条小径里,路面过于泥泞又不能骑马冲杀,也就只有挨打的份了。更不用说,小径这边是我们所在的山腰,另一边却是陡峭的山坡,再往下就是被秋汛所淹没的谷道。他们受我们攻击,慌乱之下很容易就会滚跌下山,就算不摔个粉身碎骨,也会被已经变成河谷的谷道中的水流冲走或淹死。”

我叹道:“洛姐姐已经算无遗策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洛姐姐凛然道:“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对叛军掉以轻心。我亲眼见过李世民的用兵,那是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沙场老手。我们却一直以来到底还只是纸上谈兵的娇小姐。若不把这一点牢记在心,很可能杀身之祸来到眼前,我们都还懵然不觉呢。”

我肃然听命,道:“洛姐姐的教诲,我一定铭记在心。我现在就去派人通知雀鼠谷西口的千人卫队,并联络混入叛军之中的卫士,让他们随机应变,协同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