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谁在创新这个世界
3674500000010

第10章 IT第一人(9)

盛世:走出危机,中国名牌成为世界名牌

1991年,整个电脑行业进入了黑色的时期。这一年,全世界有数百家电脑公司陷入倒闭或者亏损的境地,就连IBM这个电脑行业的龙头老大也不得不大批裁员将原先的30万员工裁去了八分之七!联想香港公司在这一年里也遭遇了同样的危机,连续数月陷入亏损境地,资金周转陷入困境。柳传志试图通过银行借贷解决难题,但是很明显这一条路走不通。万般无奈之下,柳传志不得不采取一个重要的措施:裁掉香港公司的工人,将生产线从香港搬移到深圳,同时对内地员工的销售经费大幅缩减。事实证明,柳传志的这一步走对了。

但是刚刚带领联想走出危机,柳传志自己的身体却垮了,1992年的春天他因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不过柳传志并没有因病休息太长时间,身体稍微好转他就离开了医院,重新投入了联想公司的运营当中。

1993年3月,中国政府正式出台市场经济的政策,这就给了大批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机会,联想主持人柳传志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联想被众多来自国外和中国台湾的电脑包围了,想要求生,必须以薄利多销的策略抢占市场。除此之外,联想还实行了销售业绩与收入挂钩的奖励办法,大大鼓舞了士气。

但是即便是如此努力,联想的销售业绩和境外公司相比还是差得太多,曾有一名记者在调查之后撰文,表示现今市面上出售的电脑,98%以上的来自于美国IBM、康柏、AST、惠普等厂家,国内生产的电脑市场占有率还不足1%。但是暂时的困境没有阻碍柳传志前进的步伐,他开始筹划联想的第三步发展规划——上市。1994年2月14日,经过一系列筹划,联想终于在香港上市,发行股票1·68亿股,每股1·33元,市盈率为13·8倍,香港联想股票市值突然飙升至8·28亿港元。

此时联想的大功臣倪光南与柳传志之间发生了矛盾,联想是靠着倪光南的汉卡赚到了第一桶金,但是到了1994年的时候,汉卡能够带来的利益已经微乎其微了,这时候怀抱一腔热血的倪光南向柳传志提出了“中国芯”的计划。当时芯片的技术掌握在英特尔等外国公司的手中,联想如果能够在芯片技术上获得领先地位,那么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其在全球电脑产业中的地位,但是他的这个构想却被柳传志否决了。柳传志的回答很明确,芯片项目的风险太大,联想没有实力支持,而且现今的环境也不适合研究芯片,联想的首要目的是赚钱,研发高科技芯片不一定能为公司创造效益。倪光南和柳传志各持己见,关系迅速恶化,最终联想公司还是按照柳传志的构想去走了。无人可以否认柳传志在联想发展中所作的巨大贡献,但是在这件事上他的眼光就看得不够远,如果当初他能够给倪光南研究芯片以足够的支持,联想的发展一定会比今天要好得多,但是时间不能倒流,错过的机会就永远地错过了。

话转回头,联想从惠普那里学到了分销制,之后全国的销售网络得以顺利铺开。

1995年,联想为做市场推广展开了“联想电脑快车1995中国行”的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联想在国人心中树立了形象。

1996年,联想联合台湾宏碁正式推出“全民电脑”——双子星系列,拉开了全民电脑时代的大幕,第一代全民电脑售价低至4988元,最贵的也只有9000元,这是大家闻所未闻的价格。市场随后的反应也在柳传志的意料之中,开始的时候每天销售1000台,之后的订单还在不断疯长。

同年11月,北京联想注资香港联想,股份从之前的42%升为60%,旨在挽救香港联想亏损的局面。

1997年,联想品牌价值高达40亿元,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品牌。

2000年,柳传志开始物色自己的接班人,这其中杨元庆深得他心,但是另一个人才郭为也是柳传志非常看重的,一个公司不可能有两个负责人。经过仔细筹谋,柳传志决定将联想公司拆分成两个部分,大部分的资产、员工、业务归杨元庆领导,这就是后来的联想。分拆出来的另一部分归郭为领导,这就是后来的神州数码。自此,联想集团就有了两个子公司,一个是杨元庆领导的联想电脑公司,另一个就是郭为领导的联想神州数码公司。

交棒成功的柳传志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在随后的1年多时间里他环游世界,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再为公司的事情发愁。

当然,柳传志在休息之后继续投入了工作,他还不到60岁,还有大把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在后来我们又不断地见到他的身影,在联想投资公司的会议上,在奥运会圣火传递仪式上,甚至在联想陷入危机时复出过。

2008年,联想作为中国唯一一家非垄断性民营企业入围《财富》全球五百强。

【跟创始人一起思考】

1·拥有一颗顽强的心。在无限的风光下,每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都有自己的血泪史,世道险恶,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会上当受骗遭遇滑铁卢。所以,出来打拼,除了要有技术有能力,还要有一颗顽强的心。

