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熟男的9根肋骨
3684600000021

第21章 竞争能力(2)

竞争不应该是盲目的,而是必须经过对双方的分析,才能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竞争的突破点。要找到突破点,个人就必须不断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竞争优势以便在竞争中击败对手,脱颖而出。

亨利·兰德平日非常喜欢为女儿拍照,而每一次女儿都想立刻看到父亲为她拍摄的照片。于是有一次他就告诉女儿,照片必须全部拍完,等底片卷回从照相机里拿出来后,再送到暗房用特殊的药品显影。而且,负片完成之后,还要照射强光使之映在别的像纸上面,同时必须再经过药品处理,一张照片才告完成。

他向女儿做说明的同时,内心却问自己:“等等,难道没有可能制造出‘同时显影的照相机吗?”对摄影稍有常识的人,听了他的想法后都异口同声地说:“哪儿会有可能。”并列举一打以上的理由说:“简直是一个异想天开的白日梦。”

但他却没有因受此批评而退缩,于是他告诉女儿的话就成为一种契机。最后,他终于不畏艰难地完成了“立拍得相机”,这种相机的作用完全依照女儿的希望,宝丽来企业也就此诞生了。

“立拍得”相机正式生产后,发明者是如何宣传和推销这种新式相机的呢?经过慎重考虑,兰德请来了当时美国颇有名望的推销专家--霍拉·布茨。布茨一见“立拍得”顿生好感,欣然受命担任专门负责行销的经理。

迈阿密海滨是美国的旅游胜地,每年来此度假的旅客成千上万,精明的布茨认为这里是理想的推销场所。他专门雇用了一些泳技高超、线条优美的妙龄女郎,在海滨浴场游泳时假装不慎落水,然后再由特意安排的救生员将其救起,惊心动魄的场面引来了许多围观的游客。

这时,“立拍得”相机立刻大显身手,眨眼功夫,一张张记录当时精彩场面的抢拍照片展现在人们面前,令见者惊讶不已,推销员便趁机推销这种相机,就这样,“立拍得”相机迅速由迈阿密走向全国,成了市场的热门商品,畅销不衰,宝丽来公司因此生意兴隆,名声大振。

竞争是残酷的,而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则首先要从充分认识自己开始,根据竞争的特点来发掘自己的潜能。只有适应环境,找到了竞争的突破点,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然而自己很难了解自己,当然部分人可能有自知之明,但不了解自己的人占大有人在。不了解自己的人,就要听自己可以信任的人的意见了。对于自己不懂的事,要诚心诚意地向别人请教。然后冷静地分析自己了解的情况,并加以考虑,才可能找出可行之道。

当一个人对自己进行从头至尾的分析,客观地了解了解自己的特点,就能在生活与事业上找到突破点。如果自己坚持这么做,相信必能赢得竞争。通过发挥个人优势,一个人必能在竞争中赢得头彩。

趁别人还没醒悟就下手

先行一步是竞争取胜的天则,在别人还没醒悟时就下手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在竞争面前,总是能够不失时机地当机立断的人,总是能够趁别人没有察觉时就先行动手的人,一般都是成功的人。

如果福特在艾赛尔的惨败后,稍稍迟一年推出雷鸟,那么他就有可能会将“生活方式”的汽车市场拱手让给通用的“庞帝克”。

当今最出色的美食杂志是由一位年轻人创办的,他最初只是一本航空杂志的饮食专栏编辑。当他在同一份星期日邮报上看到三则互相矛盾的故事后,便醒悟到人们在美食方面的知识实在太少了,于是他便抓住机会,开始创办起美食杂志来,结果确实赢得了杂志读者。这个杂志的成功,其实就来自于人人都可以看到的那三则互相矛盾的故事的启发。

第一则说,在美国,速食,如速冻食品、肯德基炸鸡占了人们所消耗的食品的一半多,预计在几年之内将达到3/4;

第二则说到,美食电视节目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

第三则故事说,平装本的美食烹饪书已居于畅销书排行榜首。这些明显的矛盾使人难免会问,是不是美食在人们中心目中占据有重要位置呢?依着这一疑问,他就在一年后创办了一本与众不同的美食杂志。

当花旗银行驻各大学的招聘人员向公司报告,商学院的金融与营销方面的男性高材生已很难找到,而越来越多的女性正逐步取代男性而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当时许多其他公司的招聘者,其中包括相当一批银行,也将同样的情况汇报给了各自的管理层。大多数公司的反应是:“更努力地去网罗男性人才。”而花旗银行的高层管理者则将这种变化看作一个机遇,并付诸了行动。花旗银行成为第一家真正全国性银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所招聘的这批雄心勃勃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

在竞争过程中,你必须先人一步,拔得头筹。由于我们竞争难以把握对方的情况,所以,只有趁别人还没有意识到机遇的到来,尚未动手之前,自己就应当先行一步,提前出招。

竞争就要走在时间前面

快速、加速、变速是这个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只有每个敢于奋起直追的人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把握,也只有走在时间前面,才能走在其他竞争对手的前面。时间就是效率,效率就是竞争的灵魂。

一个成功者往往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通常,工作紧张的大忙人都希望设法赶走那些来与他海阔天空地闲聊、来消耗他们时间的人,他们希望自己宝贵的光阴不要因此而受到损失。

竞争强者最可贵的本领之一,就是与任何人作任何来往都能简捷迅速。这是一般成功者都具有的通行证。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他才有意志力去防止那些爱饶舌的人来打扰他。在美国现代企业界里,与人接洽生意能以最少时间发生最大效力的人,首推金融大王摩根。为了恪守珍惜时间的原则,他招致了许多怨恨,但其实人人都应该把摩根作为这一方面的典范,人人应具有这种珍惜时间的美德。