2·眼光一定要远。在这个世界上,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尤其是在IT行业。一个企业想要维持自己的地位甚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保证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处在领先的地位,这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苹果公司的崛起靠的是过硬的产品和技术,微软的屹立不倒靠的也是在技术和产品上的领先。如果当初柳传志能够支持芯片研究,现如今的联想可能会发展得更好。所以对于一个成功者来说,看事情的眼光是需要不断锤炼的,也是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的,如果只是停留在眼前的利益上,那么只能被自己拉起的绳子绊倒。

9·英特尔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

罗伯特·诺伊斯,他是传说中的硅谷市长,是硅谷第一位集威望、财富、成就于一身的企业家,这个出生于牧师世家的男人在其一生中创建了两家影响世界的伟大公司,时至今日,世人提及罗伯特·诺伊斯的名字仍肃然起敬。

罗伯特·诺伊斯,1927年12月12日生于美国爱荷华州登马克镇一个牧师世家,他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都是牧师,作为四兄弟中的老三,小时候的罗伯特·诺伊斯穿的都是哥哥们穿不下的旧鞋子,这导致他长大之后在谋取第一份工作时的愿望仅仅是以后可以有两双新鞋子。小时候的罗伯特·诺伊斯生活并不安定,因为父亲经常在各个教区之间奔波,所以罗伯特·诺伊斯的童年就是在不断的迁徙中度过。

这样的生活虽然不稳定,但是却培养出了罗伯特·诺伊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他童年时期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待在地下室里观察和研究各种机器是如何工作的,然后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或者把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组装成新的玩意儿展示给他的父母兄弟看。

1939年,12岁的罗伯特·诺伊斯动手做了一项“伟大的发明”——一架悬挂式滑翔机。完工之后他和二哥一起试飞,结果因为技术不成熟,兄弟俩差点为此送了性命。为此,罗伯特·诺伊斯被父母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但是他那喜欢发明研究的个性一点儿都没有改变。1940年,罗伯特·诺伊斯13岁,这一年他将废旧洗衣机上的汽油发动机拆卸下来做了一辆汽车。除此之外,罗伯特·诺伊斯还发明了简易的无线电收发两用机。那时候罗伯特·诺伊斯的想法很简单,他只是想自己动手让自己的生活过得舒服一点儿,而不必什么都等着别人有时间或者有条件的时候过来帮忙维修。

随着父亲职位的升迁,罗伯特·诺伊斯终于开始过上了他生命中第一段稳定的生活,在格林纳尔,罗伯特·诺伊斯读完了3年高中,并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新学期开学,罗伯特·诺伊斯成为格林纳尔学院的一名学生,他同时兼修物理、数学两个专业,还经常参加学校里的各种运动,但他的成绩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依旧十分出色。除此之外,罗伯特·诺伊斯还是学校游泳队的跳水高手,1947年他轻松夺得美国中西部运动会跳水冠军;罗伯特·诺伊斯还在格林纳尔的一家电台表演广播连续剧,并得到了格兰特·盖尔奖。罗伯特·诺伊斯在大学里过着如鱼得水的生活,直到一次宴会,他的生活轨迹开始有了改变。

触机:一场事故改变了他的人生,一则消息让他决定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除了童年的那次滑翔机事件,罗伯特·诺伊斯的人生可谓一帆风顺,他学习成绩优异,待人彬彬有礼,口才出众,还是学校里的体育明星。但是,这一切都因为一场事故发生了改变。

那一次罗伯特·诺伊斯所在的寝室举行一个小宴会,为了让整个宴会变得更加像模像样,罗伯特·诺伊斯和另一个同学被委托去“弄头猪来”,以方便大家做出一顿具有南太平洋风味的晚餐。罗伯特·诺伊斯当然没有钱,他和同学到了附近的农场偷了一头猪来,并由其他同学动手做了美味的烤全猪,当天晚上大家吃得开心极了。但是到了第二天,不妙的事情就来了。

有人把罗伯特·诺伊斯偷猪的事情告诉了学校的领导。领导听了勃然大怒,在当时,偷猪和偷马都是大罪,极有可能被送上绞刑架。好在一切还有转圜的余地,罗伯特·诺伊斯的父亲极尽斡旋之能事,最终罗伯特·诺伊斯没有被送上刑场,而是被学校派去了纽约。在纽约,罗伯特·诺伊斯做的是卖保险的工作,在工作中,他眼界大开,对科学的发展和现状有了清醒的认识。

就在这时候,晶体管发明的消息传来,罗伯特·诺伊斯十分激动,他觉得这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时不我待,他要改变以前浑浑噩噩的生活,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