摩根的晚年仍然是每天上午九点三十分进入办公室,下午五点回家。有人对摩根的资本进行了计算后说,他每分钟的收,入是20美元,但摩根自己说好像还不止。所以,除了与生意上特别重要关系的人商谈外,他还从来没有与人谈到五分钟以上。通常,摩根总是在一间很大的办公室里,与许多职员一起工作,他不像其他的很多商界名人,只和秘书呆在一个房间里工作。摩根会随时指挥他手下的员工,按照他的计划去行事。如果你走进他那间大办公室,是很容易见到他的,但如果你没有重要的事情,他绝对不会欢迎你的。

摩根有极其卓越的判断力,他能够轻易地猜出一个人要来接洽的到底是什么事。当你对他说话时,一切转弯抹角的方法都会失去效力,他能够立刻猜出你的真实意图。具有这样卓越的判断力,真不知道使摩根节省了多少宝贵的时间。有些人本来就没有什么重要事情需要接洽,只是想找个人来聊天,而耗费了工作繁忙的人许多重要的时间。摩根绝对不欢迎这种人。

时间管理就像是一场赛事,和时间赛跑,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胜利者。在处处都是竞争的社会中,如果你走在时间前面,你会发现,别人竟会落后于你那么多。正所谓赢得了时间也就赢得了一切!

借助别人的力量

任何在社会上想要获取成功的人,跨入社会后都应该学会结交朋友、欣赏别人长处的技能。只有与人和平相处,人们才能互相提携、互相促进、互相借重,否则,单枪匹马绝对难以在社会的竞争中独占鳌头。

钢铁大王卡内基曾经亲自预先写好他自己的墓志铭:“长眠于此地的人懂得在他的事业过程中起用比他自己更优秀的人。”

并非是美国人,而是所有的成功者都有一种特长,那就是善于观察别人,吸引一批才识过人的良朋好友来合作,激发共同的力量。这对于所有成功人士来说,是最重要最宝贵的竞争财富。

任何人如果想成为一个企业的领袖,或者在某项事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种鉴别人才的眼光,能够识别出他人的优点,并在自己的事业道路上利用他们的这些优点。

一位商界著名人物、也是银行界的领袖对我说:他的成功得益于鉴别人才的眼力。这种眼力使得他能把每一个职员都安排到恰当的位置上,而从来没有出过差错。不仅如此,他还努力使员工们知道他们所担任的位置对于整个事业的重大意义,这样一来,这些员工无需人的监督,就能把事情办得有条有理、十分妥当。

但是,鉴别人才的眼力并非人人都有。许多经营大事业失败的人都是因为他们缺乏识人才的眼力,他们常常把工作分派给不恰当的人去做。他们本身尽管工作非常努力,但他们常常对能力平庸的人委以重任,却反而冷落了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使他们埋没在角落里。

其实,他们一点都不明白,一个所谓的干才,并不是能把每件事情干得很好、样样精通的人,而是能在某一方面做得特别出色的人。比如说,对于一个会写文章的人,他们便认为是一个干才,认为他管理起人也一定不差。但其实,一个人能否做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与他是否会写文章是毫无关系的。他必须在分配资源、制定计划、安排工作、组织控制等方面有专门的技能,但这些技能并不是一个善写文章的人就一定具备的。

世上成千上万的经商失败者,都坏在他们把许多不适宜的工作加在雇员的肩上去,再也不去管他们是否能够胜任,是否感到愉快。

一个善于用人、善于安排工作的人就会在管理上少出许多麻烦。他对于每个雇员的特长都了解得很清楚,也尽力做到把他们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但那些不善于管理的人竟然往往忽视这种重要的方面,而总是考虑管理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样的人当然要失败。

很多精明能干的总经理、大主管在办公室的时间很少,常常在外旅行或出去打球。但他们公司的营业丝毫未受不利的影响,公司的业务仍然像时钟的发条机制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那么,他们如何能做到这样省心呢?他们有什么管理秘决呢?--没有别的秘诀,只有一条:他们善于把恰当的工作分配给最恰当的人。

如果你所挑选的人才与你的才能相当,那么你就好像用了两个人一样。如果你所挑选的人才,尽管职位在你之下,但才能却要超过你,那么你用人的水平真可算得上高人一等。

这不是什么特别希罕的事情,有许多雇员的办事能力还往往要在雇主之上,这些人只要机会一到,就立即可以自创事业。有很多本可以大建功业的人都是因为没有把握好的机会,以致一生默默无闻。不少青年人刚开始工作就显示出惊人的才干和做事的能力,但后来因为有了家庭、拖儿带女,便不敢拿出全部的勇气,去像他们的老板那样搏击一番,打出一片新的天空--虽然他们也常常想:如果自己独立奋斗,成就决不会在自己的老板之下。

这种推测是合乎情理的,有许多人之所以有惊人的发展,造成伟大的事业,往往是因为他们受了重大的压迫。比如,当美国的政治发生的重大变故、国内大乱、人民居无定所的时候,像林肯、格兰特、法拉格特、谢尔曼、李将军等人便挺身而出,受命于危难之间,担起了国家的重任。如果那时美国国泰民安、气象平和,那么这么多伟大人物即便有满腔的抱负,也许仍然会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一生!

所以,也许现在美国有许许多多伟人正在沉睡着,也没有人去特别地注意他们。但如果发生重大的变故,那么这些早已有所准备的人,便立即会挺身而出、一鸣惊人,创下不世之功勋。等到一切变乱平定,恢复平静后,他们又会重新回到人们毫不注意的一隅,安度晚年。